Great White Shark

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大白鯊以及電受氣的簡介。

Read more...

SHARK vs. BIRD

在夏威夷,年輕的信天翁(albatrosses)在學飛的時候會因為還不夠熟悉技巧而降落在海面,因此很容易被虎鯊攻擊,大概有一成的信天翁被虎鯊吃掉,但其實虎鯊的攻擊也很可能變成是信天翁突然學會飛行的一種刺激。

Read more...

Turtle Evades a Shark Attack

兩種海龜為什麼被鯊魚攻擊的機率差那麼多呢?科學家在海龜身上裝上攝影機,研究了兩種海龜的行為之後發現,原來Loggerhead比Green被攻擊的機率高五倍的原因是他們在海水表面呼吸的時間比較久,而Green海龜換氣之後馬上就下潛到安全的環境。

Read more...

澳洲大堡礁 史前海洋生物大發現

2010-7-16 自由時報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澳洲科學家在大堡礁海域記錄受暖化威脅的物種時,在大堡礁底下的幽暗深海中,發現了一些奇異的史前海洋生物,有巨大的油魚(oil fish),一批批的甲殼動物,以及古老的有貝殼頭足綱動物鸚鵡螺等。

這批史前海洋生物是在大堡礁群的鶚礁海域深海所發現,研究負責人昆士蘭大學的馬歇爾十五日表示,他的團隊還發現了一些不明魚種,如「史前六鰓鯊魚」。他說,「這些生物有的我們已經見過,是意料中的,有些不在預期中,有些我們還不知道身分」,「有一隻鯊魚是我真的沒料到的,是有很奇怪背鰭的啞巴鮫(false cat shark)。」

研究人員是利用特製的低照度專用遙控攝影機,在海平面以下一千四百公尺海床上探測,並以鮪魚頭吸引這些長年生活在不見陽光、壓力比陸地大一百四十倍的黑暗深海的生物現形。

馬歇爾說,這些深海生物游得很慢,但卻很有效率,因為牠們所在的世界食物很少,必須要保存能量;有些生物甚至一年只吃一兩次,還有很多生物進化到會自己發光。

之前科學家已經警告過,在全球暖化、化學物溢漏帶來的海洋物種生命和疾病威脅下,這片面積三十四萬五千平方公里的澳洲最大生態系統正受到嚴重破壞。馬歇爾說,現今大堡礁所面臨的人為和氣候威脅,讓他的這項記錄研究更顯急迫。

他說,對人類神經細胞的運作和溝通的了解,最先都是透過對巨型魷魚神經系統的研究而得知,藉由研究這些原始生物的神經與腦部,可以讓神經科學家更了解視覺、大腦等系統。

Read more...

鯊魚的表面跟感染防治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在醫療上如果能夠防止在醫院的細菌感染可以幫助很多免疫不好的病人. 現在一般的抗菌方式不外乎是利用殺菌藥品處理表面, 使用可自動釋放藥品的表面, 或是利用表面的奈米顆粒的催化性質殺死在上面的細菌. 這影片介紹利用仿鯊魚的表面而做的表面貼紙. 因為鯊魚皮膚表面有很多特殊花紋的微結構, 這些微結構會使得細菌很難附著, 因為難附著, 產生生物膜的機制也會被抑制. 只要把有這種這種微結構的貼紙貼在不同人容易觸摸的地方, 像是把手或是水龍頭, 就可以減少人間經由共同觸摸而傳播的細菌. 這樣的科技或許還能用在其他像是水管這種有生物膜危害的地方. 另一方面, 也許不同的還生物發展出更多種的表面在做更多事情, 就等科學家去發現了.(轉載自Scimage

Read more...


虎鯊,俗稱娃娃魚~

身上的顏色看似豹紋,小小的一隻,但價格不斐

今天一公斤進貨價:500元,而且不是很大一隻喔

聽船長說,大陸人很喜歡吃這種魚

今天的進貨量有865.5公斤,總價四十多萬元

真不知道,這有什ㄇ好吃的,居然要那ㄇ的貴

它是活的才值錢,死了就不值錢囉@@

各位看倌,假日時可以去台中梧棲漁港走一遭看看

或許可以買各兩三尾吃吃看,在跟我說它到底好吃在哪嗎?

PS:以上資訊來自這個網誌文章。不過斑竹狗鮫價錢應該沒這麼好才對。

Read more...

海陸防鯊 墾管處啟動巡護

2010-7-22 自由時報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恆春半島海域日前出現公牛鯊,雖然離墾丁各大遊憩區尚有一段距離,墾管處為求謹慎,昨天起啟動台灣首次的「海、陸防鯊巡護」,除協調海巡單位加強巡邏,岸際也有人員隨時監看。

墾管處指出,防鯊巡護主要分為離岸、近岸及岸際,由外海到陸地共三層巡邏。離岸海域協調第十四海巡隊將防鯊列為重點工作之一;近岸海域由墾管處的保育巡邏艇進行海上遊憩熱點巡護;岸際則由墾管處及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隊定期及不定期巡邏。

墾管處保育課長馬協群表示,經過與多名海洋生物學者討論,認為現在的狀況還沒有必要設置防鯊網,但如果在墾管處所轄海域證實出現任何一隻公牛鯊,墾管處會在第一時間發送簡訊給轄內所有遊憩業者,並立刻封閉相關海域,禁止任何海上遊憩活動。

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劉光明及墾管處保育課指出,如果真在海面上發現鯊魚蹤跡,戲水遊客只要迅速上岸即可,潛水客則須避免為了拍攝鯊魚過於接近。劉光明也提到,除非真的血流如注,否則身上有小傷口也不必嚇得不敢下水。

劉光明說,鯊魚不會無故攻擊人類,且鯊魚視力不佳,多由下向上游至海面,以嗅覺和身體感覺水流及物體,國外少數傷人案例,就是鯊魚誤以為衝浪板是獵物才攻擊。

劉光明指出,恆春半島的西部海域自日治時代開始就有鯊魚出沒,近年來人為捕撈嚴重,鯊魚數量銳減,出沒地點也大都在離岸三海里外,加上墾管處的防護機制,墾丁的沙灘區域仍相當安全。

Read more...

孟慶聞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孟慶聞,女。魚類學家。江蘇常州人。194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生物系。歷任華東師 范大學講師,上海水產學院教授、院長,上海水產大學教授,中國水產學會第三屆副理事長、第四屆理事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魚類學會理事,亞洲水產 學會第一、二屆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九三學社第七、八屆中央委員和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員。1979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是第 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從事魚類學形態解剖和分類的教學與研究。合著有《灰星鯊的解剖》、《白鰱的系統解剖》、《中國軟骨魚類的側線管系統以及羅倫甕 和羅倫管系統的研究》、《福建魚類志》。

Read more...

朱元鼎

摘要
朱元鼎,著名魚類學家和水產教育家,中國魚類分類學主要奠基人。他的《中國魚類索引》是中國第一部較系統的魚類分類學專著。他長期從事魚類分類、形態、比較解剖學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一生共發現魚類48新種、10新屬、4新亞科。在魚類的系統演化和系統發育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多次提出獨到的創見,貢獻卓著。


朱元鼎-生平概況

朱元鼎,字繼炤,號經霖。1896102出生於浙江省鄞縣一個商人家庭裏。7歲在當地念私塾,15歲被雙親送到寧波恒大錢莊當學徒。他見一些幼時私塾的同學在中學裏念書,十分羡慕,總想有朝一日繼續上學。在工作之餘,他抓緊一切機會自學。當時辛亥革命勝利,進步思潮有力地影響了世代經商的朱家,在他一再懇求下,加之得到思想開明的叔父的支援,說服了父母,同意他結束學徒生活,進入寧波斐迪中學念書。

寧波是漁業繁盛的地區,又靠近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朱元鼎每天放學之後,總喜歡徜徉於碼頭、魚肆,徘徊於甬江之濱。他愛海、愛魚,愛這富饒的土地。恰恰就是魚類資源問題,老師總是語焉不詳,搞不清浙東海裏到底有多少種魚,因為那時還無人寫過一部比較系統的有關中國魚類的書籍。這就是朱元鼎後來同魚類結下不解之緣的初因。

1916年中學畢業後,朱元鼎考入東吳大學生物系。由於他品學兼優,三年級被選為全校“麗譯會”主席,每週舉辦演講競賽,專題辯論等有益於增長知識的活動,深得廣大師生的好評。同時還被選為東吳大學學刊編委。在學業上朱元鼎受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東吳大學教授齊天錫(NGistGee)影響頗深。直至他晚年還深情地向助手回憶齊天錫教授治學嚴謹,對學生諄諄教誨,既嚴格要求又熱情栽培的情景。1919年朱元鼎發表了《藻類的經濟價值》一文,這是他最早的關於水產方面的科學論文。

1920年朱元鼎大學畢業後,受聘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生物系,1925年以學業優異,被學校選送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院進修昆蟲學,1926年獲理學碩士學位。回國後繼續在聖約翰大學任教,並晉升為副教授。他除先後講授昆蟲學、魚類學、遺傳學、進化論和比較解剖學等多門課程外,還堅持昆蟲學的研究工作。在1928年後兩年內先後發表昆蟲分類學論文4篇,發現襀翅目昆蟲2個新屬和9個新種。

在聖約翰大學任教期間,年輕的朱元鼎目睹外國專家將在中國採集的大量魚類標本帶回國去,發表不少有關魚類新種的文章,將許多中國漁業資源資料竊為己有,甚感痛心。面對中國豐富的魚類資源,魚類學的研究領域卻被外國人把持,朱元鼎下定我們要做中國漁業科學的主人”的決心,毅然放棄研究多年的昆蟲學的工作,轉而研究魚類。1930年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魚類學論文《中國魚類學文獻》。 1931年出版了他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系統的魚類學專著《中國魚類索引》。

