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鯊肉可望轉變為生物燃料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華翼網新聞中心 newsbig5.chinesewings.com - 科學教育校園新聞) 2009-07-22

  格陵蘭鯊(亦稱睡鯊)為體型最大的鯊魚之一,但在漁民眼中,它極度惹人厭,由於魚肉含毒,即使捕獲也會將之丟棄。現在研究人員正研究如何“廢物”利用,將睡鯊轉變成生物燃料供當地印紐特人使用。

  在寒冷水域中遊動的格陵蘭鯊魚(Greenland shark)體型最大可達7公尺長,和大白鯊可說是旗鼓相當,它們經常被困於漁網中以致死亡,數量每年達好幾千。

  格陵蘭鯊的魚肉含高脂肪,在錫西米尤特市的北極科技中心,有一群研究人員已開始打鯊魚肉的主意,他們通過各種試驗希望能把這種漁業廢料轉變為生物氣。

  試驗計劃負責人喬格森說,格陵蘭鯊魚肉與大藻類及家用廢水混合,可能形成生物量,作為生物燃料之用。

  她指出,生物燃料是這種有機廢料的最好處理方法,它可在碳中和方式下用來發電和發熱。

  據估計,以鯊魚和其他海產制造的生物燃料,可供格陵蘭烏瑪納克鎮13%的能源消費。該鎮人口有2450。

  這個計劃一旦落實,在廣袤的格陵蘭,許多偏遠的村莊就可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目標。喬格森打算明年在烏瑪納克一家由歐盟資助的有機廢料處理廠進行多項測試。在烏瑪納克,漁民丟棄的漁業廢料中,格陵蘭鯊魚就佔了一半以上。

  在一艘大拖網漁船上工作的漁民說,有時整船的魚獲全都是鯊魚,哪裡都可以捕撈到它們,特別是格陵蘭東部和西部岸外水域,令漁人十分懊惱。

  印紐特人過去抓捕格陵蘭鯊,是為了取其剃須刀般鋒利的牙齒做成刀子,將魚肝油制成油燈。

  北極科技中心創辦人之一的漢森說,捕撈上來的格陵蘭鯊數量太多,漁民隨手就將它們丟回海裡,破壞了環境。他認為應善加利用這些廢料。

Read more...

Whale Shark at The Maldives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Read more...

我要食魚翅呀



魚翅有好吃成這樣嗎?

Read more...

史前深海大天狗-劍吻鯊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漆黑的深海中,藏匿著許多未知的生物,包括了被稱為傳說中的天狗奇特鯊魚-劍吻鯊。在此次海生館的深海奇珍特展中,就能一睹奇幻天狗的真面目。

劍吻鯊又稱為天狗鯊,因外型有著尖突的吻部,如同天狗的長鼻子般而得其名。這種外型奇特的鯊魚推測可追朔到恐龍時代就出現了。在1898年的日本海域初次發現劍吻鯊的蹤影,與現存其他鯊魚相比,劍吻鯊有著獨特造型的吻部,還有著粉紅色的身體,讓人感到驚奇。劍吻鯊大多在250公尺深的海域活動,但也曾在1300公尺深的幽暗深海中捕捉到,居住範圍非常的廣泛。

目前人類對於劍吻鯊的了解還非常的少,甚至是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看過的神祕生物。在屏東海生館12月開展的深海奇珍中,就能看到這深海大天狗的真面目,歡迎所有朋友一同來揭開深海神秘漆黑的面紗。

Read more...

rare deep sea frilled shark dying

Read more...

石垣島 巨大サメ sharkの解体シーン

Read more...

Pacific Sleeper Shark

Read more...

A rare goblin shark




Read more...

rare megamouth shark

Read more...

Dog Attack Shark

Read more...

楊鴻嘉及時製作擬鰻鮫標本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莊金國2002/06/24
新台灣新聞週刊 第326期

擬鰻鮫這種小鯊魚,體長而縮扁,頭部平扁,在三疊紀古生代即出現,依據日本魚類生態研究學者的研究學者的研判,擬鰻鮫可能是鯊魚的祖先。六月十四日下午三點左右,紅毛港漁民楊清心獨自駕著舢板出海,在距離海岸約三、四十米的外海,發現一尾長相怪異的鯊魚在海面上飄浮著,於是靠近加予捕撈,怪魚似乎無力掙扎,顯得奄奄一息。楊清心經常到更遠的海域,釣上各種不知名的深水性小鯊魚,他希望趕快帶上岸,看看能不能讓這隻怪魚起死回生,遂直奔高雄市港外漁舢協會找會友幫忙。

◆怪魚 好奇人潮湧入
紅毛港出現怪魚的消息很快傳開,到漁舢協會好奇看熱鬧的人潮一波又一波。退休後被基隆水產試驗所延聘留任的毒魚專家楊鴻嘉,當晚從電視上一見故鄉紅毛港引人嘖嘖稱奇的怪魚,立即找出好幾本國內外魚類生態分類圖鑑,當他翻到「擬鰻鮫」時,直覺判斷應該是這種魚沒錯。

隔天早上,楊鴻嘉便攜帶這些書,趕回高雄。一到家,便通知記者一道前往查證。楊鴻嘉說,除了當場印證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商請魚主同意割讓,好帶回所製作標本,作進一步學術研究
。他推測這尾魚未經及時救護,必然存活不了,但願還沒被宰殺賣掉,否則就無魚體可採證了。

◆樂養 魚體已被切斷
十五日下午五點左右,楊鴻嘉趕抵漁舢協會,尚幸楊清心還在現場,可惜魚體已被切斷,內臟都丟棄海中,魚口大開,用一支竹筷撐住。楊鴻嘉翻開擬鰻鮫書頁,向圍觀者說明擬鰻鮫又名皺鰓鯊,日本人叫做「樂 」,大家對照圖鑑與魚體,果然一模一樣。他接著指出,擬鰻鮫被發現體長最長的世界紀錄為二米長,紅毛港出現的這一尾,楊清心說有一米七二,算是年紀大的。

擬鰻鮫有六對鰓孔,第一鰓孔與咽喉連接,背鰭只一個,而且很小,上下顎同形對襯,一般鯊魚魚口都在下面,只有豆腐鯊和擬鰻鮫開口於前端,其肉質也很像豆腐鯊,乳白色,多脂肪,不易腐壞。這種小鯊魚,體長而縮扁,頭部平扁,在三疊紀古生代即出現,分佈於東大西洋沿岸海域、西印度洋之南非外海、西太平洋之日本南方外海、澳洲、紐西蘭沿海、東太平洋之美國加州南部海域、智利北部沿海,台灣東北部深海曾有漁獲紀錄。

◆擬鰻鮫 可能是鯊魚祖先
楊鴻嘉鄭重表示,依據日本魚類生態研究學者的研判,擬鰻鮫可能是鯊魚的始祖魚種,也就是鯊魚的祖先,今之活化石,印象中,紅毛港捕獲的這尾,在台灣是第四次漁獲紀錄。雖然內臟都不見了,在他一再游說之下,楊清心終於答應免費割讓,楊鴻嘉保證,將來在標本紀錄上,一定記上一筆。

緊接著,記者開車載楊鴻嘉與擬鰻鮫遺體前往水試所東港分所,適基隆所代所長蘇茂森回分所探望老同事(蘇所長曾任東港分所所長),看到楊鴻嘉這麼主動熱心南下處理擬鰻鮫的善後事宜,非常感動,稱讚楊老的做法,很值得年輕一輩效法,並且當場指示值班人員,即予冷凍,製標本及進一步魚類生態研究的工作,還得勞煩楊老主導其事。

◆楊鴻嘉 魚類分類專家
一九五八年一月廿七日,楊鴻嘉在台灣首度發現魚類圓口類新種,因此,其中名即訂為「楊氏擬盲鰻」,對於台灣脊椎動物研究上有突破性的貢獻。楊鴻嘉另一項重大發現,是同年十月十一日,參與四人小組前往高山調查台灣鮭魚,發現後來被列為台灣保育國寶魚的櫻花鉤吻鮭。

一九六五年,楊鴻嘉名列世界七十位研究毒魚的專家。他進入水試所高雄分所,從畫魚開始,繼而從事魚類標本的採集,研究魚類分類的生態,了解毒性魚種的分辨方法,發表研究論文,提供世界各國漁業界人士知所防範。尤其是遠洋漁船,捕撈的漁獲,如果不能辨別有無毒性,不但自己吃了會中毒,各地消費者也要遭殃。

具有毒性的魚,並非魚體全部都有毒,查明哪一個部位有毒、沒毒,就不至於吃出問題。楊鴻嘉感慨表示,有些魚的毒素是天生的防衛系統,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肆無忌憚的製造公害,近海魚群被污染了毒性物質,那才更可怕。所以,每一個人多少要懂一點毒魚的常識,才不會惹來無妄之災。

◆人口 魚源耗竭首因
楊鴻嘉所畫的魚圖,工整、準確、俐落又漂亮,就像他的行事風格,務求徹底落實、完整呈現。他畫過的近四百幅魚圖,已成為台灣戰前至戰後六○年代發現不同魚種的第一手圖鑑文獻。台灣漁業日益偏重發展漁撈的科技,從事魚類生態研究的基礎科學,難免受到追求經濟利益的影響,有式微之虞。

楊鴻嘉提醒政府主管當局,如不重視魚類生態研究,就不可能研發魚類的生物科技。事實上,世界海洋漁源在人口壓力下逐漸減少,單靠漁撈科技的日新月異進步,只會加速魚源短缺。

Read more...

米酒大行其道 下酒菜魟魚人氣也飆升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朝鮮日報記者 李陳錫 (2009.11.25)

魟魚進口量這幾年一直在減少,而今年突然呈現增勢。據關稅廳發表,魟魚進口量從2006年的11201噸到2007年減為10915噸,2008年更減到8904噸,呈現逐年減少的勢頭。然而今年從1月到9月,魟魚進口量達到6679噸,同比增加了3%。入秋的9月進口量甚至比8月增加了58%。

魟魚主要從阿根廷(34.8%)、智利(23.4%)、烏拉圭(14.2%)等南美國家進口。曾一度成為進口魟魚代名詞的“智利產魟魚”,也隨著當地產量的減少,進口量從2005年的31.8%下降到2006年的24.4%,去年下降到22.7%. 而取而代之的是阿根廷。阿根廷從2005年的28.4%猛增為2006年的39.7%,去年仍達到37.2%. 就是說,進口魟魚的三分之一是來自阿根廷。

隨著進口的增加,百貨商店等的魟魚銷量也劇增。以現代百貨店為例,今年10月的魟魚銷量同比增加了335%. 聞名遐邇的“國產”黑山島魟魚自不用說,連仁川魟魚、阿根廷魟魚都賣得很火。

就今年以來魟魚進口突然增加的原因,關稅廳稱,“據分析,因為魟魚是米酒的主要下酒菜一,而米酒又銷售火爆,所以帶動魟魚需求量增加。”就是說“米酒效應”。

用國產大米釀制的米酒,應該說和國產魟魚最相配。但國產魟魚產量太少,很難滿足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所幸今年是魟魚豐收年。據農林水產食品部的發表,今年截至9月,全南新安郡黑山島等地捕獲的魟魚達2552噸,已經接近去年全年捕獲量(1343噸)的兩倍。

米酒熱一掀起,魟魚進口就增加,看來喝米酒就是離不開魟魚。再說,韓國米酒能使阿根廷漁民笑顏逐開,這也算是一種經濟全球化吧。

Read more...

2009年12月1日,英國漁民近日在藍礁海域發現了這條奇怪的白化魟魚。 它看起來似乎長著一張“娃娃臉”。






Read more...

澳保育分子騎鯨屍打虎鯊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2009-12-07 東方日報

虎鯊素來被認為嗜血和會吃人,但澳洲一名保育分子竟然「老虎頭上釘蝨乸」,騎上正被群鯊噬咬的鯨魚屍體,然後輕拍多條虎鯊的頭,希望證明虎鯊沒有攻擊性。但政府官員警告觸摸鯨魚屬違法行為,也不鼓勵人們騷擾鯊魚,以免招來鯊魚襲擊。

為證虎鯊無攻擊性

澳洲媒體報道,當地一群科學家和保育分子,八月在西澳省對開海域考察及採集數據,駛至珀斯以北八百五十三公里海域時,發現一群虎鯊正圍着一條鯨魚屍體,享用大餐。三十二歲保育分子德尚竟不畏危險,跳上鯨魚屍體,輕拍群鯊的頭部,並拍照留念。然而虎鯊似乎對德尚不感興趣,對德尚的舉動毫不理會。

德尚一直專注進行鯊魚生態的研究,他希望藉着這些照片替虎鯊洗去人們心目中生人勿近的形象。他表示:「虎鯊沒有攻擊性,我認為最有效的證明方法,就是在牠們正在享用大餐時處身牠們之中。」

然而環境保育部門發言人警告,觸摸鯨魚屬違法行為,也不鼓勵人們騷擾鯊魚,避免惹來鯊魚攻擊,他說:「這種行為高度不負責任而且危險,會令人們的生命受威脅。」





SPECIAL REPORT: THESE pictures show WA conservationist Leon Deschamps sitting on a whale carcass and patting tiger sharks feeding on it.

He hopes the images will dispel what he says are ``myths'' that tiger sharks are bloodthirsty, man-eating monsters.

Scientists found the sharks feasting on the dead whale during a field trip to collect genetic samples as part of the Shark Bay Ecosystem Research Project in August.

Picture Gallery: See more extraordinary pictures

The sharks appeared almost indifferent to the close attention they received from Mr Deschamps and other conservationists perched atop their feast.

``Tiger sharks are not aggressive,'' Mr Deschamps said. ``And I thought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emonstrate that would be by throwing ourselves into the middle of a feeding frenzy.

"They were sedate in their movements and far from aggressive, despite it being a time when they are supposed to be at their most ferocious. I think they enjoyed the experience.''

But 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spokesman warned that touching whales was illegal and people were encouraged not to interfere with sharks because of the risk of attack.

``This is highly irresponsible and dangerous behaviour and puts people's lives at risk,'' the spokesman said.

Mr Deschamps, 32, has been working with sharks for most of his life, and reiterated the department's warning to leave them alone, especially during feeding.

``The water (in Shark Bay) is so shallow that sharks can be better seen from a 4WD than a boat,'' he said.

He believes Shark Bay, with more than 40 shark species, has as much to offer as the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Monkey Mia, famous for its dolphins.

He said the former shire council had discouraged him from promoting the area's rich shark population, for fear that tourism would be negatively affected.

To aid conservation efforts, he is campaigning for acoustic monitoring devices to be placed along a 1000km stretch of Shark Bay coastline. He hopes the data will reveal the sharks' migratory routes and feeding patterns, which are relatively unknown.

He is also working to establish a database of images using the animals' distinctive dorsal fins so individual sharks can be recognised.

