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鰩」相關新聞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捕豹鰩記
【葉映紅‧譯】
我原先準備去捕鯊魚,渴望和牠來一番激門。然而,船長建議我們攻擊另一個巨大、像蝙蝠一樣的動物,並且說那才是最難纏的東西。
我實在不欣賞現在跟我糾纏的這個怪物,一直到我發覺,自己是在跟一個三百磅重的物體搏鬥時,才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而且這一隻在牠的同族中還算是較小的呢!
每次我試著把繩子拖回來一點時,牠就猛烈掙扎一次,我雖然戴著皮手套仍覺得很吃力,就好像倒拿火紅的鐵箝般疼痛。
當時,我們的船「巴瑞科達號」,正慢慢地通過基維斯海岸外六哩的一處沙洲沼地邊緣,我站在船頭,把鯨叉槍架在手臂下,忽然,發現有一團東西漸漸向船身靠近。
泰德小聲的說:「慢慢來,牠還沒看見我們,你可以給他一槍!」
我看了腳底下九百呎長六百磅重的尼龍釣魚線一眼,把槍舉起,手指頭兒按在扳機上,現在只相距廿五碼了,我把距離、水深、折光度調整後,挾緊鯨叉槍,「砰」的一聲,發出一槍,強大的後座力打擊著我的肩膀,鯨叉向前筆直地飛射過去,靜止了數秒鐘,平靜的水面開始翻騰起來,捲起層層浪花,鯨叉射中了這隻豹鰩(譯者註:這是一種軟骨魚類,可供食用)的左翼,於是展開了一場惡。
去年冬天,我在德州休士敦碰到我的老友佛加特,才開始有捕的鱷的念頭。在他家裡,他拿出一隻在英國伯明罕製造的鯨叉給我看,形狀很像一支老式的來福槍。他告訴我,這支槍的火力足以殺死一隻小鯨魚。
以後的幾天裏,我腦海裡一直打著一個念頭。過了一個禮拜,我寄一封信給佛加特,請他替我買一隻鯨叉槍,並問他,是否可用來在佛羅里達海岸外捕鯊魚?一週後,我收到了鯨叉槍。一個月後,我到了佛州。在佛州我花了幾天時間找一位有經驗,願意跟我一齊去捕鯊魚的船長。
當我說出想去捕鯊魚時,他們都很驚訝地注視我,就好像我在宣佈競選邁阿密市長似的。有人還要我再說一遍,我只好再說:「我要捕鯊魚!」
他們還神經兮兮地問:「鯊魚是什麼?」
我說:「你是應該知道的,那是一種會吃人的大魚。
他們打斷我說:「別開玩笑了,我們已經好久沒見過鯊魚了,你為什麼不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呢?例如到愛斯基摩或格陵蘭去探險……」
一直都是這種情形,最後,我碰到泰德。他說:「還不錯!」所以,我們一同出發了。
第三天快要結束時,我們看到很多鯊魚,但是,最大的也不過三呎,而且我們也無法靠近,以槍射擊。
第四天早上仍是毫無所獲。泰德問我:「用那根槍去射一隻大的豹鰩,你以為如何?」他說,他有把握可捕到豹鰩。他還說,捕捉鯊魚所花的力氣,無法與捕捉這種巨大的像蝙蝠一樣的動物相比。我當然贊成,我就喜歡和獵獲物搏鬥,而且,當天中午,我們就發現了一隻豹鰩!