1932年朱元鼎被選送美國密歇根大學,在該校動物博物館著名魚類學家CC.赫伯斯(Habbs)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由於他的努力,原定2年的進修任務,一年半就完成了。19342月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被聖約翰大學聘任為教授。1935年發表博士論文《中國鯉科魚類之鱗片、咽骨與其牙齒之比較研究》,在國內外獲得廣泛的重視。

從抗日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十餘年中,儘管朱元鼎堅持開展魚類的研究,但終因戰局動盪,困難重重,收效甚微。

1952年,中國第一所水產高等院校——上海水產學院成立,朱元鼎擔任海洋漁業研究室主任,專心致力於魚類的研究,不斷做出新的成績。1956年被推薦為中、蘇、朝、越四國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多次出席會議,宣讀論文。

1957年朱元鼎被評為一級教授。11月,國務院任命他為上海水產學院院長。1959年,東海水產研究所成立後,他兼任所長和魚類學研究室主任,更是全力投身於科研和教學事業。在1960—1963年的短短4年中,完成了《中國軟骨魚類志》、《南海魚類志》、《東海魚類志》、《中國石首魚類分類系統的研究和新屬新種的敍述》等專著,基本上摸清了中國沿海魚類資源的種類和區系分佈,為我國開發和利用海洋魚類資源作出了貢獻。在他領導下建立起來的院、所魚類標本室不斷得到擴充完善,成為中國研究魚類的重要基地之一,深受國內外學者稱羨。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完全剝奪了從事正常科研工作的權利。但朱元鼎還是排除了各種困難和干擾,默默地在家裏繼續進行研究,於1973年與王文賓合作完成了《中國動物圖譜·魚類》的編撰工作。

粉碎“四人幫”後,朱元鼎不顧年邁多病,到處奔走,呼籲上海水產學院複校。終於在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遷回上海複校,他仍被任命為院長。1983年因年事過高卸任實職,而榮任名譽院長。朱元鼎十分痛惜過去十年失去的時間,他在美國的兒子想接他去休息,但他說:“工作未了,我不能去”,不顧垂暮之年,繼續奮戰在科研第一線。在1977—1986年間,先後和助手、其他專家合作完成《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福建海洋經濟魚類》、《中國軟骨魚類的側線管系統以及羅倫甕和羅倫管系統的研究》、《福建魚類志》等專著和論文25篇。

198611月,91歲高齡的朱元鼎臥床不起,雖病魔纏身,仍不忘《中國魚類志》的研究工作,召集助手于病榻前研討如何早日完成。12月初,某大學教授寄來一篇關於鱖魚研究的論文請他審閱,此時他身體已十分衰弱,但還堅持要助手將全文念給他聽,並提出修改意見。這是他去世前二周審閱的最後一篇論文。19861217卒於上海。他生前把私人珍藏的圖書、資料近2千份提供公用,身後全部獻給了國家。有關單位為了表彰他獻書的愛國熱忱,給予5萬元獎金,但家屬深知朱老生前提攜後生之宿願,將全部款項捐獻給了上海水產大學,建立朱元鼎獎學金基金,永志紀念。

朱元鼎曾歷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一至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蘇、朝、越四國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中國代表團成員;中國魚類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動物學會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水產分支》主編,《中國水產學報》主編等職。
朱元鼎-奠定中國魚類分類學研究基礎

30年代初,朱元鼎就廣泛整理了中國的魚類及有關中國魚類學的研究資料,先後發表了《中國魚類學文獻》和《中國魚類圖說》,首次較全面地反映中國的魚類資源和魚類學研究的概況。1931年他撰寫出版《中國魚類索引》。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全面、系統的中國魚類分類學專著。該書對收集的1533種中國魚類的原始報導、研究文獻、採集地等按照分類系統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奠定了中國魚類分類學研究的基礎。由於該書在中國魚類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上的創造性和重要性,於1939年獲北平自然歷史學會的金質獎狀。這部著作至今已歷經半個多世紀,但仍然是國內外學者研究中國魚類分類必備的參考書。

30年代以後,魚類分類學的研究一直是朱元鼎工作的重點,並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成就,為魚類分類學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一生共發表了64部(篇)專著和論文,洋洋數百萬字。他發現魚類新亞科4個;新屬10個;新種48個。其中:貓鯊科11種,真鯊科4種,鎧鯊科1種,角鯊科15 種,鰩科2 種,無刺鰩科1種,魟科1 種,扁魟科1種,六鰓魟科1種,牛鼻鱝科1種,鰻鱺科3 種,新鰻科1種,蛇鰻科3種,鯉科7 屬,長尾鱈科2種,鯵科2 種,石首魚科4亞科24種,石鱸科1種,鰕虎魚科2種,彈塗魚科1種,魨科1種等。不僅大大豐富了魚類分類學的內容,而且為我國魚類分類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魚類分類學的發展,從外部形態特徵區分,逐步深入到內部解剖特徵的區分。朱元鼎將他精湛的比較解剖學的造詣,運用在魚類分類學的研究上,從而發現了大量新種、新屬、新亞科,提出和建立了有關魚類新的分類系統,並在魚類的演化和系統發育方面屢樹創見。

鯉科魚類

30年代前,我國內陸水域的最主要魚類——鯉科魚類的分類,還沒有進行過系統整理,或只是初步零星的工作,種屬系統相當混亂。1932年朱元鼎在美國進修期間,就著手用比較解剖學的方法,對鯉科分類進行深入研究。1935年他的博士論文《中國鯉科魚類之鱗片、咽骨與牙齒的比較研究》發表後,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重視。他在這篇論文中,深入地研究了中國鯉科魚類鱗片、咽骨和牙齒的構造,探討了這些構造在系統分類中的價值,以及形態變化和魚類演化的關係,從而提出了中國鯉科魚類分類系統的意見,並發現了7個鯉科魚類的新屬。為開拓魚類分類學研究領域與魚類分類的新途徑作出了貢獻。該論文所具的獨創性的見解,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重視。當時,日本的魚類學學者用元鼎骨”指稱鯉科魚類的咽骨。至今該論文仍是國內外研究鯉科魚類必不可少的重要參考文獻。


石首魚類

石首魚類由於它頭部有一對晶瑩潔白的大型“耳石”而得名,是世界經濟魚類,尤以中國產量最大,如大黃魚、小黃魚、鮸等均具重要經濟價值。但長期以來中國及世界石首魚類的分類頗為混亂,且存在一些錯誤,其原因是當時國內外學者僅從其外形進行分類,因而有許多問題長期未能得以解決,尤其對石首魚類的演化研究更是一個還無人涉及的空白。1963年朱元鼎同羅雲林、伍漢霖根據長期研究成果,撰寫出版了《中國石首魚類分類系統的研究和新屬新種的敍述》。該書根據作者多次在中國沿海各地所採集的石首魚類標本,總結過去一百餘年來有關中國石首魚類的分類學資料,詳細研究了中國沿海產的石首魚類,率先從內部解剖,以鰾和耳石的形態和式型的比較分析,最早發現了石首魚類鰾的分枝和耳石形態的變化規律,並結合前人所慣用的外部形態特徵作依據,從而發現4新亞科、2 新屬和4新種,最主要的貢獻在於弄清了石首魚類的親緣隸屬關係,使其分類系統更科學化,更接近自然狀況。該書不僅充實提高了中國石首魚的分類系統,解決了過去在分類上所存在的紊亂問題,而且其研究方法為中國魚類分類研究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因此,引起國內外有關魚類學家的關注和重視。巴西學者將其譯成英文,於1975年在荷蘭出版。其後國外相繼發表的魚類學專著中,凡涉及石首魚類分類研究時,均大量引用該書的研究方法、學術觀點及具體種類的有關資料。該書發表已26年,至今仍是研究世界石首魚類的重要參考文獻,它對促進魚類分類學科的發展有較大的科學意義,被列入《上海市1960科學技術研究論文選集》,並獲得1978年福建省科學技術成果獎。


軟骨魚類

朱元鼎與孟慶聞合作,於1979年撰寫出版《中國軟骨魚類的側線管系統以及羅倫甕和羅倫管系統的研究》專著。該書分“總論”、“各論”、“結論”三部分。總論介紹了研究簡史、研究方法,側線管、羅倫管系統的區分及命名問題,側線管各管道、各羅倫甕群和管群在不同種類的變化和特徵。各論綜述了73種中國軟骨魚類的2個系統的整個結構。結論探討了2個系統的變化性質和魚類形態與生態之間的密切關係,並依其形態結構特徵調整了一些科、屬、種的分類位置,增設若干分類階元,敍述了軟骨魚類各分類階元的主要形態特徵,探索了中國軟骨魚類的系統演化。朱元鼎等在對73種中國軟骨魚類的側線管、羅倫管和羅倫甕的結構研究基礎上,對以前沒有定名的肩圈、腹管、顱圈、背側圈等都予以定名,使這2個器官的研究更臻于完善。魚類分類過去除外部形態特徵,內部解剖特徵較多地應用骨骼系統作為分類依據之一,但軟骨魚類的骨骼系統尚不如側線管系統和羅倫管系統能具有各分類階元的明顯特徵。他們通過內部解剖的比較研究,分析和觀察各分類階元側線管和羅倫管系統的變化特徵,清楚地看出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其親緣關係和演化趨向獲得深刻啟示,並參考了古魚類學的資料,提出了一個新的中國軟骨魚類分類系統,側孔總目新增設須鯊目、真鯊目、扁鯊目、鋸鯊目;下孔總目新增設鋸鰩目和鱝目。對軟骨魚類這種高級器官的研究在魚類進化理論方面是一個超越前人的突破,對於魚類形態學、分類學,以及進化理論方面都有廣泛的影響,本研究在國內屬首創,在國際上也是先進的,因而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擘畫中國魚類志

