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五月四、五日花蓮捕獲巨口鯊相關新聞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花蓮漁民豐濱外海 捕獲罕見深海巨口鯊
中央社 2005-05-04 16:09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四日電)花蓮漁民今天在豐濱鄉外海捕獲一條長達七公尺、重達六百八十九公斤的罕見深海巨口鯊,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表示,學名八鼓鯊的巨口鯊生長於寒帶深海海域,全世界捕獲紀錄不超過三十條,水淺的近海海域相當罕見,為何巨口鯊會出現在淺海海域令人感到不解。

花蓮漁民今天在豐濱外海捕獲罕見的深海巨口鯊,經丈量確認長達七點零四公尺,嘴寬約一公尺半,重六百八十九公斤,王銘章指出,巨口鯊相當罕見,主要是因為生長在寒帶深海海域,清查資料發現全世界捕獲紀錄僅二十九條,但今天卻在花蓮淺海海域被捕獲,令人感到相當難以理解。

這條難得一見的巨口鯊被捕撈上岸後,吸引許多漁民圍觀,有漁民懷疑淺海海域出現巨口鯊的罕見情形,可能與連日來密集發生的地震有關。

王銘章指出,巨口鯊雖然龐大,嘴寬甚至超過一公尺半,但牙齒卻很小且呈鬚狀,與一般印象中有尖牙利齒獵殺海中生物的鯊魚不同,巨口鯊是在深海中利用張大的巨口過濾浮游生物維生,雖然巨口鯊相當罕見,但並未被公告為保育類動物,因肉質含水量比豆腐鯊佳,市價一公斤約賣新台幣六十至七十元。

王銘章表示,因巨口鯊捕獲數量相當少,人類對於巨口鯊的生態和習性也還不清楚,現已送往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進行研究。


捕獲巨口鯊 全球第29尾


〔記者游繡華╱花蓮報導〕

花蓮縣漁民昨天在豐濱沿海捕獲罕見的「巨口鯊」(Megamouth Shark),經花蓮區漁會向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邵廣昭通報及查詢,將成為美國鯊魚協會登錄為全球發現紀錄的第廿九尾,這尾巨口鯊也隨即被運往中研院,將製成標本。

花蓮縣漁民李朝明、李振宏父子,二年前在奇來鼻外海捕獲的巨口鯊,於去年七月被美國鯊魚協會補登錄為全球發現紀錄的第廿尾。漁民戴武男昨天凌晨二時在豐濱沿海,距離海岸近三浬處捕獲到巨口鯊,並在上午十時進港。

花蓮區漁會發現這尾巨口鯊後,隨即通報漁業署及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的研究團隊,經丈量、記錄,這尾巨口鯊體長七點○四公尺、體重六百八十九公斤,在登錄的廿九尾中體型最大。

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表示,這一星期來,漁民已捕獲三尾巨口鯊,而且捕獲地點相近,先前分別在四月廿八日及五月二日捕獲的兩尾巨口鯊,因漁民在非上班時間入港,不知巨口鯊需通報漁業署,目前區漁會只有這兩尾鯊的重量紀錄。

區漁會表示,與鯨鯊同屬濾食性鯊類的巨口鯊、象鮫等三種鯊魚,及俗稱大白鯊的食人鮫,因數量較少,均被漁業署列為須通報的鯊魚。巨口鯊的肉質口感近似鯨鯊,但水含量較高,又近似水鯊,每公斤交易價約六十元。

區漁會表示,這尾巨口鯊由邵廣昭研究團隊購回,製作標本研究,這也將是台灣第一尾巨口鯊標本。



頭大嘴大 細牙成鬚狀

〔記者游繡華╱花蓮報導〕台灣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博士班學生李柏鋒表示,第一尾被學術機構記錄的巨口鯊,是一九七六年間在夏威夷群島外海被發現,是新發現的鯊魚品種,屬鼠鯊目的巨口鯊科,連同昨天在花蓮捕獲的巨口鯊,目前有發現紀錄的只有廿九尾。

李柏鋒目前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邵廣昭指導,以台灣鯊魚生態調查為博士論文主題,在二年前得知花蓮漁民捕獲罕見鯊類巨口鯊後,特別轉請花蓮區漁會協助記錄、通報罕見鯊類訊息。李柏鋒表示,上回那尾巨口鯊只留下照片,這回有魚體可供研究、製作標本,實屬不易。