鯨叉射出後,這一團沉重的的魚線也隨著飛快地滑出去,使得皮手套內緊握釣魚線的手心隱隱發痛,我想把這個怪物拉到船頭索栓的附近,忽然,繩子的速度緩慢了,我不知道是繩子斷了,還是豹鰩掙脫了鯨叉。
這時,泰德大聲對我說:「抓穩,牠跑到左邊來了。」
數秒後,繩子又開始拉緊了,並且像剛射出去的箭的弓弦般震顫,我知道那是豹鰩在掙扎。我兩手緊抓著繩子,把頂繫緊在索栓上,開始往回拉。
以後廿分鐵內我就是這麼用勁地拉著,我支著腿靠在船頭的欄杆上,兩手交替地拖拉這根潮溼的尼龍線,每一次拉回幾吋或幾呎後,豹鰩就會開始另一次的掙扎,於是,又被牠拉走我剛剛好不容易拉回來的釣魚線,釣魚線抽回的速度非常快,以致我雖然戴了皮手套仍感到疼痛,手心發盪,好像拿倒了發紅的火箝,我注意到,兩隻手套的掌心部份,已經磨出好幾個洞來了。
漸漸地,這種掙扎速度減慢,次數減少了,好像這隻「大魚」已經累了。最後,牠停在我們的船邊,泰德交給我一枝大魚叉,我試了三次,才勾住牠的下顎,在泰德的協助下,我們把牠從水裏拖到船尾的甲板上。這隻豹鰩兩翼間的距離約六呎,估計牠的重量在三百磅左石。
我把釣魚線切斷,拔下鯨又,並且給牠照了幾張相,然後把牠翻轉過來。當泰德搖動曲柄發動引擎時,牠的兩翼還曾輕輕地划動呢!
泰德微笑地問我:「還有意思再捉一隻嗎?我知道一價地方可以抓到真正的大豹鰩。」
我回答說:「為什麼不?畢竟這是我們此行的目的,而且抓到一隻真正的大豹鰩可能更有趣呢!」我搖動著冰啤酒中的冰塊,來回按摩已經長出水泡的手掌。
【1970-12-09/經濟日報/12版/】
愛爾蘭魟魚近絕種 加展開獵海豹行動
【合眾國際社倫敦四日電】
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學雜誌報導了一名科學家所稱,濫捕魚類使一種魚瀕臨絕種邊緣的案例。
這種魚是歐洲人愛吃的鰩魚(編按:此間稱紅魚的一種),牠的漁場在愛爾蘭海,以前終年都是這種魚,現在已消失殆盡。
魚類實驗室主任布蘭德說,研究船曾下網八百餘次但未找到半尾鰩魚,有些地區已有十五年未捕到這種魚。
【1981-03-06/民生報/03版/今日話題】
世界魚種添新紀錄!
沈世傑發玩「楊氏六鰓鰩」
【台北訊】
台灣大學動物系教授沈世傑昨天宣布,他發現一種重要的新魚種,暫命名為楊氏六鰓鰩,為世界魚種新添一項紀錄。
沈世傑是在從事國科會補助;與中央研究院李信徹、中山大學莫顯蕎等人合作的「台灣魚類之調查」計畫時,鑑定出這種新魚種。
這尾長一○四公分,寬五十四點五公分的楊氏六鰓鰩,是上月廿九日由沈世傑研究員劉振鄉在東港採集到的。當送到台北時,沈世傑一見到就高興不已,因為他三年前就推測這種魚可能在台灣沿海出現,但一直無所獲。
沈世傑表示,在一九八○年七月之前,全世界發現的鰩都是五個鰓,沒有六鰓鰩。一九八○年七月五日,南非魚類學家畢克Bickell在開普敦海岸邊發現一隻被海浪沖上岸的六鰓鰩,同年十月發表這隻鰩是魚類分類學上的新科、新屬、新種,佔非常重要地位。
在畢克氏發表六鰓鰩之前,一九七八年三月日本學者曾在長江口外海發現兩尾六鰓鰩,一九七九年八月,大陸珠江口也發現一尾,但因一直到一九八一年及今年才分別確定後來發現的六鰓鰩是另一新種,命名為長吻六鰓鰩。沈世傑昨天宣佈的楊氏六鰓鰩,與畢克氏六鰓鰩及長吻六鰓鰩是不同種的全新魚種,深具研究價值。
