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相關新聞(1955-2000)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台灣魚譜增新科 基隆發現啞吧鯊
【本報基隆特派記者董大江】
一種在台灣魚類史上從未發現過的鯊魚,頃在基隆魚市場發現。使台灣魚譜上增加了一科。首先發現此種鯊魚的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鄧火士所長說:本省過去沒有這種魚,因此也沒有俗名。如果照英文「Pseudotriakis acrages」(JORDAN et SNYDER),都是「不會說話」的意思,我們或可稱為「啞吧鯊」。(見附圖),此魚屬於「啞餃科」,迄目前為止,全世界業已發現的僅有兩種。
捕獲「啞吧鯊魚」的是基隆魚船「協利」號,這是一艘卅匹馬力的鏢魚船,為基隆市民邱定國所有。捕獲的經過非常偶然:本月十四日,該船在本省東部海面作業,由於天氣溫和放晴,旗魚多潛入水中,鏢魚船沒事做,在花蓮縣大港口北方石梯鼻東南約二浬處隨水漂流。船長陳茂坤覺得無聊。把普通延繩釣漁具放入海中,試行釣魚消遣。他希望會在偶然的機會中,有旗魚來上鉤。不料在收繩的時候,發現掛在鉤上的是一尾很奇怪的鯊角,此魚重約百餘公斤。再放鉤試釣,又釣起一尾小的。陳船長打魚多年,從未見過這種鯊魚,覺得好奇,珍藏在冰庫中。他對人說:「我們要帶到基隆去,讓人家看看」。
也是事有湊巧,「協利」號漁船十九日清晨返至基隆魚市場碼頭卸魚時,鄧火土所長剛巧在場。
鄧火士先生是個很有趣的主管,他對研究生物似有癖好。例如:他很少肯化七毛錢在火車上買一份報看,他經常抽香蕉牌香煙,偶然才抽新樂園。有錢時便購置有關生物的中外書籍,以致他的藏書已集成書庫。他帶「便當」上班,但往往為了翻閱探究,忘記了吃飯,晚間又把冷「便當」帶回家去。他常常一個人趁魚市場早晨拍賣的時候前往搜集奇怪的魚類。這一天,「啞吧鯊」便給他認出來了。他高興得不得了,逢人便談述此魚的來歷,滔滔不絕。
十九日清晨,「協利」漁船把兩尾奇怪的鯊魚卸入魚中場,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魚販們圍集觀看,紛紛談論:台灣的鯊魚,也有老鼠鯊,也有豆府鯊,那曾見過如此奇形怪狀的鯊魚?這兩尊蠢物閉嘴迷眼,直像天下第一流傻子,尾巴向上斜豎,又如噴射機。一位從事捕魚四十多年的漁伕,也說他不曾看見過這種鯊魚。於是又說到拍賣的問題,有的人擔心此鐘魚類是否有毒,說要小心一點。
鄧所長擠入人群,知道這魚的來歷,他說:「鯊魚決不會有毒,放心出售好了。」人群中有人認識鄧所長,這才放心拍賣。鄧所長把其中較小的一尾以每公斤三元五角的代價買了來,運回所內研究,這條魚重七十四公斤。
現在,這條魚已給照了相,正由專門人員仔細測量,繪製標準圖式。水試所並將分析其魚肝油的成份。據鄧所長報告記者說,凡是深海鯊,其肝臟多不含維他命,營養價值甚少,魚肝油質地與礦物質油相似,村間可做燈油之用。惟其中含有高度炭化氫,冷至「攝氏」零下六○度尚不凍結,為優良的耐寒性潤滑油,在國防上很有用處。此外,尚可用於醫藥。又據漁民報告:此種鯊魚的肉味很好。
「啞吧鯊」為深海鯊魚之一,在花蓮海面石梯鼻東南釣獲處,水深有一五○公尺,海底泥質,成溝狀。
據「協利」漁船陳茂坤船長說:本月十六日,新港漁船「新隆興」號(六○噸,一二○馬力)曾在同一海區釣獲此種鯊魚達五十餘尾,連同旗魚二十餘尾,運往高雄出售。如所傳不誤,那末,台灣東部海區產「啞吧鯊」一定很豐富。
屬於「啞鮫料」的兩種鯊魚,分佈在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台灣附近發現,此為首次。學術界將根據其生活史作進一步的研究。此種鯊魚在學名上意為「啞吧」,大概是從其型態上產生的一種意想。斜臥在水產實驗所標本室長桌上的那位寶貝,其呆蠢的樣子,簡直令人發笑。
此鯊之屬於「啞鮫科」,是根據其形狀判定的。「啞鮫科」的特徵為:(一)體長,(二)口幅較闊,(三)口圍角有摺唇,(四)兩鼻孔左右分離,與口分離,(五)眼在側位,無瞬膜,(六)噴水孔大小普通,(七)鰓孔兩側各五個,位於胸鰭之上方,(八)背鰭無棘,第一背鰭較低,在腹鰭前方,第二背鰭與臀鰭對生,(九)尾鰭底部無缺刻紋,下葉較低,前方無葉狀突出。且各部位的大小距離,均有一定的比例。
【1955-12-26/聯合報/05版/第五版】
※Pseudotriakis acrages為Pseudotriakis microdon的同種異名。
水產所鑑定 新屬小沙魚
遍查魚譜無同類 本省通稱竹沙魚
【基隆訊】
省水產試驗所頃正對一種新發現的沙魚進行鑑定工作,此項鑑定工作已進行十日,但迄仍未能斷定此魚何屬。遍查世界記載亦不可得。據鄧火土所長說:此魚可能為世界新屬,但還不能斷定。
發現此種沙魚的是水試所技士楊鴻喜。他於去年三月間隨「海慶」號試驗船前往台灣海峽南部三○八漁區作業時第一次發現此魚,惟攜回時魚身已稍見腐爛,只留頭部標本,未曾深加鑑定。直至本月十三日上午,楊君在魚市場搜集標本時方再度發現另一尾。此魚係中漁公司漁船在基隆北部海中捕來,經水試所索取,中漁公司即將此魚贈予該所。這是一尾小型沙魚,長不過二公尺。水試所將之浸入防腐劑後,連日測量繪圖,詳加紀錄,並進行鑑定。
經初步考查,該魚極似台灣產的「沙條鮫屬」(lleimgaleus)但經詳細研測結果,卻愈來愈不像。據卅七年四月出版的「台省博物館季刊」第一卷二號中紀載沙條鮫屬:體細長,噴水孔小,眼有瞬膜,有明瞭之唇褶,第一背鰭在胸鰭腹鰭中間之上方,但接近於胸鰭……」,其主要的不同點為:牙齒形狀不同,體型比例不同,尾鰭特長。除此之外,均極相像。水試所已查過中、日、美、菲、錫蘭等書籍記載,均無完全相同之魚屬,不過屬於「正鮫」目及「白眼鮫」科已無問題。此魚本省亦不鮮見,漁民們通常稱做「竹沙」。
【1956-05-24/聯合報/05版/】
※文中的lleimgaleus應該是Hemigaleus,應該是記者打錯了或是掃描數位化的時候辨識軟體出錯,目前台灣只有Hemigaleus microstoma這個種。另外,楊鴻喜應該是楊鴻嘉先生。
海峽發現 雄性銀鯊
【基隆訊】
台灣海峽頃發現一尾奇魚,為「雄性銀鯊魚」,該魚另一名稱「白魚虎」,係屬鮫魚之類,在本省尚屬首見。此間水產試驗所當即作為學術性的加以研究。據所長鄧火土告稱:該魚身長七三公分,遍體有細沙而呈銀白色,屬寒帶深海所產,分佈於日本北海道北方及九州南方海域,在韓國或我國東海青島附近,亦曾發現。五年以前,高雄曾有一漁船捕獲一尾,但為雌性。
該「銀鯊魚」係由此間中魚公司「海馬」號漁輪在台灣海峽作業捕獲,當即捐贈與水產試驗所研究,該所十九日始自許多資料中獲得結論。
【1957-03-20/聯合報/02版/】
※推測這是台灣首度紀錄銀鮫。
怪異龍紋鯊 狀似琵琶鮫
南海漁船意外釣獲 鯊魚專家如獲至寶
【高雄訊】
乍看之下,這好像一個頭戴尖頂面具,身披白袍的「頑童」,但牠卻是一條道道地地的魚,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先天畸形龍紋鯊。
這條「怪魚」是被一艘在南海作業的我國籍漁船釣起,於本月十五日運到高雄市鼓山魚市場拍賣醯經漁會統計股長莊索發現,轉送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鑑定。鯊魚專家楊鴻嘉看了之後,如獲至寶,因為牠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價值太高了。
「怪魚」體長六十六點九公分,左側鰓裂只有四枚,較正常龍紋鯊的少一枚,右側鰓裂則正常五枚。
楊鴻嘉說,一般龍紋鯊的胸鰭輻射軟骨接連頭部,但這尾「怪異」的龍紋鯊胸鰭輻射軟骨卻遠離頭側,兩邊的形狀頗相稱。各鰓裂由頭側下伸至頭側腹面,狀如琵琶鮫。由於頭部變得狹長了,橫展的胸鰭軟骨從背面看,酷似展翅的飛高,而由腹面看,又頗具幾分「人」樣。
研究本省沿海魚類廿多年的場鴻嘉,曾協助水產試驗所故所長鄧火土博士研究鯊多年,他從未發現此種「怪異」的龍紋鯊,查遍國內外文獻亦無記錄。
楊鴻嘉指出,「琵琶鮫」在本省已知的有四種,在基隆俗稱「田蛙仔鯊」,宜蘭縣大溪地區稱「虎頭鯊」;而這尾怪異的龍鮫鯊,因鰓裂部位酷似琵琶鮫,初見疑似龍紋鯊與琵琶鮫的交配種。但他表示,依據動物生育學來看,不同科的種類是不能交配的,研判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先天畸形龍紋鯊。
【1979-02-17/聯合報/03版/】
魚訊
竹圍漁港星貂鮫多
【本報訊】
△釣友楊江本提供海的訊息,颱風過後桃兩竹圍漁港附近可釣星貂較,平時這種魚只能釣到每尾一斤左右,今天去釣的話,可能會有五斤左右的星貂鮫出現。
楊江本指出,上次諾璃斯颱風過境後,許多釣友在竹圍漁港都大有斬獲,今天如有興趣還可去釣,但要注意的是,隨著星貂餃起釣的同時還會有許多樹枝草葉,一般的沙鰻的小竿子不能用。魚線、魚鉤粗大一點較好,由於颱風餘波的影響,海浪仍然很大,並有許多魚類靠岸,星貂餃是其中之一。在距岸五十公尺以內即可釣到,魚餌以鰹魚切片,必有好成績,釣魚的時間以天剛亮這個時候最好。
【1980-09-19/民生報/03版/戶外活動】
國內最大鯊魚標本 專家正在趕工製作
【圖文:朱立熙】
昨天下午,許多民眾走過省立博物館前,被一股刺鼻的魚腥味吸引住;好奇的走過去,只見地上滿是水漬,魚腥吸引了成群的蒼蠅在四周飛舞,幾個工作人員像魚販㊣樣,手操著刀,一片片割下魚肉。原來這是省立博物館動物組正在做一條大鯊魚的標本㊣㊣條大鯊魚是前天在台東外海捕獲的,身長達十公尺,重量有四噸半,是屬於「鯨鮫」種最大的鯊魚。台東的漁民將魚肉取下賣掉,剩下的魚皮就賣給博物館作標本。前天下午,這條完整的魚皮運到台北,省立博物館怕魚皮腐敗,在昨天趕工製作。這幾位操刀的都是海洋生態專家,他們先要將整條魚厚達十公分的皮下脂肪割掉,㊣這項作業就耗費了一天的時間,然後將魚皮用鹽和礬醃㊣五天再晒乾,再做個鯊魚模型將魚皮套上,整個標本才算完成。這個標本做好以後,將是國內最大的鯊魚標本。省立博物館將擇期公開展覽
【1981-05-02/聯合報/07版/】
博物館.切割縫補做標本
好大的鯨鯊!
【張敏亮】
台北市新公園省立博物館內,即將展示一隻鯊魚標本,牠的名字叫鯨鯊,也有人叫牠鯨鮫,是全世界鯊魚種類中最巨大的一種。
這隻鯨鯊是在上個月初,博物館聽說成功漁港有人捕到了,特地派人到台東,花了兩萬元買下牠的皮,而做成標本的。
『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鯊魚,我都傻眼了。』負責把鯨鯊做成標本的省立博物館動物組助理研究員陳志文說,這條鯨鯊有十公尺長,體重四千多公斤,是成功漁巷廿年來最大的鯊魚。
鯨鯊皮剛運到博物館時,皮下脂肪有十公分厚,『這些脂肪若不割掉,皮會爛掉。』練志文說。可是,這麼大的鯊魚怎麼辦?他只好臨時找博物館裏植物、動物、地學組十幾位學者一塊兒幫忙。
他們拿起彎刀,圍在鯨鯊皮四周,分頭把脂肪一塊塊下來。一邊割,一邊還可以聽到有人不斷地喊:『臭死了!』幸好,大家動快很快,只割了兩天,整張皮就割好了。陳志文拿起割好的鯨鯊皮,瞇著眼笑說:『我們實在不是專門割度的,而且,這條鯨鯊太大了,難免有地方會割破;為了讓大家看完整的標本,最後我們又想辦法補了補!』皮割好後,就該找個桶子泡皮,因為,『皮如果不泡鹽及礬,標本就算做好了,一個月內包準發臭爛掉。』可是找遍了博物館,竟然沒有一個泡皮的桶子容納得了牠,博物館只好臨時在大門旁邊作了一個露天水槽。
不過,露天水槽一旦下了雨,槽裏的鹽及礬濃度就不夠了,陳志文只好每兩、三天就到水槽邊,用舌頭嘗嘗裏面的水,看看濃度夠不夠。一直泡了廿幾天,比牛皮製革還久,陳志文這才正式宣佈:『皮泡好了!』
這件消息,對省立博物館的同仁來說,帶來了一陣辛苦後的喜悅,不過,博物館的陳列室卻一時找不到夠大的地點陳列牠,陳志文只好忍痛地把泡好的鯨鯊皮切掉三分之一,保留了頭、尾以及一半的身體,準備安置在壁上的櫥窗內。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了--怎麼把這張去掉了半個身體的鯨鯊皮製成標本?
陳志文說:『這隻鯨鯊運到博物時,只有皮沒有肉,想要把牠作成活靈活現的樣子,實在不容易!』博物館出動了動物組所有的學者,翻遍了有關鯨鯊的圖片資料,再參酌捕到鯨鯊的漁民的描述,這才開始整形工作。
他們首先根據鯨鯊的圖片,委託民間業者用鋼筋、繩索等材料,依照鯨鯊皮的尺寸,作成鯨鯊外形的模架,再把泡好的鯨鯊皮,緊緊的裏在模架上。
博物館內動物組的專家,拿起針線,一針針的把皮縫在架子上,陳志文說:『縫這隻鯨鯊和進行美容整形外科手術一樣,每一針距離不能超過一公分。距離若太大,縫好後,皮一乾,每一針之間就會留下一個洞,難看死了,標本也容易壞掉。』
足足縫了一整天,鯨鯊皮才縫合在模架上。接著,博物館內海洋生態專家,又開始為牠細部美容,兩顆玻璃珠子當成鯨鯊的眼睛;嘴巴部份也從汽車修理廠買到軟性塑膠塞在裏面,再根據圖片資料捏成鯨鯊的嘴巴;割破的地方也小心翼翼的縫好,必要時還加上一點顏色,使鯨鯊標本和活的時候一模一樣。
這一切通通做好後,博物館已經花了一個月的工夫了,不過陳志文臉上也露出了愉快的笑容:『這下子鯨鯊保證一百年也壞不掉了。』小朋友有機會可以到博物館地下室看看牠,不過,不要隨便摸牠,否則弄壞了,以後就不容易看到這麼大的鯊魚了。
【1981-06-24/民生報/09版/兒童天地】
南方澳魚翅好
【林明峪】
魚翅,一根根粗如牙籤黃溜溜的半透明,莫不逗人牙關癢癢的。在中國菜當中,陸珍第一數燕窩,海味第一算魚翅了。所有鳥類只金絲燕會吐燕窩,所有魚類也只沙魚的鰭可製成魚翅,兩者的名貴,建立在它的稀有性。但論獨特性的嚼感,魚翅更在燕窩之上。
沙魚的學名叫鮫,閩南習慣寫成鯊。魚翅,即是沙魚鰭中心軟骨兩側梳子狀筋條的乾製品。在我國內陸,要嘗到海中之物的魚翅,委實稀罕;但在四面環海的台灣,機動化漁船的追捕下,管牠是「海中霸王」,手到擒來。沙魚的捕獲量既多,於焉,『吃魚翅在台灣!』
台灣各大都市的飯店餐館,均有魚翅的菜式,但要吃到價廉物美的魚翅,還在南方澳。
南方澳漁會理事長李永平說,南方澳擁有一千二百艘漁船,以抓煙仔鯊、丁字鯊(雙過)為主,漁場在彭佳嶼、釣魚台海面,去年的捕獲量是二四三五噸,佔全省的一半,執近海沙魚的牛耳。高雄方面的遠洋漁船,以捕鮪魚旗魚為主,若抓到龍紋鯊一類的,一律割下鰭,其餘的拋回海中──正因為一尾沙魚的身價,盡在牠的魚翅上。
『捕沙魚是南方澳的傳統。』南方澳漁會拍賣場丸台號的林希穆說:以二四三五噸的沙魚計,晒乾成魚翅約四十噸──自南方澳輸出的魚翅,去年一年共四十噸說魚翅是南方澳的特產,實至名歸。
但南方澳當地並無魚翅的加工廠,卻是分散全省各地,最近的一家在羅東加油站附近,老闆許正探道出原委:沙魚鰭,從剜割、洗沙、燙水、剔骨、吊乾、再煮、晒乾,製成魚翅的過程,需要充足的日照,加工廠大半集中到南部茄萣、高雄方面,風風雨雨的蘭陽地區反而不多。
魚翅乾貨的品級,以筋條粗長稠密為上品。依長短,分大翅、中翅、小翅。大翅又稱排翅,香腳粗,二三寸長;中翅大部分是尾勿翅,較細,一二寸長;小翅大多數是肚臍翅,最短,不及一寸,大半乾製成火炎翅。
『大翹小翅,其實成份差不多,只差在大翅較有齒感,嚼起來讚!』
沙魚的鰭,分背鰭、尾鰭、胸鰭、腹鰭,乾貨四枚共一副。內行人瞄一眼,便能認出那塊魚翹是背鰭、尾鰭,或胸鰭、腹鰭,甚至分辨得出那一種類的沙魚。龍紋、煙仔、雙過、圓頭、尖頭、烏仔,製成的魚翅較有彈性;小目、馬加,製成的魚翅嚼起來爛爛的。
飯店餐廳大半採用大翅,中下翅用在民間喜慶的「辦桌」上。在料理上,魚翅的處理,複雜費時。把金絲狀的乾貨,浸一夜軟化,再以大塊生薑拍裂、十幾莖大蔥切段,澆上燒酒,一同下鍋滾煮,煮個三、四遍,濾去腥味,最後一遍,再煨雞油、豬皮,熬到魚翅芽芽開叉,筷子挾起,會反彈幾下,色澤金黃半透明,撈起,洗冷水,取翅,始能派用。
就許正探經手過無數魚翅的印象,最粗的筋條,如同豬腳筋,長度將近一尺(生鰭三尺長),咬嚼起來,舌頭翻浪,牙關唰唰響,好似老牛嚼嫩草,真個南面王般的過癮。如今流行快鍋,煨起魚翹可縮短時間。但魚翅可不像冬粉,一煮便爛,它可是再猛再烈的火勢也煮不爛的貨色。
既是煮不爛,難道人的胃腸消化得了?根據食品專家的分析,魚翅的構成成分,是一種特異的纖維性蛋白質,具有高度的耐熱性及難溶性,不過卻容易被人的胃蛋白酵素分解。
魚翅的身價,就在於它煮不爛的特性,適合各種佐料的搭配。魚翅的風味,就在於它的獨特性嚼感,無骨無刺,容易在胃袋裡消化,老少咸宜。
但是魚翅本身無滋無味,在煨燜的當兒,全靠吸收香菇、魚皮、排骨、土雞、海參、鮑魚或干貝的精華,來造就本身的風味。『魚翅佔四分之一,配料佔四分之三。』南方澳漁會轉角的九九九餐廳掌廚莊洽昌說。
桂花魚翅、紅燒魚翅、雞絨魚翅、三絲燴翅、蟹黃生翅、乾燒排翅,或是香菇魚翅羹,均不外燉的、燴的、煨的、燜的,其中以清燉的口味最佳。更有些饕客,喜用中藥的粉光、青旗,連同排骨、土雞、魚翅,燉來「吃補」。
魚翅本身是否有補效?醫學尚未證實。不過它的稀奇性、獨特性,在民間口碑上,自有它傳奇性的一面。
南方澳漁會理事長李永平,引述老一輩人的看法:『魚翅有「貴氣」喲!在筵桌上十幾盤菜的中央,魚翅大菜一擺,蒼蠅就不敢靠近!』
漁會拍賣場丸台號的林希穆說:『魚翅熬久有膠質,對胃壁特別有幫助,對糖尿病亦有減輕的效果。』
正金魚翅加工廠的許正探也說:『胃出血開刀,就吃這味魚翅膠質。挑磚擔沙做粗動的,魚翅燉排骨,吃它幾次,疲勞全消,補充體力。魚翅裡面更有「珍珠質」,男人常吃皮膚轉紅潤,女人常吃肌膚變得白嫩光滑。還聽一位顧客提起,有.帖中藥,用魚翅來燉,專補筋骨!』
不論魚翅的神效若何,對於饕客,最實際的,在南方澳,叫一盤桂花魚翅,二兩重的大翅(不用雙氧水、硫黃漂白過的火炎翅),加香菇佐料,頂多四百元;同樣的量,在台北,勢非六、七百元莫辦。當然,在香港,更非八百一千台幣休想吃到。
台灣四面環海出產沙魚,吃魚翅在南方澳!
【1983-08-30/民生報/08版/副刊】
「魚王」沒胃口 急煞水試所
【基隆訊】
省水產試驗所最近飼養了一尾長約兩公尺、重約五十公斤的罕見單色鬚鮫。
水試所養殖及研究人員劉富光指出,這尾魚已成了「魚類行為研究室」中四十多種、三百多尾魚中的「魚王」,但近一週來的飼養,這尾來自台東水試所的鬚鮫可能因不適應環境而未進食,使水試所十分擔心。
他表示,國內很少出現單色鬚鮫因此這尾魚具有研究價值。
【1986-04-16/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科學廣場專欄
深海魚發光的方式不一樣
【本報記者 賈亦珍 蒐集採訪】
△為什麼深海的魚會發光?它們是怎樣發光的?
答:很多深海魚類都會發光,如燈籠魚即是,但是,同學要記住一點:發光的魚並不一定都是深海的魚,有些生活在淺海的魚類,如狗腰等,也具有各式各樣的發光器,也能發光;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有發光器能發光的魚一定是海水魚。
一般來說,凡是棲息深度超過兩百公尺的魚類,都可稱作深海魚。
當陽光射入海中,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各種波長的光先後在不同深度被海水吸收,當水深超過一千公尺時,陽光都被吸收光了,這時漆黑一片,因此,在這種深度生活的魚,大多具有發光器,好在黑暗中尋找食物。
有關發光器的魚的記載,首先見於一八一○年黎索的報告,他指出有一種銀鮫的鬚能發光;後來在一八四○年時,孟奈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棘鮫的某一種被捕獲後,在水族箱內繼續發光三小時,死後才慢慢消失;一八九五年凱拉的報告也曾指出尖鰭鮫的某一種也能發光。
硬骨魚類的發光魚首見於一九○七年史提的報告,但以一九○八年布勞爾的報告最詳細,他列舉出兩百卅九種能發光的魚。
發光魚的發光器,有的是在體側,有的在眼睛的附近,更有的是在鰓腔、口腔內或食道周圍,甚至有在鬚或棘鰭上。
發光的目的,為的是便於在黑暗的深海中,識別周圍的環境,或用以威嚇敵魚,或引誘其他的魚,使其易於捕捉,例如,形狀似鰻的鯊哥羅德,尾部會發出霓虹燈似的光,只要別的魚一靠近,立刻被吞食,燈籠魚也是如此,它的頭上懸著像燈籠般的發光器,會吃掉向光聚集的小魚,此外,發光器也是雌雄魚間傳遞「情話」的工具之一。
發光魚是怎麼會發光的呢?一種情形是在魚的發光器內有發光細菌,這是一種球狀菌,它在發光器內依賴發光器細胞的營養為生,而魚則藉發光細菌的光來發光。
另一種情形是魚的發光器內的腺細胞,產生化學反應而發光,這種腺細胞能分泌出一種含磷質的黏液,當魚類受到刺激時,發光器基部的肌肉,在神經的命令下開始收縮,把含磷質的黏液擠出來,經過氧化的作用,磷氧化而發光。
如果仔細觀察發光魚發出來的光,可以發現有的光閃爍不定,有的光能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有的光則短短只有幾秒鐘,這種不同的原因是色素細胞與蓋膜在起作用,色素細胞內的色素,時而集中,時而擴散,透過這些細胞,光就會有明暗的變化。
看到發光魚的這些發光特性,同學是不是能體會出大自然神奇之處?
(謝謝張崑雄教授提供資料)
【1984-04-27/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科學廣場專欄 每週二、五刊出
鯨鮫 魚類中的巨無霸 矗在水面下攝食
【本報記者 賈亦珍 蒐集採訪】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不是鯨魚?
答:鯨魚名字中雖有魚字,生活在水裡,並且外形也像魚,但它們卻不是魚類,而是屬於哺乳類動物,所以,這個問題有一點錯誤。
如果說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那鯨魚倒可當之無愧,鯨魚中的藍鯨是最大也最重的動物。
藍鯨長三十餘公尺,一般重一百七十九公噸,懷孕時則在兩百公噸以上,比一頭象還大,它屬於鬚鯨的一種。
甚至於藍鯨的幼鯨也是生長最快的動物,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中,除了其中將近十一個月的好娠期外,共增加體重三百億倍。
那麼最大的魚類是那一種魚呢?答案是「鯨鮫」,它們的體長在八至十五公尺間,有的長達十八公尺,是僅次於鯨魚的巨型海洋生物。
鯨鮫體型雖大,又有個大嘴巴,但牙齒並不發達,性情又很溫順和平,所以人稱它為「豆腐沙」或「大戇沙」。
它的身體及頭部有明顯的白色斑點,很容易與其他鮫類區別。
鯨鮫的鰓部構造相當特殊,形狀像一個海綿篩網,呼吸時海水由此濾過,所以它與一般鯨魚一樣,以濾食小型的浮游生物為生,不過,當它在巡弋游行時,偶爾也會有一些倒霉的小鳥或烏賊被它吃下肚去,因為它的嘴巴吸力很強,小型的魚貝常難逃劫數,小鳥與烏賊也會被吸入。
魚站著吃東西,很難想像吧!鯨鮫就是如此,由於小型的魚或浮游生物常飄游在海水的上層,所以鯨鮫也逐漸學會在海水中站立的取食姿勢,這時它的頭部直立,嘴巴朝上,宛如一個游動的陷阱,隨波浮沈,盡情享用入嘴的獵物。
鯨鮫在吃飽後、休息或睡覺時,喜歡一動也不動地在海面上做日光浴,由於它天性馴順,也不害羞,所以即使有人在它旁邊划船,甚至爬到它身上,也毫不在意,不過,這種逍遙自在的睡覺方式有時也會造成不幸事件,例如夜間的行船有時會在無意中擦撞到它,不是受傷就是死。
鯨鮫的分佈很廣,全世界的溫帶或熱帶海洋,不論太平洋或大西洋,都曾有過它的蹤跡。
它們是卵生性的鮫類,曾有人發現鯨鮫的卵,長三十六公分,寬三十公分,厚九公分,實在是魚卵中的巨無霸。
也有人在一隻雌鯨鮫體內,找到十八個內含小鯨鮫胚胎的卵囊。(謝謝張崑雄教授提供資料)
【1984-05-18/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魚腹一堆骸骨 神奇查出身份
殘留掌骨.採下指紋 茫茫大海.魂兮歸來
【高雄、台南綜合報導】
高雄市籍和泰十二號漁船在南太平洋捕獲的大鮫鯊腹中發現的骸骨,經刑事警察局比對指紋後,認定葬身魚腹的是聯成豐號漁船船員羅英俊。
警方說,高雄市籍的聯成豐號漁船今年元月廿一日下午三時在南緯九度四分、東經一百卅七度卅三分,即澳洲北部海域作業時,船員羅英俊(廿七歲、住台南市)不慎絆到漁網而落海失蹤。
二百八十噸的和泰十二號雙拖網漁船,三月廿七日在南緯十度十六分、東經一百卅八度卅五分,即澳洲北部靠近新畿內亞的海域作業時捕獲一尾大鮫鯊,船員陳義福剖開魚腹清洗,發現上半具人骨,骨上還有腐爛、類似台灣製造的白色男用背心。上月卅日和泰十二號返抵高雄港後,即向高雄港警所報案。這堆鮫鯊腹中發現的骨骸有頭骨、腿骨、股骨和手掌骨,部分骨上還有不完整的皮膚及毛髮。本月初經高雄地檢處檢察官蔡錫欽和法醫戴仁昌到高雄市立殯儀館相驗,戴法醫認為無法獲得進一步的資料,檢察官因而指示公告認領。
由於骨骸的手指上還有殘存皮膚,警方乃採取指紋後送往台北刑事警察局比對。高雄港警所表示,刑事警察局已通知該所說,死者是羅英俊。羅英俊的父親羅國軒根據羅英俊落海失蹤的海域,與和泰十二號漁船捕獲這尾大鮫鯊的海域研判認為這堆骸骨極可能是他兒子的。
羅英俊的母親表示,羅英俊是獨生子,因父親手財受傷,失業一年多,羅英俊為了想多賺點錢幫助家計,瞞著家人去應徵船員,上船前一天給了她六千元,不料一去不返。
高雄港警所表示,警方將再報請檢察官相驗,然後發給死亡證書,由羅家領回骸骨安葬。
【1986-05-21/聯合報/05版/】
東北角傳奇
人與沙魚之戰
【本報記者 林明峪】
本報記者林明峪花費半年時間,遍訪東北角地區大小村落,與漁夫漁婦閒話訪問,撰寫成東北角傳奇系列專文報導,即日起由本報原副刊版移至戶外版刊出,以饗讀者。
──編者。●沙魚,學名叫鮫,俗寫作鯊。
東北角,夏季海域,幾層沙魚包圍一群苦蚵,在海面上形成「鯊打」場面。
澳底漁民林中成,某次赴棉花嶼捕魚,就在島嶼的西南邊,撞見上百尾尖頭沙,包抄吞食整囤苦蚵,水域面積有矚操場大。那露出海面的沙魚背鰭、尾鰭,遠望過去還誤以為是一群正忙於切翼啄魚的海鳥呢。
沙魚的背鰭較褐色,呈三角旗狀,海助的背鰭較黑色,呈彎月狀。在電影「大白沙」裡,一處海水浴場,一名小孩拿沙魚背鰭嚇人一景,反倒像海豚,而且沙魚是背尾兩鰭同時露出水面的,看在澳底漁民眼中,真要鬧笑話。
延繩釣漁業矚俗稱「放棍」。就釣繩的粗細,分「粗棍」、「細棍」。粗棍子有秤大,專釣海底沙魚。
放粗棍的沙魚船,一船四、五人,遠赴外海作業。釣獲上百公斤重的沙魚,要由兩人扯繩;兩三百公斤重的,則要三、四人一起出力。
拖回船邊的沙魚,依然滾龍掙扎,插入三叉鏢,勾上船再補一記悶棍敲昏。
當今的沙魚船改以機械絞繩,不必再像以往使出吃奶力來一場人魚拔河。那沙魚亦非泛泛之輩,尤其是頭號的煙仔沙(大白沙)、雙規沙(丫髻沙),動輒一千公斤重,筷子粗的釣繩被牠一滾就斷了。
澳底人林幸男,就曾目睹一尾大沙魚被鏢中,竟懂得把繩圈捲在牠自身上,然後運起「氣功」,將繩繃斷,智商還不差呢。
更多的煙仔沙、雙規沙,在被鏢中之際,懂得打繞矚子,讓繩索「退股」扯斷,或乾脆返頭將繩索咬斷。
十年前的一次,地點在彭佳嶼,林幸男遠遠望見一根「海柴」正在海面上「跑」,頓感奇怪,欺近過去看矚竟是一尾煙仔沙,秤有六百台斤重,背部斜插著兩支斷鏢(誤以為是兩叉樹枝)。被他覷個準,一舉鏢中尾部,將牠倒曳地拖上船,就是不讓沙魚有返頭咬蠅的機會。
在馬崗漁村,釣沙魚第一高手,公推莊金火。綽號「鐵丁火」的他,早年就駕著竹筏或小舢舨,在三貂角海面與沙魚決鬥。他慣用一對一方式,趁沙魚吞鉤,丟出一只浮桶,讓沙魚拖著跑。他則扯直繩子,像駕馭一輛牛車,面對蔚藍色海域,乘風破浪似的。十分鐘後,等沙魚喘了累了,他再收繩拖回船邊。
捕獲的沙魚,不論是一百台斤重的尖頭沙,或是兩三百台斤的圓頭沙,太重了拖不上船,他就把沙魚頭繫在船尾,一路搖櫓拖回馬崗。頗有「老人與海」的粗獷味。
龍洞人翁阿根的一招更妙。要是沙魚大尾,拖曳不上船,他就以繩圈套住沙魚,兩手握住尾巴,頂著船舷,用力一折;沙魚一驚,自動翻入船裡,俐落得很呢。
【1986-09-04/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東北角傳奇
大憨呆 豆腐沙的命運
【本報記者 林明峪】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兩點許,在澳底港碼頭,一艘鷁勝號漁船,船後拖著一尾大沙魚,回航入港時,引起岸上人一陣騷動。
這尾藍墨色大沙魚,身上滿佈白色斑點,被人一眼認出是「豆腐沙」。
這頭豆腐沙,雖然身中數鏢,尾巴被魚繩套住,猶未斷氣,奄奄地兀自浮沈掙扎。
澳底港並無吊車設備,船主助手取來繩索工具,及一票圍觀釣客的自動加入,外加一輛運魚卡車的拖曳,打算一舉將這頭大傢伙拖上岸。只聽得哎叫一聲,繩索繃斷,其中一人的小腿脛被斷繩掃到,汨汨流血……。
手指粗的尼龍繩都不管用!末了,召來一輛中油公司的吊車,五花大綁下,才勉強將牠吊離水面,吊上岸頭,待價面沽。
這頭豆腐沙有多大?一名漁會職員估計,約有六百公斤重,就是找不到這一號的巨秤。
自漁民口中獲悉,這一頭還算「小尾」的!「大尾」的可達四、五千公斤重、十多公尺長呢!