李柏鋒說,目前美國鯊魚協會有認證紀錄的巨口鯊,以日本最多,有九尾,台灣則有兩尾,都在花蓮外海,而且這尾體長七點○四公尺,應是實體記錄到的最大尾巨口鯊,雖然美國鯊魚協會曾記錄到一尾超過七公尺的巨口鯊,但那屬目測紀錄。

李柏鋒說,巨口鯊的明顯特徵是頭大、嘴大,細牙成鬚狀,和姥鯊科及鯨鯊科的鯊魚一樣,以過濾浮游生物、櫻花蝦等為食物。巨口鯊的尾長,但和長尾鯊科不同,牠的上半葉尾部只有輕微上翹。

李柏鋒說,因巨口鯊捕獲數量極少,對於牠的生態及習性所知不多,目前科學家可確定的是巨口鯊廣泛分布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屬濾食性鯊魚,且牠的身體結構較軟弱、鰭柔軟,活動力低,游泳能力也弱。



中研院:花蓮謎樣巨口鯊具研究價值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四日電)花蓮漁民捕獲罕見的巨口鯊,尺寸是世界排名前兩大,中研院已經買下這條台灣首見完整的巨口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邵廣昭表示,巨口鯊全球紀錄僅捕獲29隻,由於牠是20世紀 3大名魚之一,而且科學家對牠所知有限,因此非常有研究價值。

花蓮漁民戴武男,於豐濱鄉海域無意間捕獲長7.04公尺、重 689公斤的罕見巨口鯊,經花蓮區漁會向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堪稱全球文獻紀錄中最大尾,將交由邵廣昭做成標本研究。邵廣昭指出,漁會正將巨口鯊運到台北的途中,預計在動物園進行解剖。

邵廣昭的博士研究生李柏鋒指出,花蓮第一次捕獲巨口鯊是前年 7月,結果當時還未來得及買下做研究,便被拍賣掉。因此這次獲得花蓮區漁會的通知,趕快以新台幣3萬元買下這條魚。

初步了解,這條巨口鯊的尺寸在全球已捕獲的29隻紀錄中應該屬一屬二大,更令人興奮的是,這是一條母鯊,研究人員非常希望這條鯊魚正在孵化小鯊魚,可以有更多機會研究不同發育期的巨口鯊的生長過程。

李柏鋒說,巨口鯊活動區域在三大洋均有,屬迴游性魚類,在日本到菲律賓之間的海域捕獲數量較多,日本曾捕獲9隻,菲律賓捕獲4隻,另外在非洲東西岸、美國佛羅里達外海都曾捕獲過,白天牠會下潛到 150公尺水深的地方,晚上才會浮上水面吃小生物。

很特別的是,從骨骼、肌肉、基因來分析,巨口鯊與鯨鯊都是濾食性,吃海中小生物長大,不是肉食性鯊魚,但兩者卻非親戚;相反的巨口鯊和大白鯊卻是親戚,結果大白鯊是肉食性。至於為何會這樣,一直讓科學家參不透,這種謎樣的特性正是吸引科學家的最大動力。

李柏鋒強調,從解剖到做成標本展示約需 2個月的時間,未來將暫放在中研院動物所旁邊,待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研究場所確定後再考慮對外展示。



花蓮捕獲巨口鯊 全球稱霸

2005.05.04  中時晚報

徐誌謙/花蓮報導

罕見巨口鯊現蹤花蓮。有45年討海經驗的花蓮漁民戴武男,於豐濱鄉海域無意間捕獲長7.04公尺、重689公斤的罕見巨口鯊,經花蓮區漁會向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堪稱全球文獻紀錄中最大尾,將交由中研院教授邵廣昭做成標本研究。