朱元鼎畢生最大的宿願是要完成中國魚類志書。他晚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分區域的魚類志書的著述,為最終完成《中國魚類志》宏圖鋪奠了主要基石。

年逾花甲的朱元鼎旨在總結自世界著名分類學家C.林奈(Linnaeus1758年以來的繁多而分散的中國軟骨魚類資料,並根據過去近十年中多次從中國沿海所採集的大量軟骨魚類標本,進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在1960年出版《中國軟骨魚類志》。這一關於我國軟骨魚類比較全面和完整的專著,記載了中國沿海所產軟骨魚類126種(其中發現7新種),分隸於60屬,28科。對每一種魚類詳述其形態特徵、分佈、習性、採集地、異名等。這本書是國內外魚類學界研究中國軟骨魚類資源、區系、分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考書。1964年,他與王幼槐合作又共同發表了《論中國軟骨魚類的地理分佈和區系特徵》等論文。

朱元鼎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魚類學家自1954年起共同對南海魚類區系進行了5年的調查、採集,歷經8年的辛勤研究、整理編寫,於1962年出版《南海魚類志》。朱在該志中承擔板鰓亞綱的撰寫。《南海魚類志》是中國現代海洋魚類區系調查專著,共記述采自廣東、海南島及西沙群島的魚類860種,分隸於26目、164科、434屬,按分類系統記載了這些魚類的形態特徵、地理分佈和經濟價值。書中反映出南海魚類區系的特點是大多數種類屬熱帶和亞熱帶,在種類組成上與印、澳海區的區系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另一特點是主要經濟魚類的種類繁多,生長季節長,因而魚類資源蘊藏量豐富。對中國海洋魚類區系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豐富資料,也為我國南海漁業區與群島漁業區的海洋魚類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1960年,朱元鼎組織國內主要魚類學專家對東海沿岸及各島嶼魚類區系進行調查研究,根據所採集魚類標本編寫成志,並親自審稿、定稿,由朱元鼎、張春霖、成慶泰主編的《東海魚類志》於1963年問世。該志共記述東海海區魚類442種(其中發現7新種),分隸於29目、 152科,300屬,按分類系統記載了這442種魚類的形態特徵和地理分佈,各分類階元均有總的描述和檢索表,每一種類附採集地、標本量度、異名等。闡明東海魚類區系的特點,因受強烈暖流影響,大多數魚類為熱帶和亞熱帶種類,又因沿岸寒流的關係,亦有少數寒帶種類。為我國東海漁業區海洋魚類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基礎資料。

1984—1985年,90高齡的朱元鼎主編出版《福建魚類志》上、下卷,這是他晚年最後主持編著的一部200余萬字的魚類志書巨著。福建省位於東南沿海、臺灣海峽西側,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國內外學者對這一地區魚類的研究已有百年歷史,也曾發表過一些零星報告,但缺乏完整、系統的區系研究資料,有些地方還是空白。為了加速發展福建漁業生產,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魚類資源提供完整的、系統的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福建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於1975年下達了福建魚類資源調查”的科研任務。年屆80高齡的朱元鼎親臨廈門,主持召開了協作會議,組織省內有關專家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用5年時間完成了對福建各江河、湖泊、水庫、沿海漁場的區系調查,採集魚類標本25000餘號,然後又歷時3載餘,進行室內標本整理、鑒定,主持編寫成《福建魚類志》上、下卷。該志研究範圍包括海、淡水魚類共 815種,幾占全國目前已發現魚類總數的13弱,先後發現了9新種,國內新記錄12種。特別是採用了最新的魚類分類系,它是結合近年來國內、外魚類分類系統的研究成果加以修改補充的,使其水準大為提高,這在國內尚屬首次。臺灣海峽南北魚類交匯,種類繁多,以往沒有對這一海區進行過系統的調查研究,該志填補了這一海區(臺灣灘、臺灣淺灘)魚類區系分佈的空白,在學術上具較高價值。

該志並具重要的實用價值,對已出版的同類志書中鑒定錯了的種類作了糾正,對各種魚的異名均作記述,為後人查閱資料文獻及澄清分類學上的疑難問題提供科學依據。每種魚尤其是經濟種類均概括地描述其形態特徵、地理分佈、生態習性、經濟意義及漁業利用等,已不同於以前已出版的國內外同類成果僅作單純的分類形態描述。

《福建魚類志》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和應用性相結合的科學專著,代表我國目前魚類志的先進水準,達到國際魚類分類水準。曾作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5年在香港舉辦的中國書展的參展書籍,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和好評,獲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60年代中、後期,朱元鼎曾先後與專家或助手合作,相繼發表許多同類論文和著作,如《中國鰕虎魚類動物地理學的初步研究》、《中國杜父魚類的地理分佈和區系特徵》、《中國魨形目魚類的地理分佈和區系特徵》和《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等等。反映了朱元鼎晚年為實現著述中國魚類志的宏圖,集中主要精力,加倍工作,科研成果累累。為編著《中國魚類志》這一巨大繁複的“工程”,鋪墊了廣泛的、堅實的基礎。


朱元鼎一生光明磊落,畢生辛勤耕耘,為祖國的水產科研和教育作出傑出貢獻。


他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熱愛黨。青年時代的朱元鼎就有強烈的愛國思想,早在1915年,斐迪中學師生聯合組織出版了《國貨雜誌》,他擔任國貨調查員,在該刊第一期上撰文疾呼:抵制日貨,“不然值此千鈞一髮,為民者不能竭一己之力以補救之,大局不顧,坐待成敗,何異釜舟已破而舟子嬉笑不顧哉!”這就是愛國青年朱元鼎在內憂外患,國勢漸墮的舊中國,以天下為己任,動員起來,救國救民的崇高精神。1935年,“華北事變”後,在所謂“日中提攜”的幌子下,日本對當時中國的一些名教授格外垂青。朱元鼎自然也成了他們企圖獵取的對象。1936年夏,上海亞洲文會博物館有個日本人給朱元鼎送來“請柬”,恭請出席日本動物學會年會,並邀請他借機赴日講學,免費遊覽,享受“特等待遇”。朱以對方請柬來遲,下學期課程已經排滿托故回絕了對方的“盛情”。次年又提前幾個月寄來“請柬”,這次乾脆被回絕了,表現出一個中國學者堅定的民族氣節和浩然正氣。

他讀書於東吳大學,任教於聖約翰大學,都是教會學校,牧師常常來訪,宣揚基督教義,利誘入會,但在這種環境裏生活了將近30年的朱元鼎始終沒有參加教會,他認為上帝創造一切的教義,同生物進化的基本科學原理是格格不入的,這就是一位老實的科學家秉有的思想邏輯。

1958年在周總理召集的上海部分大學院校長和黨委書記座談會上,周總理親切地鼓勵他要把水產教育和科研工作搞得更好。周總理說:黨需要知識份子”,朱元鼎深受感動地回答:“需要知識份子,知識份子更需要啊!”他以努力工作來報答黨對他的關心和愛護。

他治學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新中國建立時已年逾半百。他事必親躬,身體力行。在研究魚類時反復地做實驗,絲毫也不馬虎,他戴著老花眼鏡,手拿放大鏡,對記錄上的每句話,每一張圖稿都和實物再三對比、核實、修正,直到完全正確為止。進入80高齡後,腿部肌肉萎縮,雙手顫抖,操作相當困難,但他堅韌不拔,鍥而不捨,在家中看解剖鏡下標本,因無轉椅,只得站著看,直到累得氣喘才休息一下,接著又站起來看。為了正確運用某一學術用語或人名、地名,總得翻閱多本參改書,考慮再三而後定。一篇論文往往數易其稿力求無懈可擊。對學術上每個問題都要盤根問底,從不含糊,如在研究軟骨魚類側線管系統時,為了搞清鰩類的舌頜管背腹支穿連的情況,他反復查資料、觀察解剖標本,甚至在吃飯、走路、休息時都在思考,直到完全弄清來龍去脈為止。他高年事、高產科研成果、高品質論著,許多外國來訪的學者,都為之感動,表示欽佩,日本京都大學的一個學者說:“如此高齡還在鑽研科學,這在日本也是極難得的啊!”

他悉心培育人才,提攜後秀,甘為人梯。他對助手注意教導與培養,對剛參加工作的青年科學工作者,他親自制定了一套培養基本功的計畫和措施,提倡搞科研要有鍥而不捨的韌性與鑽勁。悉心指點,嚴格要求,不論誰的學術論文,他都親自過目,反復推敲,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幾乎每篇都被他不止一次地退回修改,直到他覺得無懈可擊,方被認可,如果發現助手面有難色,他就嚴肅地說道:“這是千百年大計,要對後人負責啊!”如有一點成績與進步,即會受到熱情的鼓勵。他幾次提出合作發表論文時要將他的名字署在後面,讓青年同志放在前面,有時乾脆提出不署他的名字。他為國家培育了大批中青年魚類學和水產科技人才,其中有的已晉升為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教授、教授。朱元鼎多次語重心長地對助手說:“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我要抓緊一點,為你們鋪路搭橋,也算是為國家盡最後一點貢獻!”