四、五噸重體型的豆腐沙,沙魚類中的天霸王別號「大白沙」的煙仔沙,才半噸一噸重而已--在海洋魚類中佔第一噸位,僅次於哺乳類的鯨。正式學名因此叫作「鯨沙」或「鯨鮫」。
漁民因牠肉爛如豆腐,煮肉盡是湯汁,土名叫「豆腐沙」。又因牠是沙魚類中第一號大憨呆,又名「憨仔沙」。
憨呆的另一面是溫馴,跟一般掠食性的沙魚相比,牠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以一張大嘴巴,濾食水母、土蝦、魚苗等浮游生物,這一點與鯨類似。更是天生的慢郎中,愛在「流航」(兩股海流交會處)處逗留,尾隨海渣、海柴漂浮移動。
豆腐沙的覓食姿勢較特殊,一張巨嘴朝上,尾巴朝下,站著立泳,尤愛躲在海柴底下陰影。因此有時候甚至把緩緩漂動的船底誤作海柴,照躲不誤。
馬崗人莊金火,就曾與一頭豆腐沙卯上了,驚出一身冷汗。
「那一頭足足有五千台斤!」當時他搖著一隻單人式小舢舨,在三貂角海面作業,眼看牠慢慢游弋過來,游到他船底下,以嘴巴觸著立泳,那船舷逐漸傾斜一邊……
他一個大氣不敢喘,極力鎮靜,湊巧附近有一艘雙人式大舢舨,連忙揮手招他們過來:「緊喲,這裡有一尾大魚,快過來看!」
對方毫無戒心,把船划了過來,因船底陰影面更大,那尾憨仔沙果然轉移目標游了過去,對方「慘叫」一聲,運槳轉舵已來不及,被這尾大傢伙可可地「頂住」……
莊金火那敢怠慢,櫓動小舢舨飛也似地逃命,差點沒「驚得洩屎!」事後暗自慶幸,那尾大憨沙沒把巨嘴張開,黑洞洞的,「更驚!」
早年,豆腐沙的背影,在東北角海面隨處可見。原因肉質難吃,乏人買賣,而且船小魚大,根本鏢不起來。自從船隻大型化械動化,豆腐沙遭鏢殺的厄運開始了。
鼻頭角漁會主任王金火記得,在民國六十五年築港那年,一艘本港籍漁船,就在鼻頭角與基隆嶼之間海面,一口氣鏢了五頭豆腐沙,拖回港邊。一艘築港用的巨型平底拖船剛好派用上場,以怪手鐵臂吊上岸,割取魚翅、魚肝賣錢外,其餘的肢解,裝船運出填海。
近幾年,又風聞台南方面有專人收購,拿去煉製魚丸一類。因此在東北角海域捕魚,遇見豆腐沙,那有放過之理?再蹩腳的鏢手,也鏢得中一根漂在海面上直挺挺的「海柴」呀。
去年年底,澳底港鷁勝號漁船所鏢獲的那頭豆腐沙,當場賣了一萬元。
這一萬元,便註定了在東北角海面悠游的豆腐沙的命運。
【1986-10-08/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東北角傳奇
魟--五底扁風箏
【本報記者 林明峪】
●魟魚,閩南語叫「航仔魚」,依形狀特徵,有土魟、鳶魟、幅魟、燕魟等種類,與鮫(沙魚)、同列入軟骨魚綱。扁若風箏的違型,比起航空史上最新型的三角翼飛機毫不遜色。
海底沙地,魟魚的悠游水域。東北角的金沙灣、蜜月灣、福隆海灘等處,常見牠的蹤跡。
背部藏青色、腹部雪白色的牠,就靜靜地潛伏在沙堆裡,只露出凸出的外型輪廓。牠的覓食方式很絕,只消拍動兩翼,在沙面上「犁」出一條淺溝,趁貝類螺類迸出之際,加以吞食。敵害臨頭,迅即鑽入沙裡蟄代。
大里人張錦懷,就曾一次在灘釣時「掛鉤」,起初以為糟了,鉤到一塊破布,正準備一舉扯斷鉤子收線,咦?那塊「破布」居然跟著漂動了一下,又再度陷住,怪的咚!
他猜,會不會是鉤到海龜?就這樣扯一下鬆一下,前前後後耗了三個鐘頭,才將那尾死賴在海底的傢伙拖到岸邊。
這尾魟魚重十七台斤,算是小傢伙。據說有上千台斤重的巨魟呢……。
小魟貼伏在沙底,巨魟則大多浮游在海面上。馬崗人吳金水,曾在萊萊團網,意外捕獲一尾一千台斤重的巨魟,比圓桌面還大。那巨魟的皮膚,粗糙有如砂紙,手摸都會刮傷。
「農曆三、四月,瘋魟的季節。」澳底人林幸男指出,漁船在赴彭佳嶼的途中,就常見巨魟一兩尾或三四尾,翹起翼尖一拍一拍地浮游,或是一個勁跳出海面「摔水」,發出「澎」地一聲響。老輩漁民猜,不是為了交配嬉戲,就是為了摔掉吸在身體上的印魚。
這種巨魟的塊頭,有一兩噸重,在大型的海洋生物當中,僅次於十噸重的鯨,三、四噸重的豆腐鯊。
漁船欺過去,覷準在海面上亂游亂摔的巨魟,一支鋼鏢射過去,丟下一只籃球大的浮桶,讓牠一路捉著跑直到扯累了再拖回船。有些漁民沒耐性,拖久耗時間,乾脆把繩頭綰在船頭,由牠拖去,拖沒幾下就能收拾了。
「鼻頭角海面就有巨魟了,不必遠到彭佳嶼。」鼻頭角港尾一名王姓老漁翁說,他家打漁四、五代人,早年櫓式舢舨,鏢中的巨魟比船殼還大,尾鞭比船纜還粗,就用繩索貫串兩翼,綁在船舷一側,拖回港內。
更大的巨魟,一船拖不動,就用兩船合作,分兩條繩索貫串,一船拖一邊,拖回鼻頭港。
「魟仔劍,刺死人。」他說,拖上船或拖上岸的魟魚,一律要剁掉尾巴,提防尾巴上翹起的那根毒刺傷人。
「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漁民就海魚毒刺的厲害程度,排行榜第一的是魟魚。萬一被螫到,腫痛難堪,鼻頭角人的偏方,就刮尿桶底的尿垢來塗抹患處。
在台北各大小漁市場,看到的魟魚都缺了尾巴,道理在此。
在東北角海域,早年常見巨魟飄飄然四處游蕩,漁民懶得去理睬牠。因為肉質粗,跟豆腐沙一樣沒價值,抓回來頂多鄰居間分食。
但在「海荒」的今天,漁船一趟出海,「無魚蝦也好」的心理下,碰見了巨魟一定鏢回來,一公斤賤賣十元,一噸重也有萬把塊錢。
因此,巨魟與豆腐沙、鯨,快變成東北角海面上亟特保護的稀有水族。
【1986-10-17/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豆腐鯊
【賈亦珍】
蘇澳漁船日前經過十小時纏鬥,捕獲一尾十五噸重的豆腐鯊。
豆腐鯊,正式名稱是鯨鮫,是現存最大型的海洋魚類,體長八到十五公尺之間,有時甚至可達十八公尺長。
鯨鮫身體及頭部有明顯的白色斑點,很容易與其他鮫類區別。其頭部構造特殊,有如海綿狀的篩網,藉以濾食小型浮游生物,偶爾也以小魚或烏賊為食。
鯨鮫嘴巴奇大,牙齒不發達,性情溫順和平,對人無危險性。牠吃飽後喜歡靜靜地躺在海面上作日光浴,即使有人在旁划船也不在意,因此,鯨鮫常在夜間被船撞傷或撞死。
鯨鮫分布甚廣,全世界溫帶與熱帶海洋都有其蹤跡,屬卵生性鮫類。
鯨鮫嘴巴吸力大,不但浮游生物會一吸而入,一些小型魚兒也容易被吸進去,由於以浮游生物為主食,因此,鯨鮫進食的姿勢是直立的,相當奇特。
【1990-07-18/聯合報/08版/萬象】
為台灣魚類記錄盡點心
釣友釣獲、潛友拍攝或採集到不認識的魚類,專業魚類 研究者樂意協助鑑定
【記者張銘隆/報導】
●本省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離島,每個角落幾乎都有人垂釣,眾多釣友竿下不知釣過多少珍稀魚類,但卻有不少珍稀標本,曾經教魚類學家因錯失得扼腕。
台北市釣友簡江銘本月初在花蓮靜浦海灘放長線,釣起1尾當地人稱為「大油沙」的200多台斤重大沙魚,當時因為當地人指出不能食用,且魚體過大無從處理,而拋回海中。
這尾經本報刊載的巨形釣獲物,引起中央研究院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邵廣昭博士的興趣;考證發現大油沙應是近期已併入棘鮫科中的「庫氏笠鱗鮫」,但因為沒有實體標本對照,而無法百分之百確認。
邵廣昭指出,這尾沙魚如果確定為庫氏笠鱗鮫,那應是台灣的新紀錄種,因為僅產於太平洋的庫氏笠鱗鮫,全世界均屬罕見。這尾被釣友推回海中拋棄的大魚如果製成標本嚶由學術研究單位或海洋博物館永久典藏及展示應更具意義。
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研究室,本月中旬曾經聽說中部某魚港漁民撈獲1尾深海皇帶魚,急忙派員前往洽詢,希望能價購供研究及製存標本,卻被撈獲漁民拒售。
業餘休閒活動中,釣友釣上皇帶魚的紀錄應在4次以上,甚至潛水者也曾經獵獲過,「試吃」證明不堪入口,上百斤的魚體最後都被當成垃圾處理。
業餘釣友魚獲至今最有意義的下場,當推三重釣友賴森景民國78年在蘭嶼釣獲,送給省博製成標本的102斤龍王鯛。船釣活動開放以來,釣友活動的領域更寬,釣獲的魚種也更繁雜,釣魚俱樂部及潛水會應該存有魚類圖鑑之類的書籍,供同好瞭解自己活動所觸及的對象。
邵廣昭指出,釣友或潛水人如果釣到、攝得或採集到不認識的魚類,無法由圖鑑中鑑別時,歡迎將照片或標本送交魚類研究室,專業魚類研究者將樂意免費協助鑑定,也希望釣友能記錄採集地點、時間和水深,協助建立研究資料參考。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連繫電話為(02)7824595轉50。
【1991-05-26/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刺沙背鰭硬棘 有毒!
具高危險性 釣獲牠防著點
【記者何安華/報導】
●提起沙魚對釣魚人可能造成的危險,絕大多數人可能都只知道牠口內的牙齒十分銳利;但事實上,有些沙魚背鰭上的2枚硬棘,比牠的牙齒要危險得多了。
這種背鰭上有尖刺的沙魚,北部漁民俗稱之為「刺沙」,屬於棘鮫科魚類,台灣產有7屬11種之多,北部漁民通常依其體色,分為「黑皮刺沙」和「紅皮刺沙」兩種,其中以黑色那種較常見。體型一般多在2到5台斤,大者也有10多台斤以上的。
刺沙背上的硬棘十分尖銳,內含有毒液,其毒性據說比獅子魚和毒◆還強,被刺後傷口不僅像火燒般疼痛,嚴重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尤其是牠死後毒性仍然不會消失,因此,過去漁民在釣獲時,第1個動作就是把牠硬棘剪掉,以免無意中被其所傷。
這種魚通常棲息在水深100多米赤鯮多的水域裡,過去漁民在以延繩釣赤鯮時經常可以釣到,但是近年已不多見,目前僅花瓶嶼與彭佳嶼釣赤鯮時偶爾可以釣到,對於這種具高危險性卻很容易被忽略的魚,釣友們在釣獲時切勿掉以輕心。
【1991-08-09/民生報/06版/戶外活動】
揭開沙魚的神秘面紗
350種沙魚中 僅10餘種曾攻擊人類
【編譯林秀清/輯譯】
●從古至今,人類對沙魚一直懷有極深的恐懼。近年來更因為電視及電影的渲染,加深了人們對沙魚的害怕。每當有人遭到沙魚的攻擊,媒體便爭相報導,要大家提防「殺人魔王」的下一次行動。沙魚雖然體型碩大、牙齒銳利,但若將它描述成淨獰無情的殺人魔王,則不免失之於偏頗。事實上,在已知的350種沙魚當中,大約只有10餘種曾遭人類指稱有主動攻擊的嫌疑。
對沙魚的恐怖印象阻礙了人類對它的瞭解。以大型動物為獵食目標的大白鯊固然令人不寒而慄,但是也有只吃海裡微小有機體的鯨沙,及以甲殼類動物為主食的天使沙。大部分的沙魚體型並不大,平均身長在100公分左右,而且對非海生大型動物如人類,通常都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沙魚的出現早在恐龍之前,據估計其歷史應有4億5千萬年。但是人類對它的瞭解實在有限,而且還有許多以訛傳訛的說法。現在就讓我們揭開沙魚的神祕面紗,仔細地瞧一瞧這種從史前時期存活至今的動物。
人類長久以來,一向認為沙魚的進化不多,所有沙魚和原始型態相去不遠,牠們之間的差異也極為有限。
事實上,不同種類沙魚的大小和身形差異極大;而且牠們有頭腦,也有複雜的身體系統。牠們有相當的認知能力,而其行為則是聽覺、視覺、嗅覺及電子感應的互動結果。
人類對沙魚的另一個錯誤想法是:牠們都是獨行的食肉動物。而真實的情況是:有些種類如大白沙,的確是獨行客;但其他許多種類如雙髻鮫則一向成群結隊地活動。
和眾多其他魚類一樣,沙魚社會是以大小作區隔,而藍沙甚至還有性別區隔的情形(在夏季,雄性會待在較暖和的水域,雌性則會前往北方較冷的地方)。
迄今已知的沙魚種類有350種,其中有100種是近20年來陸續被發現的。沙魚和大部分魚類不同的地方是牠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也就是因為軟骨的關係,沙魚在水中才游得如此優雅。牠一旦離開水面,軟骨結構便受到極大壓力,牠本身的體重就足以把自己壓死。
在骨骼發展上,軟骨出現在硬骨之前--軟骨要經過硬化的過程,才成為硬骨。基於這樣的認知,一度有人認為魚類是由沙魚進化而來,而沙魚也因此被歸類為魚類的前身。然而,硬骨魚類事實上在沙魚出現前便已存在,而且其演化與沙魚並不相干。無論如何,軟骨的骨架有較輕和較富彈性的好處,而且對沙魚的生存有其必要性。因為沙魚沒有一般魚類的氣囊,所以其身體應盡可能不要維持密實的狀態,俾在水中能夠自由地移動。
骨骼之外,沙魚皮也和大部分的魚皮不同。牠的皮膚上沒有魚鱗,卻有突出的小齒,上面有神經和血管。小齒的後沿呈曲狀而且挺粗糙,所以如果從頭至尾摩挲沙魚身體會覺得很平順,反之則有扎手刺痛的感覺。至於這種小齒的存在是為了自衛,抑或有流體力學作用,幫助沙魚活動更自如,則不得而知。
沙魚的肌肉是附著於皮膚下,而不在骨骼上。這樣一來,沙魚平時可利用全身肌肉推進,在水中維持悠哉游哉的速度一旦突然需要速度和力量時,牠的皮膚會變僵硬並抵著肌肉,只有尾巴在擺動,讓身體像魚雷一樣地射出去。
沙魚的嘴巴長在頭下的內側,對食肉動物來說是件相當奇怪的事。科學家因此相信,大約在3億年前,沙魚是以海底的軟體及甲殼類動物為主食。後來因海中魚類數量增加,某些種類的沙魚遂逐漸演化成為其他動物的捕食者。
沙魚雖然看不見嘴巴正前方即將入口的食物,但牠的鼻孔和鼻內的電子接收器卻可以提供訊息。
沙魚最厲害也是最令人類害怕的便是牠的顎和牙齒。牠的顎因為不和頭蓋骨連接,所以在進行攻擊時,顎可以往前突出。如果獵物的體型大,沙魚的下顎先伸出去將獵物固定,上顎接著跟進,然後牙齒再咬下去。沙魚的牙齒和其獵食目標有很大的關係。大白沙就有一副寬而且呈鋸齒狀的牙齒,方便牠咬下獵物的大塊肉體。而未成年的大白沙因為是以小魚為主要標的,牠的牙齒就比較窄而尖,正好可以把魚刺住。
牙齒是沙魚最重要的武器。牠有備用牙齒,隨時可頂替在攻擊行動中不慎折斷或掉落的牙齒。總計沙魚一生會有數以千計的牙齒,牠是不怕掉牙的。
至於沙魚的視力,絕對不是人類想像地那般差勁。一般說來,行動力較強的捕食者,牠的眼睛較大;而行動力較弱,習於淺水區域者,眼睛就比較小。大部分沙魚的眼皮不會動,但有些則具備一層薄膜,以便在進食時,遮蔽保護眼睛。沙魚之所以不需要眼皮,是因為牠的瞳仁便足以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量。沙魚視網膜的後面有一個像鏡子的脈絡膜,可將入眼的光線反射到眼睛的接受器細胞,增加其感光度。總而言之,沙魚有這麼一套複雜的視覺系統,人類豈能小看牠?沙魚耳朵開口雖然小,卻可以聽到細小的聲響,人類聽不到的低頻聲音,牠都接收得到。沙魚的嗅覺也很靈敏,遠遠地便可嗅到獵物的存在。鼻內的囊袋十分敏感,經常測試水中的氣味。囊袋內有讓水進出的通道,使水保持流通。一旦水中有些微的氣味,只要千分之一秒的瞬間,沙魚的嗅覺便立刻有所反應。
沙魚最令人好奇的感覺能力,是頭部的小器官能夠接收電訊。它的主要作用是類似短距離的雷達偵測,以找尋利用偽裝或藏身於岩石的獵物。
沙魚繁殖的方法也與大部分魚類不同。後者是在水中產下無數的卵,然後就讓牠們隨機受孕。但這樣的過程既費時,也可能因卵被其他的魚吃掉而徒勞無功。沙魚的繁殖則是經由近似人類性交的行為,讓精子在母沙體內完成受精。
至於沙魚新生命的孕育方式可分三種:像魚類一樣的卵生方式、體內孵化、或者胎生方式。如採卵生方式,受精卵會被包在一個有彈性的被囊中。被囊會被安置於海底岩縫間或夾在海草堆中,以免遭到水流衝擊,或者被其他動物吃掉。有些被囊還附有繫帶,以便攀附珊瑚。被囊中除了胚胎之外,便是胚胎賴以獲得營養的卵黃。後者會隨著胚胎的成長而日漸萎縮。
不過,沙魚的繁殖仍以採行體內孵化及胎生方式為多。母沙的懷孕期從數個月到將近兩年不等。新生沙魚可立刻游泳和覓食,其模樣如同父母的迷你翻版,有些甫出生即有1.5公尺的身長。
沙魚隨著各種類生產方式之不同,其繁殖周期亦大相逕庭。有些沙魚全年均可繁殖下一代,有些只在某幾個月分。部分母沙魚每個生產周期之間會有一至兩年的間隔。
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於沙魚的瞭解仍嫌太少。而在有限的資料當中,絕大部分也是近年來才蒐集完成的。一些新得的訊息,又常常和既知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論有所矛盾。所以,沙魚對人類而言,仍是一個有待繼續挖掘的謎。
【1991-09-15/民生報/27版/動物】
小沙魚 出沒外木山
【圖/文 何安華】
●這一陣子,在基隆外木山外海船釣的釣友,經常可以釣到一種背部布滿白色斑點的小沙魚,小者僅一台斤多,大者有4、5台斤,上鉤後拉力相當強勁,拉起來十分過癮;而許多嗜魚的老饕,也把牠歸於沙魚類中肉味最鮮美的一種。
這種沙魚正式名稱叫「星貂鮫」,主要產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沙泥底海域,最大可長到10台斤,除了在卅多米深的淺海以外,在一百多米深的釣場釣赤鯮時也經常可以釣到;這種魚一年四季都有,春天這一陣子數量較多的原因,應該是釣場很久沒有被人捕、釣過的緣故。
【1992-03-14/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獵鯊季節‧漁港沸騰 安平漁港
豆腐鯊上岸
【記者李鋅銅/台南報導】
每年從二月底到四月中旬,是豆腐鯊在澎湖海域一帶活動的季節,台南市安平漁港成了豆腐鯊最常被抓上岸的地方。在華盛頓公約將鯨目物種均列於瀕臨絕種項目後,台灣沿海捕獲的最大海中動物,可能數沙魚了。在沙魚中體積最大的是鯨鯊,但數量極少,使得次一等的豆腐鯊,成了在台灣沿海上岸的魚類中,常引人注目的大魚。但豆腐鯊的出現有季節性,也有地域性,每年的二月底以後,到四月中旬間,台南市安平漁港就是豆腐鯊最大的上岸地點,也成了小漁港內的焦點。出動小漁船捕鯊安平魚販說,其實在東亞地區漁業較常可看到的沙魚種類很多,有的大、有的小;較常見的沙魚,包括長可達十八公尺的豆腐鯊、十五公尺的奴智鮫、十二公尺的食人鮫、七公尺的灰鯨鮫、三公尺的Y髻鯊;其中Y髻鰲又稱為丁字鯊,雖然最大可達三公尺,但進入市場拍賣的,大多只有一公尺左右,是沙魚中體型較小的,豆腐鯊則算是體型最大的了。
南市區漁會業務課長郭親田說,每年的二月底到四月中旬約一個半月時間,是豆腐鯊出現在澎湖海域一帶的季節,牠們時常成群出沒,於是就有專抓豆腐鯊的小漁船前往射鯊;由於豆腐鯊的體積大,被射中後不會在短時間內死亡,而且會死命的拖著漁船跑,因此捕鯊的幾乎都是十四噸左右的小船,比較機動靈活。
這種小漁船在船頭有一座突出的長條型平台,射豆腐鯊的魚槍重約卅台斤,由一定的人站在船頭的突出平台上,當發現鯊的蹤影時,就將漁船駛近射魚。有的鯊較敏感,尤其是較小的豆腐鯊,在發現漁船接近時就沉入水中逃逸無蹤,但較大的鯊則往往較遲鈍,易於獵中,因此,豆腐鯊也有人稱為「大憨鯊」。
由於豆腐鯊通常在上午十時到下午二時之間出沒在海面覓食,因此射鯊的時間也多半在這段時間內,在射中後,漁船會被鯊拖著在海上跑一陣,待鯊無力後,再拖往附近島嶼淺灘上打釘固定。先用鐵穿透鯊的頭部,然後用粗繩索繫上浮球,再花比空船多一倍的時間拖到漁港碼頭,因此,鯊通常是在凌晨上安平漁港碼頭的。
在拖鯊回港時,漁民會先以無線電連絡岸上的工作人員,包括有吊鯊經驗的吊車駕駛和殺鯊漁民。在鯊進港後,吊車駕駛配合漁船調整最佳的起吊位置,將鯊吊上岸。由於豆腐鯊的皮厚且硬,因此殺鯊的都必須強壯有力,並配合吊車調整鯊的懸空高度,一步步切割分解。全身皮肉都有,用吊鯊多年的黃大益說,安平漁港的豆腐鯊幾乎都是他在吊,因此熟知在何種高度和角度,最能配合漁民分解,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鯊處理掉。
七十四歲的漁民陳火說,鯊在水中剛吊起時,由於體內有大量海水,因此重量較重,但在上岸放水、放血、清除體內雜物後,剩下的魚體才能賣錢;一般來說,若肉重一公噸,皮和骨合重就達兩公噸,換句話說,肉只占整理後魚體總重的三分之一,而翅、肚則是賣得較好價錢的部位。
豆腐鯊的皮可做魚皮,肉可醃製,肝可製成魚肝油,幾乎全身都可利用。雖然北部人的消費量較大,也常賣到北部市場,但因在澎湖射中的鯊,幾乎都拖到安平漁港上岸,使得此地成了豆腐鯊上岸最多的地點,碼頭儼然成了「豆腐鯊碼頭」。今年三月中旬,澎湖一艘小漁船在澎湖東吉海域附近,射中了今年第一尾豆腐鯊,隨後就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豆腐鯊被射中,並拖到安平漁港吊上岸,但魚體並不大,只有兩公噸左右;直到三月廿一日中午時分,十四噸的漁船東發號,由船長江恆祥,在東吉附近海域射中一尾重達十七噸的豆腐鯊,並拖往安平漁港後,才使未看過這種沙魚的人開了眼界。
江恆祥說,在射中鯊後,被鯊拖了三個多小時,鯊才逐漸平靜,然後再將船駛往東吉島上,經由當地警方人黃協助,才順利的在魚頭上釘,然後為鯊繫上兩個浮球,又拖了五六個小時才到安平漁港:雖然拖鯊過程順利,但其父親江新點卻在為鯊繫浮球時,因為鯊尚未氣絕,突然牽扯繫在魚體上的繩索,並纏住他的左腳拖拉,造成左腳流血受傷,在上岸後立即就醫,必須休養一陣才能再出海。
受傷的江新點說,他十四歲上船出海,如今已經六十四歲了,算一算,整整在海上晃了五十個年頭,而這些年來,究竟抓了多少豆腐鯊,已記不清了,但過去曾抓過卅多噸重的,所以那天抓的十七噸的算是「普通」。今年收穫┼四尾江恆祥說,他也是從十四歲上船,到現在已有廿多年了。這些年中,除了每年抓豆腐鯊的季節外,其他日子就捕捉其他魚類。由於豆腐鯊實在太大,而且會拖著漁船跑幾個鐘頭之久,過去就有漁民在抓鯊過程中受傷;雖然抓的魚很大,有一點成就感,但風險也不小,必須時時小心注意,以免受傷。
三月卅日從凌晨到上午,先後有三尾豆腐鯊被吊上岸。駕駛吊車「吊魚」的陳德宗說,三尾豆腐鯊在上岸時的總重量,分別是十五公噸、廿二公噸和卅五點八公噸,由於都是中、大型的豆腐鯊,因此必須先分割後才能送上卡車。他說,在一天內有三尾豆腐鯊上岸不算稀奇,但三尾的總重達七十二點八公噸,且其中一尾更重達卅五點八公噸,都是他「吊魚」兩年多來的最高紀錄。南市區漁會人員說,豆腐鯊的大小相差懸殊,小的不到一公噸,大的可達卅多公噸,但近年來射中最大的只有約卅公噸,卅多公噸的大豆腐鯊已有好多年未見;由於一輛吊車可吊起近四十噸重量,因此吊豆腐鯊只需一輛就綽綽有餘了。
漁民陳火說,最近三年來在安平漁港上岸的豆腐鯊數量很不穩定,前年獵鯊曾多達七十多尾,但去年只有兩尾,今年的獵鯊季節已在四月中旬結束,全部共獵得十四尾,其中四尾的重量在兩噸以下,未經肢解就可運上卡車,但其他的十尾重量都超過三噸,因此必須先在碼頭旁肢解後,再運上卡車。至於沙魚的數量不若往年多,原因何在,沒有人知道。
在澎湖海域豆腐鯊的同一季節,菲律賓沿海一帶也有豆腐鯊出沒,過去也有台灣漁民前住獵鯊,但由於台灣漁民認為獵捕的地點是在公海上時,菲律賓卻指稱已到領海,因而常發生海上糾紛。陳火說,去年就有七八艘台灣漁船被當地漁民帶往菲國海岸,因此今年雖然知道當地海域有鯊,但卻沒有漁船敢去。
【1994-05-14/聯合報/34版/鄉情】
1995中華民國環保月 海洋生態保育系列之(二)
海中之王──神奇的沙魚
全世界現存沙魚大約有350種
【海洋大學 陳哲聰 莊守正合撰】
你看過電影「大白鯊」嗎?你是否因劇中沙魚猙獰的面貌而覺得沙魚就是天生一副吃人的模樣?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你得趕緊修正,因為這可能有人要笑你孤陋寡聞了……。卡通裡一種嘴巴似鋸子的魚為了反抗人類捕魚的蠻橫行為,專門將船底鋸個大洞的傢伙,你可知道它也是沙魚的一種(鋸鯊)。當然這樣的卡通情節,在現實生活裡是不可能發生的,它的鋸子是不可能鋸東西的,充其量或許於讓它在海底的時候,使敵人覺得他是兇狠的角色,而不敢輕易的攻擊他(我們如此猜測)。4月16日報載,東澳捕獲一尾重達16.5噸的豆腐鯊,你知道嗎?它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別忘了體型更大的鯨魚是哺乳類)它較學術化的名稱叫「鯨鮫」(是沙魚的一種),幾年前曾經捕獲一尾體重超過35噸的豆腐鯊,這可能是世界紀錄哦!試想如此龐然大物在海洋中那豈不是可怕至極。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它個性溫馴,以浮游生物及小魚為主食,採「濾食」,有時候潛水人員甚至可與其並肩悠游於大海呢!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迷糊了,到底沙魚有多少種?它們都是長得怎麼樣呢?根據研究指出,全世界現存的沙魚大約有350種,它們的體型那真可以用環肥燕瘦來形容,在學術上我們將其區分為八大類(八個目),有體型縱扁如魟的琵琶鮫類(琵琶鮫目),吻端似鋸的鋸鮫類(鋸鮫目),兩背鰭前端各有一硬棘而無臀鰭的棘鮫類(棘鮫目),鰓裂六~七對的六鰓鮫類(六鰓鮫目,除此目外其餘之種類鰓裂均為五對),具眼驗的白眼鮫類(白眼鮫目),體型紡錘狀的鯖鮫類(鯖鮫目,長尾鯊及灰鯖鮫均屬此目),吻端長鬚之鬚鮫類(鬚鮫目),兩背鰭前端各具一硬棘且具臀鰭的異齒鮫類(異齒鮫目)。以上八大類的沙魚出現臺灣周邊海域者,根據沈世傑所編「臺灣魚類誌」一書中記載將近90種。這些種類體型有小至僅十餘公分,體重數十公克者(小抹香鮫),有的大至體長數十米,體重數十公噸者(鯨鮫、象鮫)。而棲息水深有生活於表層水域者,亦有棲息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海者(擬鰻鮫,六鰓鮫之一種)。
由於野生動物保育觀念的抬頭,許多在陸地上跑的走獸,天空飛的飛禽及海中游的水族,以前都是我們食物來源,現在卻變成了議論的焦點,大象、老虎、犀牛、燕子、黑面琵鷺、紅尾伯勞、鯨魚、海豚、海龜……等,全成了保育的對象。經過新聞媒體、報章雜誌多方的宣傳與報導,大家對上述種類的保育可說已具備共識,都能了解何以要保護牠們。而有關沙魚的保育,諸先進國家的保育團體已朝向這個方向努力了多年,不過沙魚保育所將面臨的壓力(反對浪潮),遠超過前述種類,因為沙魚是人類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如將沙魚全面禁捕,其影響層面將十分深遠,因此目前保育團體所提並非全面禁止捕鯊,而是有限度的利用沙魚。
沙魚的魚翅一向是我們東方人的最愛,因為以往人們認為魚翅很「補」。魚翅真的補嗎?在中藥行或中醫師眼裡,魚翅仍只是食品,在營養學者眼中,魚翅所含的蛋白質在人體內是很難被吸收的,因此吃個蛋所獲得的營養遠超過一碗魚翅。
中國人「物盡其用」的天性由來已久,在沙魚身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魚翅的利用可以說是化腐朽為神奇,是祖先智慧的結晶,只是到了物質優渥的今天,我們似乎不再需要靠它來「補」了,否則你可能成了間接的殺手!因為正由於有消費市場,漁民「割鰭」的悲劇行為(以往沙魚肉價格偏低,漁民在捕獲沙魚之後將鰭割下,而將身體拋回海中)即無時無地一再重複的發生。
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指出,軟骨魚類於地球出現的年代是距今四億五千萬年至五億五千萬年前的奧陶紀,而一般人較為熟悉的恐龍,其出現在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儘管大家對於恐龍可說是又愛又怕,不過它老早就消失於地球表面了,至於沙魚呢?它到如今仍活躍於海洋中,它應該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研究與學習,因為人類於地球上出現的時日尚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呢!您認為呢?說到這裡你是否對它有一點點「敬畏」的聯想?