63歲漁民戴武男表示,3日深夜如往常般駕駛拖網漁船「利德號」到豐濱鄉海域作業,不久發現魚網裡好像有什麼大型魚貨,定神一看,竟然是隻他從沒看過的大嘴巴鯊魚,今日上午帶著這隻怪鯊回花蓮區漁會,立刻引起漁民、民眾一陣騷動,大夥兒交頭接耳討論,連鯨豚調查小組也前往瞭解。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指出,這種鯊魚稱為巨口鯊,花蓮老一輩漁民稱為「大鼓鯊」,以浮游生物和櫻花蝦為主食,花蓮第一次的捕獲紀錄是92年7月3日,體型較小,漁民未通報,最後每公斤60多元價格拍賣,肉質與鯨鯊差不多。

花蓮區漁會推廣股長李凱明表示,他們和美國國際鯊魚研究組織確認,漁民戴武男捕獲的巨口鯊是全世界登記第29尾,也是目前文獻紀錄中體型最完整、最大的一隻,深具研究價值。由於目前全球巨口鯊發現次數不多,這尾超大巨口鯊將北運至中研院,交給邵廣昭教授製成標本予以研究。



具研究價值 中研院買下

 中央社/台北四日電

 花蓮漁民捕獲罕見的巨口鯊,尺寸是世界排名前兩大,中研院已經買下這條台灣首見完整的巨口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邵廣昭表示,巨口鯊全球紀錄僅捕獲二十九隻,由於牠是二十世紀三大名魚之一,而且科學家對牠所知有限,因此非常有研究價值。

 花蓮漁民戴武男,於豐濱鄉海域無意間捕獲罕見巨口鯊,經花蓮區漁會向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堪稱全球文獻紀錄中最大尾,將交由邵廣昭做成標本研究。邵廣昭指出,漁會正將巨口鯊運到台北的途中,預計在動物園進行解剖。

 邵廣昭的博士研究生李柏鋒指出,花蓮第一次捕獲巨口鯊是前年七月,結果當時還未來得及買下做研究,便被拍賣掉。因此這次獲得花蓮區漁會的通知,趕快以新台幣三萬元買下這條魚。

 初步了解,這條巨口鯊是一條母鯊,研究人員非常希望這條鯊魚正在孵化小鯊魚,可以有更多機會研究不同發育期的巨口鯊的生長過程。

 李柏鋒說,巨口鯊活動區域在三大洋均有,屬迴游性魚類,在日本到菲律賓之間的海域捕獲數量較多,日本曾捕獲九隻,菲律賓捕獲四隻,另外在非洲東西岸、美國佛羅里達外海都曾捕獲過,白天牠會下潛到一百五十公尺水深的地方,晚上才會浮上水面吃小生物。

 很特別的是,從骨骼、肌肉、基因來分析,巨口鯊與鯨鯊都是濾食性,吃海中小生物長大,不是肉食性鯊魚,但兩者卻非親戚;相反的巨口鯊和大白鯊卻是親戚,結果大白鯊是肉食性。至於為何會這樣,一直讓科學家參不透,這種謎樣的特性正是吸引科學家的最大動力。

 李柏鋒強調,從解剖到做成標本展示約需二個月的時間,未來將暫放在中研院動物所旁邊,待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研究場所確定後再考慮對外展示。



世界最大巨口鯊台捕獲

全球有紀錄第29尾

【賴文康、鄭智仁╱綜合報導】花蓮漁民昨在豐濱海域捕獲全球最大的巨口鯊!這是台灣第二次捕獲這種罕見深海魚,也是全球紀錄上第二十九尾;這尾長七點零四公尺、重六百八十九公斤的雌性巨口鯊,是迄今世界所見體型最大的一尾。捕獲這尾鯊魚的漁民說:「捕到牠時以為是怪魚呢!真是難得一見。」

難得一見

花蓮區漁會推廣股長李凱明昨接獲通報後,經與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捕獲到的巨口鯊是全世界登錄的第二十九尾;其中美國加州海域發現的一尾,當時目測約七點六公尺,其餘經實際丈量過的,都沒有昨天這尾大。

將製成標本供研究

李凱明立即聯繫中央研究院專門研究鯊魚的邵廣昭教授,由中研院以三萬元買下,昨天下午由花蓮運往台北,送至台北市立動物園解剖,將成為國內第一尾巨口鯊研究標本。

捕獲這尾巨口鯊的漁民戴武男(六十三歲)表示,他前天深夜駕駛四十七噸的拖網漁船「利德一號」前往花蓮豐濱鄉海域作業,在距離海岸約三浬(五點四公里)海域下網後不久捕獲。