朱元鼎善於借鑒西方科學的精華,絕不崇洋,在學術上走自己的道路,推陳而能出新,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後人留下了一份極其豐富的寶貴學術遺產,以及深銘人心的學者的崇高風采。

朱元鼎-簡歷


1896102日 出生於浙江鄞縣。
1903 —1910年 寧波私塾讀書。
1911—1912年 寧波恒大錢莊學徒。
1913—1916年 寧波斐迪中學肄業。
1920年 畢業于蘇州東吳大學生物系,獲理科學士學位。
1920—1925年 在上海聖約翰大學任教,講師。
1925—1926年 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獲理科碩士學位。
1926—1932年 任上海聖約翰大學副教授。
1932— 1934年 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4—1949年 歷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兼任生物系主任,研究院院長,理學院院長,代理教務長。
1952—1956年 任上海水產學院海洋漁業研究室主任。
1956年 中蘇朝越四國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中國代表團成員、專家。
1957—1982年 任上海水產學院一級教授,院長。
1959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現為東海水產研究所),兼魚類學研究室主任。  
1972年 任廈門水產學院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1983年 任上海水產學院名譽院長。
1986年 逝世於上海。

朱元鼎-主要論著

1  ChuYTDescriptionofanewgenusandthreenewspeciesofstonefliesfromHangchowChinaJ192894):194 198
2 ChuYTBibliographyofChinesefishesBullDeptBiolYen chingUniv.,193014):121
3  ChuYTContributionstotheichthyologyofChinapart19).ChinaJ.,193019321 6).
4  ChuYTIndexpisciumSinensiumShanghaiBiolBullStJohnsUniv.,1931
5  ChuYTFishesoftheWestLakeHangchowwestLakeMus1932
6  ChuYTHubbsCLAsiaticfishesDiploprionandLaeopshavingagreatlyelongateddorsalrayinverylargepostlarvaeOccasionPapMusZoolUnivMichigan1934299):1 7
7  ChuYTcomparativestudiesonthescalesandonthepharyngealsandtheirteethinChineseCyprinidswithparticularreferencetotaxonomyandevolutionShanghaiBiolBullStJohnsUniv.,1935
8  朱元鼎.中國軟骨魚類資源概述及其利用問題的商榷.海洋與湖沼,195813):325—336
9 朱元鼎.中國主要海洋漁業生物學基礎的參考資料.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106—143
10 朱元鼎.黃海和東海海洋狀況和經濟生物區系的綜合報告.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1—15
11 朱元鼎.中國軟骨魚類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12 朱元鼎,成慶泰,張孝威等.中國經濟動物志海產魚類.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
13 朱元鼎,張春霖,成慶泰等.南海魚類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
14 朱元鼎,張春霖,成慶泰等.東海魚類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
15 朱元鼎,羅雲林,伍漢霖.中國石首魚類分類系統的研究和新屬新種的敍述.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
16 朱元鼎,王幼槐.論中國軟骨魚類的地理分佈和區系特徵.動物學報,1964164):674—686
17 朱元鼎,伍漢霖.中國鰕虎魚類動物地理學的初步研究.海洋與湖沼,196572):122—140
18 朱元鼎,金鑫波.中國杜父魚類的地理分佈和區系特徵.海洋與湖沼,196573):235—252
19 朱元鼎,許成玉.中國魨形目魚類的地理分佈和區系特徵.動物學報,1965173):320—333.  
20 朱元鼎,王文濱.中國動物圖譜(魚類第一分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
21 朱元鼎,成慶泰,李思忠等.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22 朱元鼎,孟慶聞.中國軟骨魚類的側線管系統以及羅倫甕和羅倫管系統的研究.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23 朱元鼎等.福建海洋經濟魚類.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80
24 朱元鼎,孟慶聞,胡靄蓀等.南海深海軟骨魚類四新種一新屬一新科.海洋與湖沼,1981122):103—116
25 朱元鼎,金鑫波.我國鮋科魚類的鱗片形態特徵和分類的研究.魚類學論文集(第2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55—72
26 朱元鼎,孟慶聞,胡靄蓀等.南中國海軟骨魚類新紀錄.水產學報,198261):83—86
27  朱元鼎等.福建魚類志上、下卷.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84—1985
28 朱元鼎,孟慶聞.軟骨魚類牙型的研究.水產學報,198484):313—326
29 金鑫波,朱元鼎.中國鮋形目眶下骨鏈和鰓蓋器的形態式型的研究.第三次中國海洋湖沼科學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306—318
30 伍漢霖,朱元鼎.中國鰕虎魚類鰭的形態式型的研究.第三次中國海洋湖沼科學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319—328

朱元鼎-精益求精的水產教育家

當我們翻開上海海洋大學的校史,回顧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時,一位長者的慈祥面容讓人久久捨不得挪開視線,滿懷崇敬與愛戴在心底反復吟誦:“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他就是朱元鼎,一生光明磊落,辛勤耕耘,為祖國的水產科研和教育做出傑出貢獻的國際著名魚類學家、中國魚類學的主要奠基人和水產教育家。

朱元鼎原名朱繼紹,189610月生,浙江鄞縣人,1920年畢業于東吳大學生物系,1926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34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生物系主任、研究院院長、理學院院長、代理教務長。1952年以後,歷任上海水產學院教授、海洋漁業研究室主任、魚類研究室主任、院長,東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第三屆、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他是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水產學會、中國魚類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動物學會的理事,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學報》編委會第一、二、三屆主任委員,《海洋與湖沼》、《動物學報》、《水生生物學報》等多種學術刊物編委,聖約翰大學校友會第一任會長。

朱元鼎-兩度赴美求學深造

1913年,朱元鼎進入寧波斐迪中學讀書,他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本該6年完成的中學學業。畢業後進入江南著名教會學府——東吳大學,師著名生物學家、東吳大學生物學系主任祁天錫(N.GistGee.1919年,在東吳學報第一卷第3期、第4期連續發表了他用英文撰寫的《藻類的經濟價值》一文,系統地介紹了藻類的生物學特點和經濟意義,充分顯示了學術潛力和英文水準。畢業後,東吳大學校長葛齎恩校長教授推薦其到位於上海的聖約翰大學生物系任教。1925年受洛克菲勒基金資助赴康奈爾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投身昆蟲學家倪丹(JGNeedham)門下,鑽研昆蟲學。1926年以優異成績通過論文答辯,獲理學學士學位,回到聖約翰大學任教,並著手進行心儀已久的中國魚類學研究。1930年在燕京大學生物系雜誌刊登自己的第一篇魚類學論文《中國魚類學文獻》,標誌著他從昆蟲學研究向魚類學研究的正式轉軌。1931年,由他撰寫的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全面、系統的中國魚類分類學專著《中國魚類索引》出版,其後獲得北平自然歷史學會金質獎狀。1932年,因卓越的學術成就再獲洛氏基金會資助,帶著兩大箱魚骨標本赴美深造,師從後任美國魚類學和爬行動物學學會會長的密西根大學動物博物館著名動物學家赫伯斯(CarlLeavittHubbs)教授,順利攻讀完成獲博士學位。1934年春,回校任教,以每月300大洋的薪金成為全校中國教員之首,並先後被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聘為全世界僅有的25 人國外通訊會員之一。1939年被北京博物學會授予金氏金質獎章。
朱元鼎-做約大研究院院長

1943年聖約翰大學董事會決定推舉朱元鼎為研究院院長。從前研究生大都是一些助教得到系主任同意,半教半讀,有時一二人,有時數年無人,學制一般兩年。朱元鼎接手院長後,他規定論文題目最遲要在最後一學期前備案,答辯二周前交論文一式三份,一份學生自留,論文須經委員會答辯及格方能畢業。他的嚴格要求保證了教學品質和學位信譽。1948年秋,理學院全體教師開會,朱元鼎被選為理學院院長。同年冬天,校董事會推選趙修鴻為代理校長,朱元鼎為代理教務長。
朱元鼎-出任上海水產學院院長

解放後,全國院系調整,面對中科院動物所、青島中科院海洋所等發出的邀請,朱元鼎卻相中了僅有137名教職工的中國第一所本科水產高等學校——上海水產學院,只因這裏聚集著侯朝海、陳子英、王以康等一批水產學名家。闊別居住了32年的聖約翰大學29號別墅式公寓,朱舉家搬進了水產學院一幢不大的紅色小平房。作為原國民政府農林部中央水產實驗所的建築。平房住著兩家人,東面住著朱家,西面住著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的學生、談家楨院士的師兄陳子英教授。這一住就是36年。由於在魚類學研究和水產教育方面的傑出貢獻,朱元鼎被周恩來總理授予一級教授證書,成為中國僅有的兩位魚類學一級教授(研究員)之一。1957111日,一紙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簽發的任命書送至年已花甲的朱元鼎手上,正式出任上海水產學院院長。他深知人才是科研工作的關鍵,為此積極的選賢育才,經過幾年努力,一支以孟慶聞、陸桂、譚玉鈞、趙傳絪、黃錫昌、駱肇堯等為學科帶頭人的多學科隊伍逐漸建立起來,由此奠定了上海水產大學的基礎。

朱元鼎-科研上精益求精

與魚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大多數魚類標本一到朱元鼎手中,他都能說出其學名、籍貫、生活習性等,但在研究中,他仍反反復複做實驗。他們為魚測體長、體高、頭長、尾長,用解剖鏡觀察鱗片的形狀特徵,解剖內臟,觀察鰾的分支,耳石的形狀……朱元鼎每天戴著老花鏡,手拿放大鏡,對記錄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張圖和實物,都要再三對比、核實、修改,直到完全正確為止。