楊氏六鰓鰩尾巴上有棘,前吻很尖,呈尖銳的三角
【1984-12-06/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六鰓鰩 東港捕獲 稀世寶貝
【台北訊】
水產專家楊鴻嘉最近在高雄縣東港海域,捕獲一尾被國際魚類學家視為稀世寶貝的「六鰓鰩」。據指出,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僅發現五尾六鰓鰩;而東港發現的這尾已經專家認定是新品種。
六鰓鰩是一種軟骨魚類,體型呈扁平狀,因其有六個鰓孔,所以稱之為六鰓鰩。
這種魚是當今受世人矚目的稀有深海魚類,一九八○年南非魚類學家畢克首先發現此一新魚種。當時震撼了國際學術界。一九八一和一九八四年,中國大陸及日本也相繼發現與南非種不同的「長吻六鰓鰩」,使得六鰓鰩科的魚類增至四尾,分屬兩個種類。
高雄水產試驗所專家楊鴻嘉最近在東港採到的雄性六鰓鰩,全長一百零四公分,經沈世傑教授等水產專家認定確屬世界新品種。因此目前全世界的六鰓鰩科魚類又增為五尾,分屬三個種類。
專家表示,六鰓鰩雖無經濟價值,但在生物演化及學術價值上卻占重要地位。
【1985-01-02/聯合報/03版/】
與大鰩魚共舞
潛水同好遠征雅浦島 對水中舞群優雅舞姿讚歎不已
【記者 張銘隆/報導.攝影】
●隨著關島免簽證入境開放,和美國大陸航空公司大力推展密克羅尼西亞諸島遊程,我國潛水旅遊者的腳步也漸次深入各邊遠島嶼;北市晉快潛水會員近日成為我國到訪雅浦島的第一批潛水旅遊者,除了在水中見識了雅浦聞名於世的大鰩魚優雅舞姿外,並領略了大洋洲小島的傳統風情。
雅浦島在世界潛水圈中以群棲的大鰩魚見稱,島東部和西部各一處的「鰩魚谷」,分別在夏季和冬季有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的鰩魚發現率。蘇焉等人是於本月15日乘大陸航空班機經關島轉到雅浦,當天走訪島上的小村欣賞雅浦出名的石錢、部落生活和傳統歌舞,熟知密克羅尼西亞的大陸航空公司經理郭興昌指出,密克羅尼西亞傳統文化正普遍受到美國式生活的侵蝕,但雅浦則因為島民的私有土地觀念特別強,也因而保留了較多的傳統文化特色,島上民族過去漂洋過海遠征帛琉採石,製作的「石錢」至今仍存在現實生活中,讓人們憑弔先袓冒險犯難精神。
蘇焉等人並在17日開始下水欣賞雅浦的海底風光,他指出,雅浦的大鰩魚雖沒有熱帶魚一般鮮艷的體色,但在海底的泳姿優雅,尤其是當一群七、八尾絲毫不理會潛水人的大鰩魚,在水中列隊通過,或在潛水者頭上盤旋,真會讓人覺得與大自然完全結合,和野生動物之間沒有隔閡,享受「與魚共舞」的快樂。
蘇焉等在島上三次「賞鰩潛水」,三次都順利會見魚群,實地驗證了「百分之百」的發現率,他們並在潛水中發現一尾「新登錄」的雌性大鰩,依當地潛水的成規,以潛水團中唯一女性成員、模特兒邢靜媛的小名「媛媛」給予命名,以後到訪的我國潛水者將可以照著潛水碼頭邊的特徵登錄,潛水尋訪這尾有我國女性名字的鰩魚。
【1993-08-22/民生報/06版/戶外活動】
鋸齒鯊真是怪模樣
【嘉倫】