戴武男說:「收網時覺得很重,一直拉不動,本以為撈到海底垃圾如鐵器等物品,但感覺網內有拉力,以我四十五年捕魚經驗即研判應是『大魚』,等撈上船果然是一尾大魚,更是一尾從沒看過的大嘴鯊魚。」他興奮地說:「我從十八歲開始捕魚,第一次看見這種鯊魚,當時嚇了一跳!」

昨天上午戴武男載著這尾鯊魚返回花蓮區漁會後,引起圍觀的漁民和民眾嘖嘖稱奇,有漁民更懷疑捕到巨口鯊,可能與近來花蓮發生地震有關。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觀察後指出,這種稀有鯊魚因資料不足,並未列保育類。花蓮老一輩漁民稱「大古鯊」,巨口鯊習性和鯨鯊差不多,都以大嘴過濾浮游生物為主食,兩者肉質也類似,與地震應無關。

罕見魚類了解有限

邵廣昭教授研究室研究生李柏鋒表示,世界三大洋都有巨口鯊出現紀錄,全世界登錄的巨口鯊中,以太平洋西岸島鏈一帶海域捕獲最多,其中日本有九尾、菲律賓四尾、台灣(包括昨天一尾)和印尼各兩尾。

李柏鋒說,經美國鯊魚組織調查,目前所知巨口鯊都隨浮游生物移動,有時以垂直方式來回移動,這點和鯨鯊只會橫向移動不同。由於巨口鯊常在約一百五十公尺深的海域覓食,不過晚間牠卻會浮游至約十五公尺深的海域睡覺,這點和花蓮漁民在半夜捕到牠吻合。

李說,因巨口鯊發現數量少,研究單位對巨口鯊的生態、習性和族群的認知相當有限,目前僅知與鯨鯊的生活形態類似,卻和鯨鯊沒有親戚關係。

去年捕一尾未通報

花蓮區漁會指出,二○○三年七月三日,也有漁民在花蓮外海捕獲一尾雄性巨口鯊,只有二點五公尺長,可惜當時漁民賣給魚販宰殺了,後來才經漁會向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並根據照片登錄為全台第一尾、也是世界第二十尾巨口鯊。去年也曾有漁民捕獲一尾更小的巨口鯊,因沒有通報並未列入紀錄。

農委會漁業署養殖沿近海漁業組科長吳滿全表示,目前僅對鯨鯊進行通報暨總量管制,巨口鯊因了解太少,也少有捕獲紀錄,故很難進行總量評估,現在只能先建立通報系統,要求漁民一捕獲就回報,以逐步建立生態資訊。
巨口鯊小檔案
英文名稱:megamouth shark
學名:八鼓鯊、花蓮漁民稱為大古鯊(非保育類)
類別:鼠鯊目
身長:最長逾7米
分布:全世界海域,迄今有紀錄捕獲29尾
特徵:頭大、嘴大,張開嘴寬約1.5公尺,牙細成鬚狀,以過濾浮游生物覓食,目前全世界發現不多,欠缺相關生態資料
資料來源:花蓮區漁會



花蓮捕獲巨口鯊 全球稱霸 長7.04公尺、重689公斤 全世界登記第29尾 將運至中研院製成標本研究

中時晚報 07/焦點話題 2005/05/04
【徐誌謙/花蓮報導】

  罕見巨口鯊現蹤花蓮。有45年討海經驗的花蓮漁民戴武男,於豐濱鄉海域無意間捕獲長7.04公尺、重689公斤的罕見巨口鯊,經花蓮區漁會向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堪稱全球文獻紀錄中最大尾,將交由中研院教授邵廣昭做成標本研究。

  63歲漁民戴武男表示,3日深夜如往常般駕駛拖網漁船「利德號」到豐濱鄉海域作業,不久發現魚網裡好像有什麼大型魚貨,定神一看,竟然是隻他從沒看過的大嘴巴鯊魚,今日上午帶著這隻怪鯊回花蓮區漁會,立刻引起漁民、民眾一陣騷動,大夥兒交頭接耳討論,連鯨豚調查小組也前往瞭解。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指出,這種鯊魚稱為巨口鯊,花蓮老一輩漁民稱為「大鼓鯊」,以浮游生物和櫻花蝦為主食,花蓮第一次的捕獲紀錄是92年7月3日,體型較小,漁民未通報,最後每公斤60多元價格拍賣,肉質與鯨鯊差不多。