石首魚科中有一種叫“日本黃姑魚”的,外國文獻描述其背鰭鰭條在2229之間。朱元鼎對此頗為懷疑,覺得同一種魚的背鰭鰭條數不可能相差這麼多。他一直想弄個清楚。直到一個秋天的夜晚,助手伍漢霖興沖沖地拎著3尾大魚,沖進辦公室。朱元鼎一看喜上眉梢,正是夢寐以求的日本黃姑魚”。在做好外形分析後,朱元鼎親自拿起解剖刀,熟練地剖開魚腹,輕輕取出內臟,露出近一尺長的魚鰾。他小心翼翼地把粘在腹膜上的一層薄翳連同魚鰾一起完整地剝離下來。鰾的外形像一隻鐵錨,比資料上的多了兩個耳朵。再取出雀蛋般大小的耳石,也與文獻記載的有出入。這一重大發現引起朱元鼎和助手的極大興趣。最終研究成果形成了論著《中國石首魚類分類系統的研究和新屬新種的敍述》,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在這部著作中,他們除提出一些新的理論,還發現4新亞科、2新屬和4新種。該書被列入《1960上海市科學技術論文選集》,當時的評委主席、中科院學部委員蘇步青稱之為“狀元”,1975年巴西學者將其譯成英文在荷蘭出版,至今該書仍是研究世界石首魚類的重要參考文獻。 

朱元鼎-剛直不阿飽懷民族情感的愛國青年

青年時代的朱元鼎就有強烈的愛國思想,早在1915年,斐迪中學師生聯合組織出版了《國貨雜誌》,他擔任國貨調查員,在該刊第一期上撰文疾呼:抵制日貨,“不然值此千鈞一髮,為民者不能竭一己之力以補救之,大局不顧,坐待成敗,何異釜舟已破而舟子嬉笑不顧哉!”這就是愛國青年朱元鼎在內憂外患,國勢漸墮的舊中國,以天下為己任,動員起來,救國救民的崇高精神。1935年,“華北事變”後,在所謂“日中提攜”的幌子下,日本對當時中國的一些名教授格外垂青。朱元鼎自然也成了他們企圖獵取的對象。1936年夏,上海亞洲文會博物館有個日本人給朱元鼎送來“請柬”,恭請出席日本動物學會年會,並邀請他借機赴日講學,免費遊覽,享受“特等待遇”。朱以請柬來遲,下學期課程已經排滿托故回絕了對方的“盛情”。次年日本方面又提前幾個月寄來“請柬”,朱元鼎很乾脆地回絕了,彰顯了一個愛國學者堅定的民族氣節和浩然正氣。直到1978年他向家人談起此事時,仍嚴肅而又感憤地說:“不懷好意,真險哪!”
朱元鼎-春風化雨悉心育才的園丁

朱元鼎悉心培育人才,治學嚴謹,提攜後學,甘為人梯。他對助手注意教導與培養,對剛參加工作的青年科學工作者,親自制定了一套培養基本功的計畫和措施,提倡搞科研要有鍥而不捨的韌性與鑽勁。每天上午,朱元鼎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二樓助手們的房間,瞭解他們的工作進展,對工作中的疑難給予悉心指點。他對助手要求嚴格,工作不合要求,常常要返工多次。凡請他幫助修改的學術論文,他必字字過目,句句斟酌,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有些論文經常被他不止一次地退回修改,直到他覺得無懈可擊,方被認可。如果發現助手面有難色,他就嚴肅地說:“這是千百年大計,要對後人負責啊!”

20世紀80年代初,孟慶聞、蘇錦祥、李婉端以《白鰱的系統解剖》為基礎,對鯊魚、鱸魚進行系統的比較解剖學研究,希望朱元鼎一同參加,並執意把他的名字署在最前面出版專著。朱元鼎莞爾一笑,說:“不好!不好!這是你們的研究成果,我怎麼能坐享其成,無端佔有呢?你們大膽地做吧,有什麼困難我全力支持,要什麼材料我儘量提供,我當個不署名的協作者。”1983年底孟慶聞、蘇錦祥、李婉端完成了《魚類比較解剖》一書初稿,朱元鼎審閱之後十分高興,親自為書稿寫了序,令後輩倍受鼓舞鞭策。只要學生有一點成績與進步,朱元鼎從不吝嗇他的熱情與鼓勵。他幾次提出合作發表論文時要將他的名字署在後面,讓青年同志放在前面,有時乾脆提出不署他的名字。朱元鼎不止一次語重心長地對助手說:“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我要抓緊一點,為你們鋪路搭橋,也算是為國家盡最後一點貢獻!”

人們說:“他不僅傳授了學術,更傳授了一位科學家可貴的品格。”

朱元鼎-溫和儒雅富有生活情趣的慈父

朱元鼎一共有6個孩子。他雖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但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卻並沒有繼承父親朱榕青的傳統觀念,而是採取了一種寬鬆、自由的教育態度。他自己勤以治學,給家裏營造了一種濃郁的讀書氛圍,為子女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朱元鼎的書是家裏的重要收藏,淡淡的書香不僅讓朱元鼎深深陶醉,廢寢忘食閱讀,樂此不疲,同時也帶給六個孩子無窮無盡的樂趣。在客廳這個“朱氏閱覽室”裏,父子們常常各就各位,各讀各的書。一盞明燈不僅照亮了朱元鼎的書案,也照亮了孩子們的心靈。在這種氣氛的薰陶感染下,六個孩子均順利考取了聖約翰大學。

長子畢業於工程學院土木系,次子畢業於物理系,後再讀生物學,其生物學畢業論文是《大黃魚解剖》,三子畢業於經濟系,長女主修英文,四子主攻化學,幼女畢業於經濟系。個個術有專攻,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朱元鼎家周圍有個小院落。剛搬來時這裏光禿禿的,只有些校園園丁種的小草坪。於是每逢閒暇,朱元鼎就帶著孩子們種花種樹種蔬菜,一方面陶冶了性情,豐富了業餘生活,另一方面從小培養了孩子們愛花惜草的品性。在全家人打理下,門前屋後漸漸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和花卉,有桃花、臘梅和竹子等。花園雖不大,一年四季卻都有花看。不僅引來蝴蝶、蜜蜂在花叢中唱歌飛舞,而且受到了聖約翰大學師生的讚賞。一家人還能從小花園裏採收到新鮮的蔬菜瓜果吃。他對子女說:“只要精心栽培就能茁壯成長,一個人只要努力就能成才,一個國家如能齊心協力就會興旺發達。”

朱元鼎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家人在一起。除了參加學術活動,他很少出門。聖約翰大學校園內29號公寓門前的一塊大草坪,就是朱元鼎和孩子們的樂園。若是風和日麗的週末,朱元鼎常和孩子們在這裏打羽毛球。朱太太則在一旁的日光裏,微笑著看他們嬉戲。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由於朱元鼎等老一輩傑出漁業科學家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漁業由20世紀初葉的蹣跚學步轉上了健康成熟。1990年起中國水產品產量連續至今穩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產量的1/3,其中水產養殖產量尤為突出,占世界總產量的2/3。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漁業大國。而今,中國漁業又邁著穩健的步伐,向與生態友好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現代漁業發展,由漁業大國向漁業強國挺進。在這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必將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和大批才華橫溢的學者。 1996816日,在紀念朱元鼎誕辰一百周年之際,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為其題詞:“敬業奉公,為人師表”。

http://www.hudong.com/wiki/朱元鼎

Read more...

攻擊性強公牛鯊 車城海域出沒

民視 (2010-07-09 20:55)

屏東車城海域,出現公牛鯊,有養殖業者,在檢查箱網時,發現鯊魚蹤影,於是以金鯧魚為誘餌設下陷阱,一個多月來抓到3頭公牛鯊,這種鯊魚是全世界前3大攻擊性鯊魚之一,而這次出現地點距離墾丁南灣大約只有20公里。從海裡吊起公牛鯊,這頭有326公斤重,從5月底到現在,1個多月來,已經有3頭這樣的公牛鯊,在屏東車城近海的箱網養殖區,被同一家漁業公司工作人員抓到。

這種公牛鯊,體型粗壯,會攻擊同類,也會攻擊人類,最特別的是,牠可以在全淡水的環境中生存,所以會在河流或港口中出現。

箱網業者在車城尖山海域抓到3頭,讓人捏把冷汗的是,這個地點距離水上活動相當多的南灣,大約只有20公里。

是氣候變遷還是棲地受到破壞,或者有其他原因,讓過去只會偶而在台灣東部外海被發現的公牛鯊,頻繁出現在西部的屏東近海,目前學者沒有答案,只是這樣的消息也提醒沿海漁民,以及水上活動的民眾,都要格外小心。



鯊魚入侵? 墾管處:機率很小
民視 (2010-07-09 21:55)

屏東海域出現攻擊性強的公牛鯊,學者還認為距離大約20公里遠的南灣海域,也會是牠的活動範圍,不過水上活動業者和墾管處卻認為,公牛鯊入侵南灣的機率很小,民眾可以提高警覺,但不必太過恐慌。頂著高溫在墾丁南灣海域戲水的人潮不少,會攻擊人的公牛鯊在車城海域出現,遊客有人平常心,不過也有人害怕。

為了擔心生意受影響,水上活動業者趕緊要遊客別擔心,因為他們說光是水上摩托車跑來跑去,鯊魚就不敢靠近。(註:亂說!)

墾丁國家公園因為海岸線都是開放區域,無法像國外一樣以大片防鯊網方式保護遊客,墾管處目前只能加派人力注意海域狀況。

只是看看2002年海生館鯊魚搬家時,工作人員不但以網子阻隔,還戴防鯊器的模樣,還有2007年,游泳好手王翰,要橫度台灣海峽,腳上防鯊器也不離身,鯊魚對人類可能的傷害,真的不容輕忽。


有鯊魚! 研究推測:離墾丁岸邊僅200M
      
TVBS╱記者:葉奉達 屏東報導 2010-07-09 20:28

最近到墾丁海域玩水,真的得小心!因為往年在西部海域不曾出現過的公牛鯊,漁民今年1個多月內,在距離墾丁20公里的車城海域,連續發現3隻,而且專門研究鯊魚的人員還從路線研判,公牛鯊一度游經距離墾丁沿岸只有1、2百公尺的海域,消息傳出,為了遊客安全,墾管處也可能縮小遊客的戲水範圍。

沙灘、大海,遊客開心在墾丁海域玩水,看起來跟平常的夏天沒有兩樣,卻傳出距離這裡20公里外的車城海域,有鯊魚出沒!