【1995-06-13/經濟日報/31版/環保月】
國內首次成功人工孕育沙魚
4隻小原鮫 度過危險期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營的海洋生物教育館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中,成功培育四隻台灣小原鮫,難能可貴的是,牠們已度過「危險期」存活三個月了。海洋大學沙魚生態研究專家莊守正教授證實,這是國內首創在人工環境中繁殖沙魚成功紀錄。
海洋教育館養有四隻原鮫,去年7月,其中一隻母鮫證實和公鮫自然交配,成功受孕。經長達240多天的受孕期,於今年3月中產下10幾隻小沙魚,結果存活下來的只有四隻。
教育館館長程世德指出,四隻小原鮫已度過危險期,應該能順利成長。已有三個多月大的小原鮫,身長20幾公分,館方平時都以小魚、甲殼類餵食。
程世德指出,台灣原鮫又稱狗鯊,體細長,為底棲性的卵胎生沙魚,最大可長到三尺長。在國內因鮮少有人養鯊,所以至今未有繁殖成功紀錄。
程世德說,沙魚能在人工養殖環境中成功存活,且順利孕育小沙魚的關鍵,應是生長環境的水質控制。教育館斥資裝置海水濾淨器,能將水質處理得幾與沙魚生長的無汙染海域一樣,是養鯊技術的一項突破。
【1995-06-20/聯合晚報/05版/生活新聞.國際新聞】
海博館枋山實驗站 稀客上門
引進三隻沙魚飼養
【記者 郭漢辰/報導】
●海博館屏東枋山水族實驗站,目前首次引進大型大洋魚類,實驗站請漁民捕捉台灣海域罕見的三隻底棲沙魚,前天下午送達水族站,昨天沙魚開始在大洋試驗池悠游,水族站下一步將引進最大的魚類豆腐鯊飼養,這些魚類日後都將在海博館展出。
枋山水族實驗站這幾天喜事連連,繼前幾天俄國專家送來上百件的寒帶海域生物標本,實驗站請恆春漁民捕捉的三隻底棲沙魚,更在前天下午五點抵達水族站,在工作人員齊力合作下,花費半個小時,將沙魚放進大洋試驗池,昨天起工作人員以小魚餵養沙魚,但沙魚剛到食慾不佳。
水族站站長呂明毅表示,這是該站首次引進大型大洋魚類,三隻沙魚其中一隻為鱟鮫長二點五公尺,另一隻為鏽鬚鮫長三公尺,第三隻尚未查出魚名長度也有二公尺多,牠們屬珊瑚礁底棲沙魚類,從南非到澳洲的印度、南太平洋海域時常可見,這些沙魚喜食底棲魚類、龍蝦、小型沙魚,漁民是在東沙海域捕捉到。
呂明毅說,這類型的沙魚在台灣海域罕見,牠們習性時常在夜晚於海底睡覺,漁民也利用這段時間潛進二十至三十公尺的海底捕捉,日後也希望請漁民幫忙捕捉迴游沙魚,增加海博館展出的魚種。
水族站指出,該站計畫養殖目前魚界最大的種類-豆腐鯊學名鯨鯊,已請漁民幫忙捕捉,不過因為豆腐鯊體積龐大,在海域捕捉回來存活率較小,該站希望設計一些特殊設備,以順利將豆腐鯊帶回。
【1995-07-08/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沙魚寶寶 叫'佼佼'
首次人工培育 陳育駿命名獲選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國內首次人工培育養殖成功台灣原鮫的沙魚寶寶有名字了!由台中海洋生物教育館為沙魚寶寶舉辦的徵名活動,評審結果上午揭曉,在一千多個應徵名字中,台北縣碧華國小五年級的陳育駿為沙魚寶寶取的名字「佼佼」脫穎而出,正式成為小原鮫的名字。
台中海洋生物教育館的沙魚世界館,蒐集有各類沙魚,包括護士鯊、灰鮫、白鰭鯊等,其中台灣原鮫經人工培育在3月中旬產下小沙魚,如今已有近30公分大,小沙魚很適應人工環境,長得活潑可愛。
海洋生物教育館為了替小沙魚取名字,在9月初舉辦徵名活動,結果迴響熱烈,有來自全省千餘件應徵函。值得一提的是,應徵函中還有一件是來自大陸江蘇省的一名國小教師,他為小沙魚取名「台稀」和「台妙」,意指原鮫在人工培育下產下的小沙魚是台灣的稀有和奇妙事。
生物館指出,由於參加資格限定是國小學生,所以這名大陸教師幫小沙魚取的名字雖然意義不錯,只有割愛。另參加應徵的學生,所提的名字各具巧思,如有人取名「福爾摩鯊」,有人取為「鯊奇」,也有人取個山地名字「阿古多」等,都很有創意,生物館將頒給創意獎。
在眾多名字中,由陳育駿所取的「佼佼」,因採原鮫的擬人化諧音,又相當順口好記,尤其小沙魚是雌性,取名「佼佼」也很女性化,各方考量,終於獲評審議決為優勝者,正式成為沙魚寶寶的名字。而為他取名的陳育駿也因而可獲五千元獎金。
【1995-10-26/聯合晚報/04版/綜合新聞】
鏽鬚鮫 厭食症?
枋山水族站仔細治療 發現牠被‘異物’噎住 取出一公尺長塑膠袋
【呂玲玲】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枋山水族教育實驗站飼養的最大魚隻「鏽鬚鮫」,前陣子無故好幾天不進食,令工作人員很擔心;仔細觀察後,發現鏽鬚鮫的第五對鯉有異物,研判是牠無法進食的原因。工作人員與鏽鬚鮫一番纏鬥後,才幫忙牠取出異物。
這隻鏽鬚鮫是枋山水族教育實驗站去年7月間,從赴東沙海域作業的漁民手中買來的嬌客,存活情況良好,活動力十足。目前體長超過兩公尺,體重一百公斤左右。
鏽鬚鮫又名鏽鬚鯊,是一種底棲、軟骨魚類,具有板狀利齒,性情溫和,以螃蟹、貝類等跑得慢的水中生物為食,在南沙、東沙海域可以看見牠的蹤影。鏽鬚鮫不會主動攻擊人,但牠一旦咬住東西絕不鬆口,所以想要接近牠以取出牠體內的異物,相當危險。
工作人員試過好幾種方法,首先在長竹竿前端綁上魚鉤,企圖把異物鉤出,但未奏效。再來是由五名工作人員身著潛水衣、背著氧氣筒,潛入三公尺深的水池中,把鏽鬚鮫圍捕上岸。結果鏽鬚鮫在水中和工作人員大玩捉迷藏,雖然一度被逼至水池角落,卻還是隨著其他魚類逃脫圍網,工作人員累了一天,無功而返。第二天工作人員再接再厲,終於圍捕成功,並由三名工作人員協助拉上岸。
為了不讓鏽鬚鮫輕易動彈致刮傷體表,工作人員還以棉被裹住牠,緊緊抱著不肯鬆手,唯恐牠又溜回池中。之後,工作人員果真從牠的鰓蓋後取出異物,仔細一看,禍首原來是過濾海水的塑膠網袋,長達一公尺多。工作人員推測,牠因誤食塑膠網袋而噎住致無法進食。
【1996-04-14/聯合晚報/04版/新聞掃描線】
哎呀不得了 這個真奇妙
澎湖水族館箱 孵出2隻小鯊
【記者肇塋如/馬公報導】
澎湖水族館飼養的斑紋異齒鮫(沙魚)日前產下的卵莢今天凌晨孵出兩隻小沙魚,澎湖水族館人員說,沙魚產卵能見者少,飼養在水族箱裡的沙魚生出寶寶更少見,由於斑紋異齒鮫生性溫馴─,這兩隻體長只有15公分的小沙魚在水族箱裡活潑的游來游去,吸引大批遊客圍觀,館方擔心兩隻幼鯊可能遭成鯊攻擊,預計下午再放回「育嬰籃」。
澎湖水族館館長蔡萬生說,沙魚的卵莢就像是母雞產下的雞蛋,小沙魚在卵莢中約兩百天成形,接著就像小雞破殼而出般衝破卵莢,剛生下來的小沙魚身上類似「號角」背鰭特別明顯,牠們一生下來就能自力更生。
【1998-05-08/聯合晚報/07版/綜合新聞】
吃魚行家 挑到 骨子裡
圓鱈魚頭 富含軟骨、膠質 吃起來過癮! 鮫鯊軟骨髓 甜品有如燕窩 口感一級棒!
【潘秉新】
魚類的營養價值高,除了享受鮮嫩的魚肉,會啃魚頭,咻咻的從魚骨中吸出骨髓,被認為是真正懂吃魚的人。圓鱈魚頭一剖開來,佈滿透明狀的軟骨和豐富的膠質,令喜好者大呼過癮,另外從鮫鯊透明骨頭中萃取出的軟骨髓,經國內業者研發三年多,已成功的製成即食罐頭,魚髓可以用喝的了。目前市面上有售的鯊魚軟骨精,是比雞精顏色更重的黑色液體狀;而經營35年、在台一年產生鮮鯊魚25000多噸、魚翅300多噸的「鯊魚家族」第二代陳俊源說,過去上千噸的鱉魚骨,都是曬乾後賣到日本,或直接用水熬骨做成液狀,本地並沒有相關技術,不知如何從骨髓中萃取能既不傷其本質又保有功效。
直到三年多前,經向大陸藥膳名師學習萃取古法,再由國內精通的專家不斷嘗試,終於以純天然的方法萃取出類比燕窩的鮫鱉精髓。目前生產第一批一萬多瓶,已經由有關單位檢驗通過,分有加沙糖、人參的兩種甜品,各是一瓶120、150元。
美食評論家朱振藩說,這種清朝稱為「魚脆」的魚髓萃取物,是宮內大臣餽贈的佳品,看起來白白的像涼粉,但吃起來比涼粉更有口感,目前在大陸屬於上檔菜,釣魚台賓館還有供應。而在台北市,名聲已打響到日本的藥膳餐廳「御生坊」,是參與萃取較鱉精髓的主力,在其餐廳已有這項魚髓甜品,單點一份是350元。
談到鱉魚,想吃很有特色的鱉魚煙,「魚鄉風情畫」主持人高孔希,推薦位於瑞芳鎮深澳里的深澳本港鱉魚煙。取自虎頭鯊的魚肉,用砂糖燻製,肉質很Q、魚皮膠質多,最近正是鯊魚較肥的季節,是享受鱉魚肉的好時機。
圓鱈魚頭沒有土腥味,肉嫩骨軟,許多餐廳採用,各有砂鍋、乾燒、紅燒、炭烤、香辣等做法,進口業者在過年期間有外賣,一公斤左右一個不到200元,是年菜的好選擇。
【1999-01-29/聯合晚報/11版/消.費.廣.場 吃客】
大白鯊落網 重1200公斤長約五公尺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東海岸三仙台定置網,昨天上午捕獲重達一千二百公斤的大白鯊,由於齒銳相凶,吸引不少遊客及民眾駐足圍觀。定置網業主林寶山表示,這尾體長約五公尺的大白鯊,是東海岸今年以來捕獲最大的雄性大白鯊。
經營三仙台定置漁網的林寶山,上午將捕獲大獵物拖回新港漁港,吊掛上岸時才知原來是一尾雄性大白鯊,大白鯊露出銳利的齒痕,齒喙特徵明顯,嘴邊不時滴下鮮紅色的汁液,臉露凶相,若將前肢雙鰭展開,比人伸開的雙手還要寬。
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館長陳文榮說,大白鯊、虎鯊、公牛鮫三種,屬於最具攻擊性的鯊魚種類,其中大白鯊排名第一。往年漁民用定置網捕獲一噸以上的機率並不高,平均一年僅約有二至三尾。過去曾捕獲的大白鯊體型較小,最多一次約有八尾之多。
不過,約在三年前,花蓮曾有捕獲兩噸半的紀錄;目前在東海岸鯊魚博物館內,仍展示一尾重達一千五百公斤的大白鯊,冰存在大型冷凍櫃尚未解剖。陳文榮依往年捕獲的數量研判,游經東海岸的大白鯊應有一定的族群,盼國內外學者專家有機會到東部海域進行鯊魚生態族群研究調查。
【1999-10-31/聯合報/19版/省市綜合新聞】
鋸峰齒鮫 新開發魚種
北太平洋海域數量甚豐 背鰭魚肚均有利用價值
【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全球漁源枯竭,台灣漁船苦無魚捕,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發現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有數量豐富的鋸峰齒鮫,背鰭、魚肚都可利用,捕獲一條十幾公斤,可賣得七、八百元,對漁民收益不無小補,目前大陸漁船已在北太平洋一帶捕釣。
水試所海洋漁業系主任廖學耕昨天向基隆市拖網漁業協會提出一份水試所做的「北太平洋鋸峰齒鮫意外捕調查報告」表示,全球主要漁場「過漁」嚴重,海底資源枯竭,水試所也希望能開發新經濟魚種,過去鋸峰齒鮫肉質因帶有阿摩尼亞味,經濟價值不高,業者在北太平洋海域釣捕赤魷、鰹、鮪等高價魚種時,意外捕獲鋸峰齒鮫,往往丟棄海中,但現在不一樣了。
廖學耕說,華人愛吃沙魚翅,造成沙魚銳減,在華盛頓公約裡,豆腐鯊等部分瀕臨絕種的沙魚等,已列入附錄二受到保護,水試所基本上不鼓勵漁民獵捕沙魚,但是鋸峰齒鮫算是沙魚中數量較多的魚種,目前的加工技術已經可以除去鋸峰齒鮫所帶的阿摩尼亞味,而魚鰭、魚肚並不輸豆腐鯊,一尾廿公斤的鯊,可有一千多元新台幣的收入,對漁民來說不無小補。
而水試一號試驗船八十四年起在北太平洋進行研究,發現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的海域,鋸峰齒鮫分布廣泛,延繩釣作業船如在投繩前測量水溫,若屆於攝氏十九度到廿二度,最容易獲得鋸峰齒鮫。廖學耕說,根據海外會漁業技師提供的消息,目前已有中國大陸漁船看上這種沙魚,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為基地,展開撈捕,台灣有幾艘拖網漁船改裝成延繩釣船在中太平洋一帶作業,可以嘗試。
【1999-11-25/聯合報/20版/北部生活圈】
與鯊魚共舞
【陳哲聰(海洋大學教授】
從資源永續利用的觀點談鯊魚的保育
鯊魚為海洋生態系中位居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牠被認為是凶猛、殘暴的海中惡霸。約十餘年前的電影《大白鯊》,那條大鯊魚攻擊遊艇、吞噬泳客,相信看過影片的人必然對其凶殘血腥的習性記憶猶存。全世界四百種鯊魚中對人類具有攻擊性或威脅性的種類約有三十種,均屬大型表層棲息者,根據鯊魚研究學者Dr.Burgess的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總有幾宗泳客在海邊被攻擊的事件發生。雖然一般人對鯊魚存有可怕的印象,但事實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鯊魚與人類卻相當密切,舉凡魚丸、天婦羅、鯊魚煙、魚翅羹、軟骨素健康食品,以及皮革製品、牙齒裝飾品、以鯊烯為原料之化妝品等等,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而如今在水族館中飼育鯊魚供遊客觀賞或直接在海中觀看鯊魚的活動,都已非鮮事。 軟骨魚類資源 在全球皆已亮起紅燈
鯊魚向來是海洋漁業的重要漁獲物之一,全球的軟骨魚類的年產量超過七十五萬公噸。然而自一九九零年代開始,國際間的保育團體以及海洋生物學家,特別是鯊魚研究學者,認為鯊魚的繁殖數少、性成熟年齡大、成長緩慢,若持續增加漁獲努力則恐易造成資源量的急速下降,甚至潰滅。因而呼籲各國政府針對鯊魚的漁獲問題進行各項研究並採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我國堪稱為捕鯊魚王國,國際間鯊魚的漁獲及管理保育的新動向,必然會引起我國漁民及漁政當局的注意。 台灣的鯊魚產量近十年來維持在三‧九萬至七‧四萬公噸,年平均為五萬公噸,在世界排名始終位居前三位,僅次於印尼及印度。至於全世界的鯊魚產量則超過七十餘萬公噸,從統計資料來看,近二十年來增加了十餘萬公噸,表面上顯示資源有增加的趨勢,但事實上是因為過去許多國家並沒有做好鯊魚等軟骨魚類的漁獲統計,以致未向世界糧農組織(FAO)提交數據。而近年來,或多或少努力的結果,許多國家開始提供統計資料,因而造成FAO之數據有顯著增加的現象。實際上許多國家的鯊魚漁獲量近幾年來已有逐年減少的趨勢,如日本於一九七零年代每年漁獲量高達六萬公噸,但近幾年來已逐漸下降至二‧五萬至三‧三萬公噸的水準。台灣則於一九九四年達頂點七‧四萬公噸,其後逐年減少至一九九七年的四萬公噸左右,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來自遠洋漁業,而沿近海產者僅百分之十五,後者除了南方澳及成功漁港的產量佔了絕大部分之外,其他各漁港均只零星漁獲小沙條等。這些事實說明了軟骨魚類資源已亮起紅燈,已到需要加以特別關注的時候了。
台灣的割鰭行為、魚種枯竭待正視
中國人素以嗜食珍奇的野生動物聞名於世,幾乎所有野生動物到了咱們的手裡就成了佳餚。而鯊魚等軟骨魚類亦同樣是老饕眼中的佳餚,除了頭骨部分,其他部位皆可烹調為桌上美食,經濟價值高,因此有漁民從事專業捕鯊。此外在國際間同樣引起關注的則是遠洋漁業混獲的問題,如鮪延繩釣混獲的鯊魚數量相當龐大。鮪延繩釣係以鮪類為主要漁獲對象,一般釣到鯊魚後僅割下魚鰭,而將鯊魚體丟回海中,這種割鰭的行為存在於所有鮪延繩釣作業船隻,造成全球性的問題,事實上割鰭行為極不人道,將鯊魚丟回海中讓牠慢慢死去,並未充分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許多國際保育或環保團體均呼籲各國政府針對割鰭行為,採取必要的措施。如從漁具的改良上加以著手,使鯊魚不致上鉤,或者如果釣獲則整尾帶回予以充分利用等等。
此外底拖網漁業亦使鯊魚面臨空前的浩劫,比如台灣北部海域在二十餘年前,拖網船的漁獲中經常可見星貂鮫類及狗鮫類等鯊魚,然近十餘年來,星貂鮫幾乎從底拖網漁獲中消失,這證明了底棲性的鯊魚資源如同其他魚介類一般,已嚴重枯竭,是該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的時候了。
台灣最昂貴的鯊魚要算是鯨鯊了,牠俗稱豆腐鯊,是海洋魚類中體型最大者。目前行情在魚市場的拍賣價為一公斤二百至二百五十元,一千公斤的小豆腐鯊就要二十至二十五萬元,十公噸的中大型豆腐鯊,要二百至二百五十萬元,其所以如此昂貴的原因在於「珍奇」,加上媒體的炒作。目前台灣鯨鯊的漁獲主要來自於定置網及鏢刺漁業,前者以逸待勞,自動上網,而後者以鏢刺旗魚為主,偶爾遇到豆腐鯊,才一併鏢獲。其捕獲量已從十餘年前的三百尾以上下降到近幾年的不到一百尾,顯示本種資源減少的現象十分明顯,而且市場上有供不應求的趨勢。無論如何本種是極需要加以管理了。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有關軟骨魚類資源的管理問題,主要將由各國自行訂定管理規則,而在公海之鯊魚捕獲問題則由國際組織來訂定管理辦法。而欲進行自身臨近海域之資源管理,則應考慮到軟骨魚類分佈廣泛的特性,不能只注意小區域的資源動向,甚至應從世界的視野觀點,透過與國際的合作交流,來進行研究才能掌握確切的實態。
生物保育: 保育派與利用派的辯論
生物保育之趨勢,似可分成二個派別,其一為主張動物生存權之保護派,支持此派系之團體不認同生物可以利用,自然也不贊成漁業行為之存在。其二為推動資源生物永續利用的利用派,主張透過適當的管理來利用資源並維繫種族的生存。目前之趨勢傾向於支持利用派,當然此種二分法並非一定恰當,因為有些團體就採中間路線。如從現實的地球人口問題加以考量, 則陸上之糧食生產已到界限,非得依靠海洋生物資源不可了。因此若完全放棄野生動物利用的觀念顯然有點不切實際。然而,今日掠奪型的漁業型態亦因缺乏有效的管理而被穩健的利用派所批判。事實上海洋中野生動物之利用只要合情合理,就稱得上是一種環境保護型的利用,因此今後吾人宜記取「過漁」的教訓,並朝新的環境保護型漁業發展而努力,對於鯊魚的保護問題,不要單純地認為是漁業發展的壓力和障礙。
【1999-11-27/聯合報/37版/】
日本灰鮫產下15隻幼鮫
【記者余學俊∕通霄報導】
通霄西濱海洋園區的一隻日本灰鮫昨天上午生下十五隻幼鮫,除一隻被臍帶纏死外,餘均活潑健康,生下後即在魚缸內四處游,吸引許多遊客觀賞。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總經理張玉成說,有漁民在台中港捕獲二隻日本灰鮫,送給園區收養,才放進魚缸數天,園區技術人員只發現鮫魚腹部鼓脹,還以為是肥胖,沒想到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一沒留神,才十多分鐘,灰鮫就產下十五隻幼鮫,令工作人員大喜過望。
【1999-11-28/聯合報/19版/省市綜合新聞】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 新生小鯊魚
【記者林上玉∕台中報導】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喜事連連,園區內的海洋生物教育館繼近百條小琵琶魟報到之後,日本灰鮫又在廿七日生下十五隻射手座的小沙魚,只有最後一隻小沙魚因為母鯊未及時剝開臍帶,不幸夭折,其他都很健康,在水中悠游自得,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欣賞。
目前地球上約有三百五十多種鯊魚,大多數都對人類無害,只有少數幾十種對人有攻擊性,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總經理張玉成表示,該園區特殊生物館內就有兩條溫馴的日本灰鮫,這種鯊魚出現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北起日本、南至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台灣常出現在東北部海域,屬於白眼鮫科,以捕食小魚、甲殼類或軟體動物為主。
【1999-11-29/民生報/39版/】
生之喜
早產小幼鯊 人工試養
淺海狐鮫鯊誤闖定置網死亡 腹內赫見新生命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一尾有孕在身的母淺海狐鮫鯊,前天誤闖台東縣東海岸外海定置網後死亡,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得標後解剖,赫然發現體內有一對幼鯊;他留下一尾在館內自行試養,另一尾送給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觀察、研究。
陳文榮表示,這一對從母體子宮取出的早產幼淺海狐鮫鯊,體長約九十六公分,健康情形尚可,且十分溫馴。由於擔心幼鯊離開母體後會失溫,前晚特別放在具有保溫效果的矩形儲水槽內,再替槽中的幼鯊打氣加氧,讓這對幼鯊能平安度過寒冷的一夜。
陳文榮自覺無法獨力照顧這一對幼鯊,昨天上午通知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台東分所副研究員何源興獲悉,立即趕往瞭解幼鯊健康狀況後,欣然同意收養,將幼鯊載回大型水池飼養,供日後研究、觀察。
何源興說,淺海狐鮫鯊台語又稱為「小目午仔」、「三娘仔」,通常分布在南北緯四十度之間,或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游泳能力頗強,棲水深度從零至一百五十公尺之間,成體最大可長至四公尺。
陳文榮留在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飼養的幼鯊,下午他試探性餵食,初試雖然沒有成功,但他並不氣餒,決定全力照顧牠,盼日後再協助牠重回大海的懷抱。
【1999-12-10/聯合報/5版/話題】
鯨鮫 國際將列保育 台灣還在吃牠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針對豆腐鯊(鯨鮫)即將被國際間列入保育的生態議題,國內海洋生物教授憂心漁業遭受衝擊,建議政府及早建立相關漁獲資料庫並教育漁民;或以日本鯨鮫觀光的成功案例,導入國內遊憩領域,做為觀光發展的借鏡。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邵廣昭表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今年四月間將在肯亞舉行研討會,會中有多個國家代表,提案討論保育「鯨鮫」議題。而放眼世界,吃豆腐鯊(鯨鮫)的,似乎只剩台灣等少數國家,鄰近的菲律賓早已列為禁捕;屆時,若通過後,台灣恐成為國際間的觀察對象。
研究鯨鮫二十多年的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研究所教授陳哲聰,對於國際間發出「禁捕令」也感到憂心,勢必對漁民造成不小衝擊。他認為宜採緩進式的漁業資源管理。
他指出,從研究調查顯示,因鯨鮫成長緩慢及水溫改變,幾年前一年可捕三百多隻鯨鮫,現在卻不到一百隻,數量急劇銳減。
針對台灣鯨鮫的保育及管理,陳哲聰建議,透過媒體和研討會教育漁民和社會大眾,瞭解鯨鮫的生態、行為、有限的繁殖數和保育狀態;政府對鯨鮫漁獲與卸魚量實施強制報告,實際「監測」買賣現況,作為科學研究分析;最後建立國內管理系統,擬定幼鯨鮫不得捕殺,確保生存空間。
派駐日本的台灣觀光協會大阪事務所所長陳水源,根據日本觀光發展模式,建議將鯨鮫導入觀光體系。他表示,大阪興建一座亞洲最具知名的海遊館,館內水族箱展示豆腐鯊及各式魚類,每年吸引遊客超過三千萬人次,創造可觀的觀光財富,國外成功案例值得國內借鏡。
【2000-01-08/聯合報/版/】
賴榮義:如果價錢好 族人短期內不愁生計
捕獲大豆腐鯊阿美漁民樂透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成功鎮阿美族原住民,昨天在東海岸都歷外海,捕獲一條重達一千多公斤的鯨鮫,下午以三十四萬元高價成交。
從事捕魚廿多年的阿美族原住民賴榮義,昨天清晨駕駛尚德十一號漁船,率同族的船員賴安信及簡吉水,在台東縣都歷外海捕獲一千多公斤重的豆腐鯊。賴榮義說,這是他頭一次捕獲這麼大的豆腐鯊,如果賣得好價錢,短期內族人不必為生計操心。
這條體長五公尺的豆腐鯊,被拖回新港漁港後,賴榮義先用繩索綁住尾鰭,以電動吊具將豆腐鯊緩緩拉起;但因吊具高度不足,再另繫繩索捆住頭部,好奇圍觀民眾合力拉抬上岸,頓時引來一陣歡呼聲。
新港區漁會表示,正值冬季期間,並非豆腐鯊漁捕獲高峰期,在數位買主激烈競標聲中,最後以三十四萬元拍賣價格成交。台東縣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說,目前屠宰後的鯊魚肉,平均一公斤約賣五百元。
新港區漁會總幹事江文隆表示,國際保育團體將鯨鮫列入保育觀察名單之中,一旦華盛頓公約將牠納入保育後,台灣捕鯨鮫恐將受到國際制裁。
【2000-01-08/聯合報/版/】
小虎鯊 長虎牙
【記者胡宗鳳/鳥松報導】
澄清湖海洋奇珍園引進相當罕見的虎鯊,這尾小虎鯊的背上冒出了兩根銳利的骨刺,狀似虎牙,昨天「亮相」,即受到遊客的喜愛。
園方指出,虎鯊祇在澳洲與菲律賓深海才看得到,台灣海域甚少發現。這尾虎鯊是一名漁民於兩周前在巴士海峽拖網時打撈到的,已送到奇珍園展覽一星期。
這尾身長八十公分,約二、三歲的小虎鯊到園後,背上長出狀似虎牙的骨刺,顯示已能適應水族缸中的生活。
虎鯊屬於鮫科鯊類,眼後方各有五道鰓瓣,以此呼吸,最大的特色在於前後背鰭側邊長出兩根非常銳利的骨刺,狀似老虎門牙,以及身上的紋路有如老虎,因而得名。
虎鯊也是靠著背上銳牙的保護,才能安然在海底砂石間悠閒的游著,找些沙中的小蝦維生。背上皮膚明顯的呈顆粒狀,不同於其他鯊類較光滑的背部。性情溫馴,沒有銳利的牙齒,對人類沒有攻擊性,約可長到一公尺半。
【2000-02-16/聯合報/20版/高屏澎東生活圈】
水鯊入網 挑逗老饕的胃
【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基隆籍拖網漁船最近在北太平洋地區「意外」捕獲不少鋸峰齒鮫,由於背尾鰭及魚肚都可以利用,小有獲利,拖網協會理事長游日興指出,過年後沙魚價上漲,顯見這種魚類富經濟潛力,值得開發。
最近在正濱漁港卸魚碼頭經常可以看到遠洋漁船載回的漁獲夾雜不少體型碩大有一個人高的鯊,大部分都是俗稱「水鯊」的鋸峰齒鮫,價值高的鰭都先被切除,方便加工成魚翅,剩下魚肉可以加工製成魚丸、魚漿、沙魚煙等
拖網協會理事長游日興說,過去拖網漁船撈捕的對象是高經濟價值的鰹、鮪等高價經濟魚種時,若意外捕獲不好吃的鋸峰齒鮫,往往嫌棄丟入海裡,但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發現鋸峰齒鮫算是沙魚中數量較多的魚種,目前的加工技術已可除去鋸峰齒鮫的阿摩尼亞味,而魚鰭、魚肚並不輸豆腐鯊。
游日興指出,農曆年後,鯊價上揚,魚翅一公斤賣到四百元,魚肉一公斤也小漲到十五元,而不需另外加工的魚肚是餐廳的常客,這樣的收益,對漁民來說不無小補;目前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的海域,鋸峰齒鮫分布廣泛,有不少大陸漁船看上這種沙魚,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為基地,展開撈捕作業,台灣也有幾艘拖網改裝成延繩釣船試釣。
【2000-02-29/聯合報/20版/省市生活新聞】
本地製鮫鯊烯和日貨打對台
【記者陳積碩/羅東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唯一捕深海鮫鯊的漁滿吉號漁船,已與日本金松水產總業株式會社及宜蘭縣最大GMP杏輝製藥廠合作,將鮫鯊的肝萃取精煉成活化細胞的鮫鯊烯,售價只有日本進口的四分之一。
漁滿吉號在台灣東部及日本南方海域,捕捉水深七百至一千公尺的深海鮫鯊,鮫鯊的肝體積約占魚體的四分之一,萃取精煉成鮫鯊烯,是活化細胞的珍貴藥品,可降低膽固醇、高血壓、血脂肪值,減少中風的機率,增強體力與免疫力。
過去在台灣捕獲的深海鮫鯊都是運往日本煉製成膠囊的鮫鯊烯,漁滿吉號已與日本金松水產總業株式會社技術合作,製成鮫鯊烯銷日本市場;由宜蘭縣最大GMP杏輝製藥廠煉製昨天在羅東鎮中華路一一◆號成立道濟深海鮫油社,供售藥品。
該社經理李英昨天並在現場解剖鮫鯊,如何取出魚肝經過。他說,鮫鯊烯一百廿粒裝膠囊,日本進口,市價一瓶六千元,本地製只要一千五百元。
【2000-03-18/聯合報/20版/北部生活圈】
謎樣鯊魚 美國學者要揭秘蓋理耶
博士參訪鯊魚博物館 允查證種類不詳的沙魚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由教育部邀請來華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海洋實驗室蓋理耶博士,昨天下午參訪台東縣東海岸鯊魚博物館;他對館內展示各式奇特沙魚留下深刻印象,並答應館方幫忙查證我國尚無資料的不知名沙魚,提供跨國性相關學術交流服務。
對深海沙魚研究多年且深具學術地位的蓋理耶博士,與正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廖翊雅,和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等多人,昨天下午前往台東縣成功鎮新港漁港,及東海岸鯊魚博物館等地參訪。
館內展示國內歷年來捕獲的大白鯊牙齒標本、大翅鯨的鯨鬚、成功鎮捕獲最大鯨鯊的大排翅、琵琶鮫、食人鮫和一條重達二千四百斤的大白鯊等;其中一尾是台灣已發現但不知屬於何種類的沙魚,蓋理耶博士對館方珍藏各式的沙魚標本,印象深刻。
蓋理耶博士拿起相機拍攝後,親手繪製不知名沙魚重要特徵。鯊魚博物館主陳文榮向他說,牠是在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八日成功近海珊瑚礁海域,漁民乘坐漁船出海釣獲的,重一百二十五公斤,長約二百六十公分,東海岸近二十年來只捕獲三尾。
【2000-03-29/聯合報/版/】
台灣魚譜增新科 基隆發現啞吧鯊
【本報基隆特派記者董大江】
一種在台灣魚類史上從未發現過的鯊魚,頃在基隆魚市場發現。使台灣魚譜上增加了一科。首先發現此種鯊魚的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鄧火士所長說:本省過去沒有這種魚,因此也沒有俗名。如果照英文「Pseudotriakis acrages」(JORDAN et SNYDER),都是「不會說話」的意思,我們或可稱為「啞吧鯊」。(見附圖),此魚屬於「啞餃科」,迄目前為止,全世界業已發現的僅有兩種。
捕獲「啞吧鯊魚」的是基隆魚船「協利」號,這是一艘卅匹馬力的鏢魚船,為基隆市民邱定國所有。捕獲的經過非常偶然:本月十四日,該船在本省東部海面作業,由於天氣溫和放晴,旗魚多潛入水中,鏢魚船沒事做,在花蓮縣大港口北方石梯鼻東南約二浬處隨水漂流。船長陳茂坤覺得無聊。把普通延繩釣漁具放入海中,試行釣魚消遣。他希望會在偶然的機會中,有旗魚來上鉤。不料在收繩的時候,發現掛在鉤上的是一尾很奇怪的鯊角,此魚重約百餘公斤。再放鉤試釣,又釣起一尾小的。陳船長打魚多年,從未見過這種鯊魚,覺得好奇,珍藏在冰庫中。他對人說:「我們要帶到基隆去,讓人家看看」。
也是事有湊巧,「協利」號漁船十九日清晨返至基隆魚市場碼頭卸魚時,鄧火土所長剛巧在場。
鄧火士先生是個很有趣的主管,他對研究生物似有癖好。例如:他很少肯化七毛錢在火車上買一份報看,他經常抽香蕉牌香煙,偶然才抽新樂園。有錢時便購置有關生物的中外書籍,以致他的藏書已集成書庫。他帶「便當」上班,但往往為了翻閱探究,忘記了吃飯,晚間又把冷「便當」帶回家去。他常常一個人趁魚市場早晨拍賣的時候前往搜集奇怪的魚類。這一天,「啞吧鯊」便給他認出來了。他高興得不得了,逢人便談述此魚的來歷,滔滔不絕。
十九日清晨,「協利」漁船把兩尾奇怪的鯊魚卸入魚中場,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魚販們圍集觀看,紛紛談論:台灣的鯊魚,也有老鼠鯊,也有豆府鯊,那曾見過如此奇形怪狀的鯊魚?這兩尊蠢物閉嘴迷眼,直像天下第一流傻子,尾巴向上斜豎,又如噴射機。一位從事捕魚四十多年的漁伕,也說他不曾看見過這種鯊魚。於是又說到拍賣的問題,有的人擔心此鐘魚類是否有毒,說要小心一點。
鄧所長擠入人群,知道這魚的來歷,他說:「鯊魚決不會有毒,放心出售好了。」人群中有人認識鄧所長,這才放心拍賣。鄧所長把其中較小的一尾以每公斤三元五角的代價買了來,運回所內研究,這條魚重七十四公斤。
現在,這條魚已給照了相,正由專門人員仔細測量,繪製標準圖式。水試所並將分析其魚肝油的成份。據鄧所長報告記者說,凡是深海鯊,其肝臟多不含維他命,營養價值甚少,魚肝油質地與礦物質油相似,村間可做燈油之用。惟其中含有高度炭化氫,冷至「攝氏」零下六○度尚不凍結,為優良的耐寒性潤滑油,在國防上很有用處。此外,尚可用於醫藥。又據漁民報告:此種鯊魚的肉味很好。
「啞吧鯊」為深海鯊魚之一,在花蓮海面石梯鼻東南釣獲處,水深有一五○公尺,海底泥質,成溝狀。
據「協利」漁船陳茂坤船長說:本月十六日,新港漁船「新隆興」號(六○噸,一二○馬力)曾在同一海區釣獲此種鯊魚達五十餘尾,連同旗魚二十餘尾,運往高雄出售。如所傳不誤,那末,台灣東部海區產「啞吧鯊」一定很豐富。
屬於「啞鮫料」的兩種鯊魚,分佈在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台灣附近發現,此為首次。學術界將根據其生活史作進一步的研究。此種鯊魚在學名上意為「啞吧」,大概是從其型態上產生的一種意想。斜臥在水產實驗所標本室長桌上的那位寶貝,其呆蠢的樣子,簡直令人發笑。
此鯊之屬於「啞鮫科」,是根據其形狀判定的。「啞鮫科」的特徵為:(一)體長,(二)口幅較闊,(三)口圍角有摺唇,(四)兩鼻孔左右分離,與口分離,(五)眼在側位,無瞬膜,(六)噴水孔大小普通,(七)鰓孔兩側各五個,位於胸鰭之上方,(八)背鰭無棘,第一背鰭較低,在腹鰭前方,第二背鰭與臀鰭對生,(九)尾鰭底部無缺刻紋,下葉較低,前方無葉狀突出。且各部位的大小距離,均有一定的比例。
【1955-12-26/聯合報/05版/第五版】
※Pseudotriakis acrages為Pseudotriakis microdon的同種異名。
水產所鑑定 新屬小沙魚
遍查魚譜無同類 本省通稱竹沙魚
【基隆訊】
省水產試驗所頃正對一種新發現的沙魚進行鑑定工作,此項鑑定工作已進行十日,但迄仍未能斷定此魚何屬。遍查世界記載亦不可得。據鄧火土所長說:此魚可能為世界新屬,但還不能斷定。
發現此種沙魚的是水試所技士楊鴻喜。他於去年三月間隨「海慶」號試驗船前往台灣海峽南部三○八漁區作業時第一次發現此魚,惟攜回時魚身已稍見腐爛,只留頭部標本,未曾深加鑑定。直至本月十三日上午,楊君在魚市場搜集標本時方再度發現另一尾。此魚係中漁公司漁船在基隆北部海中捕來,經水試所索取,中漁公司即將此魚贈予該所。這是一尾小型沙魚,長不過二公尺。水試所將之浸入防腐劑後,連日測量繪圖,詳加紀錄,並進行鑑定。
經初步考查,該魚極似台灣產的「沙條鮫屬」(lleimgaleus)但經詳細研測結果,卻愈來愈不像。據卅七年四月出版的「台省博物館季刊」第一卷二號中紀載沙條鮫屬:體細長,噴水孔小,眼有瞬膜,有明瞭之唇褶,第一背鰭在胸鰭腹鰭中間之上方,但接近於胸鰭……」,其主要的不同點為:牙齒形狀不同,體型比例不同,尾鰭特長。除此之外,均極相像。水試所已查過中、日、美、菲、錫蘭等書籍記載,均無完全相同之魚屬,不過屬於「正鮫」目及「白眼鮫」科已無問題。此魚本省亦不鮮見,漁民們通常稱做「竹沙」。
【1956-05-24/聯合報/05版/】
※文中的lleimgaleus應該是Hemigaleus,應該是記者打錯了或是掃描數位化的時候辨識軟體出錯,目前台灣只有Hemigaleus microstoma這個種。另外,楊鴻喜應該是楊鴻嘉先生。
海峽發現 雄性銀鯊
【基隆訊】
台灣海峽頃發現一尾奇魚,為「雄性銀鯊魚」,該魚另一名稱「白魚虎」,係屬鮫魚之類,在本省尚屬首見。此間水產試驗所當即作為學術性的加以研究。據所長鄧火土告稱:該魚身長七三公分,遍體有細沙而呈銀白色,屬寒帶深海所產,分佈於日本北海道北方及九州南方海域,在韓國或我國東海青島附近,亦曾發現。五年以前,高雄曾有一漁船捕獲一尾,但為雌性。
該「銀鯊魚」係由此間中魚公司「海馬」號漁輪在台灣海峽作業捕獲,當即捐贈與水產試驗所研究,該所十九日始自許多資料中獲得結論。
【1957-03-20/聯合報/02版/】
※推測這是台灣首度紀錄銀鮫。
怪異龍紋鯊 狀似琵琶鮫
南海漁船意外釣獲 鯊魚專家如獲至寶
【高雄訊】
乍看之下,這好像一個頭戴尖頂面具,身披白袍的「頑童」,但牠卻是一條道道地地的魚,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先天畸形龍紋鯊。
這條「怪魚」是被一艘在南海作業的我國籍漁船釣起,於本月十五日運到高雄市鼓山魚市場拍賣醯經漁會統計股長莊索發現,轉送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鑑定。鯊魚專家楊鴻嘉看了之後,如獲至寶,因為牠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價值太高了。
「怪魚」體長六十六點九公分,左側鰓裂只有四枚,較正常龍紋鯊的少一枚,右側鰓裂則正常五枚。
楊鴻嘉說,一般龍紋鯊的胸鰭輻射軟骨接連頭部,但這尾「怪異」的龍紋鯊胸鰭輻射軟骨卻遠離頭側,兩邊的形狀頗相稱。各鰓裂由頭側下伸至頭側腹面,狀如琵琶鮫。由於頭部變得狹長了,橫展的胸鰭軟骨從背面看,酷似展翅的飛高,而由腹面看,又頗具幾分「人」樣。
研究本省沿海魚類廿多年的場鴻嘉,曾協助水產試驗所故所長鄧火土博士研究鯊多年,他從未發現此種「怪異」的龍紋鯊,查遍國內外文獻亦無記錄。
楊鴻嘉指出,「琵琶鮫」在本省已知的有四種,在基隆俗稱「田蛙仔鯊」,宜蘭縣大溪地區稱「虎頭鯊」;而這尾怪異的龍鮫鯊,因鰓裂部位酷似琵琶鮫,初見疑似龍紋鯊與琵琶鮫的交配種。但他表示,依據動物生育學來看,不同科的種類是不能交配的,研判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先天畸形龍紋鯊。
【1979-02-17/聯合報/03版/】
魚訊
竹圍漁港星貂鮫多
【本報訊】
△釣友楊江本提供海的訊息,颱風過後桃兩竹圍漁港附近可釣星貂較,平時這種魚只能釣到每尾一斤左右,今天去釣的話,可能會有五斤左右的星貂鮫出現。
楊江本指出,上次諾璃斯颱風過境後,許多釣友在竹圍漁港都大有斬獲,今天如有興趣還可去釣,但要注意的是,隨著星貂餃起釣的同時還會有許多樹枝草葉,一般的沙鰻的小竿子不能用。魚線、魚鉤粗大一點較好,由於颱風餘波的影響,海浪仍然很大,並有許多魚類靠岸,星貂餃是其中之一。在距岸五十公尺以內即可釣到,魚餌以鰹魚切片,必有好成績,釣魚的時間以天剛亮這個時候最好。
【1980-09-19/民生報/03版/戶外活動】
國內最大鯊魚標本 專家正在趕工製作
【圖文:朱立熙】
昨天下午,許多民眾走過省立博物館前,被一股刺鼻的魚腥味吸引住;好奇的走過去,只見地上滿是水漬,魚腥吸引了成群的蒼蠅在四周飛舞,幾個工作人員像魚販㊣樣,手操著刀,一片片割下魚肉。原來這是省立博物館動物組正在做一條大鯊魚的標本㊣㊣條大鯊魚是前天在台東外海捕獲的,身長達十公尺,重量有四噸半,是屬於「鯨鮫」種最大的鯊魚。台東的漁民將魚肉取下賣掉,剩下的魚皮就賣給博物館作標本。前天下午,這條完整的魚皮運到台北,省立博物館怕魚皮腐敗,在昨天趕工製作。這幾位操刀的都是海洋生態專家,他們先要將整條魚厚達十公分的皮下脂肪割掉,㊣這項作業就耗費了一天的時間,然後將魚皮用鹽和礬醃㊣五天再晒乾,再做個鯊魚模型將魚皮套上,整個標本才算完成。這個標本做好以後,將是國內最大的鯊魚標本。省立博物館將擇期公開展覽
【1981-05-02/聯合報/07版/】
博物館.切割縫補做標本
好大的鯨鯊!
