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魨在棲息地也不安全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擁有家族發源地最終會顯現出一種危險的生存策略。

全球合作的科學家們研究來自美國、澳洲、南美洲、亞洲、紐西蘭和南非水域的兩種鯊魚DNA,結果顯示鯊魨媽媽們世世代代棲息在同一區域內,讓牠們處於過度捕撈的危險之中。

「這項研究顯示,成年的雌鯊一成不變地沿著牠們出生的大陸地區生產。因此,如果過度捕撈,物種就會瓦解,而且,極不可能會有從另一個地區遷徙而來的鯊魚再來填滿這個區域。」研究小組的領導人Demian Chapman在Stony Brook大學的一份新聞稿中表示。

但是,一種遺傳追蹤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和保育人士弄明白,這些遠洋捕食者是在何處面臨來自人類為了魚翅湯的主要成分而捕撈的最大壓力。

Chapman表示:「我們對於鯊魚魚翅的貿易所知甚少,但透過DNA壓縮編碼,我們可以找出供應這項貿易的大多數物種的來源,然後優先考慮牠們的管理作業。」

藉助於鯊魨和銅鯊的腺粒體DNA研究,科學家們研製出鯊魚物種的地圖。

Chapman表示:「經由分析單獨來自母體遺傳部分的染色體,我們能夠檢測出棲息在不同大陸的鯊魚——事實上,就是牠們的DNA壓縮編碼。」

Discovery新聞在2009年首次報導這種DNA追蹤系統,當時Chapman利用這項技術研究路氏雙髻鯊。在這項研究中,他發現香港的鯊魚鰭是從西大西洋遠道而來的。

鯊魨也在相同的西大西洋水域中逐漸消失當中。

鯊魚曾經是很常見的,但是,根據最近的數量研究,已經減少了80%。除了世代棲息在同一地區,鯊魚也是很慢成熟的動物。鯊魚大約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繁殖的階段。即使擁有生育能力,牠們也只是每三年繁殖一次,而且懷孕期需要兩年。

Chapman表示:「因此,我們真的需要建立魚鰭運往亞洲或市場的抽樣方案,以便更多的美國鯊魨物種在遭受可怕的浩劫之前,得以規範全球的貿易行為。」

海洋保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助理以及兩項有關鯊魚瀕危物種研究發表的主要作者Martin Benavides表示:「在美國,只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就幾乎消滅光了我們的鯊魨,但是,卻可能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將牠們的數量補足回來。」

鯊魨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西大西洋的“瀕危”物種。

0 意見:

總網頁瀏覽量

About This Blog

Just About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