Local conservationists Trevor and Rhonda Humphries are so passionate about Mr Deschamps' project, they donated their retirement yacht to be used as a research vessel.

``All the research at the moment is done by international, mostly American or Canadian, researchers,'' Mr Deschamps said.

``I just want to see more Aussies involved in creating their own conservation programs in their own back yard.''

Read more...

台灣鯨鯊保育管理大事紀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自2002年7月起實施鯨鯊總捕獲量管制,逐年調降每年漁獲配額至全面禁捕,其管制措施如下:

2002年7月~2003年6月:限捕80尾。
2003年7月-2004年12月:限捕120尾(年平均80尾配額)。
2005年度:限捕65尾。
2006年度:限捕60尾,實施體長4公尺以下不得捕獲之規定。
2007年度:限捕30尾(禁止使用鏢刺漁法捕獲鯨鯊;實施體長4公尺以下不得捕獲之規定;並獎勵漁民將誤入定置網鯨鯊標識放流)。至3月27日達該配額後,規定自6月27日起即禁止販賣鯨鯊(肉);國貿局公告自10月1日起禁止進出口鯨鯊;公告自11月1日起禁止持有鯨鯊。
2008年度起:全面禁止捕撈、販賣、持有及進出口鯨鯊。對於誤入定置網之活體鯨鯊,將以標識放流方式進行科學研究。

原文請點連結

Read more...

藍海保育鯊魚 ‧1年獵鯊1億‧拒吃魚翅救鯊魚

光明日報 2009-11-29

1年殺害1億條鯊魚,這是消除威脅,還是另一場海洋生態浩劫即將來臨的預告?或許是經典恐怖電影《大白鯊》成功塑造的鯊魚形象太駭人,人們普遍上對鯊魚心存恐懼,認為它是海洋中的邪惡魚類,總愛悄悄逼近弄潮兒,企圖攻擊或殺害人類。

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在現實生活裡的鯊魚背負“兇殘暴戾”的罪名,卻早淪落成被人類爭相獵殺的苦主。常年持續的商業捕鯊行為,不僅為鯊群帶來近乎滅族的禍害,也嚴重影響了海洋的生態平衡。

本地海洋保育專家賽琳娜拉曼(Serena Rahman)受邀在吉隆坡國際會展中心水族館(Aquaria KLCC),為探索頻道一年一度的《鯊魚週》(Shark Week)活動,向現場媒體解說各種與鯊魚相關的事項,包括釐清長期以來大眾對鯊魚的誤解。

“魚翅,是人類屠殺鯊魚的最主要原因。”

賽琳娜解說,全世界的鯊魚種類有354種。根據目前的觀察,馬來西亞海域發現逾60種鯊魚的蹤跡。在本地,主要的捕鯊海域是砂拉越、沙巴、霹靂、雪蘭莪及納閩。捕捉方法包括拖網、漂網、鉤線三項。最常見的鯊魚種類有黑鰭礁鯊、黑點鯊、圓齒雙髻錘頭鯊、大型雙髻錘頭鯊和平雙髻鯊等。

大馬人愛魚趐
“捕捉鯊魚雖不是大馬漁業主要的活動,但由於鯊魚的經濟效應,加上漁業科技日益進步,被捕上岸的鯊魚數量也相當驚人。從1990年的4140噸演化到2003年的8695噸,這數字的上升確實讓人吃驚。”

賽琳娜表示,在大馬境內海域捕到的鯊魚,大部份由本地市場吸納,部份魚翅則出口到香港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大馬也是魚翅進口國之一。

“大馬出口魚翅到15個國家,但卻從25個國家進口魚翅來應付本地市場,進口量比出口量多一倍以上,可見我們的魚翅市場是何等的活躍。”

在亞洲,吃魚翅是財富的象徵。尤其在華人居多的地區,這些魚翅被視為珍稀食材,價格高昂,幾乎是逢隆重宴席必上的食品。

近年來亞洲的富庶人口不斷增加,對於魚翅的需求量也屢創新高。尤其在中國地區,奢侈品市場擴張了幾倍。魚翅交易自1985年的3011公噸到1997年增加兩倍達7048公噸。

“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魚翅並不含高營養成份,一杯牛奶的營養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整碗魚翅羹,加上魚翅本身是沒有味道的,魚翅羹的美好滋味全來自雞湯和其他配料,因此大可以用粉絲或是人造魚翅取而代之。”

鯊魚種類繁多,魚翅也有等級之分,最好的魚翅1公斤可以賣到500美元(約馬幣1695令吉);最普通的大約1公斤要50美元(約馬幣170令吉)。

活割魚鰭 鯊魚痛苦而死
很多人吃過魚翅,卻不一定知道魚翅怎麼來。所謂的魚翅,就是鯊魚的背鰭、兩邊側鰭與尾鰭等4片鯊魚“翅膀”。而吃入口中的魚翅,往往都是經過一番殘忍的捕獵過程。

漁民在外海獵捕鯊魚,都是抓了鯊魚後就現場將魚鰭全部割下,接著將這些仍在掙扎的活鯊魚丟回海中。因為那四片魚翅,就能獲得比販賣一整隻鯊魚魚身更高的價值,因此對那些船艙冷凍庫有限的漁船來說,把漁船的空間拿來裝魚翅,比裝入整隻鯊魚來得更有經濟效益——裝一隻鯊魚魚身的空間,可以用來裝上10、20隻鯊魚的魚翅。

至於那些被割去魚鰭、受了重傷的可憐鯊魚,在深海中能生存下來的幾率近乎零。

它們大都因為喪失活動能力,不是被其他肉食性魚類活活掠食分屍,就是沉在海床上慢慢痛苦而死,非常殘忍。

歷史比恐龍久遠
早在4億2000萬年前,地球已有鯊魚的存在,比起恐龍的2億年歷史來得更久遠。不過這古生物再頑強,面對人類無情的獵殺也難逃步向滅亡的命運。

鯊魚與藍鯨遭遇同樣乖舛——過去100年內,因為商業捕魚業毫無管制地獵殺,其族群的數量已大幅度減少。

藍鯨自1986年已被國際法律明文禁止進行捕殺,鯊魚則沒有這麼幸運獲得國際赦免,繼續成為人們的碗中羹、盤中餐。

“現在,海洋裡已經很難看到大型鯊魚的蹤跡了,且部份種類也已瀕臨絕種,這是個全球性的大問題。如果獵殺鯊魚的行動仍舊持續,那在未來幾十年內,某些品種的鯊魚也極有可能遭到滅絕的危險。”

賽琳娜的憂慮已是一項不爭的事實。最新一項大規模保育研究的資料顯示,全球約三分之一棲息於開放水域的鯊魚品種正面臨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研究人員調查了開放水域的64個鯊魚品種,這也是歷來最全面的相關研究。研究報告稱巨雙髻鯊與雙髻鯊為“全球瀕危物種”,為頭等危急的鯊種;平雙髻鯊、大白鯊、姥鯊、遠洋白鰭鯊與兩種馬加鯊則被列入“全球易滅絕物種”的鯊種。

多數鯊魚生長緩慢,要達到性成熟需要很長時間。一些鯊魚生長到可育年齡需要14年,然後它們每年可以產下2至300隻幼鯊,具體數目取決於鯊魚的種類。年產300隻幼鯊已經是鯊魚家族繁殖的極限,和一次產卵30萬枚的石斑魚以及笛鯛相比,其繁殖速度是相當緩慢的。

俗稱豆腐鯊的鯨鯊(Whale Shark),是全球最大的鯊魚,體長可以到20公尺,體重可達34公噸,壽命可以達到60到100歲之間。這種鯊魚十分溫馴,而且生長緩慢,通常要到30歲才能達到成熟,成熟之後,其巨大與優雅的外形非常吸引人。因其數量不多,目前已被許多國家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生物,在菲律賓、印尼與多個國家,鯨鯊是不被允許捕撈的魚類,在大馬卻是例外。

鯊魚數量下降 生態系統失衡
鯊魚處在海中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鯊魚數量一旦下降,生態系統便會失衡。

鯊魚以吃魚為生,這能避免其他較小的魚類過度繁殖,使海洋的植物及微生物急遽減少。
一旦鯊魚絕跡,魚類暴增,環環相扣之下,最嚴重的後果是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人類再也沒有魚類可吃。

以澳洲的塔斯馬尼亞(Tasmania)為例,當地的鯊魚遭過度捕撈,導致鯊魚主要獵物八爪魚失去天敵,數目激增,結果令更多龍蝦被八爪魚捕獵,龍蝦捕撈業因此大受影響。

另外,鯊魚不但獵食魚類,亦捕獵海洋哺乳動物。例如,南非海狗便是大白鯊的捕獵對象。鯊魚亦為食腐肉動物,它們會吃掉垂死及已死去的生物,減少病毒大肆傳播的機會。

賽琳娜表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對鯊魚保育貢獻力量,例如拒絕食用魚翅、不購買鯊魚副產品、向身邊親朋好友傳達相關訊息,這些就可以幫助更多的鯊魚免遭毒手。

鯊魚也會患癌
由於對鯊魚缺乏研究,坊間一般存在“鯊魚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動物”的看法,因此鯊魚軟骨中含有的魚翅也被當成抗癌食品,殊不知這是另一項錯誤的觀念。

早在2000年,科學家就發現鯊魚也會得癌症。美國學者發現,軟骨魚類所患的40種癌症中,有23種是來自於各種鯊魚,從前關於“鯊魚不生癌”的說法早已被推翻。

鯊魚不僅會長癌,而且有些癌細胞還直接長在軟骨和魚鰭中,因此學者對鯊魚的治癌功效感到懷疑,因它不僅會對腸胃產生副作用,也非常昂貴,加上近年來海洋的重金屬污染程度堪虞,食用在深海活動的鯊魚極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健康,尤其是孕婦,應該避免食用。

本地漁民獵殺鯊魚,主要取其鰭作為魚翅,另外鯊魚肉、顎骨、牙齒、軟骨、魚肝等,則分別作為食用、紀念品及藥物多項用途,但仍屬少數。

鯊魚知多點
◆所有的鯊魚都有一身的軟骨。鯊魚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而不是由骨頭構成。軟骨比骨頭更輕,更有彈性。
◆最小的鯊魚是侏儒額斑烏鯊,身長只有15公分。
◆最大的鯊魚是鯨鯊,身長可達15公尺。
◆多數鯊魚的體積並不大,而且對人類無害。半數的鯊魚最多只有1公尺長,80%的鯊魚比一個成人要小。
◆少數鯊魚是卵生,餘者有胎生或卵胎生。
◆鯊魚有7種不同的感官,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可達數哩遠)、味覺、電磁感(接收微弱的電波)及側線與壺狀器官(用來感應弱小的振動)。
◆鯊魚可潛入2000公尺或更深的海底。
◆鯊魚擁有學習能力及複雜的社會行為,但人類尚未完全瞭解。它們的大腦與身體比例,介於鳥類與哺乳動物之間。
◆鯊魚甚麼都吃的說法只適用於少數鯊類,譬如掠食性的虎鯊,絕大部份的鯊魚都是靠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生。
◆會攻擊人類的鯊魚其實佔極少數,全球354種鯊魚類別中,約80%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威脅,甚至不曾與人類有接觸機會。
◆鯊魚只有在錯把人類當獵物的時候才會進行攻擊,一般在咬了人類一口後,發現咬錯對象了,就會立刻離去。
◆鯊魚怕人,一般在人們還沒有看清楚鯊魚全貌時,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游走了。

光明日報/副刊‧報導:鄭晶文 ‧2009.11.23

Read more...

美研究報告指香港市場販售瀕臨絕種魚翅

更新日期:2009/12/02 02:20 張曉雯

(法新社華盛頓1日電) 一項新研究今天指出,高科技鑑識方法證實,香港市場販售的部分鯊魚鰭,來自瀕臨絕種的鯊魚,研究結果證明確有必要採取更加嚴厲貿易管制措施。

美國科學家表示,他們使用一種DNA鑑識方法,能夠追蹤到香港所售鯊魚鰭的地理根源,以及證明某些瀕臨絕種鯊魚,已成業者的捕殺目標。

研究團隊正敦促預定2010年3月召開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盡快擬定貿易管制規範,藉以保護雙髻鯊與其他鯊魚種類。

研究主要作者柴普曼(Demian Chapman)說:「這種交易已在黑暗勢力的保護下進行多年。」柴普曼任教於紐約附近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海洋保育科學研究所。

研究結果今天發布於「瀕危物種研究」(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期刊,內容描述團隊如何分析指甲大小的DNA樣本,這些樣是62片從香港市場購得的路氏雙髻鯊魚鰭。

他們發現,21%的香港鯊魚鰭屬於瀕臨絕種的路氏雙髻鯊,這些鯊魚來自西大西洋。

石溪大學海洋保育科學研究所長皮克西( EllenPikitch)說:「保護措施不足加上無節制的捕殺活動,導致許多鯊魚種類面臨嚴峻危險。」(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港1/5斧頭鯊魚翅屬瀕危
2009-12-02
【明報專訊】本港去年魚翅入口量達9950噸,總值22.39億元,美國科學家首次以DNA分析取自本港市面的62個斧頭鯊魚翅樣本,發現多達21%取自大西洋西部的瀕危斧頭鯊,研究人員促《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將此鯊魚品種納入限制售賣類別,以免令斧頭鯊因過度捕獵而面臨絕種。

研究人員促限制售賣
目前被列入CITES受保護瀕危鯊魚品種共有4種,其中所有品種的野生鋸鯊均屬「高度瀕危物種」,全面禁止商業貿易;姥鯊、大白鯊、 鯨鯊品種則屬受許可證制度管制的限制貿易品種。

根據漁護署紀錄,今年截至10月共接獲119公斤姥鯊的入口申請。斧頭鯊因不屬限制貿易品種,署方無入口數量資料。

美國Stony Brook大學海洋保育科學中心將於國際學術期刊《瀕危物種研究雜誌》發表報告,研究人員首次引用辨識海龜、海洋哺乳類動物的DNA鑑證技術,追索從本港市面抽取的62個斧頭鯊魚翅樣本,了解被殺取翅的斧頭鯊來自何方。結果多達21%魚翅取自大西洋西部的斧頭鯊魚,此種鯊魚已被國際環保組織(IUCN)列為瀕危物種。CITES締約國明年3月舉行會議,研究人員期望這項研究促使CITES將斧頭鯊和其餘5種鯊魚品種納入限制貿易種類。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早前指全球每年捕殺1億條鯊魚,本港屬最大魚翅消費市場之一,年售2000萬條。



Researchers Track Hammerhead Shark Fins To Source Using DNA Barcodes
December 01, 2009
By Andrea Anderson

NEW YORK (GenomeWeb News) – In a paper appearing online today in the journal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scientists used DNA barcoding to determine the geographic origin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fins being sold by vendors in Hong Kong and to identify genetic subgroups within living sharks in the western Atlantic.