【張敏亮】
台北市新公園省立博物館內,即將展示一隻鯊魚標本,牠的名字叫鯨鯊,也有人叫牠鯨鮫,是全世界鯊魚種類中最巨大的一種。
這隻鯨鯊是在上個月初,博物館聽說成功漁港有人捕到了,特地派人到台東,花了兩萬元買下牠的皮,而做成標本的。
『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鯊魚,我都傻眼了。』負責把鯨鯊做成標本的省立博物館動物組助理研究員陳志文說,這條鯨鯊有十公尺長,體重四千多公斤,是成功漁巷廿年來最大的鯊魚。
鯨鯊皮剛運到博物館時,皮下脂肪有十公分厚,『這些脂肪若不割掉,皮會爛掉。』練志文說。可是,這麼大的鯊魚怎麼辦?他只好臨時找博物館裏植物、動物、地學組十幾位學者一塊兒幫忙。
他們拿起彎刀,圍在鯨鯊皮四周,分頭把脂肪一塊塊下來。一邊割,一邊還可以聽到有人不斷地喊:『臭死了!』幸好,大家動快很快,只割了兩天,整張皮就割好了。陳志文拿起割好的鯨鯊皮,瞇著眼笑說:『我們實在不是專門割度的,而且,這條鯨鯊太大了,難免有地方會割破;為了讓大家看完整的標本,最後我們又想辦法補了補!』皮割好後,就該找個桶子泡皮,因為,『皮如果不泡鹽及礬,標本就算做好了,一個月內包準發臭爛掉。』可是找遍了博物館,竟然沒有一個泡皮的桶子容納得了牠,博物館只好臨時在大門旁邊作了一個露天水槽。
不過,露天水槽一旦下了雨,槽裏的鹽及礬濃度就不夠了,陳志文只好每兩、三天就到水槽邊,用舌頭嘗嘗裏面的水,看看濃度夠不夠。一直泡了廿幾天,比牛皮製革還久,陳志文這才正式宣佈:『皮泡好了!』
這件消息,對省立博物館的同仁來說,帶來了一陣辛苦後的喜悅,不過,博物館的陳列室卻一時找不到夠大的地點陳列牠,陳志文只好忍痛地把泡好的鯨鯊皮切掉三分之一,保留了頭、尾以及一半的身體,準備安置在壁上的櫥窗內。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了--怎麼把這張去掉了半個身體的鯨鯊皮製成標本?
陳志文說:『這隻鯨鯊運到博物時,只有皮沒有肉,想要把牠作成活靈活現的樣子,實在不容易!』博物館出動了動物組所有的學者,翻遍了有關鯨鯊的圖片資料,再參酌捕到鯨鯊的漁民的描述,這才開始整形工作。
他們首先根據鯨鯊的圖片,委託民間業者用鋼筋、繩索等材料,依照鯨鯊皮的尺寸,作成鯨鯊外形的模架,再把泡好的鯨鯊皮,緊緊的裏在模架上。
博物館內動物組的專家,拿起針線,一針針的把皮縫在架子上,陳志文說:『縫這隻鯨鯊和進行美容整形外科手術一樣,每一針距離不能超過一公分。距離若太大,縫好後,皮一乾,每一針之間就會留下一個洞,難看死了,標本也容易壞掉。』
足足縫了一整天,鯨鯊皮才縫合在模架上。接著,博物館內海洋生態專家,又開始為牠細部美容,兩顆玻璃珠子當成鯨鯊的眼睛;嘴巴部份也從汽車修理廠買到軟性塑膠塞在裏面,再根據圖片資料捏成鯨鯊的嘴巴;割破的地方也小心翼翼的縫好,必要時還加上一點顏色,使鯨鯊標本和活的時候一模一樣。
這一切通通做好後,博物館已經花了一個月的工夫了,不過陳志文臉上也露出了愉快的笑容:『這下子鯨鯊保證一百年也壞不掉了。』小朋友有機會可以到博物館地下室看看牠,不過,不要隨便摸牠,否則弄壞了,以後就不容易看到這麼大的鯊魚了。
【1981-06-24/民生報/09版/兒童天地】
南方澳魚翅好
【林明峪】
魚翅,一根根粗如牙籤黃溜溜的半透明,莫不逗人牙關癢癢的。在中國菜當中,陸珍第一數燕窩,海味第一算魚翅了。所有鳥類只金絲燕會吐燕窩,所有魚類也只沙魚的鰭可製成魚翅,兩者的名貴,建立在它的稀有性。但論獨特性的嚼感,魚翅更在燕窩之上。
沙魚的學名叫鮫,閩南習慣寫成鯊。魚翅,即是沙魚鰭中心軟骨兩側梳子狀筋條的乾製品。在我國內陸,要嘗到海中之物的魚翅,委實稀罕;但在四面環海的台灣,機動化漁船的追捕下,管牠是「海中霸王」,手到擒來。沙魚的捕獲量既多,於焉,『吃魚翅在台灣!』
台灣各大都市的飯店餐館,均有魚翅的菜式,但要吃到價廉物美的魚翅,還在南方澳。
南方澳漁會理事長李永平說,南方澳擁有一千二百艘漁船,以抓煙仔鯊、丁字鯊(雙過)為主,漁場在彭佳嶼、釣魚台海面,去年的捕獲量是二四三五噸,佔全省的一半,執近海沙魚的牛耳。高雄方面的遠洋漁船,以捕鮪魚旗魚為主,若抓到龍紋鯊一類的,一律割下鰭,其餘的拋回海中──正因為一尾沙魚的身價,盡在牠的魚翅上。
『捕沙魚是南方澳的傳統。』南方澳漁會拍賣場丸台號的林希穆說:以二四三五噸的沙魚計,晒乾成魚翅約四十噸──自南方澳輸出的魚翅,去年一年共四十噸說魚翅是南方澳的特產,實至名歸。
但南方澳當地並無魚翅的加工廠,卻是分散全省各地,最近的一家在羅東加油站附近,老闆許正探道出原委:沙魚鰭,從剜割、洗沙、燙水、剔骨、吊乾、再煮、晒乾,製成魚翅的過程,需要充足的日照,加工廠大半集中到南部茄萣、高雄方面,風風雨雨的蘭陽地區反而不多。
魚翅乾貨的品級,以筋條粗長稠密為上品。依長短,分大翅、中翅、小翅。大翅又稱排翅,香腳粗,二三寸長;中翅大部分是尾勿翅,較細,一二寸長;小翅大多數是肚臍翅,最短,不及一寸,大半乾製成火炎翅。
『大翹小翅,其實成份差不多,只差在大翅較有齒感,嚼起來讚!』
沙魚的鰭,分背鰭、尾鰭、胸鰭、腹鰭,乾貨四枚共一副。內行人瞄一眼,便能認出那塊魚翹是背鰭、尾鰭,或胸鰭、腹鰭,甚至分辨得出那一種類的沙魚。龍紋、煙仔、雙過、圓頭、尖頭、烏仔,製成的魚翅較有彈性;小目、馬加,製成的魚翅嚼起來爛爛的。
飯店餐廳大半採用大翅,中下翅用在民間喜慶的「辦桌」上。在料理上,魚翅的處理,複雜費時。把金絲狀的乾貨,浸一夜軟化,再以大塊生薑拍裂、十幾莖大蔥切段,澆上燒酒,一同下鍋滾煮,煮個三、四遍,濾去腥味,最後一遍,再煨雞油、豬皮,熬到魚翅芽芽開叉,筷子挾起,會反彈幾下,色澤金黃半透明,撈起,洗冷水,取翅,始能派用。
就許正探經手過無數魚翅的印象,最粗的筋條,如同豬腳筋,長度將近一尺(生鰭三尺長),咬嚼起來,舌頭翻浪,牙關唰唰響,好似老牛嚼嫩草,真個南面王般的過癮。如今流行快鍋,煨起魚翹可縮短時間。但魚翅可不像冬粉,一煮便爛,它可是再猛再烈的火勢也煮不爛的貨色。
既是煮不爛,難道人的胃腸消化得了?根據食品專家的分析,魚翅的構成成分,是一種特異的纖維性蛋白質,具有高度的耐熱性及難溶性,不過卻容易被人的胃蛋白酵素分解。
魚翅的身價,就在於它煮不爛的特性,適合各種佐料的搭配。魚翅的風味,就在於它的獨特性嚼感,無骨無刺,容易在胃袋裡消化,老少咸宜。
但是魚翅本身無滋無味,在煨燜的當兒,全靠吸收香菇、魚皮、排骨、土雞、海參、鮑魚或干貝的精華,來造就本身的風味。『魚翅佔四分之一,配料佔四分之三。』南方澳漁會轉角的九九九餐廳掌廚莊洽昌說。
桂花魚翅、紅燒魚翅、雞絨魚翅、三絲燴翅、蟹黃生翅、乾燒排翅,或是香菇魚翅羹,均不外燉的、燴的、煨的、燜的,其中以清燉的口味最佳。更有些饕客,喜用中藥的粉光、青旗,連同排骨、土雞、魚翅,燉來「吃補」。
魚翅本身是否有補效?醫學尚未證實。不過它的稀奇性、獨特性,在民間口碑上,自有它傳奇性的一面。
南方澳漁會理事長李永平,引述老一輩人的看法:『魚翅有「貴氣」喲!在筵桌上十幾盤菜的中央,魚翅大菜一擺,蒼蠅就不敢靠近!』
漁會拍賣場丸台號的林希穆說:『魚翅熬久有膠質,對胃壁特別有幫助,對糖尿病亦有減輕的效果。』
正金魚翅加工廠的許正探也說:『胃出血開刀,就吃這味魚翅膠質。挑磚擔沙做粗動的,魚翅燉排骨,吃它幾次,疲勞全消,補充體力。魚翅裡面更有「珍珠質」,男人常吃皮膚轉紅潤,女人常吃肌膚變得白嫩光滑。還聽一位顧客提起,有.帖中藥,用魚翅來燉,專補筋骨!』
不論魚翅的神效若何,對於饕客,最實際的,在南方澳,叫一盤桂花魚翅,二兩重的大翅(不用雙氧水、硫黃漂白過的火炎翅),加香菇佐料,頂多四百元;同樣的量,在台北,勢非六、七百元莫辦。當然,在香港,更非八百一千台幣休想吃到。
台灣四面環海出產沙魚,吃魚翅在南方澳!
【1983-08-30/民生報/08版/副刊】
「魚王」沒胃口 急煞水試所
【基隆訊】
省水產試驗所最近飼養了一尾長約兩公尺、重約五十公斤的罕見單色鬚鮫。
水試所養殖及研究人員劉富光指出,這尾魚已成了「魚類行為研究室」中四十多種、三百多尾魚中的「魚王」,但近一週來的飼養,這尾來自台東水試所的鬚鮫可能因不適應環境而未進食,使水試所十分擔心。
他表示,國內很少出現單色鬚鮫因此這尾魚具有研究價值。
【1986-04-16/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科學廣場專欄
深海魚發光的方式不一樣
【本報記者 賈亦珍 蒐集採訪】
△為什麼深海的魚會發光?它們是怎樣發光的?
答:很多深海魚類都會發光,如燈籠魚即是,但是,同學要記住一點:發光的魚並不一定都是深海的魚,有些生活在淺海的魚類,如狗腰等,也具有各式各樣的發光器,也能發光;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有發光器能發光的魚一定是海水魚。
一般來說,凡是棲息深度超過兩百公尺的魚類,都可稱作深海魚。
當陽光射入海中,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各種波長的光先後在不同深度被海水吸收,當水深超過一千公尺時,陽光都被吸收光了,這時漆黑一片,因此,在這種深度生活的魚,大多具有發光器,好在黑暗中尋找食物。
有關發光器的魚的記載,首先見於一八一○年黎索的報告,他指出有一種銀鮫的鬚能發光;後來在一八四○年時,孟奈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棘鮫的某一種被捕獲後,在水族箱內繼續發光三小時,死後才慢慢消失;一八九五年凱拉的報告也曾指出尖鰭鮫的某一種也能發光。
硬骨魚類的發光魚首見於一九○七年史提的報告,但以一九○八年布勞爾的報告最詳細,他列舉出兩百卅九種能發光的魚。
發光魚的發光器,有的是在體側,有的在眼睛的附近,更有的是在鰓腔、口腔內或食道周圍,甚至有在鬚或棘鰭上。
發光的目的,為的是便於在黑暗的深海中,識別周圍的環境,或用以威嚇敵魚,或引誘其他的魚,使其易於捕捉,例如,形狀似鰻的鯊哥羅德,尾部會發出霓虹燈似的光,只要別的魚一靠近,立刻被吞食,燈籠魚也是如此,它的頭上懸著像燈籠般的發光器,會吃掉向光聚集的小魚,此外,發光器也是雌雄魚間傳遞「情話」的工具之一。
發光魚是怎麼會發光的呢?一種情形是在魚的發光器內有發光細菌,這是一種球狀菌,它在發光器內依賴發光器細胞的營養為生,而魚則藉發光細菌的光來發光。
另一種情形是魚的發光器內的腺細胞,產生化學反應而發光,這種腺細胞能分泌出一種含磷質的黏液,當魚類受到刺激時,發光器基部的肌肉,在神經的命令下開始收縮,把含磷質的黏液擠出來,經過氧化的作用,磷氧化而發光。
如果仔細觀察發光魚發出來的光,可以發現有的光閃爍不定,有的光能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有的光則短短只有幾秒鐘,這種不同的原因是色素細胞與蓋膜在起作用,色素細胞內的色素,時而集中,時而擴散,透過這些細胞,光就會有明暗的變化。
看到發光魚的這些發光特性,同學是不是能體會出大自然神奇之處?
(謝謝張崑雄教授提供資料)
【1984-04-27/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科學廣場專欄 每週二、五刊出
鯨鮫 魚類中的巨無霸 矗在水面下攝食
【本報記者 賈亦珍 蒐集採訪】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不是鯨魚?
答:鯨魚名字中雖有魚字,生活在水裡,並且外形也像魚,但它們卻不是魚類,而是屬於哺乳類動物,所以,這個問題有一點錯誤。
如果說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那鯨魚倒可當之無愧,鯨魚中的藍鯨是最大也最重的動物。
藍鯨長三十餘公尺,一般重一百七十九公噸,懷孕時則在兩百公噸以上,比一頭象還大,它屬於鬚鯨的一種。
甚至於藍鯨的幼鯨也是生長最快的動物,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中,除了其中將近十一個月的好娠期外,共增加體重三百億倍。
那麼最大的魚類是那一種魚呢?答案是「鯨鮫」,它們的體長在八至十五公尺間,有的長達十八公尺,是僅次於鯨魚的巨型海洋生物。
鯨鮫體型雖大,又有個大嘴巴,但牙齒並不發達,性情又很溫順和平,所以人稱它為「豆腐沙」或「大戇沙」。
它的身體及頭部有明顯的白色斑點,很容易與其他鮫類區別。
鯨鮫的鰓部構造相當特殊,形狀像一個海綿篩網,呼吸時海水由此濾過,所以它與一般鯨魚一樣,以濾食小型的浮游生物為生,不過,當它在巡弋游行時,偶爾也會有一些倒霉的小鳥或烏賊被它吃下肚去,因為它的嘴巴吸力很強,小型的魚貝常難逃劫數,小鳥與烏賊也會被吸入。
魚站著吃東西,很難想像吧!鯨鮫就是如此,由於小型的魚或浮游生物常飄游在海水的上層,所以鯨鮫也逐漸學會在海水中站立的取食姿勢,這時它的頭部直立,嘴巴朝上,宛如一個游動的陷阱,隨波浮沈,盡情享用入嘴的獵物。
鯨鮫在吃飽後、休息或睡覺時,喜歡一動也不動地在海面上做日光浴,由於它天性馴順,也不害羞,所以即使有人在它旁邊划船,甚至爬到它身上,也毫不在意,不過,這種逍遙自在的睡覺方式有時也會造成不幸事件,例如夜間的行船有時會在無意中擦撞到它,不是受傷就是死。
鯨鮫的分佈很廣,全世界的溫帶或熱帶海洋,不論太平洋或大西洋,都曾有過它的蹤跡。
它們是卵生性的鮫類,曾有人發現鯨鮫的卵,長三十六公分,寬三十公分,厚九公分,實在是魚卵中的巨無霸。
也有人在一隻雌鯨鮫體內,找到十八個內含小鯨鮫胚胎的卵囊。(謝謝張崑雄教授提供資料)
【1984-05-18/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魚腹一堆骸骨 神奇查出身份
殘留掌骨.採下指紋 茫茫大海.魂兮歸來
【高雄、台南綜合報導】
高雄市籍和泰十二號漁船在南太平洋捕獲的大鮫鯊腹中發現的骸骨,經刑事警察局比對指紋後,認定葬身魚腹的是聯成豐號漁船船員羅英俊。
警方說,高雄市籍的聯成豐號漁船今年元月廿一日下午三時在南緯九度四分、東經一百卅七度卅三分,即澳洲北部海域作業時,船員羅英俊(廿七歲、住台南市)不慎絆到漁網而落海失蹤。
二百八十噸的和泰十二號雙拖網漁船,三月廿七日在南緯十度十六分、東經一百卅八度卅五分,即澳洲北部靠近新畿內亞的海域作業時捕獲一尾大鮫鯊,船員陳義福剖開魚腹清洗,發現上半具人骨,骨上還有腐爛、類似台灣製造的白色男用背心。上月卅日和泰十二號返抵高雄港後,即向高雄港警所報案。這堆鮫鯊腹中發現的骨骸有頭骨、腿骨、股骨和手掌骨,部分骨上還有不完整的皮膚及毛髮。本月初經高雄地檢處檢察官蔡錫欽和法醫戴仁昌到高雄市立殯儀館相驗,戴法醫認為無法獲得進一步的資料,檢察官因而指示公告認領。
由於骨骸的手指上還有殘存皮膚,警方乃採取指紋後送往台北刑事警察局比對。高雄港警所表示,刑事警察局已通知該所說,死者是羅英俊。羅英俊的父親羅國軒根據羅英俊落海失蹤的海域,與和泰十二號漁船捕獲這尾大鮫鯊的海域研判認為這堆骸骨極可能是他兒子的。
羅英俊的母親表示,羅英俊是獨生子,因父親手財受傷,失業一年多,羅英俊為了想多賺點錢幫助家計,瞞著家人去應徵船員,上船前一天給了她六千元,不料一去不返。
高雄港警所表示,警方將再報請檢察官相驗,然後發給死亡證書,由羅家領回骸骨安葬。
【1986-05-21/聯合報/05版/】
東北角傳奇
人與沙魚之戰
【本報記者 林明峪】
本報記者林明峪花費半年時間,遍訪東北角地區大小村落,與漁夫漁婦閒話訪問,撰寫成東北角傳奇系列專文報導,即日起由本報原副刊版移至戶外版刊出,以饗讀者。
──編者。●沙魚,學名叫鮫,俗寫作鯊。
東北角,夏季海域,幾層沙魚包圍一群苦蚵,在海面上形成「鯊打」場面。
澳底漁民林中成,某次赴棉花嶼捕魚,就在島嶼的西南邊,撞見上百尾尖頭沙,包抄吞食整囤苦蚵,水域面積有矚操場大。那露出海面的沙魚背鰭、尾鰭,遠望過去還誤以為是一群正忙於切翼啄魚的海鳥呢。
沙魚的背鰭較褐色,呈三角旗狀,海助的背鰭較黑色,呈彎月狀。在電影「大白沙」裡,一處海水浴場,一名小孩拿沙魚背鰭嚇人一景,反倒像海豚,而且沙魚是背尾兩鰭同時露出水面的,看在澳底漁民眼中,真要鬧笑話。
延繩釣漁業矚俗稱「放棍」。就釣繩的粗細,分「粗棍」、「細棍」。粗棍子有秤大,專釣海底沙魚。
放粗棍的沙魚船,一船四、五人,遠赴外海作業。釣獲上百公斤重的沙魚,要由兩人扯繩;兩三百公斤重的,則要三、四人一起出力。
拖回船邊的沙魚,依然滾龍掙扎,插入三叉鏢,勾上船再補一記悶棍敲昏。
當今的沙魚船改以機械絞繩,不必再像以往使出吃奶力來一場人魚拔河。那沙魚亦非泛泛之輩,尤其是頭號的煙仔沙(大白沙)、雙規沙(丫髻沙),動輒一千公斤重,筷子粗的釣繩被牠一滾就斷了。
澳底人林幸男,就曾目睹一尾大沙魚被鏢中,竟懂得把繩圈捲在牠自身上,然後運起「氣功」,將繩繃斷,智商還不差呢。
更多的煙仔沙、雙規沙,在被鏢中之際,懂得打繞矚子,讓繩索「退股」扯斷,或乾脆返頭將繩索咬斷。
十年前的一次,地點在彭佳嶼,林幸男遠遠望見一根「海柴」正在海面上「跑」,頓感奇怪,欺近過去看矚竟是一尾煙仔沙,秤有六百台斤重,背部斜插著兩支斷鏢(誤以為是兩叉樹枝)。被他覷個準,一舉鏢中尾部,將牠倒曳地拖上船,就是不讓沙魚有返頭咬蠅的機會。
在馬崗漁村,釣沙魚第一高手,公推莊金火。綽號「鐵丁火」的他,早年就駕著竹筏或小舢舨,在三貂角海面與沙魚決鬥。他慣用一對一方式,趁沙魚吞鉤,丟出一只浮桶,讓沙魚拖著跑。他則扯直繩子,像駕馭一輛牛車,面對蔚藍色海域,乘風破浪似的。十分鐘後,等沙魚喘了累了,他再收繩拖回船邊。
捕獲的沙魚,不論是一百台斤重的尖頭沙,或是兩三百台斤的圓頭沙,太重了拖不上船,他就把沙魚頭繫在船尾,一路搖櫓拖回馬崗。頗有「老人與海」的粗獷味。
龍洞人翁阿根的一招更妙。要是沙魚大尾,拖曳不上船,他就以繩圈套住沙魚,兩手握住尾巴,頂著船舷,用力一折;沙魚一驚,自動翻入船裡,俐落得很呢。
【1986-09-04/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東北角傳奇
大憨呆 豆腐沙的命運
【本報記者 林明峪】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兩點許,在澳底港碼頭,一艘鷁勝號漁船,船後拖著一尾大沙魚,回航入港時,引起岸上人一陣騷動。
這尾藍墨色大沙魚,身上滿佈白色斑點,被人一眼認出是「豆腐沙」。
這頭豆腐沙,雖然身中數鏢,尾巴被魚繩套住,猶未斷氣,奄奄地兀自浮沈掙扎。
澳底港並無吊車設備,船主助手取來繩索工具,及一票圍觀釣客的自動加入,外加一輛運魚卡車的拖曳,打算一舉將這頭大傢伙拖上岸。只聽得哎叫一聲,繩索繃斷,其中一人的小腿脛被斷繩掃到,汨汨流血……。
手指粗的尼龍繩都不管用!末了,召來一輛中油公司的吊車,五花大綁下,才勉強將牠吊離水面,吊上岸頭,待價面沽。
這頭豆腐沙有多大?一名漁會職員估計,約有六百公斤重,就是找不到這一號的巨秤。
自漁民口中獲悉,這一頭還算「小尾」的!「大尾」的可達四、五千公斤重、十多公尺長呢!