漁民是發現自己箱網遭到破壞,拉起卡在箱網裡頭的大魚,赫然發現,兇手居然就是性情兇猛的公牛鯊。漁民:「會咬人,會咬死人咧!」

遠遠超過一個成人身高的公牛鯊,儘管已經死亡,但尖利牙齒外露的模樣,還是相當可怕,車城海域光是1個多月內,竟然就發現3隻公牛鯊。

6月7日,在屏東車城尖山海域,發現一隻167公斤的公牛鯊,隔一個星期,同一個海域又發現另一隻重達326公斤的鯊魚,死在箱網裡面,1個月連續出現2隻大鯊魚,已經夠讓人吃驚了,7 月8日居然又發現第3隻死亡的公牛鯊,而且研究人員推測,牠一度游經距離墾丁岸邊,只有1、2百公尺的海域,等於是跟遊客擦身而過。

墾管處技士蔡乙榮:「在鯊魚覓食的時候,可能因為牠的漁獲,就是牠捕食的對象,是在比較淺灘活動的時候,鯊魚可能就會接近進來。」

往年從來沒出現在台灣西部海域的公牛鯊,卻在1個多月內連續出現3隻,除了墾管處準備把管制線再往岸邊拉,在海邊活動戲水的民眾,可能也得提高警覺!


屏東海域鯊魚出沒 遊客不怕!
民視 (2010-07-10 20:55)

屏東車城海域,出現名列世界前3大攻擊性鯊魚之一的「公牛鯊」,1個多月來還陸續抓到3頭!令人擔心的是,兇猛鯊魚現身地距墾丁南灣大約只有20公里,不過消息傳出後,遊客似乎沒在怕,加上又是暑假旺季,戲水民眾,還是把整個南灣沙灘擠爆!墾丁戲水天堂南灣,鄰近海域,出現兇猛鯊魚,嚇壞人的消息傳出後,卻也沒讓遊客打退堂鼓,或許適逢暑假,又是週末,酷夏高溫還是把民眾烤的直奔南灣,玩水消暑。鯊魚出沒,有人心驚驚、有人照玩不誤,但要是睜大眼看看,這從海裡被捕捉到的公牛鯊,體型可不是鬧著玩的,體重足足有326公斤重。

從5月底到現在,1個多月來,箱網業者在車城尖山海域已經陸續抓到3頭公牛鯊,而這種公牛鯊體型粗壯,會攻擊同類,也會攻擊人類,加上現身地點距離戲水人潮眾多的南灣,大約只有20公里,還是不免令人擔心。

過去偶而在台灣東部外海現身的公牛鯊,卻頻繁出現在西部的屏東近海,是氣候改變影響,還是棲息地遭破壞,都還無解,只是這樣的消息讓墾管處加派人力戒護海域,玩興不減的遊客們,戲水時也得格外注意!


攻擊性強公牛鯊 車城海域出沒
民視 (2010-07-09 16:55)

屏東車城海域,出現公牛鯊,有養殖業者,潛水檢查箱網狀況時,發現鯊魚蹤影,於是以金鯧魚為誘餌,一個多月來抓到3頭公牛鯊,這種鯊魚是全世界前三大攻擊性鯊魚之一,而這次出現地點距離墾丁南灣大約只有20公里。大吊車幫忙才能釣起的公牛鯊,一個多月來,在車城海域被同一間箱網養殖的漁業公司,抓到3頭,有的身上已經少了一塊肉,有的則是嘴上還留著釣魚線。

這些公牛鯊,出現在近海,根據業者說,他們是下水檢查箱網狀況時,發現鯊魚蹤影,才把牠們釣起來的。

這種公牛鯊,體型粗壯,會攻擊同類,也會攻擊人類,最特別的是,牠可以在全淡水的環境中生存,所以會在河流或港口中出現。

箱網業者在車城尖山海域抓到3頭,體重最重的超過3百公斤,讓人捏把冷汗的是,這個地點距離水上活動相當多的南灣,大約只有20公里,由於墾丁海域並沒有相關防範鯊魚的設備,為了安全起見,墾管處目前已經加派人力注意海域安全,同時提醒遊客,戲水時也要提高警覺。


屏東車城海邊鯊魚哥現身 還是兇猛的公牛鯊!

(2010/07/09 17:39)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屏東車城尖山海邊最近出現一大群鯊魚,有漁民發現箱網漁場的網子常被破壞,原本以為是惡作劇設下陷阱,沒想到拉起來一看,居然是兇猛的公牛鯊,民眾當場拍下影片,紀錄這西台灣難得才看的到的奇景。不過,公牛鯊之兇猛排名前三名,居然出現在墾丁附近的海域裡,也讓人非常擔憂。

漁民終於抓到破壞箱網漁場的兇手,但拉上來一看,大家都嚇傻了,居然是一隻兇猛的鯊魚,漁民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因為被這血盆大口咬一口,小命肯定不保,等到這條「狠角色」動也不動,大家才敢慢慢靠近。

原來鯊魚攻擊箱網漁場,破壞網子後就卡在上面,等到漁民發現已經死亡,本來以為是意外,但過了一禮拜,鯊魚又來了。漁民表示,「第一天來了一隻 166公斤的,隔三天又釣到一隻327公斤。」

漁民說,6月7日捕到這隻母鯊,重166公斤、長2公尺,但6月14日捕到的居然有327公斤、長4公尺。捕到鯊魚當然興奮,但一大群鯊魚聚集,除破壞漁網外,漁民也擔心,如果鯊魚群南下,恐怕會讓墾丁戲水遊客陷入鯊魚危機!(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古芙仙)


往東游變往西! 公牛鯊可能與人擦身
TVBS╱記者:杜蘊潔 攝影:葉奉達 李讚盛 高雄 屏東報導 2010-07-09 20:27

兇猛的公牛鯊怎麼會出現在西部海域?專門研究鯊魚生態的人員推測,可能是受到氣候變遷,或是鯊魚棲息地被威脅的影響,往年都向台灣東部海域移動的公牛鯊,今年卻向西越過了鵝鸞鼻,往北出現在車城尖山海域,由於公牛鯊習慣沿著海邊的近海游動,要遇上潛水客或漁民,不是不可能。

漁民:「等一下,等一下。」

巨型的鯊魚躺在平面上,頂部灰、腹部白,就是公牛鯊的最大特徵,漁民興奮歡呼,比自己的漁船滿載還要開心,因為真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隻的鯊魚。

鯊魚鰭搖啊搖的,不過這隻被抓起的公牛鯊似乎是不會動了,即使重達326公斤,也只能任憑漁民宰割,時間是上個月14日的下午,地點就在車城竹坑海域,但從來沒在台灣西部海域被發現的公牛鯊,連續有3隻被抓到,就連專門研究鯊魚的博士生,都覺得極不尋常。

依照公牛鯊的習性,每年這個時候應該都會從南海,順著黑潮往台灣東部移動,今年卻反常地,從南海向西,越過鵝鸞鼻繼續往北,現身車城尖山海域,研究人員推估不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就是棲息地受到威脅。

中山大學海研所博士生王凱霆:「(公牛鯊)是所有白眼鮫裡面,唯一會進入淡水流域的。」

由於公牛鯊的特性和一般鯊魚不一樣,能在淺水覓食,遊動的距離距離海岸線大約只有1、2百公尺,由於墾丁沿岸潛水的範圍,也差不多就在沿岸100公尺內,運氣不好的話,遊客和鯊魚正面對上,不是沒有可能。

王凱霆:「很有機會,是從南部鵝鸞鼻往北跑,所以今天在車城竹坑那裡被發現,應該是說早就經過南灣了。」

研究人員推估,兇猛公牛鯊還一度遊經墾丁沿岸1、2百公尺的地方,路線改變的原因還有待研究,對夏天海上活動頻繁的西部海域,卻已經成了警訊。



公牛鯊現身墾丁海域 國外咬傷人都與「牠」有關
(2010/07/09 18:46)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如果計劃到墾丁消暑的民眾可要注意了,屏東車城尖山海域自上個月開始,驚傳有漁民兩度捕獲具有攻擊性、俗稱公牛鯊的「公牛白眼鮫」;另外,也有多位潛水客表示曾經目擊鯊魚出沒。

根據了解,最近有漁民在距離墾丁南灣20公里的海域中,發現兩隻分別為167公斤和326公斤的公牛鯊,疑似因攻擊網箱漁場當場被卡死。漁民表示,公牛鯊可以長到3公尺,而且是世界上攻擊性排名前三名的大鯊魚!