A trio of researchers from Florida's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used DNA barcodes based on about 500 base pairs of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to determine the haplotype for dozens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fins in a Hong Kong market. Thei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ins came from scalloped hammerheads throughout the Indo-Pacific and Atlantic oceans — including the western Atlantic, where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populations are thought to have all but collapsed.

"We found sequence from everywhere, basically," lead author Demian Chapman, formerly at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s Guy Harvey Research Institute and now a researcher at Stony Brook University's Institute for Ocean Conservation Science, told GenomeWeb Daily News. "It just attests to the fact that the [fin] trade is sourced from everywhere."

Chapman and his colleagues also improved on existing mitochondrial haplotype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western Atlantic scalloped hammerheads, sampling almost 200 living sharks.

An estimated 26 million to 73 million sharks are killed for their fins each year, including between one million and three million hammerheads. Much of the shark fishing that supplies the shark fin markets is unregulated, the team noted, and conservationists are concerned that over-fishing could take a toll on shark populations.

"Inadequate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inexorable pursuit, has placed many shark species at grave risk," Ellen Pikitch, a marine science researcher at Stony Brook University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its Institute for Ocean Conservation Science, who wa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said in a statement.

For the current study, Chapman and his co-workers used DNA barcodes based on 547 bases of mitochondrial DNA as part of their "genetic stock identification" to track the origin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fins back to their source.

They focused on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because it is in particularly high demand in due to its large fins and ample fin needles, part of the fin used as a thickening agent in shark fin soup.

Past studies suggest scalloped shark populations have already collapsed in parts of the North Atlantic and Gulf of Mexico and the shark has been classified as endange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When the researchers sequenced mtDNA from 62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fi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1 fin traders in a Hong Kong market, they found 18 different mitochondrial haplotypes with some 21 percent of the fins corresponding to haplogroups in the endangered western Atlantic region.

Of the 62 samples tested, 57 belonged to haplogroups identified in previous studies while three resembled Indo-Pacific haplogroups, one was similar to haplogroups in West Africa and another grouped with sharks from the Caribbean. The five new haplotypes clustered very deep within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groups, Chapman explained, making the classification unambiguous.

To get a better handle on the genetic patterns in the western Atlantic, the team also assessed data for 140 live scalloped hammerheads sampled in the region, incorporating data for 37 samples collected as part of previous studies. In so doing, they identified three distinct groups: a northern group in the US Atlantic and the Gulf of Mexico, a central group found near Belize and Panama, and a southern group near Brazil.

"The fact that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DNA shows strong population DNA signatures means that we can trace the geographic origin of most of their fins sold at markets," senior author Mahmood Shivji, director of the Guy Harvey Research Institute, said in a statement. "From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is type of DNA forensic testing of fins will be an incredibly useful tool to prioritize areas for conservation and ensure sharks aren't wiped out in particular regions by excessive fishing."

In particular, the researchers would like to see changes to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r CITES, oversight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and other sharks. Chapman and Pikitch plan to attend next year's CITES meeting in Qatar in March to push for so-called Appendix II designation for six shark species, including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Such a classification would require permit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he species.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rs hope to further refin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patterns in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and other shark populations. And along with mitochondrial patterns, Chapman is also looking at parts of the hammerhead genome that contain evidence of location-specific selection pressures.

文章還沒發表在ESR,稍後補上。

Read more...

《中國國家地理》 2004年第01期-魚翅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如果,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條活活被割去了鰭而死亡的鯊魚沉落在寂靜海底的景象,你還能咽得下所謂的魚翅美味嗎?如果按野生救援組織提供的數字,以2.5億魚翅消費人數計算,若每人平均消費2只魚翅(包括背翅、胸翅、尾翅),那就意味著每年有1億條鯊魚被食用。比恐龍還早1億年就存在的鯊魚,我們有權力讓它因為人的口腹之欲而消亡嗎?

平民魚翅受益者誰

根據媒體報導,1995年,北京才有第一家專門經營魚翅的酒樓。此後僅隔4年,這個北京魚翅第一家就感到了同行競爭的壓力。而今,又一個4年過去後,魚翅就真的從舊日王家堂上宴,“飛入尋常百姓口”了。那天記者路過一家新近開張的酒店門前,順手接過服務生散發的廣告,只見上面赫然寫著:“讓普通百姓也吃得起魚翅”這樣的廣告詞。只有38元一份的魚翅套餐,確實符合平民魚翅的身份。

48元、58元、68元一份的“魚翅撈飯”,也同樣出現在了上海、廣州等城市。在深圳,一家著名的“老字號”甚至打出了“健康飲食新時尚,魚翅撈飯做午飯”的口號,似乎想引領飲食新風。此情此景很像上個世紀80年代的香港,那個時候,香港經濟快速增長,尤其是股票市場催生了許多一夜暴富的人,於是珍饈魚翅竟和日日常吃的撈飯配成時尚佳餚,風靡全港。

曾幾何時,只有皇家豪門才享用得起的魚翅,也讓平民們大快朵頤了,這種社會現象,讓人不知是喜還是憂。若說憂,似乎很荒謬,難道人民日益富庶起來可以吃得起魚翅是件不幸的事嗎?若說是喜,喜從何來?

來自美國民間慈善機構野生救援組織WildAid的消息是令人難以開心的。據他們所做的市場調查發現,魚翅已經平民化。比如在新加坡推出了花8.99新元就可以吃到吃飽為止的魚翅餐。在日本,消費者花4.20美元就可以購買全套魚翅麵包、魚翅甜餅乾、魚翅壽司、魚翅泡麵,還有讓人震驚的魚翅貓食。

當曾經籠罩在富貴與神秘面紗裡的魚翅,被如此濫用時,你不能不產生疑問:有這麼多魚翅可以供應嗎?

魚翅貴比黃金

所有人都知道魚翅不是尋常食物。因為檔次、級別的差別,一道魚翅菜餚價位的差距很大,在北京的酒樓裡,一般從兩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在廣東,最高可達到4千元。魚翅之貴,貴比黃金。魚翅貴,原因有三。飲食研究專家聶鳳喬介紹說,一為產量不高,二為配料必須高檔,三是烹製工藝複雜。

魚翅取自於鯊魚的鰭。在古代,原始的捕魚方法,使人們很難捕到鯊魚,因此千辛萬苦地將鯊魚“捉拿歸岸”後,它的身價自然極高,所謂物以稀為貴。鯊魚難捕,收拾起來也極為不易。鯊魚肉必須盡快處理,否則高尿素含量會使一些鯊魚肉發臭。而魚翅的加工過程更為煩瑣,先要除去鰭基部附著的肉,然後經過浸洗、加熱、脫砂、去骨、挑翅、除肢、漂白、乾燥等8道工序。魚翅能夠烹成菜餚,送進口裡,還要經過許多繁雜的過程:先用上一兩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浸發使之變得柔軟和膨大,然後放進水里加熱,分別進行煲發、去膠、滾煨去腥。正式進行烹飪時,還要加上各種配料、高湯入味,然後或扒製或湯制。這樣煩瑣的加工程序,對於製作者的技藝是個考驗。以吃為樂事的專欄作家老典在述說自己第一次做魚翅的經歷時談到,就因為發泡魚翅時沒有洗盡瀝乾,結果做出來的所謂“三絲魚翅”是怪味充鼻,慘不忍聞。

其實魚翅並不是一開始就價比黃金的,甚至還鮮有人知。據一些史書記載,相傳早在唐宋年間,中國南面的安南(現越南)一帶沿海,就開始將魚翅製成食品。一些鄰邦還將它作為朝貢之物敬獻給中國皇帝,但是奇怪的是在皇帝御用的盛宴裡卻並沒有發現魚翅。原來皇帝在收到魚翅貢品後,又將它賞賜給廚子了。

還有一種傳說,明朝鄭和下西洋,當鄭和的船隊經過東南亞海域時,因為糧食不足,船員們便在途經的海島上揀拾當地土人丟棄的魚翅,煮熟後用以充飢,感覺頗為爽口,從此魚翅便進入華人飲食中。

中國人吃魚翅有確切歷史記載的是在明朝,最常被引用的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的一句話:“(鯊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如果注意的話,在《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五回中我們就能讀到這樣一段描寫,蔡京官邸中的管家在招待西門慶時說到:“都是珍饈美味,燕窩、魚翅絕好下飯。只是沒有龍肝鳳髓。”在史書中還發現了明熹宗(1621—1627)的常用食譜,其中就有一道用魚翅、燕窩、鮮蝦、蛤蜊等十幾種原料燴成的“一品鍋”。

魚翅與鮑魚、燕窩均為八珍之一。 “八珍”之說始於周代,後來才逐漸演變為珍貴食品的代名詞。其中的內容也隨朝代的更換而變化。而魚翅被列為八珍之一,始於明清,明清水陸八珍分別是:海參、魚翅、魚脆骨、魚肚、燕窩、熊掌、鹿筋、蛤士蟆。既列為八珍,魚翅當然就身價倍增了。 《清稗類鈔》中記載廣東一道清燉荷包魚翅,一碗十數金,可見魚翅的品級。

中國人興吃魚翅之風是在清乾隆時期,那時國泰民安,處處歌舞昇平,官宦之家,豪門宴請,都少不了魚翅佳餚。今日北京名聞遐邇的“譚家菜”就是始於清末,而譚家菜中近200種菜餚中又以海味為貴,在海味菜中又以魚翅最負盛名。要想吃上譚家的魚翅,還必須預訂。

魚翅美味全在料中

魚翅的價位導致了許多誤識。比如幾乎所有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魚翅是極富營養的美味。

歷來是宮廷、官家宴席中的上乘佳餚的魚翅是營養美味嗎?對中國飲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東方美食學院院長劉廣偉先生說:“魚翅本身無味,其味,全是調味品帶來的。嚴格地說,魚翅不是美味,是廚師把它變成了美味。”聶鳳喬先生也持有同樣的觀點:“(魚翅)自身無顯味,倘玩鮮料,味同嚼蠟”。

“有味者使其出,無味者使其入。”這是中餐烹飪的特點之一,而這一特點在魚翅烹調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清代有一菜譜叫《隨園食單》,裡面介紹了魚翅的作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魚翅難爛,須煮兩日才能摧剛為柔。用有二法:一用好火腿、好雞湯,加鮮筍、冰糖錢許煨爛,此一法也;一純用雞湯串細蘿蔔絲,拆碎鱗翅,攙和其中,漂浮碗麵,令食者不能識其為蘿蔔絲、為魚翅,此又一法也。”——奧妙全在湯中。不過這兩種配料還算樸實,筆者見到一道高級翅湯的用料,其繁雜程度,令人乍舌。有老光雞、牛肉、豬蹄、豬皮、火腿、雞爪、水律蛇殼、碎干貝、田雞……然後還要熬上5、6小時!美食家都說魚翅作菜,不在其不顯的本味,而取其柔嫩腴滑且軟糯的口感。而口感,恰是美味佳餚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說實話,單為了獲取這一口感而要搭上如此眾多高檔配料,不知算不算是本末倒置了。

當然,在人們的印像中,魚翅還是高級營養品。 《本草綱目拾遺》稱,魚翅能補五臟、長腰力,益氣精。不過根據現代營養學分析,每100克乾魚翅所含蛋白質為83.5克,脂肪0.3克。如果僅取蛋白質一項進行比較,魚翅確實要比雞蛋12.7克、瘦肉21.7克、花生25克、黃豆35克高出許多,然而魚翅所含的蛋白質屬於不完全蛋白質,主要成分是屬於纖維蛋白的膠原蛋白,人體很難吸收,如果不採取一定的補充色氨酸的措施,等同浪費。所以它必須要與禽畜肉以及蝦、蟹這些含有較多色氨酸的配伍,魚翅的高蛋白營養價值才值得一提。但是鑑於吃魚翅的麻煩,吃魚翅不如喝牛奶,吃花生、黃豆。廣東省營養學會理事長蘇宜香教授說,魚翅營養價值與魚凍、肉凍差不多。

這似乎很令人掃興,但是,如果再把最新的消息公佈出來的話,就不知還有多少人敢飽此口福了。

據野生救援組織介紹,他們在曼谷中華街隨意挑選了10只魚翅,分析了成分後發現,其中7只含有濃度0.57——21.02ppm的汞,超過了可食用濃度(0.5ppm)。這是人們未曾料到的結果——因為海水被污染,導致鯊魚體內積存了較多的汞。

眾所周知,如果攝入過量的汞,會對人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尤其是對孕婦,會影響胎兒大腦和神經細胞的生成。為此,該組織在曼谷作出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當你花高價買來魚翅湯想要大補一次時,你買來的只是一次對自身的傷害而已。”

象徵富貴與地位的利尺

如此說來,既無美味又無特別營養價值的魚翅應該與雞肋無異了,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樣的觀點。由於魚翅高昂的價格,使是否吃得起魚翅成了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與富裕程度的尺子。北京一家魚翅酒樓的經理說:顧客來我們店裡吃魚翅的目的是什麼:體面。於是許多人爭相追逐這種體面:凡是重要的慶典活動,諸如婚禮、生日或商業聚會,魚翅都是必有之物。 ——就在筆者落筆撰文的幾天前,就在網上看到了類似的報導,為了慶賀中國女排在世界杯賽上奪得桂冠,一位前女排隊員擺下了慶功宴,她為她的後輩們準備的菜餚是:鮑魚、魚翅和哈根納斯冰激凌。

綠色和平組織北京辦事處的代表盧思騁說,“在香港、廣東有這樣的習俗,辦喜宴如果沒有魚翅、珊瑚魚、髮菜這三樣東西,會很沒面子,也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去年10月9日,考驗盧思騁的日子來臨了。 29歲的盧思騁要舉行婚禮。在舉辦婚宴時,他不打算置備這三樣菜。但為此他也不得不和雙方的家長進行長時間的鬥爭。然而直到舉行婚宴的前夕,他的父母還是顧慮重重,擔心來賓會取笑他們太寒酸,不給面子。婚宴當天,盧思騁請來香港名人梁文道做主持,在宴席開始前,主持人代盧思騁夫婦作了一番解釋工作,這才得到了客人的理解。盧思騁說:“我並不是一個動物權益者,人類當然可以利用野生資源,但是應該是可持續性的管理與利用。”

刀口下的掠食者

讓盧思騁以及所有像他一樣的環保人士憂心如焚的,正是人類現在對於鯊魚的利用恰恰不是可持續的。

25年前電影《大白鯊》風靡全球,這部講述大白鯊故事的電影讓鯊魚冠上了“食人鯊”這樣兇惡的罪名。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鯊魚所遭受的情形呢?