四、五噸重體型的豆腐沙,沙魚類中的天霸王別號「大白沙」的煙仔沙,才半噸一噸重而已--在海洋魚類中佔第一噸位,僅次於哺乳類的鯨。正式學名因此叫作「鯨沙」或「鯨鮫」。
漁民因牠肉爛如豆腐,煮肉盡是湯汁,土名叫「豆腐沙」。又因牠是沙魚類中第一號大憨呆,又名「憨仔沙」。
憨呆的另一面是溫馴,跟一般掠食性的沙魚相比,牠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以一張大嘴巴,濾食水母、土蝦、魚苗等浮游生物,這一點與鯨類似。更是天生的慢郎中,愛在「流航」(兩股海流交會處)處逗留,尾隨海渣、海柴漂浮移動。
豆腐沙的覓食姿勢較特殊,一張巨嘴朝上,尾巴朝下,站著立泳,尤愛躲在海柴底下陰影。因此有時候甚至把緩緩漂動的船底誤作海柴,照躲不誤。
馬崗人莊金火,就曾與一頭豆腐沙卯上了,驚出一身冷汗。
「那一頭足足有五千台斤!」當時他搖著一隻單人式小舢舨,在三貂角海面作業,眼看牠慢慢游弋過來,游到他船底下,以嘴巴觸著立泳,那船舷逐漸傾斜一邊……
他一個大氣不敢喘,極力鎮靜,湊巧附近有一艘雙人式大舢舨,連忙揮手招他們過來:「緊喲,這裡有一尾大魚,快過來看!」
對方毫無戒心,把船划了過來,因船底陰影面更大,那尾憨仔沙果然轉移目標游了過去,對方「慘叫」一聲,運槳轉舵已來不及,被這尾大傢伙可可地「頂住」……
莊金火那敢怠慢,櫓動小舢舨飛也似地逃命,差點沒「驚得洩屎!」事後暗自慶幸,那尾大憨沙沒把巨嘴張開,黑洞洞的,「更驚!」
早年,豆腐沙的背影,在東北角海面隨處可見。原因肉質難吃,乏人買賣,而且船小魚大,根本鏢不起來。自從船隻大型化械動化,豆腐沙遭鏢殺的厄運開始了。
鼻頭角漁會主任王金火記得,在民國六十五年築港那年,一艘本港籍漁船,就在鼻頭角與基隆嶼之間海面,一口氣鏢了五頭豆腐沙,拖回港邊。一艘築港用的巨型平底拖船剛好派用上場,以怪手鐵臂吊上岸,割取魚翅、魚肝賣錢外,其餘的肢解,裝船運出填海。
近幾年,又風聞台南方面有專人收購,拿去煉製魚丸一類。因此在東北角海域捕魚,遇見豆腐沙,那有放過之理?再蹩腳的鏢手,也鏢得中一根漂在海面上直挺挺的「海柴」呀。
去年年底,澳底港鷁勝號漁船所鏢獲的那頭豆腐沙,當場賣了一萬元。
這一萬元,便註定了在東北角海面悠游的豆腐沙的命運。
【1986-10-08/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東北角傳奇
魟--五底扁風箏
【本報記者 林明峪】
●魟魚,閩南語叫「航仔魚」,依形狀特徵,有土魟、鳶魟、幅魟、燕魟等種類,與鮫(沙魚)、同列入軟骨魚綱。扁若風箏的違型,比起航空史上最新型的三角翼飛機毫不遜色。
海底沙地,魟魚的悠游水域。東北角的金沙灣、蜜月灣、福隆海灘等處,常見牠的蹤跡。
背部藏青色、腹部雪白色的牠,就靜靜地潛伏在沙堆裡,只露出凸出的外型輪廓。牠的覓食方式很絕,只消拍動兩翼,在沙面上「犁」出一條淺溝,趁貝類螺類迸出之際,加以吞食。敵害臨頭,迅即鑽入沙裡蟄代。
大里人張錦懷,就曾一次在灘釣時「掛鉤」,起初以為糟了,鉤到一塊破布,正準備一舉扯斷鉤子收線,咦?那塊「破布」居然跟著漂動了一下,又再度陷住,怪的咚!
他猜,會不會是鉤到海龜?就這樣扯一下鬆一下,前前後後耗了三個鐘頭,才將那尾死賴在海底的傢伙拖到岸邊。
這尾魟魚重十七台斤,算是小傢伙。據說有上千台斤重的巨魟呢……。
小魟貼伏在沙底,巨魟則大多浮游在海面上。馬崗人吳金水,曾在萊萊團網,意外捕獲一尾一千台斤重的巨魟,比圓桌面還大。那巨魟的皮膚,粗糙有如砂紙,手摸都會刮傷。
「農曆三、四月,瘋魟的季節。」澳底人林幸男指出,漁船在赴彭佳嶼的途中,就常見巨魟一兩尾或三四尾,翹起翼尖一拍一拍地浮游,或是一個勁跳出海面「摔水」,發出「澎」地一聲響。老輩漁民猜,不是為了交配嬉戲,就是為了摔掉吸在身體上的印魚。
這種巨魟的塊頭,有一兩噸重,在大型的海洋生物當中,僅次於十噸重的鯨,三、四噸重的豆腐鯊。
漁船欺過去,覷準在海面上亂游亂摔的巨魟,一支鋼鏢射過去,丟下一只籃球大的浮桶,讓牠一路捉著跑直到扯累了再拖回船。有些漁民沒耐性,拖久耗時間,乾脆把繩頭綰在船頭,由牠拖去,拖沒幾下就能收拾了。
「鼻頭角海面就有巨魟了,不必遠到彭佳嶼。」鼻頭角港尾一名王姓老漁翁說,他家打漁四、五代人,早年櫓式舢舨,鏢中的巨魟比船殼還大,尾鞭比船纜還粗,就用繩索貫串兩翼,綁在船舷一側,拖回港內。
更大的巨魟,一船拖不動,就用兩船合作,分兩條繩索貫串,一船拖一邊,拖回鼻頭港。
「魟仔劍,刺死人。」他說,拖上船或拖上岸的魟魚,一律要剁掉尾巴,提防尾巴上翹起的那根毒刺傷人。
「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漁民就海魚毒刺的厲害程度,排行榜第一的是魟魚。萬一被螫到,腫痛難堪,鼻頭角人的偏方,就刮尿桶底的尿垢來塗抹患處。
在台北各大小漁市場,看到的魟魚都缺了尾巴,道理在此。
在東北角海域,早年常見巨魟飄飄然四處游蕩,漁民懶得去理睬牠。因為肉質粗,跟豆腐沙一樣沒價值,抓回來頂多鄰居間分食。
但在「海荒」的今天,漁船一趟出海,「無魚蝦也好」的心理下,碰見了巨魟一定鏢回來,一公斤賤賣十元,一噸重也有萬把塊錢。
因此,巨魟與豆腐沙、鯨,快變成東北角海面上亟特保護的稀有水族。
【1986-10-17/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豆腐鯊
【賈亦珍】
蘇澳漁船日前經過十小時纏鬥,捕獲一尾十五噸重的豆腐鯊。
豆腐鯊,正式名稱是鯨鮫,是現存最大型的海洋魚類,體長八到十五公尺之間,有時甚至可達十八公尺長。
鯨鮫身體及頭部有明顯的白色斑點,很容易與其他鮫類區別。其頭部構造特殊,有如海綿狀的篩網,藉以濾食小型浮游生物,偶爾也以小魚或烏賊為食。
鯨鮫嘴巴奇大,牙齒不發達,性情溫順和平,對人無危險性。牠吃飽後喜歡靜靜地躺在海面上作日光浴,即使有人在旁划船也不在意,因此,鯨鮫常在夜間被船撞傷或撞死。
鯨鮫分布甚廣,全世界溫帶與熱帶海洋都有其蹤跡,屬卵生性鮫類。
鯨鮫嘴巴吸力大,不但浮游生物會一吸而入,一些小型魚兒也容易被吸進去,由於以浮游生物為主食,因此,鯨鮫進食的姿勢是直立的,相當奇特。
【1990-07-18/聯合報/08版/萬象】
為台灣魚類記錄盡點心
釣友釣獲、潛友拍攝或採集到不認識的魚類,專業魚類 研究者樂意協助鑑定
【記者張銘隆/報導】
●本省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離島,每個角落幾乎都有人垂釣,眾多釣友竿下不知釣過多少珍稀魚類,但卻有不少珍稀標本,曾經教魚類學家因錯失得扼腕。
台北市釣友簡江銘本月初在花蓮靜浦海灘放長線,釣起1尾當地人稱為「大油沙」的200多台斤重大沙魚,當時因為當地人指出不能食用,且魚體過大無從處理,而拋回海中。
這尾經本報刊載的巨形釣獲物,引起中央研究院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邵廣昭博士的興趣;考證發現大油沙應是近期已併入棘鮫科中的「庫氏笠鱗鮫」,但因為沒有實體標本對照,而無法百分之百確認。
邵廣昭指出,這尾沙魚如果確定為庫氏笠鱗鮫,那應是台灣的新紀錄種,因為僅產於太平洋的庫氏笠鱗鮫,全世界均屬罕見。這尾被釣友推回海中拋棄的大魚如果製成標本嚶由學術研究單位或海洋博物館永久典藏及展示應更具意義。
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研究室,本月中旬曾經聽說中部某魚港漁民撈獲1尾深海皇帶魚,急忙派員前往洽詢,希望能價購供研究及製存標本,卻被撈獲漁民拒售。
業餘休閒活動中,釣友釣上皇帶魚的紀錄應在4次以上,甚至潛水者也曾經獵獲過,「試吃」證明不堪入口,上百斤的魚體最後都被當成垃圾處理。
業餘釣友魚獲至今最有意義的下場,當推三重釣友賴森景民國78年在蘭嶼釣獲,送給省博製成標本的102斤龍王鯛。船釣活動開放以來,釣友活動的領域更寬,釣獲的魚種也更繁雜,釣魚俱樂部及潛水會應該存有魚類圖鑑之類的書籍,供同好瞭解自己活動所觸及的對象。
邵廣昭指出,釣友或潛水人如果釣到、攝得或採集到不認識的魚類,無法由圖鑑中鑑別時,歡迎將照片或標本送交魚類研究室,專業魚類研究者將樂意免費協助鑑定,也希望釣友能記錄採集地點、時間和水深,協助建立研究資料參考。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連繫電話為(02)7824595轉50。
【1991-05-26/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刺沙背鰭硬棘 有毒!
具高危險性 釣獲牠防著點
【記者何安華/報導】
●提起沙魚對釣魚人可能造成的危險,絕大多數人可能都只知道牠口內的牙齒十分銳利;但事實上,有些沙魚背鰭上的2枚硬棘,比牠的牙齒要危險得多了。
這種背鰭上有尖刺的沙魚,北部漁民俗稱之為「刺沙」,屬於棘鮫科魚類,台灣產有7屬11種之多,北部漁民通常依其體色,分為「黑皮刺沙」和「紅皮刺沙」兩種,其中以黑色那種較常見。體型一般多在2到5台斤,大者也有10多台斤以上的。
刺沙背上的硬棘十分尖銳,內含有毒液,其毒性據說比獅子魚和毒◆還強,被刺後傷口不僅像火燒般疼痛,嚴重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尤其是牠死後毒性仍然不會消失,因此,過去漁民在釣獲時,第1個動作就是把牠硬棘剪掉,以免無意中被其所傷。
這種魚通常棲息在水深100多米赤鯮多的水域裡,過去漁民在以延繩釣赤鯮時經常可以釣到,但是近年已不多見,目前僅花瓶嶼與彭佳嶼釣赤鯮時偶爾可以釣到,對於這種具高危險性卻很容易被忽略的魚,釣友們在釣獲時切勿掉以輕心。
【1991-08-09/民生報/06版/戶外活動】
揭開沙魚的神秘面紗
350種沙魚中 僅10餘種曾攻擊人類
【編譯林秀清/輯譯】
●從古至今,人類對沙魚一直懷有極深的恐懼。近年來更因為電視及電影的渲染,加深了人們對沙魚的害怕。每當有人遭到沙魚的攻擊,媒體便爭相報導,要大家提防「殺人魔王」的下一次行動。沙魚雖然體型碩大、牙齒銳利,但若將它描述成淨獰無情的殺人魔王,則不免失之於偏頗。事實上,在已知的350種沙魚當中,大約只有10餘種曾遭人類指稱有主動攻擊的嫌疑。
對沙魚的恐怖印象阻礙了人類對它的瞭解。以大型動物為獵食目標的大白鯊固然令人不寒而慄,但是也有只吃海裡微小有機體的鯨沙,及以甲殼類動物為主食的天使沙。大部分的沙魚體型並不大,平均身長在100公分左右,而且對非海生大型動物如人類,通常都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沙魚的出現早在恐龍之前,據估計其歷史應有4億5千萬年。但是人類對它的瞭解實在有限,而且還有許多以訛傳訛的說法。現在就讓我們揭開沙魚的神祕面紗,仔細地瞧一瞧這種從史前時期存活至今的動物。
人類長久以來,一向認為沙魚的進化不多,所有沙魚和原始型態相去不遠,牠們之間的差異也極為有限。
事實上,不同種類沙魚的大小和身形差異極大;而且牠們有頭腦,也有複雜的身體系統。牠們有相當的認知能力,而其行為則是聽覺、視覺、嗅覺及電子感應的互動結果。
人類對沙魚的另一個錯誤想法是:牠們都是獨行的食肉動物。而真實的情況是:有些種類如大白沙,的確是獨行客;但其他許多種類如雙髻鮫則一向成群結隊地活動。
和眾多其他魚類一樣,沙魚社會是以大小作區隔,而藍沙甚至還有性別區隔的情形(在夏季,雄性會待在較暖和的水域,雌性則會前往北方較冷的地方)。
迄今已知的沙魚種類有350種,其中有100種是近20年來陸續被發現的。沙魚和大部分魚類不同的地方是牠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也就是因為軟骨的關係,沙魚在水中才游得如此優雅。牠一旦離開水面,軟骨結構便受到極大壓力,牠本身的體重就足以把自己壓死。
在骨骼發展上,軟骨出現在硬骨之前--軟骨要經過硬化的過程,才成為硬骨。基於這樣的認知,一度有人認為魚類是由沙魚進化而來,而沙魚也因此被歸類為魚類的前身。然而,硬骨魚類事實上在沙魚出現前便已存在,而且其演化與沙魚並不相干。無論如何,軟骨的骨架有較輕和較富彈性的好處,而且對沙魚的生存有其必要性。因為沙魚沒有一般魚類的氣囊,所以其身體應盡可能不要維持密實的狀態,俾在水中能夠自由地移動。
骨骼之外,沙魚皮也和大部分的魚皮不同。牠的皮膚上沒有魚鱗,卻有突出的小齒,上面有神經和血管。小齒的後沿呈曲狀而且挺粗糙,所以如果從頭至尾摩挲沙魚身體會覺得很平順,反之則有扎手刺痛的感覺。至於這種小齒的存在是為了自衛,抑或有流體力學作用,幫助沙魚活動更自如,則不得而知。
沙魚的肌肉是附著於皮膚下,而不在骨骼上。這樣一來,沙魚平時可利用全身肌肉推進,在水中維持悠哉游哉的速度一旦突然需要速度和力量時,牠的皮膚會變僵硬並抵著肌肉,只有尾巴在擺動,讓身體像魚雷一樣地射出去。
沙魚的嘴巴長在頭下的內側,對食肉動物來說是件相當奇怪的事。科學家因此相信,大約在3億年前,沙魚是以海底的軟體及甲殼類動物為主食。後來因海中魚類數量增加,某些種類的沙魚遂逐漸演化成為其他動物的捕食者。
沙魚雖然看不見嘴巴正前方即將入口的食物,但牠的鼻孔和鼻內的電子接收器卻可以提供訊息。
沙魚最厲害也是最令人類害怕的便是牠的顎和牙齒。牠的顎因為不和頭蓋骨連接,所以在進行攻擊時,顎可以往前突出。如果獵物的體型大,沙魚的下顎先伸出去將獵物固定,上顎接著跟進,然後牙齒再咬下去。沙魚的牙齒和其獵食目標有很大的關係。大白沙就有一副寬而且呈鋸齒狀的牙齒,方便牠咬下獵物的大塊肉體。而未成年的大白沙因為是以小魚為主要標的,牠的牙齒就比較窄而尖,正好可以把魚刺住。
牙齒是沙魚最重要的武器。牠有備用牙齒,隨時可頂替在攻擊行動中不慎折斷或掉落的牙齒。總計沙魚一生會有數以千計的牙齒,牠是不怕掉牙的。
至於沙魚的視力,絕對不是人類想像地那般差勁。一般說來,行動力較強的捕食者,牠的眼睛較大;而行動力較弱,習於淺水區域者,眼睛就比較小。大部分沙魚的眼皮不會動,但有些則具備一層薄膜,以便在進食時,遮蔽保護眼睛。沙魚之所以不需要眼皮,是因為牠的瞳仁便足以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量。沙魚視網膜的後面有一個像鏡子的脈絡膜,可將入眼的光線反射到眼睛的接受器細胞,增加其感光度。總而言之,沙魚有這麼一套複雜的視覺系統,人類豈能小看牠?沙魚耳朵開口雖然小,卻可以聽到細小的聲響,人類聽不到的低頻聲音,牠都接收得到。沙魚的嗅覺也很靈敏,遠遠地便可嗅到獵物的存在。鼻內的囊袋十分敏感,經常測試水中的氣味。囊袋內有讓水進出的通道,使水保持流通。一旦水中有些微的氣味,只要千分之一秒的瞬間,沙魚的嗅覺便立刻有所反應。
沙魚最令人好奇的感覺能力,是頭部的小器官能夠接收電訊。它的主要作用是類似短距離的雷達偵測,以找尋利用偽裝或藏身於岩石的獵物。
沙魚繁殖的方法也與大部分魚類不同。後者是在水中產下無數的卵,然後就讓牠們隨機受孕。但這樣的過程既費時,也可能因卵被其他的魚吃掉而徒勞無功。沙魚的繁殖則是經由近似人類性交的行為,讓精子在母沙體內完成受精。
至於沙魚新生命的孕育方式可分三種:像魚類一樣的卵生方式、體內孵化、或者胎生方式。如採卵生方式,受精卵會被包在一個有彈性的被囊中。被囊會被安置於海底岩縫間或夾在海草堆中,以免遭到水流衝擊,或者被其他動物吃掉。有些被囊還附有繫帶,以便攀附珊瑚。被囊中除了胚胎之外,便是胚胎賴以獲得營養的卵黃。後者會隨著胚胎的成長而日漸萎縮。
不過,沙魚的繁殖仍以採行體內孵化及胎生方式為多。母沙的懷孕期從數個月到將近兩年不等。新生沙魚可立刻游泳和覓食,其模樣如同父母的迷你翻版,有些甫出生即有1.5公尺的身長。
沙魚隨著各種類生產方式之不同,其繁殖周期亦大相逕庭。有些沙魚全年均可繁殖下一代,有些只在某幾個月分。部分母沙魚每個生產周期之間會有一至兩年的間隔。
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於沙魚的瞭解仍嫌太少。而在有限的資料當中,絕大部分也是近年來才蒐集完成的。一些新得的訊息,又常常和既知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論有所矛盾。所以,沙魚對人類而言,仍是一個有待繼續挖掘的謎。
【1991-09-15/民生報/27版/動物】
小沙魚 出沒外木山
【圖/文 何安華】
●這一陣子,在基隆外木山外海船釣的釣友,經常可以釣到一種背部布滿白色斑點的小沙魚,小者僅一台斤多,大者有4、5台斤,上鉤後拉力相當強勁,拉起來十分過癮;而許多嗜魚的老饕,也把牠歸於沙魚類中肉味最鮮美的一種。
這種沙魚正式名稱叫「星貂鮫」,主要產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沙泥底海域,最大可長到10台斤,除了在卅多米深的淺海以外,在一百多米深的釣場釣赤鯮時也經常可以釣到;這種魚一年四季都有,春天這一陣子數量較多的原因,應該是釣場很久沒有被人捕、釣過的緣故。
【1992-03-14/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獵鯊季節‧漁港沸騰 安平漁港
豆腐鯊上岸
【記者李鋅銅/台南報導】
每年從二月底到四月中旬,是豆腐鯊在澎湖海域一帶活動的季節,台南市安平漁港成了豆腐鯊最常被抓上岸的地方。在華盛頓公約將鯨目物種均列於瀕臨絕種項目後,台灣沿海捕獲的最大海中動物,可能數沙魚了。在沙魚中體積最大的是鯨鯊,但數量極少,使得次一等的豆腐鯊,成了在台灣沿海上岸的魚類中,常引人注目的大魚。但豆腐鯊的出現有季節性,也有地域性,每年的二月底以後,到四月中旬間,台南市安平漁港就是豆腐鯊最大的上岸地點,也成了小漁港內的焦點。出動小漁船捕鯊安平魚販說,其實在東亞地區漁業較常可看到的沙魚種類很多,有的大、有的小;較常見的沙魚,包括長可達十八公尺的豆腐鯊、十五公尺的奴智鮫、十二公尺的食人鮫、七公尺的灰鯨鮫、三公尺的Y髻鯊;其中Y髻鰲又稱為丁字鯊,雖然最大可達三公尺,但進入市場拍賣的,大多只有一公尺左右,是沙魚中體型較小的,豆腐鯊則算是體型最大的了。
南市區漁會業務課長郭親田說,每年的二月底到四月中旬約一個半月時間,是豆腐鯊出現在澎湖海域一帶的季節,牠們時常成群出沒,於是就有專抓豆腐鯊的小漁船前往射鯊;由於豆腐鯊的體積大,被射中後不會在短時間內死亡,而且會死命的拖著漁船跑,因此捕鯊的幾乎都是十四噸左右的小船,比較機動靈活。
這種小漁船在船頭有一座突出的長條型平台,射豆腐鯊的魚槍重約卅台斤,由一定的人站在船頭的突出平台上,當發現鯊的蹤影時,就將漁船駛近射魚。有的鯊較敏感,尤其是較小的豆腐鯊,在發現漁船接近時就沉入水中逃逸無蹤,但較大的鯊則往往較遲鈍,易於獵中,因此,豆腐鯊也有人稱為「大憨鯊」。
由於豆腐鯊通常在上午十時到下午二時之間出沒在海面覓食,因此射鯊的時間也多半在這段時間內,在射中後,漁船會被鯊拖著在海上跑一陣,待鯊無力後,再拖往附近島嶼淺灘上打釘固定。先用鐵穿透鯊的頭部,然後用粗繩索繫上浮球,再花比空船多一倍的時間拖到漁港碼頭,因此,鯊通常是在凌晨上安平漁港碼頭的。
在拖鯊回港時,漁民會先以無線電連絡岸上的工作人員,包括有吊鯊經驗的吊車駕駛和殺鯊漁民。在鯊進港後,吊車駕駛配合漁船調整最佳的起吊位置,將鯊吊上岸。由於豆腐鯊的皮厚且硬,因此殺鯊的都必須強壯有力,並配合吊車調整鯊的懸空高度,一步步切割分解。全身皮肉都有,用吊鯊多年的黃大益說,安平漁港的豆腐鯊幾乎都是他在吊,因此熟知在何種高度和角度,最能配合漁民分解,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鯊處理掉。
七十四歲的漁民陳火說,鯊在水中剛吊起時,由於體內有大量海水,因此重量較重,但在上岸放水、放血、清除體內雜物後,剩下的魚體才能賣錢;一般來說,若肉重一公噸,皮和骨合重就達兩公噸,換句話說,肉只占整理後魚體總重的三分之一,而翅、肚則是賣得較好價錢的部位。
豆腐鯊的皮可做魚皮,肉可醃製,肝可製成魚肝油,幾乎全身都可利用。雖然北部人的消費量較大,也常賣到北部市場,但因在澎湖射中的鯊,幾乎都拖到安平漁港上岸,使得此地成了豆腐鯊上岸最多的地點,碼頭儼然成了「豆腐鯊碼頭」。今年三月中旬,澎湖一艘小漁船在澎湖東吉海域附近,射中了今年第一尾豆腐鯊,隨後就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豆腐鯊被射中,並拖到安平漁港吊上岸,但魚體並不大,只有兩公噸左右;直到三月廿一日中午時分,十四噸的漁船東發號,由船長江恆祥,在東吉附近海域射中一尾重達十七噸的豆腐鯊,並拖往安平漁港後,才使未看過這種沙魚的人開了眼界。
江恆祥說,在射中鯊後,被鯊拖了三個多小時,鯊才逐漸平靜,然後再將船駛往東吉島上,經由當地警方人黃協助,才順利的在魚頭上釘,然後為鯊繫上兩個浮球,又拖了五六個小時才到安平漁港:雖然拖鯊過程順利,但其父親江新點卻在為鯊繫浮球時,因為鯊尚未氣絕,突然牽扯繫在魚體上的繩索,並纏住他的左腳拖拉,造成左腳流血受傷,在上岸後立即就醫,必須休養一陣才能再出海。
受傷的江新點說,他十四歲上船出海,如今已經六十四歲了,算一算,整整在海上晃了五十個年頭,而這些年來,究竟抓了多少豆腐鯊,已記不清了,但過去曾抓過卅多噸重的,所以那天抓的十七噸的算是「普通」。今年收穫┼四尾江恆祥說,他也是從十四歲上船,到現在已有廿多年了。這些年中,除了每年抓豆腐鯊的季節外,其他日子就捕捉其他魚類。由於豆腐鯊實在太大,而且會拖著漁船跑幾個鐘頭之久,過去就有漁民在抓鯊過程中受傷;雖然抓的魚很大,有一點成就感,但風險也不小,必須時時小心注意,以免受傷。
三月卅日從凌晨到上午,先後有三尾豆腐鯊被吊上岸。駕駛吊車「吊魚」的陳德宗說,三尾豆腐鯊在上岸時的總重量,分別是十五公噸、廿二公噸和卅五點八公噸,由於都是中、大型的豆腐鯊,因此必須先分割後才能送上卡車。他說,在一天內有三尾豆腐鯊上岸不算稀奇,但三尾的總重達七十二點八公噸,且其中一尾更重達卅五點八公噸,都是他「吊魚」兩年多來的最高紀錄。南市區漁會人員說,豆腐鯊的大小相差懸殊,小的不到一公噸,大的可達卅多公噸,但近年來射中最大的只有約卅公噸,卅多公噸的大豆腐鯊已有好多年未見;由於一輛吊車可吊起近四十噸重量,因此吊豆腐鯊只需一輛就綽綽有餘了。
漁民陳火說,最近三年來在安平漁港上岸的豆腐鯊數量很不穩定,前年獵鯊曾多達七十多尾,但去年只有兩尾,今年的獵鯊季節已在四月中旬結束,全部共獵得十四尾,其中四尾的重量在兩噸以下,未經肢解就可運上卡車,但其他的十尾重量都超過三噸,因此必須先在碼頭旁肢解後,再運上卡車。至於沙魚的數量不若往年多,原因何在,沒有人知道。
在澎湖海域豆腐鯊的同一季節,菲律賓沿海一帶也有豆腐鯊出沒,過去也有台灣漁民前住獵鯊,但由於台灣漁民認為獵捕的地點是在公海上時,菲律賓卻指稱已到領海,因而常發生海上糾紛。陳火說,去年就有七八艘台灣漁船被當地漁民帶往菲國海岸,因此今年雖然知道當地海域有鯊,但卻沒有漁船敢去。
【1994-05-14/聯合報/34版/鄉情】
1995中華民國環保月 海洋生態保育系列之(二)
海中之王──神奇的沙魚
全世界現存沙魚大約有350種
【海洋大學 陳哲聰 莊守正合撰】
你看過電影「大白鯊」嗎?你是否因劇中沙魚猙獰的面貌而覺得沙魚就是天生一副吃人的模樣?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你得趕緊修正,因為這可能有人要笑你孤陋寡聞了……。卡通裡一種嘴巴似鋸子的魚為了反抗人類捕魚的蠻橫行為,專門將船底鋸個大洞的傢伙,你可知道它也是沙魚的一種(鋸鯊)。當然這樣的卡通情節,在現實生活裡是不可能發生的,它的鋸子是不可能鋸東西的,充其量或許於讓它在海底的時候,使敵人覺得他是兇狠的角色,而不敢輕易的攻擊他(我們如此猜測)。4月16日報載,東澳捕獲一尾重達16.5噸的豆腐鯊,你知道嗎?它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別忘了體型更大的鯨魚是哺乳類)它較學術化的名稱叫「鯨鮫」(是沙魚的一種),幾年前曾經捕獲一尾體重超過35噸的豆腐鯊,這可能是世界紀錄哦!試想如此龐然大物在海洋中那豈不是可怕至極。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它個性溫馴,以浮游生物及小魚為主食,採「濾食」,有時候潛水人員甚至可與其並肩悠游於大海呢!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迷糊了,到底沙魚有多少種?它們都是長得怎麼樣呢?根據研究指出,全世界現存的沙魚大約有350種,它們的體型那真可以用環肥燕瘦來形容,在學術上我們將其區分為八大類(八個目),有體型縱扁如魟的琵琶鮫類(琵琶鮫目),吻端似鋸的鋸鮫類(鋸鮫目),兩背鰭前端各有一硬棘而無臀鰭的棘鮫類(棘鮫目),鰓裂六~七對的六鰓鮫類(六鰓鮫目,除此目外其餘之種類鰓裂均為五對),具眼驗的白眼鮫類(白眼鮫目),體型紡錘狀的鯖鮫類(鯖鮫目,長尾鯊及灰鯖鮫均屬此目),吻端長鬚之鬚鮫類(鬚鮫目),兩背鰭前端各具一硬棘且具臀鰭的異齒鮫類(異齒鮫目)。以上八大類的沙魚出現臺灣周邊海域者,根據沈世傑所編「臺灣魚類誌」一書中記載將近90種。這些種類體型有小至僅十餘公分,體重數十公克者(小抹香鮫),有的大至體長數十米,體重數十公噸者(鯨鮫、象鮫)。而棲息水深有生活於表層水域者,亦有棲息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海者(擬鰻鮫,六鰓鮫之一種)。
由於野生動物保育觀念的抬頭,許多在陸地上跑的走獸,天空飛的飛禽及海中游的水族,以前都是我們食物來源,現在卻變成了議論的焦點,大象、老虎、犀牛、燕子、黑面琵鷺、紅尾伯勞、鯨魚、海豚、海龜……等,全成了保育的對象。經過新聞媒體、報章雜誌多方的宣傳與報導,大家對上述種類的保育可說已具備共識,都能了解何以要保護牠們。而有關沙魚的保育,諸先進國家的保育團體已朝向這個方向努力了多年,不過沙魚保育所將面臨的壓力(反對浪潮),遠超過前述種類,因為沙魚是人類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如將沙魚全面禁捕,其影響層面將十分深遠,因此目前保育團體所提並非全面禁止捕鯊,而是有限度的利用沙魚。
沙魚的魚翅一向是我們東方人的最愛,因為以往人們認為魚翅很「補」。魚翅真的補嗎?在中藥行或中醫師眼裡,魚翅仍只是食品,在營養學者眼中,魚翅所含的蛋白質在人體內是很難被吸收的,因此吃個蛋所獲得的營養遠超過一碗魚翅。
中國人「物盡其用」的天性由來已久,在沙魚身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魚翅的利用可以說是化腐朽為神奇,是祖先智慧的結晶,只是到了物質優渥的今天,我們似乎不再需要靠它來「補」了,否則你可能成了間接的殺手!因為正由於有消費市場,漁民「割鰭」的悲劇行為(以往沙魚肉價格偏低,漁民在捕獲沙魚之後將鰭割下,而將身體拋回海中)即無時無地一再重複的發生。
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指出,軟骨魚類於地球出現的年代是距今四億五千萬年至五億五千萬年前的奧陶紀,而一般人較為熟悉的恐龍,其出現在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儘管大家對於恐龍可說是又愛又怕,不過它老早就消失於地球表面了,至於沙魚呢?它到如今仍活躍於海洋中,它應該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研究與學習,因為人類於地球上出現的時日尚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呢!您認為呢?說到這裡你是否對它有一點點「敬畏」的聯想?