  花蓮區漁會推廣股長李凱明表示,他們和美國國際鯊魚研究組織確認,漁民戴武男捕獲的巨口鯊是全世界登記第29尾,也是目前文獻紀錄中體型最完整、最大的一隻,深具研究價值。由於目前全球巨口鯊發現次數不多,這尾超大巨口鯊將北運至中研院,交給邵廣昭教授製成標本予以研究。


地震擾魚?深海巨口鯊捕撈上岸
中廣新聞網 2005-05-04 12:30

似乎花蓮的地震又驚醒了怪魚!長期活動於深海的巨口鯊,今天卻在花蓮外海被漁民捕撈上岸,而且可能是全世界第二十二隻被捕撈的巨口鯊,漁民認為這與地震有關係(梁國榮報導)

這隻全長有7公尺,重689公斤,將大口拉開超過一公尺的鯊魚,就是難得一見的巨口鯊,目前全世界發現有紀錄的只有21尾。這隻鯊魚被捕撈上岸之後,許多漁民也都紛紛圍觀,看著他巨口,民眾都看得嘖嘖稱奇。不過巨口鯊長期在深海活動,怎麼會在花蓮外海的淺海域被漁民捕獲,王銘章認為,這與近日的地震不無關係別看這巨口鯊嘴巴那麼大,其實它在深海只利用巨口吸引浮游生物維生,所以牙齒小得幾乎讓人快看不到,和一般人對鯊魚的印象完全不同,而且吃起來口感還非常好。漁會表示,巨口鯊並沒有公告為保育類,因為含水量比豆腐鯊好,市價一公斤大約可以賣到6、70元。


689公斤罕見巨口鯊2度現身花蓮 漁民研判與地震頻傳有關
2005/05/04 17:51

花蓮蘇姓漁民今天凌晨在海外作業,網撈到一尾相當罕見的巨口鯊,全長有7公尺,重689公斤,經過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應該是全球紀錄中最巨大的。

記者鍾長益/花蓮報導

花蓮蘇姓漁民4日凌晨在豐濱鄉外海捕撈到1條全長7公尺、重6百89公斤的罕見深海巨口鯊,經過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應該是全球紀錄中最巨大的,學名八鼓鯊的巨口鯊生長於寒帶深海海域,全世界捕獲紀錄僅29條,目前將交由中研院製作標本研究。

巨口鯊顧名思義有著血盤大口與巨大的舌頭,眾人看了都嘖嘖稱奇,目前全球發現而有留下記錄的只有29隻,相當罕見,4日凌晨2時左右卻在花蓮淺海海域被蘇姓漁民意外網獲,令人感到相當難以理解,而近日在花蓮就已捕獲2尾,漁民研判可能與地震頻傳有關。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表示,巨口鯊雖然龐大,但牙齒卻很小且呈鬚狀,與一般鯊魚有很大差異,巨口鯊雖然罕見,但並未被公告為保育類動物,目前人類不清楚巨口鯊的習性生態,而這隻巨尾鯊是近來撈補到最大且最完整的,將送到南港中研院供專家研究。



花蓮今天上午再捕獲大口鯊,重達804公斤,並登錄在美國沙魚協會第30隻。

記者田俊雄/攝影

【記者田俊雄/花蓮報導】

東部地震頻傳,截至今天為止,東部海域接連捕獲四尾稀有的大口鯊,其中今天捕獲的更重達804公斤,經登錄在美國沙魚協會,確認為全世界正式紀錄第30隻,引起海洋生物學者重視。
此外,花蓮縣新城鄉七星潭定置漁場,今天也捕獲一尾2000公斤重豆腐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莊守正獲悉後,下午將率員趕往花蓮,為鯨鯊進行衛星標識放流,追蹤鯨鯊洄游路徑、族群棲息等海洋生態調查。