科科斯群島(Cocos Islands)是世界頂級的潛水勝地之一,就是在這裡,當《大白鯊》原著小說《利鱷》的作者彼得.班奇里(Peter Benchley)潛入水下時,他看到的不是絢爛的海底世界,而是看到了一處鯊魚的墳場:一條條被割掉魚鰭的鯊魚,葬身海底。彼得.班奇里後來加入了保護鯊魚者的行列,他想制止人類這種殘忍的行為。

海洋世界的頂級掠食者鯊魚之所以會成為被捕殺的目標,是來自於市場對魚翅日益增大的需求。許多國家的漁船在捕到鯊魚後,因為考慮到船艙的容量有限,而且鯊魚肉的價格也相對低廉——如果根據中國山東海鮮市場價格,1噸鯊魚翅為14萬元,而鯊魚肉只有5千元,於是捕鯊者最可能採取的行為就是活取鯊魚魚鰭,然後再把光光的魚身丟回海裡。

鯊魚是靠魚鰭才能游動的,一旦失去掌握動力、方向和平衡的魚鰭,便會沉沒海裡,或者等待血液流盡或者被餓死。這一事件大約是在1982年才被偶然發現並披露的。一位澳大利亞記者意外發現在澳大利亞經濟海域內的日本漁船在活割魚鰭。

從那時候起,國際上拒食魚翅與禁割魚鰭的呼聲便漸漸高漲,但是割鰭現象始終不絕。

1997年,在加拿大海域,一艘日本漁船“升進丸38號”的船長,被當地法庭判為有罪。一位隨船的觀察員目擊到該船船員割掉10條鋸齒鯊的魚鰭後,將魚身丟回海裡。然而,該船申報上岸卸載的鯊魚為895條,卻只發現520條魚身,另外的375條魚身則不見踪影。

2001年3月,延繩釣船Maria Canella 2號被發現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一處海岸保留區捕魚。但是在該船上卻搜出了78條鯊魚和1044片鯊魚翅。一般來說,每條鯊魚只有4片可取用的魚鰭,那麼這78條鯊魚會產生的魚翅是312片,這意味著有180條鯊魚的魚身被丟棄了。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驚人的殺戮現像在世界各大海域都存在著,獵取鯊魚翅的盛行使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頗感擔憂,並在1999年“鯊類養護與管理國際行動計劃”中建議會員國遵守“責任漁業行為規約”的規定,減少浪費和丟棄鯊魚魚身的行為。但是,在迄今為止的所有實施割鰭相關法令的國家中,只有哥斯達黎加和部分澳大利亞州政府要求全魚上岸。一些國家允許魚翅和魚身分離上岸,但魚翅重量不得超過鯊魚處理後——去除魚頭和內臟後魚身重量的5%。 “這是一個不完備的標準。”野生救援組織指出。因為一般鯊魚的魚鰭只占到全魚總重量的2-3%,更何況經處理後的重量。

保護鯊魚的法規不健全,使得船家割鰭行為無法真正杜絕。更何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使,盜獵鯊魚和走私魚翅現像極為猖獗,部分從事者甚至捲進了黑幫謀殺活動。

根據野生救援組織提供的報告,2003年8月25日,斐濟警方請求國際刑警組織協助調查一樁幫派兇殺案,死者為三名香港人和一名斐濟人。這個案件與魚翅有關。據報導,在當地,亞洲商人可以以3美元購得1公斤魚翅,而漁業官員稱一般1公斤魚翅要20美元。警方懷疑魚翅豐厚的利潤,使競爭者也想分而食之,導致“擦槍走火”。

“一磅魚翅可以賣到50英鎊(在美國為100美元),在利潤上惟一能夠與之相比的也只有走私毒品。所以只要政府仍允許出口魚翅,現狀是不會改變的。”加拉帕戈斯人民會議主席R.Jacome說。加拉帕戈斯島海洋保護區以擁有數量充沛的錘髻鯊以及其它42種鯊魚而成為聞名的潛水觀光地,但是他們卻很難控制進入保護區的漁船從事非法捕撈。只好眼睜睜地看著為了爭利而造成的社會秩序混亂、貪婪、藐視加拉帕戈斯自然與生態的重要性等問題的出現。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根據野生救援組織提供的數字,全球魚翅交易在過去20年裡急速升高:1980年國際交易乾魚翅為3011噸,價值28304000美元。到了1989年,上升為5910噸(增加96%),價值94256000美元。 1997年,全球交易量更增加到7048噸。而這僅僅是根據報告得來的數字,還不算被隱匿的部分。根據野生救援組織的報告,以預估的2.5億魚翅消費人數計算,若每人平均消費2只魚翅(包含背翅、胸翅、尾翅),一年就要吃掉1億多條鯊魚。

中國不是鯊魚的主產區,由於一些原因的限制,我們也很難知道中國是否有漁船到遠海捕撈鯊魚,但是中國人和華裔卻是消費魚翅的主力人群。新疆自然保育基金的趙耀曾在2003年上半年對北京魚翅貿易做過調查,據他介紹,在4個大型海鮮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裡,大約有100個魚翅批發商。一般批發商每年平均能賣出1噸魚翅,那麼僅這100家批發商一年就銷售掉100噸魚翅,這相當於一年至少吃掉100萬條鯊魚。

當然,在採訪中我們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一些熱衷於中國飲食文化的人對反對魚翅消費不以為然,認為那是西方強權意識的一種體現。

中國是一個喜歡美食的國度,悠久而博大的中華食文化,又讓這一喜好傳承不絕。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游的,無一不可入食。劉廣偉先生把這種飲食現象總結為多元化、雜食,它與西方講究的精食截然不同,即吸取自然界一切可用之物為我所用。在他看來,這是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另一種表現,因此才有許多被西方人視為奇異而在中國當作珍品的食物。但是,劉廣偉先生問道:“我們在追求食物的多元化的同時,是不是還要考慮保護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這種質問在早些年可能會被人笑為是杞人憂天,但時到如今已確實需要正視了。

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的研究人員今年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公佈他們的研究成果證實,從1986年到2000年,大西洋西北海域的鯊魚數量減少了50%以上,有些品種的鯊魚生活在滅絕的邊緣。其中長尾鯊和大白鯊的數量減少了75%以上,鎚頭雙髻鯊的數量下降得最為厲害,達到89%。另外,鼬鯊和大青鯊的數量同期也分別減少約65%和60%。

自然可以為我們提供免費的午餐,但那隻是在人類能夠控制自我貪婪之時。鯊魚在海洋食物鏈中佔據著頂端位置,對它們捕食的許多海洋生物的數量起著制約作用,一旦鯊魚的種群數量銳減,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難以預料的影響。野生救援組織執行長彼得.奈特(Peter Knights)說:“鯊魚很可能是因為人類因素而第一個絕蹟的海洋生物。”果真會如此嗎?那就看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吃魚翅了。


從鯊魚身上割下的魚鰭,注定要變成一道魚翅羹,而剩下的鯊魚體則將像垃圾一樣被扔回海裡。圖為在哥斯達黎加的科科斯群島附近的海域拍到的一幅景象——漁民正割下鯊魚的背鰭。
攝影/jeffrey l.rotman

幾個世紀以來,鯊魚都一直是人類恐怖的夢魘,可是近二十年來,鯊魚卻遭到了來自於人類的恐怖威脅。因為它們身上有價比黃金的魚翅,於是不幸被捕捉後,就會被活活地割去魚鰭。圖為遭割鰭後死亡的鯊魚沉入海底的情景。
攝影/M.strickland

人們一向把吃得起魚翅當作財富與地位的象徵,於是爭相逐之。但是,魚翅真是美味嗎?

當人吃魚翅尚有非議時,日本商人卻把魚翅推廣到了寵物身上。圖為日本市場上出售的魚翅貓食罐頭。曾幾何時,只有皇家豪門才享用得起的魚翅,也讓平民們大快朵頤了,這種社會現象,讓人不知是喜還是憂。

大多數鯊魚群會以性別和體型分隔開來休息,這時如果恰好是成熟母鯊魚的魚群成為被捕殺的目標,那麼對鯊魚的繁殖將造成巨大影響。圖為一條捕殺後被剖腹的母鯊,體內正懷有幾條幼鯊,等待這些可憐的幼鯊的命運是什麼呢?棄之海裡吧。
攝影/jeffrey l.rotman

2002年夏,在中國最大的鯊魚加工基地浙江樂清蒲歧鎮,一對夫妻正捧著鯊魚骨髓湯津津有味地喝著。這裡的人有吃鯊魚的歷史,但問題是他們還能吃多久呢?因為送到這裡來的鯊魚一年比一年少了。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3億5千萬年到4億年,比恐龍久遠。世界上約有359種鯊,依據鯊魚的身體特徵,可分為八目三十科:六鰓鯊目、鯖鯊目(鼠鯊目)、真鯊目、虎鯊目、扁鯊目、須鯊目、角鯊目、鋸鯊目。其中真鯊目和角鯊目就佔了全部種的77%。真鯊目獨占56%。中國現已知的有133種,以棲居在南海的種類為最多,東海次之,黃海、渤海最少。

在現代工業捕魚技術面前,海洋頂級霸王無一例外地成為人的手下敗將。圖為在澳洲海域裡,漁民正奮力將一條上了鉤的虎鯊拖上船。攝影/jeffrey l.rotman

每年在太平洋有60000條鯊魚被捕撈,以滿足人類各種各樣的胃口。圖中,一條被捕捉上來的鯊魚正被“就地正法”——留下魚鰭,扔掉身子。攝影/jeffrey l.rotman

“魚翅本身無味,其味,全是調味品帶來的。嚴格地說,魚翅不是美味,是廚師把它變成了美味。”
在中東,正在晾曬中的魚翅密密麻麻地舖陳在貨架上。它們是多少條鯊魚失去生命的代價?它們將滿足多少人的口腹之欲?它們又給多少人帶來高額利潤?攝影/alex smailes

收取魚翅的過程非常複雜,僅處理過程就有8道步驟。這也是導致魚翅價格昂貴的原因之一。圖為新加坡一魚翅加工廠的工人們正在處理魚翅。新加坡是繼香港之後的第二大魚翅貿易地。

一位曼谷婦女從街頭魚翅店前走過,櫥窗裡擺放著誘人的魚翅。可是有誰知道誘人後面的危險因素呢?野生救援組織在檢測了從亞洲及其他地區市場上抽查的魚翅後發現,它們含有對人體有危害的汞,其含量超過了可允許的42倍。攝影/陳慶

鯊魚是靠魚鰭才能游動的,一旦失去掌握動力、方向和平衡的魚鰭,便會沉沒海裡,或者等待血液流盡或者被餓死。

中國魚翅輸入輸出量(單位噸)
直到1987年,在全球魚翅貿易交易中,中國仍為少數,此後卻快速增長。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的出口,均為來料加工後再出口。另外,因為魚翅進口渠道眾多,還有不少為走私,所以這一數字僅提供參考。 (資料來源;世界糧農組織)

鯊魚危機
每年有多少鯊魚被捕捉?確切地說,沒有人知道。因為全球漁業管理的問題,鯊魚捕獲量的記錄很籠統。但是據世界糧農組織(FAO)的材料,鯊魚捕獲量從1980年的622908噸上升到1998年的800000噸。而實際漁獲量估計會比報告的多一倍以上。國際上一位權威的鯊魚專家曾用很基本的方法來計算:假設每條鯊魚平均重量以10公斤計算,估計每年被捕獲的鯊魚超過1億條。在2000年的國際會議上,有研究人員認為應該在5億5千萬到10億尾比較符合實際。

有很多數字證明,鯊魚被過度捕獲。美國太平洋扁鯊、加州扁鯊在1985到1986年間的漁獲量達到最高的560噸,但3年後迅速減少到120噸,以至於不得不發出禁捕令。 1980年開始在馬爾代夫的六鰓鯊、灰六鰓鯊漁場曾於1982-1984年間達到極盛,可到了1996年鯊魚資源就枯竭了。

鯊魚結構圖

台灣是主要的國際魚翅貿易區,也是重要的鯊魚漁業地區。近些年,其本地及出口的魚翅需求都在持續地增長,但供應卻在減少,1999年下降了約30%。與此同時,捕獲的鯊魚變得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熟的鯊魚。同樣的情形還發生印度、巴西、哥斯達黎加、古巴等國家。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捕捉鯊魚以取得它們的肉、皮、牙齒、鰭,但導致鯊魚危機則是近代以來的事。科技工業的發展尤其是20世紀後半葉,捕魚業發生了相當大的變革,雷達科技、精密導航設備和聲納探測器的使用,讓鯊魚以及海洋各種生物無處可藏。而延繩釣魚更具有破壞性。在一種長達128公里的每根的釣魚線上可掛數千魚鉤,魚鉤上的誘餌,使無數海洋生物如海鳥、信天翁、海龜以及鯊魚被意外捕獲。這種混獲的生物,通常會被大規模的漁業者丟棄,包括割鰭棄身。

作為海洋的最高掠食者,鯊魚並非設計來被人類或其他海洋生物大量獵取的,它們與大多數被稱為“r型選擇”的魚類不同。 “r型選擇”的魚類的硬骨魚能適應起伏不定的環境,它們體型小,成熟快,能大量繁殖。而鯊魚被列為“k型選擇”的生物,也即它們成長為大型魚類,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9-12歲才性成熟。繁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種。大部分鯊魚的懷孕期長達20個月,排卵或產仔數目有限,多數只有數十條。因此鯊魚的生育速度遠遠趕不上被捕殺的速度。

某種魚類如果被過度捕捉,會造成其數量、結構以及族群密度的改變。同時還會影響到它的掠食獵物、競爭者。例如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因為鯊魚銳減,導致龍蝦的天敵章魚數量大增,於是龍蝦就減少到沒有商業捕捉的意義了。 《大白鯊》一書的作者約翰.麥考斯科(John Mccokser)說:“如果沒有了大白鯊,海洋中也就失去了一個高水平肉食動物。那麼海豹和海獅就會迅速多起來,它們會吃掉其它的魚類。就會搞亂一個巨大的金字塔食物鏈。”(資料來源/wildaid)

鯊魚物語
鯊魚吃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359種鯊魚中,約有27種會攻擊人類,12種可能會攻擊人類,還有12種因為體型和習性的關係,可能具有危險性。據美國科學家說,在美國,鯊魚咬人致死的可能性遠遠小於蜂蜇、蛇咬甚至雷電。據佛羅里達州自然博物館記載,每年大約有50至70起鯊魚襲擊人類的事件發生,死亡人數為5到10人。統計表明,人被空中物體擊傷致死的概率大約是一千萬分之一,而被鯊魚咬死的概率是三億分之一。如果只要有機會,鯊魚就會吃人的話,那麼鯊魚攻擊人類的事就會像交通事故一樣頻繁了。有些科學家認為,鯊魚襲擊人類是因為它們錯把人當成海豹之類的動物。尤其是衝浪者,更易引起鯊魚的襲擊。
科學家還發現,鯊魚的消化道消化速度很慢,每餐需要4天才能消化掉。因此鯊魚無需不斷地覓食。而且鯊魚能像駱駝一樣貯存營養,鯊魚通過肝臟裡的油脂來貯存能量,這使它可以長時間不進食。更何況鯊魚並不與人類爭食,人類也不是鯊魚天然的獵食物。絕大多數的鯊魚是以浮游生物為食。有些科學家認為,鯊魚也是通過摸索周圍環境來增加認知的,因為鯊魚沒有手,所以很有可能它是用嘴去試探不熟悉的對象,當這個對象碰巧是人時,我們就說人受到了鯊魚的傷害。