【1995-06-13/經濟日報/31版/環保月】
國內首次成功人工孕育沙魚
4隻小原鮫 度過危險期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營的海洋生物教育館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中,成功培育四隻台灣小原鮫,難能可貴的是,牠們已度過「危險期」存活三個月了。海洋大學沙魚生態研究專家莊守正教授證實,這是國內首創在人工環境中繁殖沙魚成功紀錄。
海洋教育館養有四隻原鮫,去年7月,其中一隻母鮫證實和公鮫自然交配,成功受孕。經長達240多天的受孕期,於今年3月中產下10幾隻小沙魚,結果存活下來的只有四隻。
教育館館長程世德指出,四隻小原鮫已度過危險期,應該能順利成長。已有三個多月大的小原鮫,身長20幾公分,館方平時都以小魚、甲殼類餵食。
程世德指出,台灣原鮫又稱狗鯊,體細長,為底棲性的卵胎生沙魚,最大可長到三尺長。在國內因鮮少有人養鯊,所以至今未有繁殖成功紀錄。
程世德說,沙魚能在人工養殖環境中成功存活,且順利孕育小沙魚的關鍵,應是生長環境的水質控制。教育館斥資裝置海水濾淨器,能將水質處理得幾與沙魚生長的無汙染海域一樣,是養鯊技術的一項突破。
【1995-06-20/聯合晚報/05版/生活新聞.國際新聞】
海博館枋山實驗站 稀客上門
引進三隻沙魚飼養
【記者 郭漢辰/報導】
●海博館屏東枋山水族實驗站,目前首次引進大型大洋魚類,實驗站請漁民捕捉台灣海域罕見的三隻底棲沙魚,前天下午送達水族站,昨天沙魚開始在大洋試驗池悠游,水族站下一步將引進最大的魚類豆腐鯊飼養,這些魚類日後都將在海博館展出。
枋山水族實驗站這幾天喜事連連,繼前幾天俄國專家送來上百件的寒帶海域生物標本,實驗站請恆春漁民捕捉的三隻底棲沙魚,更在前天下午五點抵達水族站,在工作人員齊力合作下,花費半個小時,將沙魚放進大洋試驗池,昨天起工作人員以小魚餵養沙魚,但沙魚剛到食慾不佳。
水族站站長呂明毅表示,這是該站首次引進大型大洋魚類,三隻沙魚其中一隻為鱟鮫長二點五公尺,另一隻為鏽鬚鮫長三公尺,第三隻尚未查出魚名長度也有二公尺多,牠們屬珊瑚礁底棲沙魚類,從南非到澳洲的印度、南太平洋海域時常可見,這些沙魚喜食底棲魚類、龍蝦、小型沙魚,漁民是在東沙海域捕捉到。
呂明毅說,這類型的沙魚在台灣海域罕見,牠們習性時常在夜晚於海底睡覺,漁民也利用這段時間潛進二十至三十公尺的海底捕捉,日後也希望請漁民幫忙捕捉迴游沙魚,增加海博館展出的魚種。
水族站指出,該站計畫養殖目前魚界最大的種類-豆腐鯊學名鯨鯊,已請漁民幫忙捕捉,不過因為豆腐鯊體積龐大,在海域捕捉回來存活率較小,該站希望設計一些特殊設備,以順利將豆腐鯊帶回。
【1995-07-08/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沙魚寶寶 叫'佼佼'
首次人工培育 陳育駿命名獲選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國內首次人工培育養殖成功台灣原鮫的沙魚寶寶有名字了!由台中海洋生物教育館為沙魚寶寶舉辦的徵名活動,評審結果上午揭曉,在一千多個應徵名字中,台北縣碧華國小五年級的陳育駿為沙魚寶寶取的名字「佼佼」脫穎而出,正式成為小原鮫的名字。
台中海洋生物教育館的沙魚世界館,蒐集有各類沙魚,包括護士鯊、灰鮫、白鰭鯊等,其中台灣原鮫經人工培育在3月中旬產下小沙魚,如今已有近30公分大,小沙魚很適應人工環境,長得活潑可愛。
海洋生物教育館為了替小沙魚取名字,在9月初舉辦徵名活動,結果迴響熱烈,有來自全省千餘件應徵函。值得一提的是,應徵函中還有一件是來自大陸江蘇省的一名國小教師,他為小沙魚取名「台稀」和「台妙」,意指原鮫在人工培育下產下的小沙魚是台灣的稀有和奇妙事。
生物館指出,由於參加資格限定是國小學生,所以這名大陸教師幫小沙魚取的名字雖然意義不錯,只有割愛。另參加應徵的學生,所提的名字各具巧思,如有人取名「福爾摩鯊」,有人取為「鯊奇」,也有人取個山地名字「阿古多」等,都很有創意,生物館將頒給創意獎。
在眾多名字中,由陳育駿所取的「佼佼」,因採原鮫的擬人化諧音,又相當順口好記,尤其小沙魚是雌性,取名「佼佼」也很女性化,各方考量,終於獲評審議決為優勝者,正式成為沙魚寶寶的名字。而為他取名的陳育駿也因而可獲五千元獎金。
【1995-10-26/聯合晚報/04版/綜合新聞】
鏽鬚鮫 厭食症?
枋山水族站仔細治療 發現牠被‘異物’噎住 取出一公尺長塑膠袋
【呂玲玲】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枋山水族教育實驗站飼養的最大魚隻「鏽鬚鮫」,前陣子無故好幾天不進食,令工作人員很擔心;仔細觀察後,發現鏽鬚鮫的第五對鯉有異物,研判是牠無法進食的原因。工作人員與鏽鬚鮫一番纏鬥後,才幫忙牠取出異物。
這隻鏽鬚鮫是枋山水族教育實驗站去年7月間,從赴東沙海域作業的漁民手中買來的嬌客,存活情況良好,活動力十足。目前體長超過兩公尺,體重一百公斤左右。
鏽鬚鮫又名鏽鬚鯊,是一種底棲、軟骨魚類,具有板狀利齒,性情溫和,以螃蟹、貝類等跑得慢的水中生物為食,在南沙、東沙海域可以看見牠的蹤影。鏽鬚鮫不會主動攻擊人,但牠一旦咬住東西絕不鬆口,所以想要接近牠以取出牠體內的異物,相當危險。
工作人員試過好幾種方法,首先在長竹竿前端綁上魚鉤,企圖把異物鉤出,但未奏效。再來是由五名工作人員身著潛水衣、背著氧氣筒,潛入三公尺深的水池中,把鏽鬚鮫圍捕上岸。結果鏽鬚鮫在水中和工作人員大玩捉迷藏,雖然一度被逼至水池角落,卻還是隨著其他魚類逃脫圍網,工作人員累了一天,無功而返。第二天工作人員再接再厲,終於圍捕成功,並由三名工作人員協助拉上岸。
為了不讓鏽鬚鮫輕易動彈致刮傷體表,工作人員還以棉被裹住牠,緊緊抱著不肯鬆手,唯恐牠又溜回池中。之後,工作人員果真從牠的鰓蓋後取出異物,仔細一看,禍首原來是過濾海水的塑膠網袋,長達一公尺多。工作人員推測,牠因誤食塑膠網袋而噎住致無法進食。
【1996-04-14/聯合晚報/04版/新聞掃描線】
哎呀不得了 這個真奇妙
澎湖水族館箱 孵出2隻小鯊
【記者肇塋如/馬公報導】
澎湖水族館飼養的斑紋異齒鮫(沙魚)日前產下的卵莢今天凌晨孵出兩隻小沙魚,澎湖水族館人員說,沙魚產卵能見者少,飼養在水族箱裡的沙魚生出寶寶更少見,由於斑紋異齒鮫生性溫馴─,這兩隻體長只有15公分的小沙魚在水族箱裡活潑的游來游去,吸引大批遊客圍觀,館方擔心兩隻幼鯊可能遭成鯊攻擊,預計下午再放回「育嬰籃」。
澎湖水族館館長蔡萬生說,沙魚的卵莢就像是母雞產下的雞蛋,小沙魚在卵莢中約兩百天成形,接著就像小雞破殼而出般衝破卵莢,剛生下來的小沙魚身上類似「號角」背鰭特別明顯,牠們一生下來就能自力更生。
【1998-05-08/聯合晚報/07版/綜合新聞】
吃魚行家 挑到 骨子裡
圓鱈魚頭 富含軟骨、膠質 吃起來過癮! 鮫鯊軟骨髓 甜品有如燕窩 口感一級棒!
【潘秉新】
魚類的營養價值高,除了享受鮮嫩的魚肉,會啃魚頭,咻咻的從魚骨中吸出骨髓,被認為是真正懂吃魚的人。圓鱈魚頭一剖開來,佈滿透明狀的軟骨和豐富的膠質,令喜好者大呼過癮,另外從鮫鯊透明骨頭中萃取出的軟骨髓,經國內業者研發三年多,已成功的製成即食罐頭,魚髓可以用喝的了。目前市面上有售的鯊魚軟骨精,是比雞精顏色更重的黑色液體狀;而經營35年、在台一年產生鮮鯊魚25000多噸、魚翅300多噸的「鯊魚家族」第二代陳俊源說,過去上千噸的鱉魚骨,都是曬乾後賣到日本,或直接用水熬骨做成液狀,本地並沒有相關技術,不知如何從骨髓中萃取能既不傷其本質又保有功效。
直到三年多前,經向大陸藥膳名師學習萃取古法,再由國內精通的專家不斷嘗試,終於以純天然的方法萃取出類比燕窩的鮫鱉精髓。目前生產第一批一萬多瓶,已經由有關單位檢驗通過,分有加沙糖、人參的兩種甜品,各是一瓶120、150元。
美食評論家朱振藩說,這種清朝稱為「魚脆」的魚髓萃取物,是宮內大臣餽贈的佳品,看起來白白的像涼粉,但吃起來比涼粉更有口感,目前在大陸屬於上檔菜,釣魚台賓館還有供應。而在台北市,名聲已打響到日本的藥膳餐廳「御生坊」,是參與萃取較鱉精髓的主力,在其餐廳已有這項魚髓甜品,單點一份是350元。
談到鱉魚,想吃很有特色的鱉魚煙,「魚鄉風情畫」主持人高孔希,推薦位於瑞芳鎮深澳里的深澳本港鱉魚煙。取自虎頭鯊的魚肉,用砂糖燻製,肉質很Q、魚皮膠質多,最近正是鯊魚較肥的季節,是享受鱉魚肉的好時機。
圓鱈魚頭沒有土腥味,肉嫩骨軟,許多餐廳採用,各有砂鍋、乾燒、紅燒、炭烤、香辣等做法,進口業者在過年期間有外賣,一公斤左右一個不到200元,是年菜的好選擇。
【1999-01-29/聯合晚報/11版/消.費.廣.場 吃客】
大白鯊落網 重1200公斤長約五公尺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東海岸三仙台定置網,昨天上午捕獲重達一千二百公斤的大白鯊,由於齒銳相凶,吸引不少遊客及民眾駐足圍觀。定置網業主林寶山表示,這尾體長約五公尺的大白鯊,是東海岸今年以來捕獲最大的雄性大白鯊。
經營三仙台定置漁網的林寶山,上午將捕獲大獵物拖回新港漁港,吊掛上岸時才知原來是一尾雄性大白鯊,大白鯊露出銳利的齒痕,齒喙特徵明顯,嘴邊不時滴下鮮紅色的汁液,臉露凶相,若將前肢雙鰭展開,比人伸開的雙手還要寬。
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館長陳文榮說,大白鯊、虎鯊、公牛鮫三種,屬於最具攻擊性的鯊魚種類,其中大白鯊排名第一。往年漁民用定置網捕獲一噸以上的機率並不高,平均一年僅約有二至三尾。過去曾捕獲的大白鯊體型較小,最多一次約有八尾之多。
不過,約在三年前,花蓮曾有捕獲兩噸半的紀錄;目前在東海岸鯊魚博物館內,仍展示一尾重達一千五百公斤的大白鯊,冰存在大型冷凍櫃尚未解剖。陳文榮依往年捕獲的數量研判,游經東海岸的大白鯊應有一定的族群,盼國內外學者專家有機會到東部海域進行鯊魚生態族群研究調查。
【1999-10-31/聯合報/19版/省市綜合新聞】
鋸峰齒鮫 新開發魚種
北太平洋海域數量甚豐 背鰭魚肚均有利用價值
【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全球漁源枯竭,台灣漁船苦無魚捕,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發現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有數量豐富的鋸峰齒鮫,背鰭、魚肚都可利用,捕獲一條十幾公斤,可賣得七、八百元,對漁民收益不無小補,目前大陸漁船已在北太平洋一帶捕釣。
水試所海洋漁業系主任廖學耕昨天向基隆市拖網漁業協會提出一份水試所做的「北太平洋鋸峰齒鮫意外捕調查報告」表示,全球主要漁場「過漁」嚴重,海底資源枯竭,水試所也希望能開發新經濟魚種,過去鋸峰齒鮫肉質因帶有阿摩尼亞味,經濟價值不高,業者在北太平洋海域釣捕赤魷、鰹、鮪等高價魚種時,意外捕獲鋸峰齒鮫,往往丟棄海中,但現在不一樣了。
廖學耕說,華人愛吃沙魚翅,造成沙魚銳減,在華盛頓公約裡,豆腐鯊等部分瀕臨絕種的沙魚等,已列入附錄二受到保護,水試所基本上不鼓勵漁民獵捕沙魚,但是鋸峰齒鮫算是沙魚中數量較多的魚種,目前的加工技術已經可以除去鋸峰齒鮫所帶的阿摩尼亞味,而魚鰭、魚肚並不輸豆腐鯊,一尾廿公斤的鯊,可有一千多元新台幣的收入,對漁民來說不無小補。
而水試一號試驗船八十四年起在北太平洋進行研究,發現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的海域,鋸峰齒鮫分布廣泛,延繩釣作業船如在投繩前測量水溫,若屆於攝氏十九度到廿二度,最容易獲得鋸峰齒鮫。廖學耕說,根據海外會漁業技師提供的消息,目前已有中國大陸漁船看上這種沙魚,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為基地,展開撈捕,台灣有幾艘拖網漁船改裝成延繩釣船在中太平洋一帶作業,可以嘗試。
【1999-11-25/聯合報/20版/北部生活圈】
與鯊魚共舞
【陳哲聰(海洋大學教授】
從資源永續利用的觀點談鯊魚的保育
鯊魚為海洋生態系中位居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牠被認為是凶猛、殘暴的海中惡霸。約十餘年前的電影《大白鯊》,那條大鯊魚攻擊遊艇、吞噬泳客,相信看過影片的人必然對其凶殘血腥的習性記憶猶存。全世界四百種鯊魚中對人類具有攻擊性或威脅性的種類約有三十種,均屬大型表層棲息者,根據鯊魚研究學者Dr.Burgess的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總有幾宗泳客在海邊被攻擊的事件發生。雖然一般人對鯊魚存有可怕的印象,但事實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鯊魚與人類卻相當密切,舉凡魚丸、天婦羅、鯊魚煙、魚翅羹、軟骨素健康食品,以及皮革製品、牙齒裝飾品、以鯊烯為原料之化妝品等等,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而如今在水族館中飼育鯊魚供遊客觀賞或直接在海中觀看鯊魚的活動,都已非鮮事。 軟骨魚類資源 在全球皆已亮起紅燈
鯊魚向來是海洋漁業的重要漁獲物之一,全球的軟骨魚類的年產量超過七十五萬公噸。然而自一九九零年代開始,國際間的保育團體以及海洋生物學家,特別是鯊魚研究學者,認為鯊魚的繁殖數少、性成熟年齡大、成長緩慢,若持續增加漁獲努力則恐易造成資源量的急速下降,甚至潰滅。因而呼籲各國政府針對鯊魚的漁獲問題進行各項研究並採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我國堪稱為捕鯊魚王國,國際間鯊魚的漁獲及管理保育的新動向,必然會引起我國漁民及漁政當局的注意。 台灣的鯊魚產量近十年來維持在三‧九萬至七‧四萬公噸,年平均為五萬公噸,在世界排名始終位居前三位,僅次於印尼及印度。至於全世界的鯊魚產量則超過七十餘萬公噸,從統計資料來看,近二十年來增加了十餘萬公噸,表面上顯示資源有增加的趨勢,但事實上是因為過去許多國家並沒有做好鯊魚等軟骨魚類的漁獲統計,以致未向世界糧農組織(FAO)提交數據。而近年來,或多或少努力的結果,許多國家開始提供統計資料,因而造成FAO之數據有顯著增加的現象。實際上許多國家的鯊魚漁獲量近幾年來已有逐年減少的趨勢,如日本於一九七零年代每年漁獲量高達六萬公噸,但近幾年來已逐漸下降至二‧五萬至三‧三萬公噸的水準。台灣則於一九九四年達頂點七‧四萬公噸,其後逐年減少至一九九七年的四萬公噸左右,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來自遠洋漁業,而沿近海產者僅百分之十五,後者除了南方澳及成功漁港的產量佔了絕大部分之外,其他各漁港均只零星漁獲小沙條等。這些事實說明了軟骨魚類資源已亮起紅燈,已到需要加以特別關注的時候了。
台灣的割鰭行為、魚種枯竭待正視
中國人素以嗜食珍奇的野生動物聞名於世,幾乎所有野生動物到了咱們的手裡就成了佳餚。而鯊魚等軟骨魚類亦同樣是老饕眼中的佳餚,除了頭骨部分,其他部位皆可烹調為桌上美食,經濟價值高,因此有漁民從事專業捕鯊。此外在國際間同樣引起關注的則是遠洋漁業混獲的問題,如鮪延繩釣混獲的鯊魚數量相當龐大。鮪延繩釣係以鮪類為主要漁獲對象,一般釣到鯊魚後僅割下魚鰭,而將鯊魚體丟回海中,這種割鰭的行為存在於所有鮪延繩釣作業船隻,造成全球性的問題,事實上割鰭行為極不人道,將鯊魚丟回海中讓牠慢慢死去,並未充分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許多國際保育或環保團體均呼籲各國政府針對割鰭行為,採取必要的措施。如從漁具的改良上加以著手,使鯊魚不致上鉤,或者如果釣獲則整尾帶回予以充分利用等等。
此外底拖網漁業亦使鯊魚面臨空前的浩劫,比如台灣北部海域在二十餘年前,拖網船的漁獲中經常可見星貂鮫類及狗鮫類等鯊魚,然近十餘年來,星貂鮫幾乎從底拖網漁獲中消失,這證明了底棲性的鯊魚資源如同其他魚介類一般,已嚴重枯竭,是該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的時候了。
台灣最昂貴的鯊魚要算是鯨鯊了,牠俗稱豆腐鯊,是海洋魚類中體型最大者。目前行情在魚市場的拍賣價為一公斤二百至二百五十元,一千公斤的小豆腐鯊就要二十至二十五萬元,十公噸的中大型豆腐鯊,要二百至二百五十萬元,其所以如此昂貴的原因在於「珍奇」,加上媒體的炒作。目前台灣鯨鯊的漁獲主要來自於定置網及鏢刺漁業,前者以逸待勞,自動上網,而後者以鏢刺旗魚為主,偶爾遇到豆腐鯊,才一併鏢獲。其捕獲量已從十餘年前的三百尾以上下降到近幾年的不到一百尾,顯示本種資源減少的現象十分明顯,而且市場上有供不應求的趨勢。無論如何本種是極需要加以管理了。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有關軟骨魚類資源的管理問題,主要將由各國自行訂定管理規則,而在公海之鯊魚捕獲問題則由國際組織來訂定管理辦法。而欲進行自身臨近海域之資源管理,則應考慮到軟骨魚類分佈廣泛的特性,不能只注意小區域的資源動向,甚至應從世界的視野觀點,透過與國際的合作交流,來進行研究才能掌握確切的實態。
生物保育: 保育派與利用派的辯論
生物保育之趨勢,似可分成二個派別,其一為主張動物生存權之保護派,支持此派系之團體不認同生物可以利用,自然也不贊成漁業行為之存在。其二為推動資源生物永續利用的利用派,主張透過適當的管理來利用資源並維繫種族的生存。目前之趨勢傾向於支持利用派,當然此種二分法並非一定恰當,因為有些團體就採中間路線。如從現實的地球人口問題加以考量, 則陸上之糧食生產已到界限,非得依靠海洋生物資源不可了。因此若完全放棄野生動物利用的觀念顯然有點不切實際。然而,今日掠奪型的漁業型態亦因缺乏有效的管理而被穩健的利用派所批判。事實上海洋中野生動物之利用只要合情合理,就稱得上是一種環境保護型的利用,因此今後吾人宜記取「過漁」的教訓,並朝新的環境保護型漁業發展而努力,對於鯊魚的保護問題,不要單純地認為是漁業發展的壓力和障礙。
【1999-11-27/聯合報/37版/】
日本灰鮫產下15隻幼鮫
【記者余學俊∕通霄報導】
通霄西濱海洋園區的一隻日本灰鮫昨天上午生下十五隻幼鮫,除一隻被臍帶纏死外,餘均活潑健康,生下後即在魚缸內四處游,吸引許多遊客觀賞。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總經理張玉成說,有漁民在台中港捕獲二隻日本灰鮫,送給園區收養,才放進魚缸數天,園區技術人員只發現鮫魚腹部鼓脹,還以為是肥胖,沒想到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一沒留神,才十多分鐘,灰鮫就產下十五隻幼鮫,令工作人員大喜過望。
【1999-11-28/聯合報/19版/省市綜合新聞】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 新生小鯊魚
【記者林上玉∕台中報導】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喜事連連,園區內的海洋生物教育館繼近百條小琵琶魟報到之後,日本灰鮫又在廿七日生下十五隻射手座的小沙魚,只有最後一隻小沙魚因為母鯊未及時剝開臍帶,不幸夭折,其他都很健康,在水中悠游自得,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欣賞。
目前地球上約有三百五十多種鯊魚,大多數都對人類無害,只有少數幾十種對人有攻擊性,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總經理張玉成表示,該園區特殊生物館內就有兩條溫馴的日本灰鮫,這種鯊魚出現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北起日本、南至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台灣常出現在東北部海域,屬於白眼鮫科,以捕食小魚、甲殼類或軟體動物為主。
【1999-11-29/民生報/39版/】
生之喜
早產小幼鯊 人工試養
淺海狐鮫鯊誤闖定置網死亡 腹內赫見新生命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一尾有孕在身的母淺海狐鮫鯊,前天誤闖台東縣東海岸外海定置網後死亡,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得標後解剖,赫然發現體內有一對幼鯊;他留下一尾在館內自行試養,另一尾送給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觀察、研究。
陳文榮表示,這一對從母體子宮取出的早產幼淺海狐鮫鯊,體長約九十六公分,健康情形尚可,且十分溫馴。由於擔心幼鯊離開母體後會失溫,前晚特別放在具有保溫效果的矩形儲水槽內,再替槽中的幼鯊打氣加氧,讓這對幼鯊能平安度過寒冷的一夜。
陳文榮自覺無法獨力照顧這一對幼鯊,昨天上午通知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台東分所副研究員何源興獲悉,立即趕往瞭解幼鯊健康狀況後,欣然同意收養,將幼鯊載回大型水池飼養,供日後研究、觀察。
何源興說,淺海狐鮫鯊台語又稱為「小目午仔」、「三娘仔」,通常分布在南北緯四十度之間,或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游泳能力頗強,棲水深度從零至一百五十公尺之間,成體最大可長至四公尺。
陳文榮留在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飼養的幼鯊,下午他試探性餵食,初試雖然沒有成功,但他並不氣餒,決定全力照顧牠,盼日後再協助牠重回大海的懷抱。
【1999-12-10/聯合報/5版/話題】
鯨鮫 國際將列保育 台灣還在吃牠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針對豆腐鯊(鯨鮫)即將被國際間列入保育的生態議題,國內海洋生物教授憂心漁業遭受衝擊,建議政府及早建立相關漁獲資料庫並教育漁民;或以日本鯨鮫觀光的成功案例,導入國內遊憩領域,做為觀光發展的借鏡。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邵廣昭表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今年四月間將在肯亞舉行研討會,會中有多個國家代表,提案討論保育「鯨鮫」議題。而放眼世界,吃豆腐鯊(鯨鮫)的,似乎只剩台灣等少數國家,鄰近的菲律賓早已列為禁捕;屆時,若通過後,台灣恐成為國際間的觀察對象。
研究鯨鮫二十多年的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研究所教授陳哲聰,對於國際間發出「禁捕令」也感到憂心,勢必對漁民造成不小衝擊。他認為宜採緩進式的漁業資源管理。
他指出,從研究調查顯示,因鯨鮫成長緩慢及水溫改變,幾年前一年可捕三百多隻鯨鮫,現在卻不到一百隻,數量急劇銳減。
針對台灣鯨鮫的保育及管理,陳哲聰建議,透過媒體和研討會教育漁民和社會大眾,瞭解鯨鮫的生態、行為、有限的繁殖數和保育狀態;政府對鯨鮫漁獲與卸魚量實施強制報告,實際「監測」買賣現況,作為科學研究分析;最後建立國內管理系統,擬定幼鯨鮫不得捕殺,確保生存空間。
派駐日本的台灣觀光協會大阪事務所所長陳水源,根據日本觀光發展模式,建議將鯨鮫導入觀光體系。他表示,大阪興建一座亞洲最具知名的海遊館,館內水族箱展示豆腐鯊及各式魚類,每年吸引遊客超過三千萬人次,創造可觀的觀光財富,國外成功案例值得國內借鏡。
【2000-01-08/聯合報/版/】
賴榮義:如果價錢好 族人短期內不愁生計
捕獲大豆腐鯊阿美漁民樂透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成功鎮阿美族原住民,昨天在東海岸都歷外海,捕獲一條重達一千多公斤的鯨鮫,下午以三十四萬元高價成交。
從事捕魚廿多年的阿美族原住民賴榮義,昨天清晨駕駛尚德十一號漁船,率同族的船員賴安信及簡吉水,在台東縣都歷外海捕獲一千多公斤重的豆腐鯊。賴榮義說,這是他頭一次捕獲這麼大的豆腐鯊,如果賣得好價錢,短期內族人不必為生計操心。
這條體長五公尺的豆腐鯊,被拖回新港漁港後,賴榮義先用繩索綁住尾鰭,以電動吊具將豆腐鯊緩緩拉起;但因吊具高度不足,再另繫繩索捆住頭部,好奇圍觀民眾合力拉抬上岸,頓時引來一陣歡呼聲。
新港區漁會表示,正值冬季期間,並非豆腐鯊漁捕獲高峰期,在數位買主激烈競標聲中,最後以三十四萬元拍賣價格成交。台東縣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說,目前屠宰後的鯊魚肉,平均一公斤約賣五百元。
新港區漁會總幹事江文隆表示,國際保育團體將鯨鮫列入保育觀察名單之中,一旦華盛頓公約將牠納入保育後,台灣捕鯨鮫恐將受到國際制裁。
【2000-01-08/聯合報/版/】
小虎鯊 長虎牙
【記者胡宗鳳/鳥松報導】
澄清湖海洋奇珍園引進相當罕見的虎鯊,這尾小虎鯊的背上冒出了兩根銳利的骨刺,狀似虎牙,昨天「亮相」,即受到遊客的喜愛。
園方指出,虎鯊祇在澳洲與菲律賓深海才看得到,台灣海域甚少發現。這尾虎鯊是一名漁民於兩周前在巴士海峽拖網時打撈到的,已送到奇珍園展覽一星期。
這尾身長八十公分,約二、三歲的小虎鯊到園後,背上長出狀似虎牙的骨刺,顯示已能適應水族缸中的生活。
虎鯊屬於鮫科鯊類,眼後方各有五道鰓瓣,以此呼吸,最大的特色在於前後背鰭側邊長出兩根非常銳利的骨刺,狀似老虎門牙,以及身上的紋路有如老虎,因而得名。
虎鯊也是靠著背上銳牙的保護,才能安然在海底砂石間悠閒的游著,找些沙中的小蝦維生。背上皮膚明顯的呈顆粒狀,不同於其他鯊類較光滑的背部。性情溫馴,沒有銳利的牙齒,對人類沒有攻擊性,約可長到一公尺半。
【2000-02-16/聯合報/20版/高屏澎東生活圈】
水鯊入網 挑逗老饕的胃
【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基隆籍拖網漁船最近在北太平洋地區「意外」捕獲不少鋸峰齒鮫,由於背尾鰭及魚肚都可以利用,小有獲利,拖網協會理事長游日興指出,過年後沙魚價上漲,顯見這種魚類富經濟潛力,值得開發。
最近在正濱漁港卸魚碼頭經常可以看到遠洋漁船載回的漁獲夾雜不少體型碩大有一個人高的鯊,大部分都是俗稱「水鯊」的鋸峰齒鮫,價值高的鰭都先被切除,方便加工成魚翅,剩下魚肉可以加工製成魚丸、魚漿、沙魚煙等
拖網協會理事長游日興說,過去拖網漁船撈捕的對象是高經濟價值的鰹、鮪等高價經濟魚種時,若意外捕獲不好吃的鋸峰齒鮫,往往嫌棄丟入海裡,但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發現鋸峰齒鮫算是沙魚中數量較多的魚種,目前的加工技術已可除去鋸峰齒鮫的阿摩尼亞味,而魚鰭、魚肚並不輸豆腐鯊。
游日興指出,農曆年後,鯊價上揚,魚翅一公斤賣到四百元,魚肉一公斤也小漲到十五元,而不需另外加工的魚肚是餐廳的常客,這樣的收益,對漁民來說不無小補;目前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的海域,鋸峰齒鮫分布廣泛,有不少大陸漁船看上這種沙魚,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為基地,展開撈捕作業,台灣也有幾艘拖網改裝成延繩釣船試釣。
【2000-02-29/聯合報/20版/省市生活新聞】
本地製鮫鯊烯和日貨打對台
【記者陳積碩/羅東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唯一捕深海鮫鯊的漁滿吉號漁船,已與日本金松水產總業株式會社及宜蘭縣最大GMP杏輝製藥廠合作,將鮫鯊的肝萃取精煉成活化細胞的鮫鯊烯,售價只有日本進口的四分之一。
漁滿吉號在台灣東部及日本南方海域,捕捉水深七百至一千公尺的深海鮫鯊,鮫鯊的肝體積約占魚體的四分之一,萃取精煉成鮫鯊烯,是活化細胞的珍貴藥品,可降低膽固醇、高血壓、血脂肪值,減少中風的機率,增強體力與免疫力。
過去在台灣捕獲的深海鮫鯊都是運往日本煉製成膠囊的鮫鯊烯,漁滿吉號已與日本金松水產總業株式會社技術合作,製成鮫鯊烯銷日本市場;由宜蘭縣最大GMP杏輝製藥廠煉製昨天在羅東鎮中華路一一◆號成立道濟深海鮫油社,供售藥品。
該社經理李英昨天並在現場解剖鮫鯊,如何取出魚肝經過。他說,鮫鯊烯一百廿粒裝膠囊,日本進口,市價一瓶六千元,本地製只要一千五百元。
【2000-03-18/聯合報/20版/北部生活圈】
謎樣鯊魚 美國學者要揭秘蓋理耶
博士參訪鯊魚博物館 允查證種類不詳的沙魚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由教育部邀請來華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海洋實驗室蓋理耶博士,昨天下午參訪台東縣東海岸鯊魚博物館;他對館內展示各式奇特沙魚留下深刻印象,並答應館方幫忙查證我國尚無資料的不知名沙魚,提供跨國性相關學術交流服務。
對深海沙魚研究多年且深具學術地位的蓋理耶博士,與正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廖翊雅,和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等多人,昨天下午前往台東縣成功鎮新港漁港,及東海岸鯊魚博物館等地參訪。
館內展示國內歷年來捕獲的大白鯊牙齒標本、大翅鯨的鯨鬚、成功鎮捕獲最大鯨鯊的大排翅、琵琶鮫、食人鮫和一條重達二千四百斤的大白鯊等;其中一尾是台灣已發現但不知屬於何種類的沙魚,蓋理耶博士對館方珍藏各式的沙魚標本,印象深刻。
蓋理耶博士拿起相機拍攝後,親手繪製不知名沙魚重要特徵。鯊魚博物館主陳文榮向他說,牠是在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八日成功近海珊瑚礁海域,漁民乘坐漁船出海釣獲的,重一百二十五公斤,長約二百六十公分,東海岸近二十年來只捕獲三尾。
【2000-03-29/聯合報/版/】
台灣魚譜增新科 基隆發現啞吧鯊
【本報基隆特派記者董大江】
一種在台灣魚類史上從未發現過的鯊魚,頃在基隆魚市場發現。使台灣魚譜上增加了一科。首先發現此種鯊魚的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鄧火士所長說:本省過去沒有這種魚,因此也沒有俗名。如果照英文「Pseudotriakis acrages」(JORDAN et SNYDER),都是「不會說話」的意思,我們或可稱為「啞吧鯊」。(見附圖),此魚屬於「啞餃科」,迄目前為止,全世界業已發現的僅有兩種。
捕獲「啞吧鯊魚」的是基隆魚船「協利」號,這是一艘卅匹馬力的鏢魚船,為基隆市民邱定國所有。捕獲的經過非常偶然:本月十四日,該船在本省東部海面作業,由於天氣溫和放晴,旗魚多潛入水中,鏢魚船沒事做,在花蓮縣大港口北方石梯鼻東南約二浬處隨水漂流。船長陳茂坤覺得無聊。把普通延繩釣漁具放入海中,試行釣魚消遣。他希望會在偶然的機會中,有旗魚來上鉤。不料在收繩的時候,發現掛在鉤上的是一尾很奇怪的鯊角,此魚重約百餘公斤。再放鉤試釣,又釣起一尾小的。陳船長打魚多年,從未見過這種鯊魚,覺得好奇,珍藏在冰庫中。他對人說:「我們要帶到基隆去,讓人家看看」。
也是事有湊巧,「協利」號漁船十九日清晨返至基隆魚市場碼頭卸魚時,鄧火土所長剛巧在場。
鄧火士先生是個很有趣的主管,他對研究生物似有癖好。例如:他很少肯化七毛錢在火車上買一份報看,他經常抽香蕉牌香煙,偶然才抽新樂園。有錢時便購置有關生物的中外書籍,以致他的藏書已集成書庫。他帶「便當」上班,但往往為了翻閱探究,忘記了吃飯,晚間又把冷「便當」帶回家去。他常常一個人趁魚市場早晨拍賣的時候前往搜集奇怪的魚類。這一天,「啞吧鯊」便給他認出來了。他高興得不得了,逢人便談述此魚的來歷,滔滔不絕。
十九日清晨,「協利」漁船把兩尾奇怪的鯊魚卸入魚中場,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魚販們圍集觀看,紛紛談論:台灣的鯊魚,也有老鼠鯊,也有豆府鯊,那曾見過如此奇形怪狀的鯊魚?這兩尊蠢物閉嘴迷眼,直像天下第一流傻子,尾巴向上斜豎,又如噴射機。一位從事捕魚四十多年的漁伕,也說他不曾看見過這種鯊魚。於是又說到拍賣的問題,有的人擔心此鐘魚類是否有毒,說要小心一點。
鄧所長擠入人群,知道這魚的來歷,他說:「鯊魚決不會有毒,放心出售好了。」人群中有人認識鄧所長,這才放心拍賣。鄧所長把其中較小的一尾以每公斤三元五角的代價買了來,運回所內研究,這條魚重七十四公斤。
現在,這條魚已給照了相,正由專門人員仔細測量,繪製標準圖式。水試所並將分析其魚肝油的成份。據鄧所長報告記者說,凡是深海鯊,其肝臟多不含維他命,營養價值甚少,魚肝油質地與礦物質油相似,村間可做燈油之用。惟其中含有高度炭化氫,冷至「攝氏」零下六○度尚不凍結,為優良的耐寒性潤滑油,在國防上很有用處。此外,尚可用於醫藥。又據漁民報告:此種鯊魚的肉味很好。
「啞吧鯊」為深海鯊魚之一,在花蓮海面石梯鼻東南釣獲處,水深有一五○公尺,海底泥質,成溝狀。
據「協利」漁船陳茂坤船長說:本月十六日,新港漁船「新隆興」號(六○噸,一二○馬力)曾在同一海區釣獲此種鯊魚達五十餘尾,連同旗魚二十餘尾,運往高雄出售。如所傳不誤,那末,台灣東部海區產「啞吧鯊」一定很豐富。
屬於「啞鮫料」的兩種鯊魚,分佈在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台灣附近發現,此為首次。學術界將根據其生活史作進一步的研究。此種鯊魚在學名上意為「啞吧」,大概是從其型態上產生的一種意想。斜臥在水產實驗所標本室長桌上的那位寶貝,其呆蠢的樣子,簡直令人發笑。
此鯊之屬於「啞鮫科」,是根據其形狀判定的。「啞鮫科」的特徵為:(一)體長,(二)口幅較闊,(三)口圍角有摺唇,(四)兩鼻孔左右分離,與口分離,(五)眼在側位,無瞬膜,(六)噴水孔大小普通,(七)鰓孔兩側各五個,位於胸鰭之上方,(八)背鰭無棘,第一背鰭較低,在腹鰭前方,第二背鰭與臀鰭對生,(九)尾鰭底部無缺刻紋,下葉較低,前方無葉狀突出。且各部位的大小距離,均有一定的比例。
【1955-12-26/聯合報/05版/第五版】
※Pseudotriakis acrages為Pseudotriakis microdon的同種異名。
水產所鑑定 新屬小沙魚
遍查魚譜無同類 本省通稱竹沙魚
【基隆訊】
省水產試驗所頃正對一種新發現的沙魚進行鑑定工作,此項鑑定工作已進行十日,但迄仍未能斷定此魚何屬。遍查世界記載亦不可得。據鄧火土所長說:此魚可能為世界新屬,但還不能斷定。
發現此種沙魚的是水試所技士楊鴻喜。他於去年三月間隨「海慶」號試驗船前往台灣海峽南部三○八漁區作業時第一次發現此魚,惟攜回時魚身已稍見腐爛,只留頭部標本,未曾深加鑑定。直至本月十三日上午,楊君在魚市場搜集標本時方再度發現另一尾。此魚係中漁公司漁船在基隆北部海中捕來,經水試所索取,中漁公司即將此魚贈予該所。這是一尾小型沙魚,長不過二公尺。水試所將之浸入防腐劑後,連日測量繪圖,詳加紀錄,並進行鑑定。
經初步考查,該魚極似台灣產的「沙條鮫屬」(lleimgaleus)但經詳細研測結果,卻愈來愈不像。據卅七年四月出版的「台省博物館季刊」第一卷二號中紀載沙條鮫屬:體細長,噴水孔小,眼有瞬膜,有明瞭之唇褶,第一背鰭在胸鰭腹鰭中間之上方,但接近於胸鰭……」,其主要的不同點為:牙齒形狀不同,體型比例不同,尾鰭特長。除此之外,均極相像。水試所已查過中、日、美、菲、錫蘭等書籍記載,均無完全相同之魚屬,不過屬於「正鮫」目及「白眼鮫」科已無問題。此魚本省亦不鮮見,漁民們通常稱做「竹沙」。
【1956-05-24/聯合報/05版/】
※文中的lleimgaleus應該是Hemigaleus,應該是記者打錯了或是掃描數位化的時候辨識軟體出錯,目前台灣只有Hemigaleus microstoma這個種。另外,楊鴻喜應該是楊鴻嘉先生。
海峽發現 雄性銀鯊
【基隆訊】
台灣海峽頃發現一尾奇魚,為「雄性銀鯊魚」,該魚另一名稱「白魚虎」,係屬鮫魚之類,在本省尚屬首見。此間水產試驗所當即作為學術性的加以研究。據所長鄧火土告稱:該魚身長七三公分,遍體有細沙而呈銀白色,屬寒帶深海所產,分佈於日本北海道北方及九州南方海域,在韓國或我國東海青島附近,亦曾發現。五年以前,高雄曾有一漁船捕獲一尾,但為雌性。
該「銀鯊魚」係由此間中魚公司「海馬」號漁輪在台灣海峽作業捕獲,當即捐贈與水產試驗所研究,該所十九日始自許多資料中獲得結論。
【1957-03-20/聯合報/02版/】
※推測這是台灣首度紀錄銀鮫。
怪異龍紋鯊 狀似琵琶鮫
南海漁船意外釣獲 鯊魚專家如獲至寶
【高雄訊】
乍看之下,這好像一個頭戴尖頂面具,身披白袍的「頑童」,但牠卻是一條道道地地的魚,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先天畸形龍紋鯊。
這條「怪魚」是被一艘在南海作業的我國籍漁船釣起,於本月十五日運到高雄市鼓山魚市場拍賣醯經漁會統計股長莊索發現,轉送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鑑定。鯊魚專家楊鴻嘉看了之後,如獲至寶,因為牠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價值太高了。
「怪魚」體長六十六點九公分,左側鰓裂只有四枚,較正常龍紋鯊的少一枚,右側鰓裂則正常五枚。
楊鴻嘉說,一般龍紋鯊的胸鰭輻射軟骨接連頭部,但這尾「怪異」的龍紋鯊胸鰭輻射軟骨卻遠離頭側,兩邊的形狀頗相稱。各鰓裂由頭側下伸至頭側腹面,狀如琵琶鮫。由於頭部變得狹長了,橫展的胸鰭軟骨從背面看,酷似展翅的飛高,而由腹面看,又頗具幾分「人」樣。
研究本省沿海魚類廿多年的場鴻嘉,曾協助水產試驗所故所長鄧火土博士研究鯊多年,他從未發現此種「怪異」的龍紋鯊,查遍國內外文獻亦無記錄。
楊鴻嘉指出,「琵琶鮫」在本省已知的有四種,在基隆俗稱「田蛙仔鯊」,宜蘭縣大溪地區稱「虎頭鯊」;而這尾怪異的龍鮫鯊,因鰓裂部位酷似琵琶鮫,初見疑似龍紋鯊與琵琶鮫的交配種。但他表示,依據動物生育學來看,不同科的種類是不能交配的,研判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先天畸形龍紋鯊。
【1979-02-17/聯合報/03版/】
魚訊
竹圍漁港星貂鮫多
【本報訊】
△釣友楊江本提供海的訊息,颱風過後桃兩竹圍漁港附近可釣星貂較,平時這種魚只能釣到每尾一斤左右,今天去釣的話,可能會有五斤左右的星貂鮫出現。
楊江本指出,上次諾璃斯颱風過境後,許多釣友在竹圍漁港都大有斬獲,今天如有興趣還可去釣,但要注意的是,隨著星貂餃起釣的同時還會有許多樹枝草葉,一般的沙鰻的小竿子不能用。魚線、魚鉤粗大一點較好,由於颱風餘波的影響,海浪仍然很大,並有許多魚類靠岸,星貂餃是其中之一。在距岸五十公尺以內即可釣到,魚餌以鰹魚切片,必有好成績,釣魚的時間以天剛亮這個時候最好。
【1980-09-19/民生報/03版/戶外活動】
國內最大鯊魚標本 專家正在趕工製作
【圖文:朱立熙】
昨天下午,許多民眾走過省立博物館前,被一股刺鼻的魚腥味吸引住;好奇的走過去,只見地上滿是水漬,魚腥吸引了成群的蒼蠅在四周飛舞,幾個工作人員像魚販㊣樣,手操著刀,一片片割下魚肉。原來這是省立博物館動物組正在做一條大鯊魚的標本㊣㊣條大鯊魚是前天在台東外海捕獲的,身長達十公尺,重量有四噸半,是屬於「鯨鮫」種最大的鯊魚。台東的漁民將魚肉取下賣掉,剩下的魚皮就賣給博物館作標本。前天下午,這條完整的魚皮運到台北,省立博物館怕魚皮腐敗,在昨天趕工製作。這幾位操刀的都是海洋生態專家,他們先要將整條魚厚達十公分的皮下脂肪割掉,㊣這項作業就耗費了一天的時間,然後將魚皮用鹽和礬醃㊣五天再晒乾,再做個鯊魚模型將魚皮套上,整個標本才算完成。這個標本做好以後,將是國內最大的鯊魚標本。省立博物館將擇期公開展覽
【1981-05-02/聯合報/07版/】
博物館.切割縫補做標本
好大的鯨鯊!