海洋生物專家王凱霆表示,公牛鯊很少在台灣出沒,一般都是在東部被漁船誤捕,但世界上多數的鯊魚傷人事件都與「牠」有關,如果真的南進到墾丁附近海域,恐怕會對遊客帶來威脅。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強調,墾丁海域的近海地區不曾有過鯊魚傷人的紀錄,希望民眾不要過度擔心,但為了「以防萬一」,墾管處還是在海域遊憩活動注意及禁止事項中特別提醒民眾:「在海中,若有皮膚受傷出血時,應立即上岸,以免血腥味引來鯊魚攻擊」等標示,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古芙仙)


恆春發現 第3隻公牛鯊卡死箱網
自由時報 20100710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恆春半島海域傳出有鯊魚出沒,前天又有一尾公牛鯊卡在箱網死亡,不過昨天墾丁各大海灘依然擠滿人潮,完全不受鯊魚出沒傳聞影響。專家認為水上活動引起的水花可能刺激鯊魚攻擊,但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鯊魚被捕撈上岸的機率遠比接近海岸攻擊人類的機率還高。

專家憂水上活動激水花恐惹攻擊

兇猛公牛鯊出現恆春海域的消息昨天見報後,驚動恆春半島居民,滿豐漁場的漁民才發現前天早上在竹坑和尖山海域間的定置箱網中卡死的那隻鯊魚就是公牛鯊,重達一百四十公斤,是一隻小型公牛鯊。

最早發現兩隻大型公牛鯊的宋姓漁民指出,最近下海巡邏箱網時,發現箱網旁的誘餌仍有遭大型魚類啃食的現象,懷疑海中仍有公牛鯊出沒。

海洋生物專家王凱霆說,雖然目前公牛鯊仍集中在車城海域,但近兩個月來已經有三隻陸續卡網,當地漁民也持續發現海中仍有公牛鯊出現的蹤跡,不排除有公牛鯊家族集體遷移到食物豐饒的箱網附近。

王凱霆指出,每年夏秋之際,箱網業者都會略事休息,如果箱網內沒有獵物可吃,難保公牛鯊不會往南邊找尋食物,加上海邊遊樂器材容易激起水花,可能引起鯊魚的攻擊慾望,在海邊戲水的民眾應多注意。

南灣水上活動業者表示,附近海域傳出有鯊魚出沒,對戲水人潮並無影響,倒是多了不少開玩笑要看鯊魚的民眾。遊客阿婷表示,鯊魚擋不住夏天想玩水的心情,加上台灣不曾出現鯊魚傷人案件,仍會到海邊戲水。

墾管處將要求加強巡守維護安全

針對鯊魚防範問題,墾管處除要求海域巡守人員加強注意遊客安全,保育課也指出,台灣周遭海域曾記錄到的鮫類約有六十多種,但過去的墾丁魚類調查中都未曾發現公牛白眼鮫的紀錄,但鯊魚被人為捕撈的壓力遠比到岸邊攻擊人類的機會高,研判短期內不會對墾丁各遊憩區造成威脅,但海域外圍的潛水愛好者則需特別注意自身安全。


凶猛公牛鯊! 出沒墾丁海域
2010/07/09 18:58 潘潔瑩 陳傳霆 榮昊北 報導     地區:屏東縣報導

到墾丁戲水民眾要注意了,攻擊力高居世界前三名的鯊魚,兇猛公牛鯊出現在屏東車城尖山海域,漁民接連發現,有上百公斤的公牛鯊,卡死在箱網內,海洋生物專家說,公牛鯊非常兇猛,如果游進墾丁海域,恐怕很危險,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重達326公斤重的公牛鯊,足足有四公尺長,掉在漁船上看起來非常龐大驚人,還好公牛鯊已經因為誤闖箱網衝撞死亡,不然活生生這麼大的公牛鯊,漁民說真的會咬死人。漁民阿風在自己的箱網內,發現這個重達326公斤公牛鯊,可能是為了捕食小魚誤闖進來,不過這超級兇猛的公牛鯊,竟然出現在墾丁車城海域,相當靠近戲水遊客眾多的墾丁,讓女性遊客也特別緊張,不敢踏進海裡,只敢站在沙灘上,加上在五月的時候,也有漁民在箱網內發現一尾167公斤重的公牛鯊,接連出現鯊魚蹤跡,讓海洋生物專家很憂心。

看看國外公牛鯊兇猛捕食海鳥的畫面,鯊魚張開充滿尖牙的大嘴,把掙扎想飛的海鳥,三兩下吞下肚,這種原本只會出現在國外海域的公牛鯊,竟然游到了屏東車城的海域,離墾丁最熱鬧的南灣海水浴場,距離不到20公里,如果這一次沒捕到,也許鯊魚就已經游到人最多的南灣。專家認為可能是氣候變遷,造成公牛鯊往南移動,懇管處也提醒遊客,如果在海中皮膚受傷出血時,要立刻上岸。因為鯊魚對血腥味特別敏感,可能會遭到攻擊,戲水別忘了提高警覺。


墾丁海域 赫見兩隻兇猛公牛鯊 距離南灣20公里 卡死在魚網 恐怖公牛鯊 最長可到三公尺
2010/7/9  鄭嘉明 報導

海邊戲水小心碰到大白鯊! 宛若電影大白鯊的真實情節在墾丁海域上演!在距離墾丁南灣大約20公里的海域,發現兩隻攻擊性強的公牛鯊,雖然是他們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卡死在漁網中,不過由於公牛鯊非常兇猛,攻擊力最強,游得最快的時速是六十公里 他們被發現的地方是二十公里處,這個距離二十分鐘之內就可以進入遊客聚集的墾丁海域,對遊客將是一大威脅!

恐怖的前奏,若隱若現的鯊魚背鰭,電影大白鯊將海邊的度假勝地變成血染天堂,不過現在去墾丁海邊玩,小心!鯊魚可能就在你身邊。

號稱海灘殺手的公牛鯊就是牠,漁民前後發現了三隻公牛鯊在墾丁遊客眾多的南灣海域20公里左右出沒,雖然都卡死在漁網裡,不過他的攻擊性可比電影的大白鯊還要更加兇猛。

公牛鯊獨特之處就是在淡水也可以活,加上他的體型龐大,最長可到3公尺,超過三百公斤,更可怕的是他的攻擊性是所有鯊魚裡面最強,世界上大多數鯊魚攻擊事件都是公牛鯊所為。

由於公牛鯊覓食的時候時速高達六十公里,算一算不到二十分鐘就能由到南灣海域,遊客安全拉警報,提醒民眾下海時也要提高警覺。



戲水小心 公牛鯊墾丁現蹤

2010年 07月10日蘋果日報

 【林享明╱屏東報導】屏東海域出現具攻擊性的公牛鯊!車城沿岸定置漁場前天再捕獲俗稱「公牛鯊」的公牛白眼鮫,這已是該海域一個月內捕獲的第3尾。

距南灣20公里

因公牛鯊攻擊性極強,且距度假天堂墾丁南灣僅20公里,雖然以往墾丁未曾發生鯊魚攻擊人事件,墾管處仍將加強巡查。

南灣戲水女遊客白霜婷昨表示不擔心,她說:「合格的海水浴場都有人在高處眺望,一旦出現鯊魚,我一定馬上游上岸。」

高雄海洋科大漁業與生產系教授林坤龍說,世界前3名攻擊性鯊魚分別是公牛鯊、大白鯊及鼬鮫。而南方澳及台東成功漁民過去均曾捕獲公牛鯊,世界各地多數鯊魚傷人均由公牛鯊造成。
屏東縣車城尖山海域的「海洋」定置漁場,分別在6月7日、6月14日發現重167公斤、326公斤的公牛鯊,卡死在箱網內。

1個月捕3尾


第三尾一百多公斤的公牛鯊,前天在車城的滿豐定置漁場被抓上岸。翻攝畫面


第三尾一百多公斤的公牛鯊,前天在車城的滿豐定置漁場被抓上岸。翻攝畫面

事隔半個月後,前天清晨同一海域的「滿豐」定置漁場,再捕獲第3尾公牛鯊,重量為140公斤,高雄海洋科大15名實習生剛好全程目擊。
為何車城海域會出現公牛鯊?林坤龍研判,受暖化效應,全球漁場產生極大變化,身處食物鏈上層的公牛鯊,可能因食物對象遷移,而改變出現的海域,但此論點仍需長時間觀測。
海生館展示組助理研究員張至維則說,公牛鯊過去沒在恆春海域出現,且鯊魚是以魚類、甲殼類為食,傷人是特例,遊客勿恐慌。

公牛鯊現蹤示意圖

公牛白眼鮫

俗稱:公牛鯊
學名:Carcharhinus leucas
特徵:攻擊性極強。雄性身長可達2.1公尺長、100公斤重。雌性更長達3.5公尺、200-300 公斤重。比其他鯊魚相對闊身,頂部及底部分別呈灰色及白色。第二背鰭較第一背鰭細小。
分布:溫暖海洋沿岸,是一種溫暖及沿岸淺水帶常見的鯊魚,有時也會短暫游入淡水區域。
資料來源:海生館


屏東又出現公牛鯊! 掙脫魚鉤逃脫
2010/07/15 11:58 華視新聞         

為您插播一則最新消息,恆春尖山外海又有漁民捕獲到一隻重達四五百公斤的公牛鯊,這已經是恆春半島海域,兩個月來發現的第四尾公牛鯊出沒消息!上午恆春漁民到尖山外海捕魚時,意外釣到了公牛鯊,而且漁民將公牛鯊拖回漁港途中,公牛鯊竟然用銳利的牙齒咬斷了鋼做的魚鉤,目前已經逃脫,海洋生物專家說,受傷的鯊魚攻擊力會更強,提醒目前在海上作業的漁民要格外小心!原本在台灣海域相當少見的公牛鯊,兩個月來已經出現四尾公牛鯊,海洋生物專家觀察,是因為最近墾丁海域出海口的海流變成混濁,吸引公牛鯊前來覓食,也呼籲墾丁海域應該像外國海域,架設攔鯊網,保護遊客的安全!

公牛鯊捕獲時間

99/05/28一隻167公斤(母)

99/06/04一隻326公斤(公)

99/07/08一隻140公斤(??)

99/07/15一隻2百多公斤(??)

Read more...