早期台灣乩童起駕時,猛揮著「沙魚棒」敲擊後背血流如注,這根兩排長有鋒利鋸齒的棒子,其實就是鋸齒鯊長長、如鋸子狀的嘴巴,不過,現在台灣沿海、淡水,已經很少看到鋸齒鯊的芳蹤,甚至有人懷疑,鋸齒鯊已經在台灣消失。
鋸齒鯊,在台灣又被稱為「劍鯊」或是「劍魚」,其實,在分類學上,這種魚類並不是鯊,而是介於鯊與魟之間的鰩科魚類,而長有鋸齒的,就稱為鋸鰩 (Sawfish)。全世界共有七種鋸鰩,屬於底棲性、卵胎生的魚類,多數生長在較溫暖的熱帶水域,悠游於海洋、淡海水交接的河口、甚至可以上溯到淡水河域,分布範圍很廣。
從分類學、較嚴謹的角度來看,台灣只出現過一種尖齒鋸鰩(Knifetooth Sawfish),因為在台灣只能找到尖齒鋸鰩的標本。而若從目擊、發現記錄上看,這次從新加坡運來的小齒鋸鰩,在台灣也曾出現過,只是,現在幾乎不見蹤影。
小齒鋸鰩,又稱為淡水鋸鰩,算是鋸鰩家族裡的「大個子」,從頭到尾,最大可以長到七公尺長,光是嘴上那根利鋸,就有一百八十公分,比一般人身高還長。
與鮭魚一樣,小鋸齒鰩有洄游習性,再加上研究不多,使其一生充滿神秘色彩,牠們在幼年時,生活在淡水河中,成長期間會順著河水下游,回到大海中,性成熟的雌、雄魚會在大海中交配,然後再上溯、回到淡水河域生育下一代。
在海洋世界中,鋸鰩可算是個狠角色,常游在海底打獵,當發現獵物時,牠會凶猛、迅速揮動著長長鋸子,把小魚、烏賊等獵物殺死,再用尖利的鋸齒,把獵物剁切成小塊吃。雖然,牠在海底霸氣十足、橫行無阻,但是,牠終究敵不過人類,常常被捕蝦的拖網漁船捕獲。尖利鋸齒,被割下當裝飾品,粗糙魚膚也是裝飾品的好材料,魚肉則成為桌上佳餚。
【2000-06-24/民生報/32版/戶外旅遊】
鋸齒鯊交換翻車魚
新加坡海底世界 桃園海生館 達成海洋外交
【特派記者張嘉倫/新加坡二十三日專電】
著名的新加坡海底世界與桃園海洋生態教育館,今天簽下交換珍貴海洋魚類合約,海底世界將贈予桃園海洋館一隻台灣海域幾近消失的鋸齒鯊 (Sawfish,學名為小鋸齒鰩),我方則在明年初回贈翻車魚。鋸齒鯊將於二十五日淩晨三時搭乘華航飛機來台,不僅為台灣與新加坡海洋教育交流添新頁,也讓國人重見珍貴的鋸齒鯊。
這項台灣與新加坡民間的「海洋外交」,今天下午在新加坡聖陶沙的海底世界正式簽約,由海底世界總經理陳嘉壽與桃園海洋館董事長陳太村、副總經理胡禎祥簽定生物互換合約,新加坡將贈送桃園海洋館一隻雌性、二點四公尺長的小鋸齒鰩,而桃園海洋館則在明年初回贈有太陽魚之稱的翻車魚。
出席這項簽約儀式的有我駐新加坡代表歐陽瑞雄、擁有新加坡海底世界的虎豹集團執行董事莊輝煌及華航新加坡分公司經理郭長順等人。莊輝煌指出,這是新加坡海底世界第一次與台灣地區的同業合作,也是該館第一次空中運送如此大型的海底生物,希望藉由生物交換計畫,喚起兩地民眾生態保育觀念,並與台灣多舉辦海洋科技、文化、教育等交流活動。
新加坡海底世界館飼有兩隻雌性小鋸齒鰩,均來自澳洲昆士蘭北部,其中三歲半、體型較大的鋸齒鰩,將在該館技術人員陪同下,於二十五日淩晨三時搭乘華航飛機來台,預計當天上午八時抵達桃園海洋館,全程約需要八小時。