鯊魚的語言:
很多動物都是用身體的姿勢與同伴交流的。科學家們記錄了有關大白鯊的體勢語言:當一條大白鯊嘴裡銜著獵物,以一種野蠻的方式游來時,它就是要大家“讓開”。而當它拱起背,舉起胸鰭時,就是發出警告。而當鯊魚放下胸鰭,則表明它要離開。有時鯊魚將頭露出水面,樣子像是打哈欠,那就是發現捕獲的獵物又逃跑了,打個哈欠來緩解自己的受挫感。

鯊魚的鰭:
鯊魚屬於軟骨魚類。軟骨魚的鰭不像硬骨魚的鰭那樣,在不用時可以彎曲,鯊魚的鰭總是豎直的,像飛機的翼和尾,鯊魚用它強勁的尾鰭劃行,用背鰭、肛鰭和腹鰭防止游動過程中身體翻轉,用胸鰭進行導向,保持平衡或減速。鯊魚的血液循環是通過不停地擺動尾鰭來維持的。與其它魚類一樣,任何一種鯊魚,都必須從海水中濾出氧氣以供呼吸,鯊魚在游動時,水流經鰓,氧氣便被送進血液中。因此,無論何時,鯊魚只能在水中稍作停留和盤旋,停止游動便會窒息而死。

鯊魚有多大?
世界上最大的鯊魚是鯨鯊,其體長可達12-18米,重達20噸,但是它的牙齒是鯊魚中最小的,所以它們以吃浮游生物為生。最大肉食性鯊魚是大白鯊,最大可達8米長,重1814公斤,可一口吞下整隻海豹。最小的鯊魚頗有爭議,有人認為是侏儒角鯊,長約20-27厘米,重不到半公斤。不過半數種類的鯊魚都不超過1米長,80%的鯊魚比一個成人要小。

鯊魚崇拜:
作為海洋環境的主宰者,鯊魚體現了大海的神秘、粗獷和桀驁不馴。世界各大海洋中都生活有鯊魚,因此在許多島嶼文化中,鯊魚受到了人類的敬畏和崇拜。如所羅門群島,他們雕刻有一尊類似鯊魚的海神,漁獵者認為,雕像會保佑他們平安出海。在夏威夷,鯊魚為其動物神,至今仍尊崇它為最偉大的守護神。在越南,鯨鯊被尊為帝王魚。在中國海南島的一個漁村,有不捕鯊魚、不吃鯊魚的族規。

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加加勒比海灘上,新獲的魚鰭正掛在繩上晾曬,它們將很快被銷往東南亞市場。阿拉伯人並不食用魚翅,但是現在的漁民都知道,魚翅有巨大利潤。只是在金錢面前,人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問題,如果過度捕撈,日益減少的鯊魚資源終將影響到他們日後的生產方式。

10月黃金旅遊假期的大連海洋公園裡,一對母子在觀賞水中鯊魚。紡錘體,流線型,這是鯊魚的美。 4億年以來,鯊魚就已遍布地球各大海域,它們在演化學上可稱得上是最完整的動物之一。它們的身體以相當複雜的設計機制,在具有毀滅性的地球活動中存活下來。但是令人擔心的是,在人類口腹之欲的威脅下,在我們可能還未完全了解其生態特性時就絕跡了。供圖/imaginechina

Read more...

研究發現大白鯊喜歡固定生活及捕食場所


2009-11-23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大白鯊可能喜歡獨來獨往,是不合群的動物,但海洋裡這種最可怕的食肉動物也會成群結隊的聚集在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間的一個深海『水洞』,即著名的『大白鯊咖啡館』,嬉戲,交配。


  大白鯊是最令人感興趣的動物,也是最讓人感到膽戰心驚的動物,但是科學家承認,他們對這種凶猛的食肉動物了解很少,目前他們不知道大白鯊在世界大洋裡游來游去是如何避開重重阻礙,不斷繁衍後代,繼續幸存下來的。據專家說,跟生活在開闊水域的其他鯊魚一樣,大白鯊的肉非常值錢,在亞洲,它們的鰭更是價格不菲,因此這種巨大的『獵手』面臨著滅絕的風險。

  這項最新研究在太平洋東部發現大白鯊的一個數量驚人的新遺傳群體裡進行,到目前為止,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三個這種『進化枝』。另外兩個大白鯊群生活在遠離南非海岸和位於澳大利亞及新西蘭之間的水域裡。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位於食物鏈最頂層的鯊魚喜歡在公海游來游去,隨便找個地方覓食,並隨便在任何地方進行交配。但是該科研組利用衛星對鯊魚經常出沒的地方進行監控,監聽它們發出的聲音,研究它們的遺傳樣本,最後他們吃驚地發現,生活在太平洋東部的大白鯊其實非常愛家,喜歡群居生活。該科研組由斯坦福大學的巴巴拉·布洛克(Barbara Block)領導。

  大白鯊可以生長到6米長,體重可達3噸。在長達8年的科研工作中,科學家乘船給近100頭大白鯊貼了電子標簽,並收集了更多大白鯊的組織樣本。通過研究發現,大白鯊不僅按照一定路線進行遷徙,而且它們在遷徙過程中還嚴格遵守預定時間。每年8月到12月間,大白鯊會出現在遠離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和北部海岸的水域裡,捕食海豹和海獅。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雜志《皇家學會學報B》裡,該研究發現,大白鯊在這個地區的首選獵場是『紅三角(red triangle)』。

  它們從1月開始向位於夏威夷西部大約4000公裡的深水域進發,4月到7月間,會有大量大白鯊聚集在這裡。不過一些行動遲緩的大白鯊——尤其是雄性,會在途中的『大白鯊咖啡館』稍作停留,科學家猜測它們這樣做是為了與過往的雌性進行交配。該研究總結說,這些發現將對鯊魚保護工作有幫助,『大白鯊喜歡在固定場所生活和捕獵的習慣,有助於科學家精確估算出它們的數量,並有助於他們對大白鯊進行監控和管理。』

  據這項迄今最大規模的鯊魚調查說,生活在世界開闊水域的鯊類——包括大白鯊和錘頭鯊,有三分之一瀕臨滅絕。該研究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實施,研究工作於今年初結束。由於商業金槍魚和旗魚捕撈活動經常附帶捕捉鯊魚,幾十年來已經有大量鯊類消失,其中包括藍鯊和灰鯖鯊。近段時間由於鯊魚肉價格不斷飛漲,一些漁業公司把捕捉鯊魚作為快速掙錢的副業。歐洲是對鼠鯊和白斑角鯊肉的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每年大約有1億頭鯊魚被商業捕撈船和釣友們捕獲。據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透露,僅過去10年間,幾種鯊魚的數量就下降了80%以上。

Picture a great white shark. Do you think of the giant predator hunting deep in the ocean, hundreds of miles from the beach where you might swim with your family? Many scientists assumed that that’s how great white sharks spent most of their time, only rarely coming near the coastal areas that might bring them close to humans.

A new study, however, shows some surprising results: Pacific great white sharks swim much closer to busy beaches in California than people had believed. Several have even gone inside the San Francisco Bay, east of the Golden Gate Bridge.

But the study does not suggest that humans are in any more danger from sharks than scientists thought we were before these findings. Why? Because the sharks apparently just aren’t very interested in people.

For the study, 10 scientists tagged 179 great white sharks from 2000 to 2008, to track the animals’ movements. The tracked movements showed that the sharks spend several months a year in waters off central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sometimes passing close to beaches where swimmers and surfers gather. The sharks are drawn to these areas by prey, such as elephant seals and sea lions.

Tagging and Tracking the Sharks

Researchers lured sharks to their boat with a decoy, or fake prey, in the shape of a seal, a favorite shark meal. Then, with darts, they attached two kinds of tags to track movement: satellite tags that give a rough location, and acoustic, or sound-based, tags that provide a precise location when the animal swims near a receiver that picks up sound waves.

The scientists set up four of the receivers in areas off the California coastline. All four areas have large colonies of typical prey for the sharks—seals and sea lions. The researchers did not expect their tagged subjects to enter San Francisco Bay. They learned this by accident when the sharks set off receivers in the Bay that had been set up there by a different research team tracking salmon.

The Man-eater Myth

The researchers don’t see any cause for alarm in the Bay area or on Pacific beaches. If a “major concentration” of great white sharks has spent this much time close to the coast without humans noticing before, then it “shows us the sharks are really minding their own business,” said Salvador J. Jorgenson of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study’s lead author.

The study, in fact, reinforces what history has shown: Despite its reputation as a ferocious man-eater, the largest predatory fish on the planet mostly stays away from humans. Since 1952, there have been only 10 deadly shark attacks in California waters. More people die from dog bites or hitting a deer with their car than from shark attacks.

New Findings About Migration

The tags also helped the researchers learn about the migration patterns of the great whites. Many scientists had believed that sharks roam the ocean randomly. Instead,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 sharks migrate along very precise routes. Starting from the California coastline in late winter, they swim thousands of miles across the Pacific, often as far as Hawaii. One spot in the migration area has been nicknamed the “White Shark Café,” because so many sharks gather there. In late summer, they return to the California coast, sometimes to a spot within a half-mile of where they started.



Salvador J. Jorgensen, Carol A. Reeb, Taylor K. Chapple, Scot Anderson, Christopher Perle, Sean R. Van Sommeran, Callaghan Fritz-Cope, Adam C. Brown, A. Peter Klimley, and Barbara A. Block
Philopatry and migration of Pacific white sharks
Proc. R. Soc. B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November 4, 2009

Read more...

錘頭鯊非凡雙眼具有360度全方位視野


2009年12月01日 09:16:04  來源:新浪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道,錘頭鯊(hammerhead shark)為什麼會長那樣一個外形奇特的腦袋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雖然一種理論認為,兩只眼睛分列一個寬寬的“錘頭”兩側,有助于提高錘頭鯊的視野,但科學界對于這種觀點是有分歧意見的,這種頭型究竟有助于改善視野,還是不利于觀察外界,研究人員莫衷一是。

然而,現在一項研究或許解決了這個難題。研究顯示,這種頭型使鯊魚具有非凡的雙眼視覺(binocular vision),使錘頭鯊具有360°全方位視野。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實驗生物學(Experimental Biology)》雜志上。波卡拉頓(Boca Raton)佛羅裏達州大西洋大學的米歇爾.麥克庫姆(Michelle McComb)博士表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爭論有關錘頭鯊為什麼擁有這種形狀的腦袋;過去幾十年間,這種鯊魚的視覺能力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例如,1948年脊椎動物的眼睛進化權威人士,動物學家戈登.威爾斯(Gordon Walls)指出,錘頭鯊的眼睛的位置,妨礙它擁有雙眼視覺。然而,首席鯊魚專家倫納德.坎普葛諾(Leonard Campagno)在1984年提出,事實上錘頭鯊兩眼之間的距離可能讓它擁有非凡的雙眼視覺。

當兩只眼睛的視野重疊時,就會出現雙眼視覺,雙眼視覺能精確感知深度和距離。對那些需要對獵物的距離做出判斷的食肉動物來說,這種能力尤其重要。然而麥克庫姆說,雖然雙眼視覺顯然非常重要,但是“數十年來人們一直在考慮錘頭鯊的前向視覺能力,但是從沒進行過相關試驗”。因此,她和同事們——美國夏威夷大學的蒂莫西.特裏卡斯(Timothy Tricas)教授和佛羅裏達州大西洋大學的斯蒂芬.卡久拉(Stephen Kajiura),決定進行這方面的試驗。

他們把各種不同鯊魚放進一個水族館,每種鯊魚都擁有不同形狀的腦袋。然後他們把傳感器放到鯊魚皮膚上,用來測量它的大腦活動情況,重點測試這只動物是否能對從水族館不同位置發出的光束做出反應。通過這種方法,他們可以測量出每種鯊魚的視野范圍。麥克庫姆說:“這項研究證實,錘頭鯊擁有前向雙眼視覺。”這意味著它們在海洋中遨遊時,能看到腦袋的正前方,並能精確判斷距離,尤其是它們要捕殺的獵物與它們之間的距離。

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兩只眼睛的視覺重疊范圍會隨腦袋寬度的增加而增加。擁有正常腦袋的鯊魚,例如檸檬鯊,兩只眼睛的重疊視野只有10度。路氏雙髻鯊(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的腦袋相對較寬,它們的兩眼交疊范圍達到32度。翼頭鯊( winghead shark)的視野重疊度數達到48度,麥克庫姆形容這種鯊魚是一種“遊泳的飛鏢”,因為它的腦袋的寬度幾乎是體長的一半。他解釋說:“錘頭腦袋越大,兩眼的視野交疊范圍就越多。”

這一結果使研究人員倍感吃驚。麥克庫姆承認:“我認為錘頭鯊沒有雙眼視覺,因為它們的眼睛分別朝向腦袋的兩側。然而研究結果顯示,眼睛的位置是它們擁有雙眼視覺的關鍵。”她表示,錘頭鯊的眼睛稍微向前,這使兩眼的視野相交在一起。麥克庫姆說:“這項研究證實,視覺在這種海洋最奇特的一種生物的進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0多年前人類第一次發現錘頭鯊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科學界。”

研究人員發現,錘頭鯊奇特的腦袋形狀給它帶來更多好處。這種鯊魚在海洋中暢遊時,它們只要稍稍扭動腦袋,就能看到身後的情況。更加奇特的是,這種鯊魚的眼睛位置,使它們能看到垂直面360度范圍內的動向,這意味著錘頭鯊隨時都能觀察到它們上方和下方的情況。在提高捕食獵物的能力的同時,“這一能力或許還對那些有可能會被較大鯊魚捕食的較小鯊魚有好處”。(孝文)



原文為:
McComb, D. M., Tricas, T. C. and Kajiura, S. M. (2009). Enhanced visual fields in hammerhead sharks. J. Exp. Biol. 212, 4010-4018.