莊守正說,國內最早鯨鯊衛星標識放流計畫是在2003年台東縣三仙台放流,之後在蘇澳放流兩隻;這次因漁業署對捕獲數量管制縮小,因此花蓮這次放流計畫相當重要,籲請漁民若捕獲有衛星標識的鯨鯊,請立即野放。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說,花蓮以往鮮少有捕獲大口鯊的紀錄,但因近日花蓮地震頻繁,從上月29日至昨天為止共捕獲三尾,今天上午再捕獲一尾。前三隻分別重達630、680 及689公斤,今天捕獲804公斤是最大尾。

台灣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博士班學生李柏鋒表示,花蓮接連捕獲大口鯊,近日花蓮地震頻繁,海中地震波可能影響漁群生態,值得觀察及探討。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執行「鯨鯊保育漁獲通報暨總數量管制措施」中,從今年初起,首度將巨口鯊、大白鯊和象鮫三項大型鯊魚列入數量管制,只要漁民捕獲,一律得向漁業署通報,以具體掌握漁獲生態資源概況。

【2005/05/06 聯合晚報】


世界之最 又捕獲巨口鯊

世界第三十隻巨口鯊昨天再度被花蓮漁民捕獲,並且是文獻上最大的一隻。(記者方岑 攝)

 記者方岑/花蓮報導

 地震震出巨口鯊家族,前天在花蓮海域捕撈的巨口鯊,才通報世界的二十九條的紀錄,這項紀錄再被花蓮漁民打破,昨天清晨另一條巨口鯊游進漁網,全長五點七公尺,重達八百零七公斤,體長重量再度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昨天通報成為全世界第三十條巨口鯊,漁船拖著緩緩開進港,碼頭上早己經聚集了一堆人,等著看這尾世界級的深海怪魚,巨口鯊一吊上碼頭,血盤大口被漁民拉開,小朋友看了就害怕,好像大白鯊要吃人一樣的恐怖,圍觀的民眾更是嘖嘖稱奇。

 不過巨口鯊雖然有大口,只吃浮游生物,並不具攻擊性,可以說是海中溫柔的大鯨鯊,這一條巨口鯊原先是漁民在花蓮七星潭撈捕旗魚,赫然發現網中竟然出現了巨口鯊,立即通報漁會,而且這尾條長度和重量也再度創下紀錄,足足有五點七公尺長,重八百零七公斤,連老漁民看了都嘖嘖稱奇。

 外界懷疑這跟連日來的地震脫不了關係,漁會則為了協助學術單位研究,計畫送往台大或海洋大學研究所進行研究!這是台灣第三次捕獲這種罕見深海魚,全球紀錄上第二十一條、二十九條和三十條巨口鯊都在花蓮。捕這條鯊魚的漁民說:「捕到牠時以為是怪魚呢!真是難得一見。」

 通報全世界的二十九條巨口鯊紀錄的花蓮區漁會推廣股長李凱明,昨天上午再度興奮的向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昨天上午捕獲到的巨口鯊是全世界登錄的第三十條;其中美國加州海域發現的一條,當時目測約七點六公尺,其餘經實際丈量過的,都沒有昨天這條大,可以說是創下世界紀錄。

2005/05/05 17:51 中華日報



巨口鯊再現 這隻大一號

2005.05.06  中國時報
簡東源/花蓮報導

花蓮七星潭外海近日「鯨」喜連連,四、五日連續兩天接連捕獲罕見的巨口鯊。昨天捕獲的巨口鯊體型,長五點七公尺、重八○七公尺,比前一天捕獲的還大。由於四日丈量錯誤,誤傳為全世界最大的巨口鯊,花蓮區漁會昨天丈量特別仔細,以免再出錯。

昨天捕獲的巨口鯊被美國鯨鯊研究組織登錄為第卅號,也就是發現的第卅頭。巨口鯊十分罕見,倍受學術界重視,必須立即通報。

捕獲巨口鯊的漁民勝吉一號船長劉忠和表示,昨天清晨五點左右,在七星潭外海捕到這頭龐然大物,立即以無線電向漁會通報,同一地區連續兩天都捕獲巨口鯊,也創下連續捕獲巨口鯊的世界紀錄。