參與這次交換計畫的研究人員許鐘綱指出,這個即將來台的貴客,非常珍貴,幾年前澳洲學術界曾致力將其列入華盛頓公約組織的保育名單中,但是沒有成功。而布魯斯則強調,對鋸齒鰩的了解,趕不上消失的速度,過去曾經廣泛分布於澳洲東北部、印尼、新幾內亞一帶,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應盡快將鋸齒鰩列入保育名單中。
而桃園海洋館將在明年初回贈翻車魚,翻車魚廣泛分布在溫暖水域,頭大、尾小長相滑稽可愛,喜歡翻滾、側躺在海面上,像做太陽浴,又叫做太陽魚。由於翻車魚表皮柔軟、脆弱,一旦碰傷就會死亡,再加上生性膽小、易受驚,捕捉、飼養都非常困難,目前只有日本伊豆水產株式會社馴養成功,因此,新加坡海洋世界對翻車魚非常期待。
【2000-06-24/民生報/32版/戶外旅遊】
海洋奇珍園 展示‘波口鱟頭鰩’
頭如魚 尾如鯊魚 被稱為活化石
【記者胡靖宇/高雄報導】
澄清湖海洋奇珍園昨天公布在菲律賓外海捕獲頭如魟魚、尾如鯊魚的「波口鱟頭鰩」,這是台灣水產試驗所十年前發現後,民間首次發現活的「波口鱟頭鰩」,這種介於魟魚、鯊魚演化過程中的另一系,可說是兩種生物演化的證明,而被稱為活化石。
海洋奇珍園鄭江富表示,鯊魚最早出現於四億年前的地球泥盆紀,經過兩億年漫長的演化,尾巴依然保持原狀,但頭部已經逐漸變成寬且扁平的鰩魚,嘴巴和鰓都在頭部底下,以利在海底沙層上尋找螃蟹、蝦子等獵物,再經過一億年又有部分演化成只有尾巴、沒有尾鰭的魟魚。
因為鱟頭鰩生活在五十公尺的深海,非常習慣水底六大氣壓的力量,但以往該種魚被釣起,直接拉出水面時,常因壓力突然改變而死亡,存活率極低,推估該魚誤入魚網,因為漁民起網緩慢才存活過來。
海洋奇珍園的波口鱟頭鰩長約九十公分,約五、六歲,還屬幼魚,成年時則可長達三公尺,外型非常特別,嘴巴有如波浪型的拉鏈,背部呈淺藍色,頭部下方有五道腮及鯨鯊般的白斑點,非常亮麗,游動時更為優雅。
【2000-12-21/民生報/CR2版/高屏新聞】
鱟頭鰩 亮麗活化石
雖是數億年前老魚類的模樣 外型可炫呢
【記者胡宗鳳/鳥松報導】
三億年前的沙魚被稱為「鱟」,長得啥樣?台灣迄今少有人看過。澄清湖海洋奇珍園的鱟頭鰩,不但狀如三億年前的「鱟」,業經證實為稀有的活化石,想看的人,不妨前往一睹真面目。
這條鱟頭鰩,是漁船在菲律賓外海捕獲,身長約九十公分,頭部扁平,嘴巴如拉鏈像波浪般,背部呈淺藍色,下方左右各有五道腮,無數的白斑點散佈其間,有如片片的雪花,非常亮麗、稀有。
海洋奇珍園董事長鄭江富說,鱟頭鰩屬於魚賁科,肉食,性溫馴。經查沙魚約四億年前出現於地球的泥盆紀。經過兩億年漫長的演化,尾巴依然保持原狀,但頭部已經逐漸演變成寬且扁平的鰩魚,嘴巴和鰓都在頭底下,且嗅覺敏銳,有利在海底沙上找獵物,如螃蟹或蝦子。再經過一億年,才演化成只有尾巴沒有尾鰭的魟魚。
他曾於十年前看過鱟頭鰩,但被漁夫撈上後就死掉;由於翻遍記載有各式稀有魚類的圖鑑,都找不到相似的魚,祇懷疑長得很像沙魚。後經證實為鱟頭鰩。
海洋奇珍園的鱟頭鰩,剛開始因不適應環境,工作人員投以各種飼料,都不願進食,經過廿多天的悉心照顧,及改投以螃蟹和泰國蝦後,才開口進食,而且食慾越來越好,如今每天能吃上一斤多的泰國蝦,長得健康又活潑。
【2000-12-21/聯合報/19版/高屏澎生活圈】