Summary:
Seve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the unusual head morphology of hammerhead sharks (family Sphyrnidae) are proposed but few are empirically tested. In this study we tested the ‘enhanced binocular field’ hypothesis (that proposes enhanced frontal binocularity) by comparison of the visual fields of three hammerhead species: the bonnethead shark, Sphyrna tiburo,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Sphyrna lewini, and the winghead shark, Eusphyra blochii, with that of two carcharhinid species: the lemon shark, Negaprion brevirostris, and the blacknose shark, Carcharhinus acronotus. Additionally, eye rotation and head yaw were quantified to determine if species compensate for large blind areas anterior to the head. The winghead shark possessed the largest anterior binocular overlap (48deg.) and was nearly four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emon (10deg.) and blacknose (11deg.) sharks. The binocular overlap in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s (34deg.) was greater than the bonnethead sharks (13deg.) and carcharhinid species; however, the bonnethead shark did not differ from the carcharhinid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inocular overlap has increased with lateral head expansion in hammerhead sharks. The hammerhead species did not demonstrate greater eye rotation in the anterior or posterior direction. However, both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and bonnethead sharks exhibited greater head yaw during swimming (16.9deg. and 15.6deg., respectively) than the lemon (15.1deg.) and blacknose (15.0deg.) sharks, indicating a behavioral compensation for the anterior blind area.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larger binocular overlap in hammerhead species relative to their carcharhinid sister taxa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nhanced binocular field’ hypothesis.




Read more...

搬魚大作戰 魟魚拔毒刺鯊魚麻醉


2009-11-24 00:18:54 TVBS 謝古菁

苗栗今天有一場搬魚大作戰,理由是西濱海洋生態園區,不敵不景氣,要暫時關門歇業,園區裡的大型魚類,包括魟魚、鯊魚和石斑,全部移往屏東海生館,尤其在魟魚尾巴毒刺,曾發生致人於死的狀況,工作人員搬動前,先行剪掉尾刺。
超大魟魚要從水族箱搬上來,工作人員分兩批,合力往上拉。

魟魚完全不配合,露出帆布外的尾巴,用力甩,還打到了工作人員,毒刺早在搬動之前拔除,日後還會長出來,但現場魟魚甩尾力量,還是讓工作人員招架不住。工作人員:「尾巴先包起來,尾巴先包起來。」

工作人員花了好幾個小時,終於把魟魚搞定,放進海生館準備的魚箱中,接下來要搬的是身長170公分的鯊魚。工作人員:「小心給我…魚網先給我。」

工作人員同樣遇到強大反抗力,一不小心跌進水裡,就在鯊魚拉上水族箱同時,電燈也被打落。工作人員:「快點起來,起來,有電喔!」

鯊魚、石斑和魟魚,同一天大搬家,這是因為西濱海洋生態園區,遇上景氣寒冬,宣布內部整修、暫停歇業,館內所有魚類,要全部搬到屏東海生館繼續飼養,也由於都是大型魚類,工作人員事先已經在水族箱放了麻醉藥水,方便搬運,甚至把魟魚毒刺剪掉,但整個搬動過程,工作人員還是小心謹慎。

Read more...

台灣鯊魚牙齒化石網誌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Read more...

軟骨魚類的魚字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總共有七個字:鯊鮫魟鱝鰩鯆魮
這七個字讀音:沙交哄憤謠輔皮

Read more...

博物館解剖母鯊做標本獲16條小鯊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北京新浪網 (2009-11-20 11:48)


  11月18日,廣西自然博物館從北海漁民手裡購買了兩條已死亡的側條真鯊做標本,其中一條母鯊被解剖後竟發現其肚子懷著16條小鯊。最後,工作人員忙碌了兩天,終於在19日下午6時將18條側條真鯊處理完畢。這些側條真鯊將作為新物種的標本亮相自然博物館。

  漁民捕到3條鯊魚

  據廣西自然博物館動物專家張偉介紹,11月18日,館里接到北海一漁民打來的電話,說z滮悗e有漁民在南沙附近海域,用拖網捕到了3條鯊魚,向自然博物館的專家詢問是否需要用來做標本。去年以來,自然博物館開始在北部灣海域進行魚類等生物資源的調查,給欽北防三市的漁民留下很多名片,漁民就是按上面的電話打來的。

  接到電話後,博物館的3名專家立即前往北海,見到了被捕捉後已死亡的3條鯊魚。通過分類鑒定,專家們確定其中兩條是側條真鯊,1條是烏翅真鯊。

  由於博物館已有烏翅真鯊的標本,而側條真鯊尚是空白。經過討價還價,專家以6800元的價格從魚販的手裡買下了這兩條側條真鯊。側條真鯊一大一小,大的長3.03米,210公斤;小的長1.67米,32公斤。博物館專家說,這麼大的側條真鯊,還是第一次見到,就連當地的漁民也稱少見。這種鯊類生活在深海海域,本身數量不多,因此捕撈到的機會很少。

  張偉說,不同的鯊魚有不同的壽命,一般鯊魚的壽命有20多年,最長也會活z60多年。這麼大體型的側條真鯊是難得一見的種類,由於尚未查閱有關資料,因此不知它們的壽命到底有多長。至於它們的年齡,則無法測算。

  母鯊肚子里懷有小鯊

  當天下午4時許,專家開始對兩條側條真鯊進行解剖處理,主要是將它們的內臟和軟骨全部剝離,以方便運輸,一直忙碌到晚上9時。在處理側條真鯊時,更意外的事出現了:當專家們剖開大的那條側條真鯊的腹部時,發現這頭母鯊竟然懷有身孕,肚子里有即將出世的小鯊魚,刀將胎膜一劃破,小鯊魚順著羊水魚貫而出。一數,足足有16條!8條雌性個體、8條雄性個體。

  這種結果也出乎很多漁民的意料之外,因為按照平常所見,多數鯊魚每次只產6~8胎。這側條真鯊竟然懷有16胎。

  根據經驗,專家估計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這些小鯊魚就要出生了,這讓專家倍感惋惜。自然博物館副教授莫運明說:『好遺憾啊。』專家對小鯊魚又是過秤又是量身:這些小鯊魚長度在78~81厘米之間,每條的重量在2.5公斤左右。

  惋惜的同時,莫運明也感到幸運。因為幸好這些真鯊被他們買了回來,製作成標本後,使得自然博物館多了一個新成員,人們對海洋生物的認識又多了一個新類別。而且在全國的自然博物館里,尚未收藏有懷孕的鯊魚個體,這將填補國內海洋生物收藏的空白。不然,魚販會單獨將鯊魚的翅割下來販賣,因為鯊魚的肉並不好吃,只能做成鹹魚,沒有多大的價值,真正有價值的是魚翅。張偉說,兩頭真鯊整體的購買價格,與單獨賣魚翅的總價是一樣的,魚販子沒有覺得虧,才將真鯊賣給他們。就是再貴也值得,因為海洋生物資源越來越稀缺,以後可能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專家對真鯊剔軟骨去肌肉

  19日下午3時許,兩條經過初步處理的側條真鯊和16條小鯊運回了廣西自然博物館。專家再次對兩條側條真鯊進行更細致的處理。下午4時許,當記者趕到自然博物館時,看到4位專家正在對它們剔軟骨、去肌肉。專家們將鯊魚肉從皮下一點點分割下來,再用利刀將剩肉刮乾淨。莫運明說,如果皮上有肉,即使經過防腐處理,時間久了,仍免不了生蟲、腐爛和發臭,因此必須將皮下肌肉徹底剔除。記者看到地上有兩個小瓶,分別裝了幾塊剔下不同位置的肌肉。張偉說,他們將從肌肉里提取DNA,與其他鯊類種群作比較,以及作遺傳多樣性分析。

  下午6時許,兩條側條真鯊上的肌肉基本處理乾淨,專家用洗滌劑、刷子和水將處理過的鯊魚衝洗乾淨,然後對真鯊再次測量『三圍』,不同位置都測量出資料,並一一記錄在冊,這是為了製作標本的內架作依據。隨後,專家將小鯊分別注射福馬林以防腐,而兩條真鯊的皮則用鹽來淹,以固定其蛋白質,確保不腐爛。

  記者了解到,目前自然博物館里已有鯨鯊、淺海長尾鯊、烏翅真鯊、雙髻鯊的標本,18條側條真鯊的加入,擴大了這個『家族』的規模。莫運明說,兩條側條真鯊很有研究價值,為他們研究側條真鯊的繁殖習性提供了很重要證據。

  側條真鯊屬真鯊目,有30余種,通稱真鯊,是現代鯊類中最大的一種。體側從胸鰭基底至腹鰭基底上方有白色縱條,為暖水性鯊魚。卵胎生或胎生,肉可食。肝臟是制魚肝油的原料,鰭可制『魚翅』。

Read more...

台東繁殖出變異三色魟 模樣可愛超吸睛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11/01 07:35


一般的魟魚都是圓型或菱型的,你看過彷彿有二隻可愛小手的畸型魟嗎?台東魚友最近繁殖出一隻變異的三色魟,可愛無辜的模樣,吸引許多魚友觀看。

圓盤似的身形拖著長尾,加上游起來的動作優雅飄逸,民眾興起淡水魟的養殖熱潮。飼養魟魚有五年的業餘魚友跛腳男,曾經一次養殖過30隻各色魟魚,最近他繁殖出一隻少見的畸型三色魟,大小大約12公分,圓盤身形在頂端裂了口,彷彿魚有二小隻小手,相當可愛,常有魚友不遠千里,特地從台北、高雄等地前往看魚。

魚友說,魟魚主要是吃泥鰍和蝦子,只要水質乾淨、魚缸空間夠大,一般家庭都可以飼養,但要小心牠的尾刺是有毒的。魟魚是屬於活化石的魚類之一,目前古代魚種中的軟骨魚類,只剩下鯊魚和魟魚這兩大類。(攝影:吳鳳雪)

畸型三色魟 多了兩隻手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9/11/02 04:09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爸爸您看!那隻小魟魚好像有2隻手ㄟ!」台東業餘魚友「跛腳男」,最近繁殖出一隻變異的三色魟,圓盤身形頂端裂了口,彷彿多生長出一對小手,可愛無辜的模樣,立即聚焦引來各地魚友的爭相討論。

從事魟魚養殖已有5年時間的「跛腳男」,最近他繁殖出1隻罕見的畸型三色魟,身長約12公分,乍看與一般圓形魟魚並無差別,但仔細一瞧立見不同,圓盤身形頂端分裂出的2缺口,就好像是一雙小手般,蛻變過程令人好奇。

變異三色魟名號不脛而走,慕名探究魚友接踵而至,甚至還有人遠從台北、高雄等地前來。「跛腳男」說,魟魚屬活化石魚類之一,目前古代軟骨魚類只剩下鯊魚和魟魚兩大類。魟魚主要是吃泥鰍和蝦子,只要水質乾淨、魚缸空間夠大,一般家庭都可以飼養,但要小心牠的尾刺是有毒的。

「跛腳男」說,魟魚外觀和一般傳統魚類大有不同,特殊的圓盤體型與細長尾巴,可讓牠游動起來就如同在水中婆娑起舞般美麗,又似飛鳥展翅翱翔般引人注目與喜愛。由於魟魚不論是覓食或棲息藏身處所,都佔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類族群才能從遠古時期一直繁衍至今。

Read more...

太平洋怪魚頭頂長性器官


2009年09月25日 香港蘋果日報

美國加州科學學院專家發現新品種怪魚,性器官生在頭頂,被命名為東太平洋黑鬼鯊( Eastern Pacific black ghostshark)。這種魚是鯊魚的遠房親戚,雄性頭頂長有尖釘,像狼牙棒的尖釘和倒鈎,科學家相信是交配時用,但不能肯定是用來刺激雌魚還是抓緊雌魚。

科學家在 1960年代捕獲多條近 1米長的怪魚,製成標本放在博物館,直至最近有科學家進行研究才確認是新品種, 4億年前已存在,主要活在深海。

Read more...

An Eden for Sharks

National Geographic的鯊魚攝影集


Read more...

歐氏尖吻鯊現形 老漁民也稱奇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怪鯊出現在南方澳魚市場

漁船捕獲十四尾 莊守正教授指是罕見的「歐氏尖吻鯊」

(記者林振安/蘇澳報導)

模樣似犀牛般的怪鯊,其實就是「歐氏尖吻鯊」,其尖牙利齒的樣子令人驚心不已。

蘇澳籍漁船「益昇六號」在捕捉俗稱「紅皮刀」的金眼鯛魚時,意外捕獲十四尾模樣奇特的「怪鯊」,吻部上方突出一隻角,模樣似犀牛般,漁民嘖嘖稱奇。經致力鯊魚生態研究的國立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查證後,證實這群怪鯊,就是罕見的「歐氏尖吻鯊」,屬於深海鯊魚的一種。

經營流刺網漁業的蘇澳籍漁船「益昇六號」是專門捕撈四、五百公尺水深的紅皮刀,船長陳燦坤說,出海三天,首日航抵老地方作業時,就意外捕獲五隻怪鯊魚,每尾體長約一點五至二公尺不等,重約一、二百公斤,雖沒看過,不過也捨不得丟,立即入倉冷凍,沒想到,第二、三天,又有斬獲,陸續抓了九尾,進場卸魚時,引起魚市場一陣騷動,漁民奔相走告,圍觀人潮比手畫腳,議論紛紜。

陳燦坤說,他從十六歲開始捕魚,如今以六十九歲了,從事漁業五十三年來,從來沒有看過長相這麼奇特的鯊魚,問了許多人,都沒人知道「怪鯊」的來歷。

致力於鯊魚生態研究的國立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獲悉後,立即加以查證,結果證實為屬深海鯊魚之一的「歐氏尖吻鯊」,由於這種鯊魚相當罕見,難怪連老漁民都不認得。

「歐氏尖吻鯊」在台灣海域十分少見,吻部上方的角,是軟的,長度超過吻部,肉質含水量比「水鯊」還高,魚皮皺皺的,因此,肉質口感,是否受消費者歡迎,尚有待商榷,不過,深海鯊的魚油經濟價值十分高,在利誘之下,是否匯造成漁民一窩蜂的捕捉,值得漁政單位關切。

莊守正指出,漁源枯竭,漁民不是網外海開拓新漁場,就是愈抓愈深,「歐氏尖吻鯊」就是一個例子,而各種怪魚出現的機率,也將隨著漁民愈抓愈深而陸續出現。

九十二年四月九日 台灣日報第十三版



歐氏尖吻鯊現形 老漁民也稱奇


「歐氏尖吻鯊」的嘴部上方長出一支角,並有滿口利齒,屬於罕見的深海鯊魚。

(記者江志雄/蘇澳報導)

宜蘭縣蘇澳籍漁船「益昇六號」捕獲十四尾長相奇特的怪鯊魚,牠的嘴部上方,像犀牛般長出一支角,並有滿口利齒,研究鯊魚生態的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昨天正時,這群怪鯊名叫「歐氏尖吻鯊」,屬於罕見的深海鯊魚。

專門捕撈紅皮刀的「益昇六號」漁船,最近駛往四、五百公尺深的海域作業時,陸續捕到身長兩公尺、每尾一百多公斤重的「怪鯊」,漁船昨返回南方澳卸貨時,大多數漁民都沒有見過這種鯊類,引起眾人議論紛紛。