前天捕獲的第廿九號巨口鯊,經專家丈量為四點八公尺,不料工作人員忙中有錯,誤報體長七點四公尺,因此傳為捕獲世界第一長的巨口鯊,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昨天向外界致歉。

編號卅號的巨口鯊體長五點七公尺,重達八○七公斤,丈量巨口鯊的大嘴寬達一點五公尺,幾乎可以吞下整張桌子。好奇的民眾與小朋友還試著站在牠的巨口前,可以塞進一個大人沒問題。不過,別以為巨口鯊脾氣不好會吃人,牠只吃浮游生物,不具攻擊性,是溫柔的鯨鯊族。

這頭登錄第卅號的巨口鯊,將由花蓮區漁會協助學術單位製成標本以供研究。



花蓮又捕獲巨口鯊 更大尾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花蓮漁民昨天清晨再度在七星潭海域捕獲一尾巨口鯊,體重達八百零七公斤、全長為五點七公尺,體長和重量再度創下新紀錄,也成了全球登錄有案的第三十尾巨口鯊。

罕見的巨口鯊連續兩天在花蓮海域出現,漁民們認為多少與頻繁的地震有關,但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則表示,可能與漁撈技術較進步有關。

花蓮漁民劉忠和駕駛「勝吉一號」漁船,昨天清晨五時許於七星潭海域進行旗魚流網捕撈作業,收網時赫然發現一尾巨大的怪魚,經以無線電向花蓮區漁會查證,認定是巨口鯊,隨即結束漁撈作業返航。

漁民再度捕獲巨口鯊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漁會,吸引了大批民眾圍觀。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說,由於花蓮前天捕獲的巨口鯊,已被登錄為全球的第廿九尾,且才創下體型最大的紀錄,沒想到昨天又再捕獲一尾,經過丈量及過磅後,體長和重量竟又打破了紀錄,長度達到五點七公尺(第廿九尾原丈量七點零四公尺,但有誤)、重量則高達八百零七公斤、嘴部寬達一點五公尺,再度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漁會立即向美國鯊魚研究組織確認,昨天捕獲的是全球登錄的第三十尾,體長和重量也獲得正式登錄。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說,連續兩天捕獲巨口鯊,漁民們議論紛紛,有的老漁民說捕了三十幾年魚,都沒看過這麼多的怪魚,可能與連日來震央在花蓮地區的地震有關,質疑原來在深海活動的巨口鯊,受到來自海底的震波影響,才會紛紛往上浮遭到漁民網獲。

但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說,巨口鯊連續兩天在花蓮海域出現,根據他對花蓮海域的了解,應是漁民捕魚的海域愈來愈靠向外海,海水的深度較深,較容易網獲深海底棲性魚類,加上網具愈來愈精良也有關係。

莊守正研判,未來捕獲的深海魚類將會愈來愈多,可能捕獲的怪魚也會相對增加,他並不會感到意外。


花蓮漁民今天再捕獲重逾八百公斤巨口鯊
中央社 2005-05-05 17:09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五日電)花蓮漁民繼昨天在豐濱外海捕獲一條罕見的巨口鯊後,今天在新城鄉七星潭外海再度捕獲一條巨口鯊,這條巨口鯊體長雖較短,只有五點七公尺,但體重卻重達八百零七公斤,比昨天的巨口鯊還重一百一十八公斤,這條巨口鯊將送到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作為研究用。

花蓮漁民昨天在豐濱外海捕獲罕見的深海巨口鯊,體長七點零四公尺、重六百八十九公斤,經花蓮區漁會查證是全球第二十九條被捕獲的巨口鯊,而今天花蓮漁民再度捕獲的巨口鯊,雖然體長僅五點七公尺,但體重八百零七公斤,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指出,這應是捕獲巨口鯊紀錄中最重的一條。

王銘章表示,今天在花蓮七星潭外海捕獲的巨口鯊,雖然是全世界捕獲紀錄中的第三十條,但他懷疑漁民以前應該也捕獲過巨口鯊,可能因賣相不好或體長太小而未公開。

他並指出,巨口鯊生長在寒帶深水海域,以過濾浮游生物維生,生活習性類似鯨鯊,天氣熱時會迴游至淺水海域,因此偶爾會被漁民捕獲。



東部海域 捕獲稀有大口鯊


花蓮外海昨天捕獲一尾重近700公斤的大口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將購回作生態研究。
記者田俊雄/攝影