中國黃點甫魚 東鯊館決人工養殖
獲漁民轉贈 盼藉養殖研究它的特性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成功鎮漁民日前捕獲三尾罕見的中國黃點鯆,由於牠體內器官和體型具有◆、魟的特徵,表皮卻與鯊魚魚鱗相似。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正嘗試人工養殖,希望進一步揭開牠的生態特性。
館長陳文榮說,成功鎮漁民前天在東海岸外海作業,用三層網捕獲三尾罕見的「怪魚」,發現表皮顆粒粗糙且帶有砂質感,因不具經濟價值,決定轉贈給他飼養,經查閱魚類圖鑑,證實為中國黃點鯆。
陳文榮指出,被捕獲的中國黃點鯆又稱中華圓扇鰩,體盤肩部寬約三十公分,體盤長七十公分,尾部長有魚鰭;口裂橫向,略成淺弧形;齒細小而多,鰓裂五對,胸鰭發達。主要分布大陸南海、東海及黃海、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及韓國西南海域。
他並指出,由於魟、◆的尾鰭經過加工後,並沒有像魚翅般出現膠質狀;但鯆卻與鯊魚的尾鰭均具有膠質,仍然可以製成魚翅。漁民表示,過去捕獲中國黃點鯆的次數不多,但牠出現在台灣東海岸海域,不免讓人感到非常好奇。
【2001-01-12/聯合報/18版/台東縣新聞】
鋸齒鯊 將住進澎湖水族館
館方向新加坡「承租」 嘴部長了「鋸子」 生性兇猛
【記者肇瑩如/馬公報導】
澎湖水族館慶祝三周年館慶,將從新加坡引進一條身長約兩公尺的鋸齒鯊,鋸齒鯊生性兇猛,嘴部帶了一把「鋸子」,館方擔心可能傷及潛水餵食人員,頗傷腦筋,只要克服運送及安置等問題,這條台灣少見的鋸齒鯊最快下周即可來到澎湖水族館與遊客見面。
澎湖水族館將於四月一日歡慶開館三周年,館方策劃了多項慶祝活動,其中包括引進堪稱「重量級」的鋸齒鯊。館內人員說,鋸齒鯊是因它的「鋸子」特徵而得名,從學術上來看,應稱為「劍鯊」或「小齒鋸鰩」,這種軟骨魚類多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一帶溫暖海域。
館內人員說,這條鋸齒鯊原來自澳洲,現飼養於新加坡聖淘沙水族館,引進人原本開價一條八十萬元,但水族館限於經費只能「承租」,暫定以每個月七千元先租展一年。
如果雙方合約簽妥,鋸齒鯊將從新加坡運往桃園,再經由路運及船運抵達澎湖水族館,館方原本計畫飼養在大洋池裡,但擔心潛水餵食人員可能因此受傷,獨立展示又欠缺動態效果,館方仍在研究,待克服技術問題後,將趕在館慶前入館。
【2001-03-24/聯合報/19版/高屏澎生活圈】
魟魚數量少 市場搶手
【記者溫筆良/枋寮報導】
枋寮鄉多位漁民昨天捕到魟魚,數量不多,軟骨的魟魚有大量膠質,口感很好,一、二十尾魟魚,很快被搶購一空。民眾說,煮湯、紅燒,一魚可以多種吃法。
有廿餘年捕漁經驗的陳姓漁民說,喜歡潛入海底沙堆裡覓食的魟魚,成群結隊出現,平時不容易捕到,冬季時常有收獲。昨天有多位漁民捕到一、二十尾大小不同魟魚。