【張敏亮】
台北市新公園省立博物館內,即將展示一隻鯊魚標本,牠的名字叫鯨鯊,也有人叫牠鯨鮫,是全世界鯊魚種類中最巨大的一種。
這隻鯨鯊是在上個月初,博物館聽說成功漁港有人捕到了,特地派人到台東,花了兩萬元買下牠的皮,而做成標本的。
『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鯊魚,我都傻眼了。』負責把鯨鯊做成標本的省立博物館動物組助理研究員陳志文說,這條鯨鯊有十公尺長,體重四千多公斤,是成功漁巷廿年來最大的鯊魚。
鯨鯊皮剛運到博物館時,皮下脂肪有十公分厚,『這些脂肪若不割掉,皮會爛掉。』練志文說。可是,這麼大的鯊魚怎麼辦?他只好臨時找博物館裏植物、動物、地學組十幾位學者一塊兒幫忙。
他們拿起彎刀,圍在鯨鯊皮四周,分頭把脂肪一塊塊下來。一邊割,一邊還可以聽到有人不斷地喊:『臭死了!』幸好,大家動快很快,只割了兩天,整張皮就割好了。陳志文拿起割好的鯨鯊皮,瞇著眼笑說:『我們實在不是專門割度的,而且,這條鯨鯊太大了,難免有地方會割破;為了讓大家看完整的標本,最後我們又想辦法補了補!』皮割好後,就該找個桶子泡皮,因為,『皮如果不泡鹽及礬,標本就算做好了,一個月內包準發臭爛掉。』可是找遍了博物館,竟然沒有一個泡皮的桶子容納得了牠,博物館只好臨時在大門旁邊作了一個露天水槽。
不過,露天水槽一旦下了雨,槽裏的鹽及礬濃度就不夠了,陳志文只好每兩、三天就到水槽邊,用舌頭嘗嘗裏面的水,看看濃度夠不夠。一直泡了廿幾天,比牛皮製革還久,陳志文這才正式宣佈:『皮泡好了!』
這件消息,對省立博物館的同仁來說,帶來了一陣辛苦後的喜悅,不過,博物館的陳列室卻一時找不到夠大的地點陳列牠,陳志文只好忍痛地把泡好的鯨鯊皮切掉三分之一,保留了頭、尾以及一半的身體,準備安置在壁上的櫥窗內。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了--怎麼把這張去掉了半個身體的鯨鯊皮製成標本?
陳志文說:『這隻鯨鯊運到博物時,只有皮沒有肉,想要把牠作成活靈活現的樣子,實在不容易!』博物館出動了動物組所有的學者,翻遍了有關鯨鯊的圖片資料,再參酌捕到鯨鯊的漁民的描述,這才開始整形工作。
他們首先根據鯨鯊的圖片,委託民間業者用鋼筋、繩索等材料,依照鯨鯊皮的尺寸,作成鯨鯊外形的模架,再把泡好的鯨鯊皮,緊緊的裏在模架上。
博物館內動物組的專家,拿起針線,一針針的把皮縫在架子上,陳志文說:『縫這隻鯨鯊和進行美容整形外科手術一樣,每一針距離不能超過一公分。距離若太大,縫好後,皮一乾,每一針之間就會留下一個洞,難看死了,標本也容易壞掉。』
足足縫了一整天,鯨鯊皮才縫合在模架上。接著,博物館內海洋生態專家,又開始為牠細部美容,兩顆玻璃珠子當成鯨鯊的眼睛;嘴巴部份也從汽車修理廠買到軟性塑膠塞在裏面,再根據圖片資料捏成鯨鯊的嘴巴;割破的地方也小心翼翼的縫好,必要時還加上一點顏色,使鯨鯊標本和活的時候一模一樣。
這一切通通做好後,博物館已經花了一個月的工夫了,不過陳志文臉上也露出了愉快的笑容:『這下子鯨鯊保證一百年也壞不掉了。』小朋友有機會可以到博物館地下室看看牠,不過,不要隨便摸牠,否則弄壞了,以後就不容易看到這麼大的鯊魚了。
【1981-06-24/民生報/09版/兒童天地】
南方澳魚翅好
【林明峪】
魚翅,一根根粗如牙籤黃溜溜的半透明,莫不逗人牙關癢癢的。在中國菜當中,陸珍第一數燕窩,海味第一算魚翅了。所有鳥類只金絲燕會吐燕窩,所有魚類也只沙魚的鰭可製成魚翅,兩者的名貴,建立在它的稀有性。但論獨特性的嚼感,魚翅更在燕窩之上。
沙魚的學名叫鮫,閩南習慣寫成鯊。魚翅,即是沙魚鰭中心軟骨兩側梳子狀筋條的乾製品。在我國內陸,要嘗到海中之物的魚翅,委實稀罕;但在四面環海的台灣,機動化漁船的追捕下,管牠是「海中霸王」,手到擒來。沙魚的捕獲量既多,於焉,『吃魚翅在台灣!』
台灣各大都市的飯店餐館,均有魚翅的菜式,但要吃到價廉物美的魚翅,還在南方澳。
南方澳漁會理事長李永平說,南方澳擁有一千二百艘漁船,以抓煙仔鯊、丁字鯊(雙過)為主,漁場在彭佳嶼、釣魚台海面,去年的捕獲量是二四三五噸,佔全省的一半,執近海沙魚的牛耳。高雄方面的遠洋漁船,以捕鮪魚旗魚為主,若抓到龍紋鯊一類的,一律割下鰭,其餘的拋回海中──正因為一尾沙魚的身價,盡在牠的魚翅上。
『捕沙魚是南方澳的傳統。』南方澳漁會拍賣場丸台號的林希穆說:以二四三五噸的沙魚計,晒乾成魚翅約四十噸──自南方澳輸出的魚翅,去年一年共四十噸說魚翅是南方澳的特產,實至名歸。
但南方澳當地並無魚翅的加工廠,卻是分散全省各地,最近的一家在羅東加油站附近,老闆許正探道出原委:沙魚鰭,從剜割、洗沙、燙水、剔骨、吊乾、再煮、晒乾,製成魚翅的過程,需要充足的日照,加工廠大半集中到南部茄萣、高雄方面,風風雨雨的蘭陽地區反而不多。
魚翅乾貨的品級,以筋條粗長稠密為上品。依長短,分大翅、中翅、小翅。大翅又稱排翅,香腳粗,二三寸長;中翅大部分是尾勿翅,較細,一二寸長;小翅大多數是肚臍翅,最短,不及一寸,大半乾製成火炎翅。
『大翹小翅,其實成份差不多,只差在大翅較有齒感,嚼起來讚!』
沙魚的鰭,分背鰭、尾鰭、胸鰭、腹鰭,乾貨四枚共一副。內行人瞄一眼,便能認出那塊魚翹是背鰭、尾鰭,或胸鰭、腹鰭,甚至分辨得出那一種類的沙魚。龍紋、煙仔、雙過、圓頭、尖頭、烏仔,製成的魚翅較有彈性;小目、馬加,製成的魚翅嚼起來爛爛的。
飯店餐廳大半採用大翅,中下翅用在民間喜慶的「辦桌」上。在料理上,魚翅的處理,複雜費時。把金絲狀的乾貨,浸一夜軟化,再以大塊生薑拍裂、十幾莖大蔥切段,澆上燒酒,一同下鍋滾煮,煮個三、四遍,濾去腥味,最後一遍,再煨雞油、豬皮,熬到魚翅芽芽開叉,筷子挾起,會反彈幾下,色澤金黃半透明,撈起,洗冷水,取翅,始能派用。
就許正探經手過無數魚翅的印象,最粗的筋條,如同豬腳筋,長度將近一尺(生鰭三尺長),咬嚼起來,舌頭翻浪,牙關唰唰響,好似老牛嚼嫩草,真個南面王般的過癮。如今流行快鍋,煨起魚翹可縮短時間。但魚翅可不像冬粉,一煮便爛,它可是再猛再烈的火勢也煮不爛的貨色。
既是煮不爛,難道人的胃腸消化得了?根據食品專家的分析,魚翅的構成成分,是一種特異的纖維性蛋白質,具有高度的耐熱性及難溶性,不過卻容易被人的胃蛋白酵素分解。
魚翅的身價,就在於它煮不爛的特性,適合各種佐料的搭配。魚翅的風味,就在於它的獨特性嚼感,無骨無刺,容易在胃袋裡消化,老少咸宜。
但是魚翅本身無滋無味,在煨燜的當兒,全靠吸收香菇、魚皮、排骨、土雞、海參、鮑魚或干貝的精華,來造就本身的風味。『魚翅佔四分之一,配料佔四分之三。』南方澳漁會轉角的九九九餐廳掌廚莊洽昌說。
桂花魚翅、紅燒魚翅、雞絨魚翅、三絲燴翅、蟹黃生翅、乾燒排翅,或是香菇魚翅羹,均不外燉的、燴的、煨的、燜的,其中以清燉的口味最佳。更有些饕客,喜用中藥的粉光、青旗,連同排骨、土雞、魚翅,燉來「吃補」。
魚翅本身是否有補效?醫學尚未證實。不過它的稀奇性、獨特性,在民間口碑上,自有它傳奇性的一面。
南方澳漁會理事長李永平,引述老一輩人的看法:『魚翅有「貴氣」喲!在筵桌上十幾盤菜的中央,魚翅大菜一擺,蒼蠅就不敢靠近!』
漁會拍賣場丸台號的林希穆說:『魚翅熬久有膠質,對胃壁特別有幫助,對糖尿病亦有減輕的效果。』
正金魚翅加工廠的許正探也說:『胃出血開刀,就吃這味魚翅膠質。挑磚擔沙做粗動的,魚翅燉排骨,吃它幾次,疲勞全消,補充體力。魚翅裡面更有「珍珠質」,男人常吃皮膚轉紅潤,女人常吃肌膚變得白嫩光滑。還聽一位顧客提起,有.帖中藥,用魚翅來燉,專補筋骨!』
不論魚翅的神效若何,對於饕客,最實際的,在南方澳,叫一盤桂花魚翅,二兩重的大翅(不用雙氧水、硫黃漂白過的火炎翅),加香菇佐料,頂多四百元;同樣的量,在台北,勢非六、七百元莫辦。當然,在香港,更非八百一千台幣休想吃到。
台灣四面環海出產沙魚,吃魚翅在南方澳!
【1983-08-30/民生報/08版/副刊】
「魚王」沒胃口 急煞水試所
【基隆訊】
省水產試驗所最近飼養了一尾長約兩公尺、重約五十公斤的罕見單色鬚鮫。
水試所養殖及研究人員劉富光指出,這尾魚已成了「魚類行為研究室」中四十多種、三百多尾魚中的「魚王」,但近一週來的飼養,這尾來自台東水試所的鬚鮫可能因不適應環境而未進食,使水試所十分擔心。
他表示,國內很少出現單色鬚鮫因此這尾魚具有研究價值。
【1986-04-16/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科學廣場專欄
深海魚發光的方式不一樣
【本報記者 賈亦珍 蒐集採訪】
△為什麼深海的魚會發光?它們是怎樣發光的?
答:很多深海魚類都會發光,如燈籠魚即是,但是,同學要記住一點:發光的魚並不一定都是深海的魚,有些生活在淺海的魚類,如狗腰等,也具有各式各樣的發光器,也能發光;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有發光器能發光的魚一定是海水魚。
一般來說,凡是棲息深度超過兩百公尺的魚類,都可稱作深海魚。
當陽光射入海中,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各種波長的光先後在不同深度被海水吸收,當水深超過一千公尺時,陽光都被吸收光了,這時漆黑一片,因此,在這種深度生活的魚,大多具有發光器,好在黑暗中尋找食物。
有關發光器的魚的記載,首先見於一八一○年黎索的報告,他指出有一種銀鮫的鬚能發光;後來在一八四○年時,孟奈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棘鮫的某一種被捕獲後,在水族箱內繼續發光三小時,死後才慢慢消失;一八九五年凱拉的報告也曾指出尖鰭鮫的某一種也能發光。
硬骨魚類的發光魚首見於一九○七年史提的報告,但以一九○八年布勞爾的報告最詳細,他列舉出兩百卅九種能發光的魚。
發光魚的發光器,有的是在體側,有的在眼睛的附近,更有的是在鰓腔、口腔內或食道周圍,甚至有在鬚或棘鰭上。
發光的目的,為的是便於在黑暗的深海中,識別周圍的環境,或用以威嚇敵魚,或引誘其他的魚,使其易於捕捉,例如,形狀似鰻的鯊哥羅德,尾部會發出霓虹燈似的光,只要別的魚一靠近,立刻被吞食,燈籠魚也是如此,它的頭上懸著像燈籠般的發光器,會吃掉向光聚集的小魚,此外,發光器也是雌雄魚間傳遞「情話」的工具之一。
發光魚是怎麼會發光的呢?一種情形是在魚的發光器內有發光細菌,這是一種球狀菌,它在發光器內依賴發光器細胞的營養為生,而魚則藉發光細菌的光來發光。
另一種情形是魚的發光器內的腺細胞,產生化學反應而發光,這種腺細胞能分泌出一種含磷質的黏液,當魚類受到刺激時,發光器基部的肌肉,在神經的命令下開始收縮,把含磷質的黏液擠出來,經過氧化的作用,磷氧化而發光。
如果仔細觀察發光魚發出來的光,可以發現有的光閃爍不定,有的光能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有的光則短短只有幾秒鐘,這種不同的原因是色素細胞與蓋膜在起作用,色素細胞內的色素,時而集中,時而擴散,透過這些細胞,光就會有明暗的變化。
看到發光魚的這些發光特性,同學是不是能體會出大自然神奇之處?
(謝謝張崑雄教授提供資料)
【1984-04-27/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科學廣場專欄 每週二、五刊出
鯨鮫 魚類中的巨無霸 矗在水面下攝食
【本報記者 賈亦珍 蒐集採訪】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不是鯨魚?
答:鯨魚名字中雖有魚字,生活在水裡,並且外形也像魚,但它們卻不是魚類,而是屬於哺乳類動物,所以,這個問題有一點錯誤。
如果說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那鯨魚倒可當之無愧,鯨魚中的藍鯨是最大也最重的動物。
藍鯨長三十餘公尺,一般重一百七十九公噸,懷孕時則在兩百公噸以上,比一頭象還大,它屬於鬚鯨的一種。
甚至於藍鯨的幼鯨也是生長最快的動物,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中,除了其中將近十一個月的好娠期外,共增加體重三百億倍。
那麼最大的魚類是那一種魚呢?答案是「鯨鮫」,它們的體長在八至十五公尺間,有的長達十八公尺,是僅次於鯨魚的巨型海洋生物。
鯨鮫體型雖大,又有個大嘴巴,但牙齒並不發達,性情又很溫順和平,所以人稱它為「豆腐沙」或「大戇沙」。
它的身體及頭部有明顯的白色斑點,很容易與其他鮫類區別。
鯨鮫的鰓部構造相當特殊,形狀像一個海綿篩網,呼吸時海水由此濾過,所以它與一般鯨魚一樣,以濾食小型的浮游生物為生,不過,當它在巡弋游行時,偶爾也會有一些倒霉的小鳥或烏賊被它吃下肚去,因為它的嘴巴吸力很強,小型的魚貝常難逃劫數,小鳥與烏賊也會被吸入。
魚站著吃東西,很難想像吧!鯨鮫就是如此,由於小型的魚或浮游生物常飄游在海水的上層,所以鯨鮫也逐漸學會在海水中站立的取食姿勢,這時它的頭部直立,嘴巴朝上,宛如一個游動的陷阱,隨波浮沈,盡情享用入嘴的獵物。
鯨鮫在吃飽後、休息或睡覺時,喜歡一動也不動地在海面上做日光浴,由於它天性馴順,也不害羞,所以即使有人在它旁邊划船,甚至爬到它身上,也毫不在意,不過,這種逍遙自在的睡覺方式有時也會造成不幸事件,例如夜間的行船有時會在無意中擦撞到它,不是受傷就是死。
鯨鮫的分佈很廣,全世界的溫帶或熱帶海洋,不論太平洋或大西洋,都曾有過它的蹤跡。
它們是卵生性的鮫類,曾有人發現鯨鮫的卵,長三十六公分,寬三十公分,厚九公分,實在是魚卵中的巨無霸。
也有人在一隻雌鯨鮫體內,找到十八個內含小鯨鮫胚胎的卵囊。(謝謝張崑雄教授提供資料)
【1984-05-18/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魚腹一堆骸骨 神奇查出身份
殘留掌骨.採下指紋 茫茫大海.魂兮歸來
【高雄、台南綜合報導】
高雄市籍和泰十二號漁船在南太平洋捕獲的大鮫鯊腹中發現的骸骨,經刑事警察局比對指紋後,認定葬身魚腹的是聯成豐號漁船船員羅英俊。
警方說,高雄市籍的聯成豐號漁船今年元月廿一日下午三時在南緯九度四分、東經一百卅七度卅三分,即澳洲北部海域作業時,船員羅英俊(廿七歲、住台南市)不慎絆到漁網而落海失蹤。
二百八十噸的和泰十二號雙拖網漁船,三月廿七日在南緯十度十六分、東經一百卅八度卅五分,即澳洲北部靠近新畿內亞的海域作業時捕獲一尾大鮫鯊,船員陳義福剖開魚腹清洗,發現上半具人骨,骨上還有腐爛、類似台灣製造的白色男用背心。上月卅日和泰十二號返抵高雄港後,即向高雄港警所報案。這堆鮫鯊腹中發現的骨骸有頭骨、腿骨、股骨和手掌骨,部分骨上還有不完整的皮膚及毛髮。本月初經高雄地檢處檢察官蔡錫欽和法醫戴仁昌到高雄市立殯儀館相驗,戴法醫認為無法獲得進一步的資料,檢察官因而指示公告認領。
由於骨骸的手指上還有殘存皮膚,警方乃採取指紋後送往台北刑事警察局比對。高雄港警所表示,刑事警察局已通知該所說,死者是羅英俊。羅英俊的父親羅國軒根據羅英俊落海失蹤的海域,與和泰十二號漁船捕獲這尾大鮫鯊的海域研判認為這堆骸骨極可能是他兒子的。
羅英俊的母親表示,羅英俊是獨生子,因父親手財受傷,失業一年多,羅英俊為了想多賺點錢幫助家計,瞞著家人去應徵船員,上船前一天給了她六千元,不料一去不返。
高雄港警所表示,警方將再報請檢察官相驗,然後發給死亡證書,由羅家領回骸骨安葬。
【1986-05-21/聯合報/05版/】
東北角傳奇
人與沙魚之戰
【本報記者 林明峪】
本報記者林明峪花費半年時間,遍訪東北角地區大小村落,與漁夫漁婦閒話訪問,撰寫成東北角傳奇系列專文報導,即日起由本報原副刊版移至戶外版刊出,以饗讀者。
──編者。●沙魚,學名叫鮫,俗寫作鯊。
東北角,夏季海域,幾層沙魚包圍一群苦蚵,在海面上形成「鯊打」場面。
澳底漁民林中成,某次赴棉花嶼捕魚,就在島嶼的西南邊,撞見上百尾尖頭沙,包抄吞食整囤苦蚵,水域面積有矚操場大。那露出海面的沙魚背鰭、尾鰭,遠望過去還誤以為是一群正忙於切翼啄魚的海鳥呢。
沙魚的背鰭較褐色,呈三角旗狀,海助的背鰭較黑色,呈彎月狀。在電影「大白沙」裡,一處海水浴場,一名小孩拿沙魚背鰭嚇人一景,反倒像海豚,而且沙魚是背尾兩鰭同時露出水面的,看在澳底漁民眼中,真要鬧笑話。
延繩釣漁業矚俗稱「放棍」。就釣繩的粗細,分「粗棍」、「細棍」。粗棍子有秤大,專釣海底沙魚。
放粗棍的沙魚船,一船四、五人,遠赴外海作業。釣獲上百公斤重的沙魚,要由兩人扯繩;兩三百公斤重的,則要三、四人一起出力。
拖回船邊的沙魚,依然滾龍掙扎,插入三叉鏢,勾上船再補一記悶棍敲昏。
當今的沙魚船改以機械絞繩,不必再像以往使出吃奶力來一場人魚拔河。那沙魚亦非泛泛之輩,尤其是頭號的煙仔沙(大白沙)、雙規沙(丫髻沙),動輒一千公斤重,筷子粗的釣繩被牠一滾就斷了。
澳底人林幸男,就曾目睹一尾大沙魚被鏢中,竟懂得把繩圈捲在牠自身上,然後運起「氣功」,將繩繃斷,智商還不差呢。
更多的煙仔沙、雙規沙,在被鏢中之際,懂得打繞矚子,讓繩索「退股」扯斷,或乾脆返頭將繩索咬斷。
十年前的一次,地點在彭佳嶼,林幸男遠遠望見一根「海柴」正在海面上「跑」,頓感奇怪,欺近過去看矚竟是一尾煙仔沙,秤有六百台斤重,背部斜插著兩支斷鏢(誤以為是兩叉樹枝)。被他覷個準,一舉鏢中尾部,將牠倒曳地拖上船,就是不讓沙魚有返頭咬蠅的機會。
在馬崗漁村,釣沙魚第一高手,公推莊金火。綽號「鐵丁火」的他,早年就駕著竹筏或小舢舨,在三貂角海面與沙魚決鬥。他慣用一對一方式,趁沙魚吞鉤,丟出一只浮桶,讓沙魚拖著跑。他則扯直繩子,像駕馭一輛牛車,面對蔚藍色海域,乘風破浪似的。十分鐘後,等沙魚喘了累了,他再收繩拖回船邊。
捕獲的沙魚,不論是一百台斤重的尖頭沙,或是兩三百台斤的圓頭沙,太重了拖不上船,他就把沙魚頭繫在船尾,一路搖櫓拖回馬崗。頗有「老人與海」的粗獷味。
龍洞人翁阿根的一招更妙。要是沙魚大尾,拖曳不上船,他就以繩圈套住沙魚,兩手握住尾巴,頂著船舷,用力一折;沙魚一驚,自動翻入船裡,俐落得很呢。
【1986-09-04/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東北角傳奇
大憨呆 豆腐沙的命運
【本報記者 林明峪】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兩點許,在澳底港碼頭,一艘鷁勝號漁船,船後拖著一尾大沙魚,回航入港時,引起岸上人一陣騷動。
這尾藍墨色大沙魚,身上滿佈白色斑點,被人一眼認出是「豆腐沙」。
這頭豆腐沙,雖然身中數鏢,尾巴被魚繩套住,猶未斷氣,奄奄地兀自浮沈掙扎。
澳底港並無吊車設備,船主助手取來繩索工具,及一票圍觀釣客的自動加入,外加一輛運魚卡車的拖曳,打算一舉將這頭大傢伙拖上岸。只聽得哎叫一聲,繩索繃斷,其中一人的小腿脛被斷繩掃到,汨汨流血……。
手指粗的尼龍繩都不管用!末了,召來一輛中油公司的吊車,五花大綁下,才勉強將牠吊離水面,吊上岸頭,待價面沽。
這頭豆腐沙有多大?一名漁會職員估計,約有六百公斤重,就是找不到這一號的巨秤。
自漁民口中獲悉,這一頭還算「小尾」的!「大尾」的可達四、五千公斤重、十多公尺長呢!
四、五噸重體型的豆腐沙,沙魚類中的天霸王別號「大白沙」的煙仔沙,才半噸一噸重而已--在海洋魚類中佔第一噸位,僅次於哺乳類的鯨。正式學名因此叫作「鯨沙」或「鯨鮫」。
漁民因牠肉爛如豆腐,煮肉盡是湯汁,土名叫「豆腐沙」。又因牠是沙魚類中第一號大憨呆,又名「憨仔沙」。
憨呆的另一面是溫馴,跟一般掠食性的沙魚相比,牠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以一張大嘴巴,濾食水母、土蝦、魚苗等浮游生物,這一點與鯨類似。更是天生的慢郎中,愛在「流航」(兩股海流交會處)處逗留,尾隨海渣、海柴漂浮移動。
豆腐沙的覓食姿勢較特殊,一張巨嘴朝上,尾巴朝下,站著立泳,尤愛躲在海柴底下陰影。因此有時候甚至把緩緩漂動的船底誤作海柴,照躲不誤。
馬崗人莊金火,就曾與一頭豆腐沙卯上了,驚出一身冷汗。
「那一頭足足有五千台斤!」當時他搖著一隻單人式小舢舨,在三貂角海面作業,眼看牠慢慢游弋過來,游到他船底下,以嘴巴觸著立泳,那船舷逐漸傾斜一邊……
他一個大氣不敢喘,極力鎮靜,湊巧附近有一艘雙人式大舢舨,連忙揮手招他們過來:「緊喲,這裡有一尾大魚,快過來看!」
對方毫無戒心,把船划了過來,因船底陰影面更大,那尾憨仔沙果然轉移目標游了過去,對方「慘叫」一聲,運槳轉舵已來不及,被這尾大傢伙可可地「頂住」……
莊金火那敢怠慢,櫓動小舢舨飛也似地逃命,差點沒「驚得洩屎!」事後暗自慶幸,那尾大憨沙沒把巨嘴張開,黑洞洞的,「更驚!」
早年,豆腐沙的背影,在東北角海面隨處可見。原因肉質難吃,乏人買賣,而且船小魚大,根本鏢不起來。自從船隻大型化械動化,豆腐沙遭鏢殺的厄運開始了。
鼻頭角漁會主任王金火記得,在民國六十五年築港那年,一艘本港籍漁船,就在鼻頭角與基隆嶼之間海面,一口氣鏢了五頭豆腐沙,拖回港邊。一艘築港用的巨型平底拖船剛好派用上場,以怪手鐵臂吊上岸,割取魚翅、魚肝賣錢外,其餘的肢解,裝船運出填海。
近幾年,又風聞台南方面有專人收購,拿去煉製魚丸一類。因此在東北角海域捕魚,遇見豆腐沙,那有放過之理?再蹩腳的鏢手,也鏢得中一根漂在海面上直挺挺的「海柴」呀。
去年年底,澳底港鷁勝號漁船所鏢獲的那頭豆腐沙,當場賣了一萬元。
這一萬元,便註定了在東北角海面悠游的豆腐沙的命運。
【1986-10-08/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東北角傳奇
魟--五底扁風箏
【本報記者 林明峪】
●魟魚,閩南語叫「航仔魚」,依形狀特徵,有土魟、鳶魟、幅魟、燕魟等種類,與鮫(沙魚)、同列入軟骨魚綱。扁若風箏的違型,比起航空史上最新型的三角翼飛機毫不遜色。
海底沙地,魟魚的悠游水域。東北角的金沙灣、蜜月灣、福隆海灘等處,常見牠的蹤跡。
背部藏青色、腹部雪白色的牠,就靜靜地潛伏在沙堆裡,只露出凸出的外型輪廓。牠的覓食方式很絕,只消拍動兩翼,在沙面上「犁」出一條淺溝,趁貝類螺類迸出之際,加以吞食。敵害臨頭,迅即鑽入沙裡蟄代。
大里人張錦懷,就曾一次在灘釣時「掛鉤」,起初以為糟了,鉤到一塊破布,正準備一舉扯斷鉤子收線,咦?那塊「破布」居然跟著漂動了一下,又再度陷住,怪的咚!