【記者田俊雄/花蓮報導】

東部海域接連捕獲三尾稀有的大口鯊,昨天向漁業署通報後,立即引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人員重視,決定買下研究生態演化;並調查近日在東部海域出沒,是否與地震有關。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表示,政府執行「鯨鯊保育漁獲通報暨總數量管制措施」中,從今年初起,首度將巨口鯊、大白鯊和象鮫三項大型沙魚列入數量管制;只要漁民捕獲,一律得向漁業署通報,以具體掌握漁獲生態資源概況。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邵廣昭表示,花蓮捕獲的大口鯊,昨登錄在美國沙魚協會,並確認為全世界正式記錄第29隻。由於大口鯊捕獲數量極少,國際海洋生物學生對其生態及習性所知不多,已委請漁會緊急僱車將牠送往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處理。

台灣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博士班學生李柏鋒表示,據美方統計資料顯示,這隻大口鯊極可能是體長最長、體重最重,保存狀況最好的。最近大口鯊在東部海域出沒,是否與東部地震頻傳有關?未來值得深入觀察、探討。

宜蘭縣籍58歲漁民戴武男說,昨天清晨2時許,他駕駛利德一號漁船在花蓮縣豐濱鄉東部海域捕魚,在行經石梯外海收網後,發現捕獲一隻近700公斤的母鯊;只看見沙魚的嘴巴張得很大,是他討海40多年來頭一次捕獲。

戴武男在收完網具後,於上午10時許抵達花蓮港,將沙魚吊上岸邊等候拍賣。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獲悉後前往察看,一眼就認出是「大口鯊」,又稱為「巨口鯊」。經丈量頭圍1.34公尺,體長5.42公尺、尾鰭長1.62公尺,全長7.04公尺,重689公斤。

王銘章表示,花蓮以往鮮少有捕獲大口鯊的紀錄,也是花蓮海域相當罕見的鯊魚。近日地震頻繁,從上月29日至昨天為止,總共捕獲三隻,前兩隻分別為630公斤和680公斤,昨天捕獲是最大尾,上午隨即向漁業署通報。

巨口鯊科是鼠鯊目的一科,只有一種巨口鯊Megamouth Shark,是新發現的一個品種,分布在溫帶、亞熱帶海域。這種沙魚頭大嘴大,細牙成鬚狀,和姥鯊科及鯨鯊科的沙魚一樣,以過濾浮游生物為食物。雖然尾很長,但和長尾鯊科不同,上半葉上翹得不厲害。

【2005/05/05 聯合報】



巨口鯊現身花蓮 地震前兆?學者:無法證實但不排除

記者呂國寶/基隆報導 2005-05-05 19:39

花蓮漁民連續兩天捕獲深海魚類「巨口鯊」,這種在1000公尺以下海域活動的魚類,為何會浮上海面被捕,引發地震聯想,國立海洋大學教授劉光明認為深海魚類對地震的確會有異常反應,但並無法證實與地震有直接關係。

這種罕見的深海魚類,漁民在新鮮好奇中,立刻聯想到是不是地底的震波,逼使巨口鯊浮上淺海,這個震波會不會就是大地震的前兆,巨口鯊接連出現,是不是象徵將有大地震發生?

針對一連串的疑問,學者認為深海魚類對地殼變動等自然現象,有異常反應,民眾的反應可以理解。海大海資所所長劉光明表示,最近花蓮地區地震頻頻,剛好漁民連捕獲罕見的巨口鯊,因此產生如此的聯想。

劉光明進一步表示,巨口鯊,學名八鼓鯊,俗名大古或大嘴鯊,因為頭大、嘴大得名,牙齒很細,專吃浮生物,通常都在深海活動,到目前為止,全球捕獲巨口鯊地點,雖然遍佈各大洲,大部份集中在太平洋西岸,包括日本、台灣與菲律賓,正是地震好發區域,只不過總數也不過30尾;因此,對於巨口鯊的研究資料相當有限,無法證實巨口鯊與地震的關聯性,但也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0 意見:

總網頁瀏覽量

About This Blog

Just About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