苗栗近海現虎鯊 利牙+500公斤噸位驚人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地方中心/苗栗報導

日前屏東墾丁出現公牛鯊,引發遊客恐慌,但沒隔多久,苗栗縣後龍鎮外埔漁港,有漁民就在近海處捕到一尾虎鯊,身長3公尺、重500公斤體型相當大,由於虎鯊是攻擊人類最多的鯊魚之一,漁民用魚網捕獲時嚇了一大跳,擔心鯊魚力量將船甩翻,使用魚槍,花了1、2個小時將虎鯊制伏。

這隻超大虎鯊長3公尺,重達500公斤,張著血盆大口露出尖銳的牙齒,看起來相當嚇人,這麼大的身軀光要從海岸邊移往冷凍車,真的是大工程,必須動用大型吊車才行。漁民表示,「離岸邊差不多半個小時,差不多50、60米左右(捕獲)。」

5、6個漁民配合吊車又拖又拉,才終於搞定,十多年來,第一次在近海,捕到這麼大的鯊魚,大伙爭相拍照留念興奮極了。漁民說,「哪裡不會嚇到,那麼大隻嚇死人了,我用那個魚槍打的。」和旁邊小虎鯊比起來,這一頭至少大了20到30倍,漁民不停的在大鯊魚身上灑水,準備運往漁港拍賣。

只是墾丁日前才出現凶猛公牛鯊,現在苗栗也出現會吃人的虎鯊,鯊魚怎麼頻頻在近海出現,專家說,過去可能是捕撈過度,很少看到鯊魚蹤跡,現在保護生態意識抬頭,沿海生物變多,才會吸引鯊魚群跑來覓食。(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欒治誼、蔡正順)



630公斤虎鯊 苗栗漁民搏鬥2小時 賣4萬
2010-7-11      自由時報


苗栗縣外埔漁港漁民陳永俊(右三)等人捕獲長約四公尺虎鯊,與同時捕獲的小鯊魚相比較,大小差很多。 (記者張勳騰攝)

〔記者張勳騰、蔡宗憲/綜合報導〕苗栗縣漁民陳永俊等三人昨天在後龍鎮與通霄鎮交界海域捕獲長四公尺多、重六百三十公斤的虎鯊,先用魚槍射中虎鯊的尾部,辛苦搏鬥兩小時後拖回港區,吸引許多遊客好奇圍觀。

海洋生物專家王凱霆表示,苗栗縣通霄海域在去年九月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擱淺,白海豚身上有明顯鯊魚齒痕,如今同一海域出現大型鯊魚,懷疑咬傷中華白海豚的凶手就是虎鯊。

鄰近的通霄海水浴場業者丁榮村說,通霄海水浴場屬於淺灘,大型鯊魚無法靠近,戲水安全範圍設定在離岸五十公尺及水深一公尺內,戲水安全沒有問題。

陳永俊等三人昨天凌晨出海捕魚,上午九點多,在距離岸邊約兩海里的後龍鎮、通霄鎮交界海域,發現有鯊魚撞到流刺網,陳永俊立即用魚槍射中鯊魚的尾部,因鯊魚力道很大,雙方在大海搏鬥約兩小時,直到鯊魚精疲力竭,才將鯊魚拖回後龍鎮外埔漁港。

捕魚十多年 首次捕獲

外埔漁港很少捕獲大型鯊魚,虎鯊一上岸,吸引遊客圍觀、驚呼連連;四十三歲的陳永俊說,捕魚十多年,首次捕獲這麼大的虎鯊,他將虎鯊運往台中梧棲漁港拍賣,每公斤六十元,約賣得四萬元。

王凱霆表示,虎鯊的中文名為「鼬鮫」,國外稱為虎鯊(Tiger shark),屬白眼鮫科,是胎生的大洋性鯊魚,外表有類似虎斑的條紋,最長可達七.五公尺,最重可達八百公斤,是大海中強悍的掠食者,與大白鯊同屬危險性較高的兇猛鯊魚。

王凱霆指出,虎鯊通常棲息在沿岸、近海,經常出現於河口、港灣堤防、外洋島嶼外圍水域;白天在深水域活動,夜間到水表層或淺水域捕食,生性兇猛貪婪。

苗栗縣府農業處漁業科長呂思賢表示,行政院農委會在九十五年十一月公告禁止捕撈鯨鯊,但虎鯊未在禁捕之列。


外埔港漁民 捕獲630公斤虎鯊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即時報導】
   
2010.07.10 10:11 pm

苗栗縣後龍鎮外埔港漁民陳永俊,今天上午捕獲一尾重達600多公斤的虎鯊,體型這麼大的鯊,有將近10年不曾在苗栗沿海捕獲,一上岸立刻引來人群圍觀,嘖嘖稱奇。

在鯊魚專家眼中,虎鯊是台灣附近海域最凶猛、具攻擊性的3種鯊魚之一,突然出現在近海,漁民也不知所以然,但這尾大鯊入港,為漁民帶來一筆收入,隨後運往台中梧棲港賣了3萬元。

陳永俊說,他昨晚在距後龍溪出海口約2海里、水深60公尺處佈設流網,今天上午8點多出海就發現捕獲這尾大鯊,很意外,但很高興。

上午11點多大鯊運回外埔港,動用大吊車才將虎鯊吊起,附近居民趕來仔細端詳,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興奮地與大鯊合照。

虎鯊在外埔港未量測體長,吊起來約有2人高度,估計超過3公尺,運往梧棲港時以地磅秤重約630公斤,換算超過1000台斤。

【2010/07/10 聯合報】



苗栗外埔港漁民 捕獲630公斤虎沙
胡蓬生

苗栗縣後龍鎮漁民陳永俊昨天在苗栗外海捕獲一尾六百多公斤的虎沙。
胡蓬生/攝

繼屏東車城發現公牛沙後,苗栗縣後龍鎮漁民陳永俊昨天在苗栗外海捕獲一尾六百多公斤的虎沙,近十年不曾在苗栗沿海捕獲體型這麼大的沙魚,引來人群圍觀。

捕獲虎沙地點,南方約廿公里處有通霄海水浴場、北方約廿公里處有崎頂海水浴場,會不會對泳客造成威脅?中山大學海洋資源所博士研究生王凱霆認為不用驚慌,苗栗沿海是中華白海豚洄游路徑,大型掠食性沙魚出現沿海,對白海豚的威脅遠大於人類。

陳永俊說,他前晚在距後龍溪出海口約兩海里、水深六十公尺處布設流網,昨天上午八時多出海,就發現捕獲這尾沙魚。

被捕的虎沙約有兩人高度,超過三公尺,以地磅秤重約六百卅公斤,換算超過一千台斤,運往台中梧棲港賣了三萬元。

王凱霆表示,虎沙掠食性強,有可能攻擊人類。近來台灣近海接連出現公牛沙、虎沙等攻擊性強的沙魚,可能因素很多,可能原有棲地遭破壞或受驚嚇脫離洄游路線,也有可能追逐食物而來。

虎沙與公牛沙形態近似,都是短吻,但虎沙眼睛較大,且身上有斑紋。漁民表示,過去曾在虎沙體內,發現過衣物、證件,有攻擊、掠食人類的紀錄。

【2010/07/11 聯合報】



鏢500斤虎鯊 搏鬥2小時

自由時報【7/10 14:32】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苗栗縣後龍鎮外埔漁港漁民陳永俊,今天與另2位漁民在外埔外海發現虎鯊,以鏢槍射中尾部,博鬥2小時,才將虎鯊拖回港區,這隻虎鯊長約4公尺,重約500台斤,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陳永俊3人今天凌晨駕「皇元號」漁船出海捕魚,上午9點多,在5海里海域附近,發現有鯊魚撞到拖網,馬上以鏢槍射中尾部,因鯊魚力道大,搏鬥2小時直到虎鯊精疲力竭,才將鯊魚拖回外埔漁港。

「好大隻哦,嚇死人。」外埔漁港很少捕獲虎鯊,大虎鯊一上岸,馬上吸引遊客圍觀,陳永俊說,捕魚10多年,首次捕獲虎鯊,他的父親10幾年前也曾捕獲 1000台斤虎鯊,父子相繼捕獲虎鯊,直呼是「運氣好!」。

因天氣酷熱,陳永俊等人趕忙將虎鯊吊上大卡車,運往台中港拍賣,希望能賣得好價錢。

虎鯊中文名鼬鮫,外國人稱為虎鯊(Tiger shark),為胎生的大洋性鯊魚,外表有著類似虎斑的條紋,最長可達6.5公尺以上,是大海中十分強悍的掠食動物,與大白鯊同樣屬於危險性較高的鯊魚種類。

Read more...

養殖觀賞魟魚夯 7成銷陸

    * 2010-07-12
    * 中國時報
    * 【林秀麗/高雄報導】

     台灣水族市場養殖觀賞魟魚正夯,「皇冠黑白」等極品魟魚品種,身價喊到新台幣上百萬元,據傳大陸富豪來台買魟魚一次出手就採購三、四千萬元;業界盛傳,曾有蒙面歹徒挾持繁殖場業主的小孩,要求拿極品魟魚贖人。

     中南部一百多位養殖魟魚業者及玩家,十一日齊聚高雄市發起「大高雄水族聯誼會」成立籌備會。

     已進軍大陸設立台灣魟魚網站的陳孝銘表示,台灣繁殖淡水觀賞魟魚技術純熟,在亞洲名列前茅。

     專業繁殖魟魚的劉添全說,目前台灣繁殖魟魚約七成銷往大陸,價格比台灣高出四、五成,一股「魟魚熱」正在台灣方興未艾,一如早年流行養紅龍魚盛況。

Read more...

海洋與湖沼 & 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與湖沼》期刊下載

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下載,請到Google查詢「shark site:www.wdc-jp.biz/」,shark可以改成任何想要查詢的關鍵字。

Read more...

總網頁瀏覽量

About This Blog

Just About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