許多老漁民聲稱,從年輕補鯊捕到老,從未看過長相如此奇特的鯊魚,漁民們七嘴八舌,就是沒人知道牠的來歷,捕獲的船員也不願透露在何處海域捕到「怪鯊」。

海大教授莊守正根據鯊魚特徵,查出「怪鯊」的真正身分是「歐氏尖吻鯊」,兩年前台東漁民曾經捕獲,由於十分罕見,國內相關研究資料並不多,可以確定的是,這類鯊魚生長在深海,因食物取得不易,繁殖力不高,不宜大量捕捉。

莊守正認為,台灣近海漁源因濫補而逐年枯竭,漁民不是網外海開拓新漁場,就是愈抓愈深,連長在深海的「歐氏尖吻鯊」都無法倖免,成為海洋生態的警訊。

深海鯊魚油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有人擔心「歐氏尖吻鯊」在南方澳現身後,如果引起一窩蜂的捕捉熱潮,恐對這類深海鯊繁衍帶來負面影響。

九十二年四月九日 自由時報第十八版



妖魔鬼怪鯊 外型恐怖
罕見深海魚類

林美忠/蘇澳報導

南方澳益昇六號漁船捕獲十四尾「怪鯊」,八日運載進港引來眾人好奇圍觀爭睹,連老船長都說沒看過;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證實這種鯊魚的學名叫「歐氏尖吻鯊」,係罕見的深海魚類。

這十四尾怪鯊長度分別在一公尺半到兩公尺之間,重各約兩百公斤,其特徵是嘴部特別長,而且滿布利牙,外型相當恐怖,西洋的俗名是「妖魔鬼怪鯊」。

益昇六號漁船平日以捕撈生長在四、五百公尺深海的紅皮刀魚為主。漁船長陳燦坤表示,這回出海仍在老地方作業,第一天捕到五尾怪鯊,全船人看得目瞪口呆,捨不得丟掉予以冰存。第二、三天再捕獲九尾,於是將十四尾一齊載進港,賣不賣得出去另外一回事,至少可讓大家開個眼界。

莊守正教授指出,這種深海鯊魚叫「歐氏尖吻鯊」,相當罕見,台灣只兩年前在台東縣成功漁港有捕獲的紀錄,這類鯊魚大多生長在水深五百公尺以下的海域,深海覓食不易,能長到一、二百公斤,證明這些鯊魚的年紀都很大。

有關人士表示,歐氏尖吻鯊的出現,顯示本省漁船已有愈捕愈遠、愈深趨勢,如何在海洋生態與漁撈之間求得平衡點,值得各界重視。


勾起頭皮的歐氏尖吻鯊露出駭人的利牙,難怪被西洋人稱為「妖魔鬼怪鯊」。(林美忠攝)

九十二年四月九日 中國時報 第十二版

Read more...

「鰩」相關新聞

捕豹鰩記

【葉映紅‧譯】
我原先準備去捕鯊魚,渴望和牠來一番激門。然而,船長建議我們攻擊另一個巨大、像蝙蝠一樣的動物,並且說那才是最難纏的東西。

我實在不欣賞現在跟我糾纏的這個怪物,一直到我發覺,自己是在跟一個三百磅重的物體搏鬥時,才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而且這一隻在牠的同族中還算是較小的呢!

每次我試著把繩子拖回來一點時,牠就猛烈掙扎一次,我雖然戴著皮手套仍覺得很吃力,就好像倒拿火紅的鐵箝般疼痛。

當時,我們的船「巴瑞科達號」,正慢慢地通過基維斯海岸外六哩的一處沙洲沼地邊緣,我站在船頭,把鯨叉槍架在手臂下,忽然,發現有一團東西漸漸向船身靠近。

泰德小聲的說:「慢慢來,牠還沒看見我們,你可以給他一槍!」

我看了腳底下九百呎長六百磅重的尼龍釣魚線一眼,把槍舉起,手指頭兒按在扳機上,現在只相距廿五碼了,我把距離、水深、折光度調整後,挾緊鯨叉槍,「砰」的一聲,發出一槍,強大的後座力打擊著我的肩膀,鯨叉向前筆直地飛射過去,靜止了數秒鐘,平靜的水面開始翻騰起來,捲起層層浪花,鯨叉射中了這隻豹鰩(譯者註:這是一種軟骨魚類,可供食用)的左翼,於是展開了一場惡。

去年冬天,我在德州休士敦碰到我的老友佛加特,才開始有捕的鱷的念頭。在他家裡,他拿出一隻在英國伯明罕製造的鯨叉給我看,形狀很像一支老式的來福槍。他告訴我,這支槍的火力足以殺死一隻小鯨魚。

以後的幾天裏,我腦海裡一直打著一個念頭。過了一個禮拜,我寄一封信給佛加特,請他替我買一隻鯨叉槍,並問他,是否可用來在佛羅里達海岸外捕鯊魚?一週後,我收到了鯨叉槍。一個月後,我到了佛州。在佛州我花了幾天時間找一位有經驗,願意跟我一齊去捕鯊魚的船長。

當我說出想去捕鯊魚時,他們都很驚訝地注視我,就好像我在宣佈競選邁阿密市長似的。有人還要我再說一遍,我只好再說:「我要捕鯊魚!」

他們還神經兮兮地問:「鯊魚是什麼?」

我說:「你是應該知道的,那是一種會吃人的大魚。

他們打斷我說:「別開玩笑了,我們已經好久沒見過鯊魚了,你為什麼不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呢?例如到愛斯基摩或格陵蘭去探險……」

一直都是這種情形,最後,我碰到泰德。他說:「還不錯!」所以,我們一同出發了。

第三天快要結束時,我們看到很多鯊魚,但是,最大的也不過三呎,而且我們也無法靠近,以槍射擊。

第四天早上仍是毫無所獲。泰德問我:「用那根槍去射一隻大的豹鰩,你以為如何?」他說,他有把握可捕到豹鰩。他還說,捕捉鯊魚所花的力氣,無法與捕捉這種巨大的像蝙蝠一樣的動物相比。我當然贊成,我就喜歡和獵獲物搏鬥,而且,當天中午,我們就發現了一隻豹鰩!

鯨叉射出後,這一團沉重的的魚線也隨著飛快地滑出去,使得皮手套內緊握釣魚線的手心隱隱發痛,我想把這個怪物拉到船頭索栓的附近,忽然,繩子的速度緩慢了,我不知道是繩子斷了,還是豹鰩掙脫了鯨叉。

這時,泰德大聲對我說:「抓穩,牠跑到左邊來了。」

數秒後,繩子又開始拉緊了,並且像剛射出去的箭的弓弦般震顫,我知道那是豹鰩在掙扎。我兩手緊抓著繩子,把頂繫緊在索栓上,開始往回拉。

以後廿分鐵內我就是這麼用勁地拉著,我支著腿靠在船頭的欄杆上,兩手交替地拖拉這根潮溼的尼龍線,每一次拉回幾吋或幾呎後,豹鰩就會開始另一次的掙扎,於是,又被牠拉走我剛剛好不容易拉回來的釣魚線,釣魚線抽回的速度非常快,以致我雖然戴了皮手套仍感到疼痛,手心發盪,好像拿倒了發紅的火箝,我注意到,兩隻手套的掌心部份,已經磨出好幾個洞來了。

漸漸地,這種掙扎速度減慢,次數減少了,好像這隻「大魚」已經累了。最後,牠停在我們的船邊,泰德交給我一枝大魚叉,我試了三次,才勾住牠的下顎,在泰德的協助下,我們把牠從水裏拖到船尾的甲板上。這隻豹鰩兩翼間的距離約六呎,估計牠的重量在三百磅左石。

我把釣魚線切斷,拔下鯨又,並且給牠照了幾張相,然後把牠翻轉過來。當泰德搖動曲柄發動引擎時,牠的兩翼還曾輕輕地划動呢!

泰德微笑地問我:「還有意思再捉一隻嗎?我知道一價地方可以抓到真正的大豹鰩。」

我回答說:「為什麼不?畢竟這是我們此行的目的,而且抓到一隻真正的大豹鰩可能更有趣呢!」我搖動著冰啤酒中的冰塊,來回按摩已經長出水泡的手掌。

【1970-12-09/經濟日報/12版/】


愛爾蘭魟魚近絕種 加展開獵海豹行動

【合眾國際社倫敦四日電】
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學雜誌報導了一名科學家所稱,濫捕魚類使一種魚瀕臨絕種邊緣的案例。

這種魚是歐洲人愛吃的鰩魚(編按:此間稱紅魚的一種),牠的漁場在愛爾蘭海,以前終年都是這種魚,現在已消失殆盡。

魚類實驗室主任布蘭德說,研究船曾下網八百餘次但未找到半尾鰩魚,有些地區已有十五年未捕到這種魚。

【1981-03-06/民生報/03版/今日話題】

世界魚種添新紀錄!
沈世傑發玩「楊氏六鰓鰩」

【台北訊】
台灣大學動物系教授沈世傑昨天宣布,他發現一種重要的新魚種,暫命名為楊氏六鰓鰩,為世界魚種新添一項紀錄。

沈世傑是在從事國科會補助;與中央研究院李信徹、中山大學莫顯蕎等人合作的「台灣魚類之調查」計畫時,鑑定出這種新魚種。

這尾長一○四公分,寬五十四點五公分的楊氏六鰓鰩,是上月廿九日由沈世傑研究員劉振鄉在東港採集到的。當送到台北時,沈世傑一見到就高興不已,因為他三年前就推測這種魚可能在台灣沿海出現,但一直無所獲。

沈世傑表示,在一九八○年七月之前,全世界發現的鰩都是五個鰓,沒有六鰓鰩。一九八○年七月五日,南非魚類學家畢克Bickell在開普敦海岸邊發現一隻被海浪沖上岸的六鰓鰩,同年十月發表這隻鰩是魚類分類學上的新科、新屬、新種,佔非常重要地位。

在畢克氏發表六鰓鰩之前,一九七八年三月日本學者曾在長江口外海發現兩尾六鰓鰩,一九七九年八月,大陸珠江口也發現一尾,但因一直到一九八一年及今年才分別確定後來發現的六鰓鰩是另一新種,命名為長吻六鰓鰩。沈世傑昨天宣佈的楊氏六鰓鰩,與畢克氏六鰓鰩及長吻六鰓鰩是不同種的全新魚種,深具研究價值。

楊氏六鰓鰩尾巴上有棘,前吻很尖,呈尖銳的三角

【1984-12-06/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六鰓鰩 東港捕獲 稀世寶貝

【台北訊】
水產專家楊鴻嘉最近在高雄縣東港海域,捕獲一尾被國際魚類學家視為稀世寶貝的「六鰓鰩」。據指出,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僅發現五尾六鰓鰩;而東港發現的這尾已經專家認定是新品種。

六鰓鰩是一種軟骨魚類,體型呈扁平狀,因其有六個鰓孔,所以稱之為六鰓鰩。

這種魚是當今受世人矚目的稀有深海魚類,一九八○年南非魚類學家畢克首先發現此一新魚種。當時震撼了國際學術界。一九八一和一九八四年,中國大陸及日本也相繼發現與南非種不同的「長吻六鰓鰩」,使得六鰓鰩科的魚類增至四尾,分屬兩個種類。

高雄水產試驗所專家楊鴻嘉最近在東港採到的雄性六鰓鰩,全長一百零四公分,經沈世傑教授等水產專家認定確屬世界新品種。因此目前全世界的六鰓鰩科魚類又增為五尾,分屬三個種類。

專家表示,六鰓鰩雖無經濟價值,但在生物演化及學術價值上卻占重要地位。

【1985-01-02/聯合報/03版/】

與大鰩魚共舞
潛水同好遠征雅浦島 對水中舞群優雅舞姿讚歎不已

【記者 張銘隆/報導.攝影】
●隨著關島免簽證入境開放,和美國大陸航空公司大力推展密克羅尼西亞諸島遊程,我國潛水旅遊者的腳步也漸次深入各邊遠島嶼;北市晉快潛水會員近日成為我國到訪雅浦島的第一批潛水旅遊者,除了在水中見識了雅浦聞名於世的大鰩魚優雅舞姿外,並領略了大洋洲小島的傳統風情。

雅浦島在世界潛水圈中以群棲的大鰩魚見稱,島東部和西部各一處的「鰩魚谷」,分別在夏季和冬季有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的鰩魚發現率。蘇焉等人是於本月15日乘大陸航空班機經關島轉到雅浦,當天走訪島上的小村欣賞雅浦出名的石錢、部落生活和傳統歌舞,熟知密克羅尼西亞的大陸航空公司經理郭興昌指出,密克羅尼西亞傳統文化正普遍受到美國式生活的侵蝕,但雅浦則因為島民的私有土地觀念特別強,也因而保留了較多的傳統文化特色,島上民族過去漂洋過海遠征帛琉採石,製作的「石錢」至今仍存在現實生活中,讓人們憑弔先袓冒險犯難精神。

蘇焉等人並在17日開始下水欣賞雅浦的海底風光,他指出,雅浦的大鰩魚雖沒有熱帶魚一般鮮艷的體色,但在海底的泳姿優雅,尤其是當一群七、八尾絲毫不理會潛水人的大鰩魚,在水中列隊通過,或在潛水者頭上盤旋,真會讓人覺得與大自然完全結合,和野生動物之間沒有隔閡,享受「與魚共舞」的快樂。

蘇焉等在島上三次「賞鰩潛水」,三次都順利會見魚群,實地驗證了「百分之百」的發現率,他們並在潛水中發現一尾「新登錄」的雌性大鰩,依當地潛水的成規,以潛水團中唯一女性成員、模特兒邢靜媛的小名「媛媛」給予命名,以後到訪的我國潛水者將可以照著潛水碼頭邊的特徵登錄,潛水尋訪這尾有我國女性名字的鰩魚。

【1993-08-22/民生報/06版/戶外活動】

鋸齒鯊真是怪模樣

【嘉倫】
早期台灣乩童起駕時,猛揮著「沙魚棒」敲擊後背血流如注,這根兩排長有鋒利鋸齒的棒子,其實就是鋸齒鯊長長、如鋸子狀的嘴巴,不過,現在台灣沿海、淡水,已經很少看到鋸齒鯊的芳蹤,甚至有人懷疑,鋸齒鯊已經在台灣消失。

鋸齒鯊,在台灣又被稱為「劍鯊」或是「劍魚」,其實,在分類學上,這種魚類並不是鯊,而是介於鯊與魟之間的鰩科魚類,而長有鋸齒的,就稱為鋸鰩 (Sawfish)。全世界共有七種鋸鰩,屬於底棲性、卵胎生的魚類,多數生長在較溫暖的熱帶水域,悠游於海洋、淡海水交接的河口、甚至可以上溯到淡水河域,分布範圍很廣。

從分類學、較嚴謹的角度來看,台灣只出現過一種尖齒鋸鰩(Knifetooth Sawfish),因為在台灣只能找到尖齒鋸鰩的標本。而若從目擊、發現記錄上看,這次從新加坡運來的小齒鋸鰩,在台灣也曾出現過,只是,現在幾乎不見蹤影。