魟魚在市場裡零售,每台斤約200元,每隻約3、400元數量不多,很快就賣完了。枋寮區漁會人員說,魟魚又叫「海鰩魚」,骨骼全是軟骨,吃起來有滑嫩的感覺,口感很好,適合用來冬季進補。多半棲息在近海海底的沙堆裡,以捕食蝦、小螃蟹為主,軟骨魚多膠質,許多民眾很喜歡吃,但數量不多,在漁市場很搶手。
【2005-12-30/聯合報/C2版/屏東縣新聞】
《紐時周報全文精譯》
魚翅羹隱藏的代價:貨源愈來愈難找
The Hidden Cost of Shark Fin Soup: Its Source Is Becoming Hard to Find
【楊清順譯】
原文請見本周一(1月16日)隨本報出刊的紐時周報四版中
每天大清早,在厄瓜多爾曼塔海灘,身穿破T恤、動作粗魯、俐落的男子從小木船拖出數百尾死沙魚放在白沙上,鮮血染紅捲上沙灘的冰涼海水。
他們用去骨刀支解這些本來孔武有力的掠食動物,切掉魚頭,切出大塊肉,砍掉尾巴。最重要的是,他們切下背鰭和腹鰭,一「套」可賣一百美元左右。
五十七歲的路易斯‧薩爾托邊切沙魚邊說:「真正重要的是鰭,在中國很好賣。」
的確,這些鰭透過半合法的網絡外銷香港、北京、台灣、新加坡及其他亞洲富裕地區,在那裡,滿滿一碗據說具有療效或壯陽效果的魚翅羹賣到兩百美元。
海洋生物學家說,這種吃魚翅的風氣正逐漸消滅全球海洋一種最古老的生物,威脅到已因過度捕撈而受打擊的海洋生態。有些沙魚,如雙髻鯊和大白鯊,過去十五年至少減少了70%,加勒比海有些沙魚,像白嘴鯊則已經絕跡。
加拿大新斯科亞哈利法克斯達豪西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蘭森‧邁爾斯說:「你去全世界的環礁看看,除了確實做好保護的地方,其他都沒有沙魚了。魚翅身價太高,連完全無害的沙魚,例如鯨鯊也慘遭屠殺取翅。」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估計,二○○三年捕撈的沙魚及其近親魟魚與鰩魚達七十七萬六千五百公噸,是五十年前的三倍。這是因為亞洲人吃魚翅羹蔚為風氣,還被視為地位象徵。
香港魚翅行商會主席趙楨祥說:「中國人宴客請吃魚翅是傳統,中國人宴客沒有魚翅就不像樣。」
環保人士說,中國大陸中產階級興起,魚翅可用來向客人炫耀,愈來愈受歡迎。
舊金山環保團體「援助野生動物」執行長彼德‧奈茨說:「對很多漁民來說,捕撈沙魚本來不划算,因為沙魚肉價值不高。現在由於魚翅身價這麼高,已經完全改觀。」
亞洲外海的沙魚大體上已捕撈殆盡,漁民把焦點轉到還有很多沙魚的地方,例如從秘魯向北延伸到中美洲的太平洋寒冷深海。
最近某日,四十二歲的船長尼爾森‧拉赫駕駛拖網漁船「艾哈達號」進入曼塔的漁港,貨艙裝滿最常見的太平洋沙魚,還有一百五十尾藍鯊及長尾鯊。
拉赫說:「他們希望我們不要抓沙魚,但我們要應付開銷,要生活,不得不抓。」
厄瓜多爾在二○○四年禁止魚翅外銷,捕撈沙魚也違法。但厄瓜多爾海軍檢查官安東尼奧‧藍波最近一天前往漁港警告捕鯊會受到罰鍰等處分時,拿著刀的漁民僅抬頭瞄了他一眼。買家也沒閒著,手裡抓著大把美鈔搶購沙魚。
藍波無可奈何地說:「這就是厄瓜多爾的活力,犯法的事照做不誤。」
【2006-01-19/聯合報/C6版/教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