小齒鋸鰩,又稱為淡水鋸鰩,算是鋸鰩家族裡的「大個子」,從頭到尾,最大可以長到七公尺長,光是嘴上那根利鋸,就有一百八十公分,比一般人身高還長。

與鮭魚一樣,小鋸齒鰩有洄游習性,再加上研究不多,使其一生充滿神秘色彩,牠們在幼年時,生活在淡水河中,成長期間會順著河水下游,回到大海中,性成熟的雌、雄魚會在大海中交配,然後再上溯、回到淡水河域生育下一代。

在海洋世界中,鋸鰩可算是個狠角色,常游在海底打獵,當發現獵物時,牠會凶猛、迅速揮動著長長鋸子,把小魚、烏賊等獵物殺死,再用尖利的鋸齒,把獵物剁切成小塊吃。雖然,牠在海底霸氣十足、橫行無阻,但是,牠終究敵不過人類,常常被捕蝦的拖網漁船捕獲。尖利鋸齒,被割下當裝飾品,粗糙魚膚也是裝飾品的好材料,魚肉則成為桌上佳餚。

【2000-06-24/民生報/32版/戶外旅遊】

鋸齒鯊交換翻車魚
新加坡海底世界 桃園海生館 達成海洋外交

【特派記者張嘉倫/新加坡二十三日專電】
著名的新加坡海底世界與桃園海洋生態教育館,今天簽下交換珍貴海洋魚類合約,海底世界將贈予桃園海洋館一隻台灣海域幾近消失的鋸齒鯊 (Sawfish,學名為小鋸齒鰩),我方則在明年初回贈翻車魚。鋸齒鯊將於二十五日淩晨三時搭乘華航飛機來台,不僅為台灣與新加坡海洋教育交流添新頁,也讓國人重見珍貴的鋸齒鯊。

這項台灣與新加坡民間的「海洋外交」,今天下午在新加坡聖陶沙的海底世界正式簽約,由海底世界總經理陳嘉壽與桃園海洋館董事長陳太村、副總經理胡禎祥簽定生物互換合約,新加坡將贈送桃園海洋館一隻雌性、二點四公尺長的小鋸齒鰩,而桃園海洋館則在明年初回贈有太陽魚之稱的翻車魚。

出席這項簽約儀式的有我駐新加坡代表歐陽瑞雄、擁有新加坡海底世界的虎豹集團執行董事莊輝煌及華航新加坡分公司經理郭長順等人。莊輝煌指出,這是新加坡海底世界第一次與台灣地區的同業合作,也是該館第一次空中運送如此大型的海底生物,希望藉由生物交換計畫,喚起兩地民眾生態保育觀念,並與台灣多舉辦海洋科技、文化、教育等交流活動。

新加坡海底世界館飼有兩隻雌性小鋸齒鰩,均來自澳洲昆士蘭北部,其中三歲半、體型較大的鋸齒鰩,將在該館技術人員陪同下,於二十五日淩晨三時搭乘華航飛機來台,預計當天上午八時抵達桃園海洋館,全程約需要八小時。

參與這次交換計畫的研究人員許鐘綱指出,這個即將來台的貴客,非常珍貴,幾年前澳洲學術界曾致力將其列入華盛頓公約組織的保育名單中,但是沒有成功。而布魯斯則強調,對鋸齒鰩的了解,趕不上消失的速度,過去曾經廣泛分布於澳洲東北部、印尼、新幾內亞一帶,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應盡快將鋸齒鰩列入保育名單中。

而桃園海洋館將在明年初回贈翻車魚,翻車魚廣泛分布在溫暖水域,頭大、尾小長相滑稽可愛,喜歡翻滾、側躺在海面上,像做太陽浴,又叫做太陽魚。由於翻車魚表皮柔軟、脆弱,一旦碰傷就會死亡,再加上生性膽小、易受驚,捕捉、飼養都非常困難,目前只有日本伊豆水產株式會社馴養成功,因此,新加坡海洋世界對翻車魚非常期待。

【2000-06-24/民生報/32版/戶外旅遊】

海洋奇珍園 展示‘波口鱟頭鰩’
頭如魚 尾如鯊魚 被稱為活化石

【記者胡靖宇/高雄報導】
澄清湖海洋奇珍園昨天公布在菲律賓外海捕獲頭如魟魚、尾如鯊魚的「波口鱟頭鰩」,這是台灣水產試驗所十年前發現後,民間首次發現活的「波口鱟頭鰩」,這種介於魟魚、鯊魚演化過程中的另一系,可說是兩種生物演化的證明,而被稱為活化石。

海洋奇珍園鄭江富表示,鯊魚最早出現於四億年前的地球泥盆紀,經過兩億年漫長的演化,尾巴依然保持原狀,但頭部已經逐漸變成寬且扁平的鰩魚,嘴巴和鰓都在頭部底下,以利在海底沙層上尋找螃蟹、蝦子等獵物,再經過一億年又有部分演化成只有尾巴、沒有尾鰭的魟魚。

因為鱟頭鰩生活在五十公尺的深海,非常習慣水底六大氣壓的力量,但以往該種魚被釣起,直接拉出水面時,常因壓力突然改變而死亡,存活率極低,推估該魚誤入魚網,因為漁民起網緩慢才存活過來。

海洋奇珍園的波口鱟頭鰩長約九十公分,約五、六歲,還屬幼魚,成年時則可長達三公尺,外型非常特別,嘴巴有如波浪型的拉鏈,背部呈淺藍色,頭部下方有五道腮及鯨鯊般的白斑點,非常亮麗,游動時更為優雅。

【2000-12-21/民生報/CR2版/高屏新聞】

鱟頭鰩 亮麗活化石
雖是數億年前老魚類的模樣 外型可炫呢

【記者胡宗鳳/鳥松報導】
三億年前的沙魚被稱為「鱟」,長得啥樣?台灣迄今少有人看過。澄清湖海洋奇珍園的鱟頭鰩,不但狀如三億年前的「鱟」,業經證實為稀有的活化石,想看的人,不妨前往一睹真面目。

這條鱟頭鰩,是漁船在菲律賓外海捕獲,身長約九十公分,頭部扁平,嘴巴如拉鏈像波浪般,背部呈淺藍色,下方左右各有五道腮,無數的白斑點散佈其間,有如片片的雪花,非常亮麗、稀有。

海洋奇珍園董事長鄭江富說,鱟頭鰩屬於魚賁科,肉食,性溫馴。經查沙魚約四億年前出現於地球的泥盆紀。經過兩億年漫長的演化,尾巴依然保持原狀,但頭部已經逐漸演變成寬且扁平的鰩魚,嘴巴和鰓都在頭底下,且嗅覺敏銳,有利在海底沙上找獵物,如螃蟹或蝦子。再經過一億年,才演化成只有尾巴沒有尾鰭的魟魚。

他曾於十年前看過鱟頭鰩,但被漁夫撈上後就死掉;由於翻遍記載有各式稀有魚類的圖鑑,都找不到相似的魚,祇懷疑長得很像沙魚。後經證實為鱟頭鰩。

海洋奇珍園的鱟頭鰩,剛開始因不適應環境,工作人員投以各種飼料,都不願進食,經過廿多天的悉心照顧,及改投以螃蟹和泰國蝦後,才開口進食,而且食慾越來越好,如今每天能吃上一斤多的泰國蝦,長得健康又活潑。

【2000-12-21/聯合報/19版/高屏澎生活圈】

中國黃點甫魚 東鯊館決人工養殖
獲漁民轉贈 盼藉養殖研究它的特性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成功鎮漁民日前捕獲三尾罕見的中國黃點鯆,由於牠體內器官和體型具有◆、魟的特徵,表皮卻與鯊魚魚鱗相似。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正嘗試人工養殖,希望進一步揭開牠的生態特性。

館長陳文榮說,成功鎮漁民前天在東海岸外海作業,用三層網捕獲三尾罕見的「怪魚」,發現表皮顆粒粗糙且帶有砂質感,因不具經濟價值,決定轉贈給他飼養,經查閱魚類圖鑑,證實為中國黃點鯆。

陳文榮指出,被捕獲的中國黃點鯆又稱中華圓扇鰩,體盤肩部寬約三十公分,體盤長七十公分,尾部長有魚鰭;口裂橫向,略成淺弧形;齒細小而多,鰓裂五對,胸鰭發達。主要分布大陸南海、東海及黃海、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及韓國西南海域。

他並指出,由於魟、◆的尾鰭經過加工後,並沒有像魚翅般出現膠質狀;但鯆卻與鯊魚的尾鰭均具有膠質,仍然可以製成魚翅。漁民表示,過去捕獲中國黃點鯆的次數不多,但牠出現在台灣東海岸海域,不免讓人感到非常好奇。

【2001-01-12/聯合報/18版/台東縣新聞】

鋸齒鯊 將住進澎湖水族館
館方向新加坡「承租」 嘴部長了「鋸子」 生性兇猛

【記者肇瑩如/馬公報導】
澎湖水族館慶祝三周年館慶,將從新加坡引進一條身長約兩公尺的鋸齒鯊,鋸齒鯊生性兇猛,嘴部帶了一把「鋸子」,館方擔心可能傷及潛水餵食人員,頗傷腦筋,只要克服運送及安置等問題,這條台灣少見的鋸齒鯊最快下周即可來到澎湖水族館與遊客見面。

澎湖水族館將於四月一日歡慶開館三周年,館方策劃了多項慶祝活動,其中包括引進堪稱「重量級」的鋸齒鯊。館內人員說,鋸齒鯊是因它的「鋸子」特徵而得名,從學術上來看,應稱為「劍鯊」或「小齒鋸鰩」,這種軟骨魚類多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一帶溫暖海域。

館內人員說,這條鋸齒鯊原來自澳洲,現飼養於新加坡聖淘沙水族館,引進人原本開價一條八十萬元,但水族館限於經費只能「承租」,暫定以每個月七千元先租展一年。

如果雙方合約簽妥,鋸齒鯊將從新加坡運往桃園,再經由路運及船運抵達澎湖水族館,館方原本計畫飼養在大洋池裡,但擔心潛水餵食人員可能因此受傷,獨立展示又欠缺動態效果,館方仍在研究,待克服技術問題後,將趕在館慶前入館。

【2001-03-24/聯合報/19版/高屏澎生活圈】

魟魚數量少 市場搶手

【記者溫筆良/枋寮報導】
枋寮鄉多位漁民昨天捕到魟魚,數量不多,軟骨的魟魚有大量膠質,口感很好,一、二十尾魟魚,很快被搶購一空。民眾說,煮湯、紅燒,一魚可以多種吃法。

有廿餘年捕漁經驗的陳姓漁民說,喜歡潛入海底沙堆裡覓食的魟魚,成群結隊出現,平時不容易捕到,冬季時常有收獲。昨天有多位漁民捕到一、二十尾大小不同魟魚。

魟魚在市場裡零售,每台斤約200元,每隻約3、400元數量不多,很快就賣完了。枋寮區漁會人員說,魟魚又叫「海鰩魚」,骨骼全是軟骨,吃起來有滑嫩的感覺,口感很好,適合用來冬季進補。多半棲息在近海海底的沙堆裡,以捕食蝦、小螃蟹為主,軟骨魚多膠質,許多民眾很喜歡吃,但數量不多,在漁市場很搶手。

【2005-12-30/聯合報/C2版/屏東縣新聞】

《紐時周報全文精譯》

魚翅羹隱藏的代價:貨源愈來愈難找
The Hidden Cost of Shark Fin Soup: Its Source Is Becoming Hard to Find


【楊清順譯】
原文請見本周一(1月16日)隨本報出刊的紐時周報四版中

每天大清早,在厄瓜多爾曼塔海灘,身穿破T恤、動作粗魯、俐落的男子從小木船拖出數百尾死沙魚放在白沙上,鮮血染紅捲上沙灘的冰涼海水。

他們用去骨刀支解這些本來孔武有力的掠食動物,切掉魚頭,切出大塊肉,砍掉尾巴。最重要的是,他們切下背鰭和腹鰭,一「套」可賣一百美元左右。

五十七歲的路易斯‧薩爾托邊切沙魚邊說:「真正重要的是鰭,在中國很好賣。」

的確,這些鰭透過半合法的網絡外銷香港、北京、台灣、新加坡及其他亞洲富裕地區,在那裡,滿滿一碗據說具有療效或壯陽效果的魚翅羹賣到兩百美元。

海洋生物學家說,這種吃魚翅的風氣正逐漸消滅全球海洋一種最古老的生物,威脅到已因過度捕撈而受打擊的海洋生態。有些沙魚,如雙髻鯊和大白鯊,過去十五年至少減少了70%,加勒比海有些沙魚,像白嘴鯊則已經絕跡。

加拿大新斯科亞哈利法克斯達豪西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蘭森‧邁爾斯說:「你去全世界的環礁看看,除了確實做好保護的地方,其他都沒有沙魚了。魚翅身價太高,連完全無害的沙魚,例如鯨鯊也慘遭屠殺取翅。」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估計,二○○三年捕撈的沙魚及其近親魟魚與鰩魚達七十七萬六千五百公噸,是五十年前的三倍。這是因為亞洲人吃魚翅羹蔚為風氣,還被視為地位象徵。

香港魚翅行商會主席趙楨祥說:「中國人宴客請吃魚翅是傳統,中國人宴客沒有魚翅就不像樣。」

環保人士說,中國大陸中產階級興起,魚翅可用來向客人炫耀,愈來愈受歡迎。

舊金山環保團體「援助野生動物」執行長彼德‧奈茨說:「對很多漁民來說,捕撈沙魚本來不划算,因為沙魚肉價值不高。現在由於魚翅身價這麼高,已經完全改觀。」

亞洲外海的沙魚大體上已捕撈殆盡,漁民把焦點轉到還有很多沙魚的地方,例如從秘魯向北延伸到中美洲的太平洋寒冷深海。

最近某日,四十二歲的船長尼爾森‧拉赫駕駛拖網漁船「艾哈達號」進入曼塔的漁港,貨艙裝滿最常見的太平洋沙魚,還有一百五十尾藍鯊及長尾鯊。

拉赫說:「他們希望我們不要抓沙魚,但我們要應付開銷,要生活,不得不抓。」

厄瓜多爾在二○○四年禁止魚翅外銷,捕撈沙魚也違法。但厄瓜多爾海軍檢查官安東尼奧‧藍波最近一天前往漁港警告捕鯊會受到罰鍰等處分時,拿著刀的漁民僅抬頭瞄了他一眼。買家也沒閒著,手裡抓著大把美鈔搶購沙魚。

藍波無可奈何地說:「這就是厄瓜多爾的活力,犯法的事照做不誤。」

【2006-01-19/聯合報/C6版/教育】

Read more...

總網頁瀏覽量

About This Blog

Just About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