他猜,會不會是鉤到海龜?就這樣扯一下鬆一下,前前後後耗了三個鐘頭,才將那尾死賴在海底的傢伙拖到岸邊。
這尾魟魚重十七台斤,算是小傢伙。據說有上千台斤重的巨魟呢……。
小魟貼伏在沙底,巨魟則大多浮游在海面上。馬崗人吳金水,曾在萊萊團網,意外捕獲一尾一千台斤重的巨魟,比圓桌面還大。那巨魟的皮膚,粗糙有如砂紙,手摸都會刮傷。
「農曆三、四月,瘋魟的季節。」澳底人林幸男指出,漁船在赴彭佳嶼的途中,就常見巨魟一兩尾或三四尾,翹起翼尖一拍一拍地浮游,或是一個勁跳出海面「摔水」,發出「澎」地一聲響。老輩漁民猜,不是為了交配嬉戲,就是為了摔掉吸在身體上的印魚。
這種巨魟的塊頭,有一兩噸重,在大型的海洋生物當中,僅次於十噸重的鯨,三、四噸重的豆腐鯊。
漁船欺過去,覷準在海面上亂游亂摔的巨魟,一支鋼鏢射過去,丟下一只籃球大的浮桶,讓牠一路捉著跑直到扯累了再拖回船。有些漁民沒耐性,拖久耗時間,乾脆把繩頭綰在船頭,由牠拖去,拖沒幾下就能收拾了。
「鼻頭角海面就有巨魟了,不必遠到彭佳嶼。」鼻頭角港尾一名王姓老漁翁說,他家打漁四、五代人,早年櫓式舢舨,鏢中的巨魟比船殼還大,尾鞭比船纜還粗,就用繩索貫串兩翼,綁在船舷一側,拖回港內。
更大的巨魟,一船拖不動,就用兩船合作,分兩條繩索貫串,一船拖一邊,拖回鼻頭港。
「魟仔劍,刺死人。」他說,拖上船或拖上岸的魟魚,一律要剁掉尾巴,提防尾巴上翹起的那根毒刺傷人。
「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漁民就海魚毒刺的厲害程度,排行榜第一的是魟魚。萬一被螫到,腫痛難堪,鼻頭角人的偏方,就刮尿桶底的尿垢來塗抹患處。
在台北各大小漁市場,看到的魟魚都缺了尾巴,道理在此。
在東北角海域,早年常見巨魟飄飄然四處游蕩,漁民懶得去理睬牠。因為肉質粗,跟豆腐沙一樣沒價值,抓回來頂多鄰居間分食。
但在「海荒」的今天,漁船一趟出海,「無魚蝦也好」的心理下,碰見了巨魟一定鏢回來,一公斤賤賣十元,一噸重也有萬把塊錢。
因此,巨魟與豆腐沙、鯨,快變成東北角海面上亟特保護的稀有水族。
【1986-10-17/民生報/04版/戶外活動新聞版】
豆腐鯊
【賈亦珍】
蘇澳漁船日前經過十小時纏鬥,捕獲一尾十五噸重的豆腐鯊。
豆腐鯊,正式名稱是鯨鮫,是現存最大型的海洋魚類,體長八到十五公尺之間,有時甚至可達十八公尺長。
鯨鮫身體及頭部有明顯的白色斑點,很容易與其他鮫類區別。其頭部構造特殊,有如海綿狀的篩網,藉以濾食小型浮游生物,偶爾也以小魚或烏賊為食。
鯨鮫嘴巴奇大,牙齒不發達,性情溫順和平,對人無危險性。牠吃飽後喜歡靜靜地躺在海面上作日光浴,即使有人在旁划船也不在意,因此,鯨鮫常在夜間被船撞傷或撞死。
鯨鮫分布甚廣,全世界溫帶與熱帶海洋都有其蹤跡,屬卵生性鮫類。
鯨鮫嘴巴吸力大,不但浮游生物會一吸而入,一些小型魚兒也容易被吸進去,由於以浮游生物為主食,因此,鯨鮫進食的姿勢是直立的,相當奇特。
【1990-07-18/聯合報/08版/萬象】
為台灣魚類記錄盡點心
釣友釣獲、潛友拍攝或採集到不認識的魚類,專業魚類 研究者樂意協助鑑定
【記者張銘隆/報導】
●本省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離島,每個角落幾乎都有人垂釣,眾多釣友竿下不知釣過多少珍稀魚類,但卻有不少珍稀標本,曾經教魚類學家因錯失得扼腕。
台北市釣友簡江銘本月初在花蓮靜浦海灘放長線,釣起1尾當地人稱為「大油沙」的200多台斤重大沙魚,當時因為當地人指出不能食用,且魚體過大無從處理,而拋回海中。
這尾經本報刊載的巨形釣獲物,引起中央研究院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邵廣昭博士的興趣;考證發現大油沙應是近期已併入棘鮫科中的「庫氏笠鱗鮫」,但因為沒有實體標本對照,而無法百分之百確認。
邵廣昭指出,這尾沙魚如果確定為庫氏笠鱗鮫,那應是台灣的新紀錄種,因為僅產於太平洋的庫氏笠鱗鮫,全世界均屬罕見。這尾被釣友推回海中拋棄的大魚如果製成標本嚶由學術研究單位或海洋博物館永久典藏及展示應更具意義。
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研究室,本月中旬曾經聽說中部某魚港漁民撈獲1尾深海皇帶魚,急忙派員前往洽詢,希望能價購供研究及製存標本,卻被撈獲漁民拒售。
業餘休閒活動中,釣友釣上皇帶魚的紀錄應在4次以上,甚至潛水者也曾經獵獲過,「試吃」證明不堪入口,上百斤的魚體最後都被當成垃圾處理。
業餘釣友魚獲至今最有意義的下場,當推三重釣友賴森景民國78年在蘭嶼釣獲,送給省博製成標本的102斤龍王鯛。船釣活動開放以來,釣友活動的領域更寬,釣獲的魚種也更繁雜,釣魚俱樂部及潛水會應該存有魚類圖鑑之類的書籍,供同好瞭解自己活動所觸及的對象。
邵廣昭指出,釣友或潛水人如果釣到、攝得或採集到不認識的魚類,無法由圖鑑中鑑別時,歡迎將照片或標本送交魚類研究室,專業魚類研究者將樂意免費協助鑑定,也希望釣友能記錄採集地點、時間和水深,協助建立研究資料參考。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連繫電話為(02)7824595轉50。
【1991-05-26/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刺沙背鰭硬棘 有毒!
具高危險性 釣獲牠防著點
【記者何安華/報導】
●提起沙魚對釣魚人可能造成的危險,絕大多數人可能都只知道牠口內的牙齒十分銳利;但事實上,有些沙魚背鰭上的2枚硬棘,比牠的牙齒要危險得多了。
這種背鰭上有尖刺的沙魚,北部漁民俗稱之為「刺沙」,屬於棘鮫科魚類,台灣產有7屬11種之多,北部漁民通常依其體色,分為「黑皮刺沙」和「紅皮刺沙」兩種,其中以黑色那種較常見。體型一般多在2到5台斤,大者也有10多台斤以上的。
刺沙背上的硬棘十分尖銳,內含有毒液,其毒性據說比獅子魚和毒◆還強,被刺後傷口不僅像火燒般疼痛,嚴重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尤其是牠死後毒性仍然不會消失,因此,過去漁民在釣獲時,第1個動作就是把牠硬棘剪掉,以免無意中被其所傷。
這種魚通常棲息在水深100多米赤鯮多的水域裡,過去漁民在以延繩釣赤鯮時經常可以釣到,但是近年已不多見,目前僅花瓶嶼與彭佳嶼釣赤鯮時偶爾可以釣到,對於這種具高危險性卻很容易被忽略的魚,釣友們在釣獲時切勿掉以輕心。
【1991-08-09/民生報/06版/戶外活動】
揭開沙魚的神秘面紗
350種沙魚中 僅10餘種曾攻擊人類
【編譯林秀清/輯譯】
●從古至今,人類對沙魚一直懷有極深的恐懼。近年來更因為電視及電影的渲染,加深了人們對沙魚的害怕。每當有人遭到沙魚的攻擊,媒體便爭相報導,要大家提防「殺人魔王」的下一次行動。沙魚雖然體型碩大、牙齒銳利,但若將它描述成淨獰無情的殺人魔王,則不免失之於偏頗。事實上,在已知的350種沙魚當中,大約只有10餘種曾遭人類指稱有主動攻擊的嫌疑。
對沙魚的恐怖印象阻礙了人類對它的瞭解。以大型動物為獵食目標的大白鯊固然令人不寒而慄,但是也有只吃海裡微小有機體的鯨沙,及以甲殼類動物為主食的天使沙。大部分的沙魚體型並不大,平均身長在100公分左右,而且對非海生大型動物如人類,通常都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沙魚的出現早在恐龍之前,據估計其歷史應有4億5千萬年。但是人類對它的瞭解實在有限,而且還有許多以訛傳訛的說法。現在就讓我們揭開沙魚的神祕面紗,仔細地瞧一瞧這種從史前時期存活至今的動物。
人類長久以來,一向認為沙魚的進化不多,所有沙魚和原始型態相去不遠,牠們之間的差異也極為有限。
事實上,不同種類沙魚的大小和身形差異極大;而且牠們有頭腦,也有複雜的身體系統。牠們有相當的認知能力,而其行為則是聽覺、視覺、嗅覺及電子感應的互動結果。
人類對沙魚的另一個錯誤想法是:牠們都是獨行的食肉動物。而真實的情況是:有些種類如大白沙,的確是獨行客;但其他許多種類如雙髻鮫則一向成群結隊地活動。
和眾多其他魚類一樣,沙魚社會是以大小作區隔,而藍沙甚至還有性別區隔的情形(在夏季,雄性會待在較暖和的水域,雌性則會前往北方較冷的地方)。
迄今已知的沙魚種類有350種,其中有100種是近20年來陸續被發現的。沙魚和大部分魚類不同的地方是牠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也就是因為軟骨的關係,沙魚在水中才游得如此優雅。牠一旦離開水面,軟骨結構便受到極大壓力,牠本身的體重就足以把自己壓死。
在骨骼發展上,軟骨出現在硬骨之前--軟骨要經過硬化的過程,才成為硬骨。基於這樣的認知,一度有人認為魚類是由沙魚進化而來,而沙魚也因此被歸類為魚類的前身。然而,硬骨魚類事實上在沙魚出現前便已存在,而且其演化與沙魚並不相干。無論如何,軟骨的骨架有較輕和較富彈性的好處,而且對沙魚的生存有其必要性。因為沙魚沒有一般魚類的氣囊,所以其身體應盡可能不要維持密實的狀態,俾在水中能夠自由地移動。
骨骼之外,沙魚皮也和大部分的魚皮不同。牠的皮膚上沒有魚鱗,卻有突出的小齒,上面有神經和血管。小齒的後沿呈曲狀而且挺粗糙,所以如果從頭至尾摩挲沙魚身體會覺得很平順,反之則有扎手刺痛的感覺。至於這種小齒的存在是為了自衛,抑或有流體力學作用,幫助沙魚活動更自如,則不得而知。
沙魚的肌肉是附著於皮膚下,而不在骨骼上。這樣一來,沙魚平時可利用全身肌肉推進,在水中維持悠哉游哉的速度一旦突然需要速度和力量時,牠的皮膚會變僵硬並抵著肌肉,只有尾巴在擺動,讓身體像魚雷一樣地射出去。
沙魚的嘴巴長在頭下的內側,對食肉動物來說是件相當奇怪的事。科學家因此相信,大約在3億年前,沙魚是以海底的軟體及甲殼類動物為主食。後來因海中魚類數量增加,某些種類的沙魚遂逐漸演化成為其他動物的捕食者。
沙魚雖然看不見嘴巴正前方即將入口的食物,但牠的鼻孔和鼻內的電子接收器卻可以提供訊息。
沙魚最厲害也是最令人類害怕的便是牠的顎和牙齒。牠的顎因為不和頭蓋骨連接,所以在進行攻擊時,顎可以往前突出。如果獵物的體型大,沙魚的下顎先伸出去將獵物固定,上顎接著跟進,然後牙齒再咬下去。沙魚的牙齒和其獵食目標有很大的關係。大白沙就有一副寬而且呈鋸齒狀的牙齒,方便牠咬下獵物的大塊肉體。而未成年的大白沙因為是以小魚為主要標的,牠的牙齒就比較窄而尖,正好可以把魚刺住。
牙齒是沙魚最重要的武器。牠有備用牙齒,隨時可頂替在攻擊行動中不慎折斷或掉落的牙齒。總計沙魚一生會有數以千計的牙齒,牠是不怕掉牙的。
至於沙魚的視力,絕對不是人類想像地那般差勁。一般說來,行動力較強的捕食者,牠的眼睛較大;而行動力較弱,習於淺水區域者,眼睛就比較小。大部分沙魚的眼皮不會動,但有些則具備一層薄膜,以便在進食時,遮蔽保護眼睛。沙魚之所以不需要眼皮,是因為牠的瞳仁便足以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量。沙魚視網膜的後面有一個像鏡子的脈絡膜,可將入眼的光線反射到眼睛的接受器細胞,增加其感光度。總而言之,沙魚有這麼一套複雜的視覺系統,人類豈能小看牠?沙魚耳朵開口雖然小,卻可以聽到細小的聲響,人類聽不到的低頻聲音,牠都接收得到。沙魚的嗅覺也很靈敏,遠遠地便可嗅到獵物的存在。鼻內的囊袋十分敏感,經常測試水中的氣味。囊袋內有讓水進出的通道,使水保持流通。一旦水中有些微的氣味,只要千分之一秒的瞬間,沙魚的嗅覺便立刻有所反應。
沙魚最令人好奇的感覺能力,是頭部的小器官能夠接收電訊。它的主要作用是類似短距離的雷達偵測,以找尋利用偽裝或藏身於岩石的獵物。
沙魚繁殖的方法也與大部分魚類不同。後者是在水中產下無數的卵,然後就讓牠們隨機受孕。但這樣的過程既費時,也可能因卵被其他的魚吃掉而徒勞無功。沙魚的繁殖則是經由近似人類性交的行為,讓精子在母沙體內完成受精。
至於沙魚新生命的孕育方式可分三種:像魚類一樣的卵生方式、體內孵化、或者胎生方式。如採卵生方式,受精卵會被包在一個有彈性的被囊中。被囊會被安置於海底岩縫間或夾在海草堆中,以免遭到水流衝擊,或者被其他動物吃掉。有些被囊還附有繫帶,以便攀附珊瑚。被囊中除了胚胎之外,便是胚胎賴以獲得營養的卵黃。後者會隨著胚胎的成長而日漸萎縮。
不過,沙魚的繁殖仍以採行體內孵化及胎生方式為多。母沙的懷孕期從數個月到將近兩年不等。新生沙魚可立刻游泳和覓食,其模樣如同父母的迷你翻版,有些甫出生即有1.5公尺的身長。
沙魚隨著各種類生產方式之不同,其繁殖周期亦大相逕庭。有些沙魚全年均可繁殖下一代,有些只在某幾個月分。部分母沙魚每個生產周期之間會有一至兩年的間隔。
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於沙魚的瞭解仍嫌太少。而在有限的資料當中,絕大部分也是近年來才蒐集完成的。一些新得的訊息,又常常和既知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論有所矛盾。所以,沙魚對人類而言,仍是一個有待繼續挖掘的謎。
【1991-09-15/民生報/27版/動物】
小沙魚 出沒外木山
【圖/文 何安華】
●這一陣子,在基隆外木山外海船釣的釣友,經常可以釣到一種背部布滿白色斑點的小沙魚,小者僅一台斤多,大者有4、5台斤,上鉤後拉力相當強勁,拉起來十分過癮;而許多嗜魚的老饕,也把牠歸於沙魚類中肉味最鮮美的一種。
這種沙魚正式名稱叫「星貂鮫」,主要產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沙泥底海域,最大可長到10台斤,除了在卅多米深的淺海以外,在一百多米深的釣場釣赤鯮時也經常可以釣到;這種魚一年四季都有,春天這一陣子數量較多的原因,應該是釣場很久沒有被人捕、釣過的緣故。
【1992-03-14/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獵鯊季節‧漁港沸騰 安平漁港
豆腐鯊上岸
【記者李鋅銅/台南報導】
每年從二月底到四月中旬,是豆腐鯊在澎湖海域一帶活動的季節,台南市安平漁港成了豆腐鯊最常被抓上岸的地方。在華盛頓公約將鯨目物種均列於瀕臨絕種項目後,台灣沿海捕獲的最大海中動物,可能數沙魚了。在沙魚中體積最大的是鯨鯊,但數量極少,使得次一等的豆腐鯊,成了在台灣沿海上岸的魚類中,常引人注目的大魚。但豆腐鯊的出現有季節性,也有地域性,每年的二月底以後,到四月中旬間,台南市安平漁港就是豆腐鯊最大的上岸地點,也成了小漁港內的焦點。出動小漁船捕鯊安平魚販說,其實在東亞地區漁業較常可看到的沙魚種類很多,有的大、有的小;較常見的沙魚,包括長可達十八公尺的豆腐鯊、十五公尺的奴智鮫、十二公尺的食人鮫、七公尺的灰鯨鮫、三公尺的Y髻鯊;其中Y髻鰲又稱為丁字鯊,雖然最大可達三公尺,但進入市場拍賣的,大多只有一公尺左右,是沙魚中體型較小的,豆腐鯊則算是體型最大的了。
南市區漁會業務課長郭親田說,每年的二月底到四月中旬約一個半月時間,是豆腐鯊出現在澎湖海域一帶的季節,牠們時常成群出沒,於是就有專抓豆腐鯊的小漁船前往射鯊;由於豆腐鯊的體積大,被射中後不會在短時間內死亡,而且會死命的拖著漁船跑,因此捕鯊的幾乎都是十四噸左右的小船,比較機動靈活。
這種小漁船在船頭有一座突出的長條型平台,射豆腐鯊的魚槍重約卅台斤,由一定的人站在船頭的突出平台上,當發現鯊的蹤影時,就將漁船駛近射魚。有的鯊較敏感,尤其是較小的豆腐鯊,在發現漁船接近時就沉入水中逃逸無蹤,但較大的鯊則往往較遲鈍,易於獵中,因此,豆腐鯊也有人稱為「大憨鯊」。
由於豆腐鯊通常在上午十時到下午二時之間出沒在海面覓食,因此射鯊的時間也多半在這段時間內,在射中後,漁船會被鯊拖著在海上跑一陣,待鯊無力後,再拖往附近島嶼淺灘上打釘固定。先用鐵穿透鯊的頭部,然後用粗繩索繫上浮球,再花比空船多一倍的時間拖到漁港碼頭,因此,鯊通常是在凌晨上安平漁港碼頭的。
在拖鯊回港時,漁民會先以無線電連絡岸上的工作人員,包括有吊鯊經驗的吊車駕駛和殺鯊漁民。在鯊進港後,吊車駕駛配合漁船調整最佳的起吊位置,將鯊吊上岸。由於豆腐鯊的皮厚且硬,因此殺鯊的都必須強壯有力,並配合吊車調整鯊的懸空高度,一步步切割分解。全身皮肉都有,用吊鯊多年的黃大益說,安平漁港的豆腐鯊幾乎都是他在吊,因此熟知在何種高度和角度,最能配合漁民分解,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鯊處理掉。
七十四歲的漁民陳火說,鯊在水中剛吊起時,由於體內有大量海水,因此重量較重,但在上岸放水、放血、清除體內雜物後,剩下的魚體才能賣錢;一般來說,若肉重一公噸,皮和骨合重就達兩公噸,換句話說,肉只占整理後魚體總重的三分之一,而翅、肚則是賣得較好價錢的部位。
豆腐鯊的皮可做魚皮,肉可醃製,肝可製成魚肝油,幾乎全身都可利用。雖然北部人的消費量較大,也常賣到北部市場,但因在澎湖射中的鯊,幾乎都拖到安平漁港上岸,使得此地成了豆腐鯊上岸最多的地點,碼頭儼然成了「豆腐鯊碼頭」。今年三月中旬,澎湖一艘小漁船在澎湖東吉海域附近,射中了今年第一尾豆腐鯊,隨後就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豆腐鯊被射中,並拖到安平漁港吊上岸,但魚體並不大,只有兩公噸左右;直到三月廿一日中午時分,十四噸的漁船東發號,由船長江恆祥,在東吉附近海域射中一尾重達十七噸的豆腐鯊,並拖往安平漁港後,才使未看過這種沙魚的人開了眼界。
江恆祥說,在射中鯊後,被鯊拖了三個多小時,鯊才逐漸平靜,然後再將船駛往東吉島上,經由當地警方人黃協助,才順利的在魚頭上釘,然後為鯊繫上兩個浮球,又拖了五六個小時才到安平漁港:雖然拖鯊過程順利,但其父親江新點卻在為鯊繫浮球時,因為鯊尚未氣絕,突然牽扯繫在魚體上的繩索,並纏住他的左腳拖拉,造成左腳流血受傷,在上岸後立即就醫,必須休養一陣才能再出海。
受傷的江新點說,他十四歲上船出海,如今已經六十四歲了,算一算,整整在海上晃了五十個年頭,而這些年來,究竟抓了多少豆腐鯊,已記不清了,但過去曾抓過卅多噸重的,所以那天抓的十七噸的算是「普通」。今年收穫┼四尾江恆祥說,他也是從十四歲上船,到現在已有廿多年了。這些年中,除了每年抓豆腐鯊的季節外,其他日子就捕捉其他魚類。由於豆腐鯊實在太大,而且會拖著漁船跑幾個鐘頭之久,過去就有漁民在抓鯊過程中受傷;雖然抓的魚很大,有一點成就感,但風險也不小,必須時時小心注意,以免受傷。
三月卅日從凌晨到上午,先後有三尾豆腐鯊被吊上岸。駕駛吊車「吊魚」的陳德宗說,三尾豆腐鯊在上岸時的總重量,分別是十五公噸、廿二公噸和卅五點八公噸,由於都是中、大型的豆腐鯊,因此必須先分割後才能送上卡車。他說,在一天內有三尾豆腐鯊上岸不算稀奇,但三尾的總重達七十二點八公噸,且其中一尾更重達卅五點八公噸,都是他「吊魚」兩年多來的最高紀錄。南市區漁會人員說,豆腐鯊的大小相差懸殊,小的不到一公噸,大的可達卅多公噸,但近年來射中最大的只有約卅公噸,卅多公噸的大豆腐鯊已有好多年未見;由於一輛吊車可吊起近四十噸重量,因此吊豆腐鯊只需一輛就綽綽有餘了。
漁民陳火說,最近三年來在安平漁港上岸的豆腐鯊數量很不穩定,前年獵鯊曾多達七十多尾,但去年只有兩尾,今年的獵鯊季節已在四月中旬結束,全部共獵得十四尾,其中四尾的重量在兩噸以下,未經肢解就可運上卡車,但其他的十尾重量都超過三噸,因此必須先在碼頭旁肢解後,再運上卡車。至於沙魚的數量不若往年多,原因何在,沒有人知道。
在澎湖海域豆腐鯊的同一季節,菲律賓沿海一帶也有豆腐鯊出沒,過去也有台灣漁民前住獵鯊,但由於台灣漁民認為獵捕的地點是在公海上時,菲律賓卻指稱已到領海,因而常發生海上糾紛。陳火說,去年就有七八艘台灣漁船被當地漁民帶往菲國海岸,因此今年雖然知道當地海域有鯊,但卻沒有漁船敢去。
【1994-05-14/聯合報/34版/鄉情】
1995中華民國環保月 海洋生態保育系列之(二)
海中之王──神奇的沙魚
全世界現存沙魚大約有350種
【海洋大學 陳哲聰 莊守正合撰】
你看過電影「大白鯊」嗎?你是否因劇中沙魚猙獰的面貌而覺得沙魚就是天生一副吃人的模樣?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你得趕緊修正,因為這可能有人要笑你孤陋寡聞了……。卡通裡一種嘴巴似鋸子的魚為了反抗人類捕魚的蠻橫行為,專門將船底鋸個大洞的傢伙,你可知道它也是沙魚的一種(鋸鯊)。當然這樣的卡通情節,在現實生活裡是不可能發生的,它的鋸子是不可能鋸東西的,充其量或許於讓它在海底的時候,使敵人覺得他是兇狠的角色,而不敢輕易的攻擊他(我們如此猜測)。4月16日報載,東澳捕獲一尾重達16.5噸的豆腐鯊,你知道嗎?它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別忘了體型更大的鯨魚是哺乳類)它較學術化的名稱叫「鯨鮫」(是沙魚的一種),幾年前曾經捕獲一尾體重超過35噸的豆腐鯊,這可能是世界紀錄哦!試想如此龐然大物在海洋中那豈不是可怕至極。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它個性溫馴,以浮游生物及小魚為主食,採「濾食」,有時候潛水人員甚至可與其並肩悠游於大海呢!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迷糊了,到底沙魚有多少種?它們都是長得怎麼樣呢?根據研究指出,全世界現存的沙魚大約有350種,它們的體型那真可以用環肥燕瘦來形容,在學術上我們將其區分為八大類(八個目),有體型縱扁如魟的琵琶鮫類(琵琶鮫目),吻端似鋸的鋸鮫類(鋸鮫目),兩背鰭前端各有一硬棘而無臀鰭的棘鮫類(棘鮫目),鰓裂六~七對的六鰓鮫類(六鰓鮫目,除此目外其餘之種類鰓裂均為五對),具眼驗的白眼鮫類(白眼鮫目),體型紡錘狀的鯖鮫類(鯖鮫目,長尾鯊及灰鯖鮫均屬此目),吻端長鬚之鬚鮫類(鬚鮫目),兩背鰭前端各具一硬棘且具臀鰭的異齒鮫類(異齒鮫目)。以上八大類的沙魚出現臺灣周邊海域者,根據沈世傑所編「臺灣魚類誌」一書中記載將近90種。這些種類體型有小至僅十餘公分,體重數十公克者(小抹香鮫),有的大至體長數十米,體重數十公噸者(鯨鮫、象鮫)。而棲息水深有生活於表層水域者,亦有棲息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海者(擬鰻鮫,六鰓鮫之一種)。
由於野生動物保育觀念的抬頭,許多在陸地上跑的走獸,天空飛的飛禽及海中游的水族,以前都是我們食物來源,現在卻變成了議論的焦點,大象、老虎、犀牛、燕子、黑面琵鷺、紅尾伯勞、鯨魚、海豚、海龜……等,全成了保育的對象。經過新聞媒體、報章雜誌多方的宣傳與報導,大家對上述種類的保育可說已具備共識,都能了解何以要保護牠們。而有關沙魚的保育,諸先進國家的保育團體已朝向這個方向努力了多年,不過沙魚保育所將面臨的壓力(反對浪潮),遠超過前述種類,因為沙魚是人類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如將沙魚全面禁捕,其影響層面將十分深遠,因此目前保育團體所提並非全面禁止捕鯊,而是有限度的利用沙魚。
沙魚的魚翅一向是我們東方人的最愛,因為以往人們認為魚翅很「補」。魚翅真的補嗎?在中藥行或中醫師眼裡,魚翅仍只是食品,在營養學者眼中,魚翅所含的蛋白質在人體內是很難被吸收的,因此吃個蛋所獲得的營養遠超過一碗魚翅。
中國人「物盡其用」的天性由來已久,在沙魚身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魚翅的利用可以說是化腐朽為神奇,是祖先智慧的結晶,只是到了物質優渥的今天,我們似乎不再需要靠它來「補」了,否則你可能成了間接的殺手!因為正由於有消費市場,漁民「割鰭」的悲劇行為(以往沙魚肉價格偏低,漁民在捕獲沙魚之後將鰭割下,而將身體拋回海中)即無時無地一再重複的發生。
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指出,軟骨魚類於地球出現的年代是距今四億五千萬年至五億五千萬年前的奧陶紀,而一般人較為熟悉的恐龍,其出現在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儘管大家對於恐龍可說是又愛又怕,不過它老早就消失於地球表面了,至於沙魚呢?它到如今仍活躍於海洋中,它應該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研究與學習,因為人類於地球上出現的時日尚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呢!您認為呢?說到這裡你是否對它有一點點「敬畏」的聯想?
【1995-06-13/經濟日報/31版/環保月】
國內首次成功人工孕育沙魚
4隻小原鮫 度過危險期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營的海洋生物教育館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中,成功培育四隻台灣小原鮫,難能可貴的是,牠們已度過「危險期」存活三個月了。海洋大學沙魚生態研究專家莊守正教授證實,這是國內首創在人工環境中繁殖沙魚成功紀錄。
海洋教育館養有四隻原鮫,去年7月,其中一隻母鮫證實和公鮫自然交配,成功受孕。經長達240多天的受孕期,於今年3月中產下10幾隻小沙魚,結果存活下來的只有四隻。
教育館館長程世德指出,四隻小原鮫已度過危險期,應該能順利成長。已有三個多月大的小原鮫,身長20幾公分,館方平時都以小魚、甲殼類餵食。
程世德指出,台灣原鮫又稱狗鯊,體細長,為底棲性的卵胎生沙魚,最大可長到三尺長。在國內因鮮少有人養鯊,所以至今未有繁殖成功紀錄。
程世德說,沙魚能在人工養殖環境中成功存活,且順利孕育小沙魚的關鍵,應是生長環境的水質控制。教育館斥資裝置海水濾淨器,能將水質處理得幾與沙魚生長的無汙染海域一樣,是養鯊技術的一項突破。
【1995-06-20/聯合晚報/05版/生活新聞.國際新聞】
海博館枋山實驗站 稀客上門
引進三隻沙魚飼養
【記者 郭漢辰/報導】
●海博館屏東枋山水族實驗站,目前首次引進大型大洋魚類,實驗站請漁民捕捉台灣海域罕見的三隻底棲沙魚,前天下午送達水族站,昨天沙魚開始在大洋試驗池悠游,水族站下一步將引進最大的魚類豆腐鯊飼養,這些魚類日後都將在海博館展出。
枋山水族實驗站這幾天喜事連連,繼前幾天俄國專家送來上百件的寒帶海域生物標本,實驗站請恆春漁民捕捉的三隻底棲沙魚,更在前天下午五點抵達水族站,在工作人員齊力合作下,花費半個小時,將沙魚放進大洋試驗池,昨天起工作人員以小魚餵養沙魚,但沙魚剛到食慾不佳。
水族站站長呂明毅表示,這是該站首次引進大型大洋魚類,三隻沙魚其中一隻為鱟鮫長二點五公尺,另一隻為鏽鬚鮫長三公尺,第三隻尚未查出魚名長度也有二公尺多,牠們屬珊瑚礁底棲沙魚類,從南非到澳洲的印度、南太平洋海域時常可見,這些沙魚喜食底棲魚類、龍蝦、小型沙魚,漁民是在東沙海域捕捉到。
呂明毅說,這類型的沙魚在台灣海域罕見,牠們習性時常在夜晚於海底睡覺,漁民也利用這段時間潛進二十至三十公尺的海底捕捉,日後也希望請漁民幫忙捕捉迴游沙魚,增加海博館展出的魚種。
水族站指出,該站計畫養殖目前魚界最大的種類-豆腐鯊學名鯨鯊,已請漁民幫忙捕捉,不過因為豆腐鯊體積龐大,在海域捕捉回來存活率較小,該站希望設計一些特殊設備,以順利將豆腐鯊帶回。
【1995-07-08/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沙魚寶寶 叫'佼佼'
首次人工培育 陳育駿命名獲選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國內首次人工培育養殖成功台灣原鮫的沙魚寶寶有名字了!由台中海洋生物教育館為沙魚寶寶舉辦的徵名活動,評審結果上午揭曉,在一千多個應徵名字中,台北縣碧華國小五年級的陳育駿為沙魚寶寶取的名字「佼佼」脫穎而出,正式成為小原鮫的名字。
台中海洋生物教育館的沙魚世界館,蒐集有各類沙魚,包括護士鯊、灰鮫、白鰭鯊等,其中台灣原鮫經人工培育在3月中旬產下小沙魚,如今已有近30公分大,小沙魚很適應人工環境,長得活潑可愛。
海洋生物教育館為了替小沙魚取名字,在9月初舉辦徵名活動,結果迴響熱烈,有來自全省千餘件應徵函。值得一提的是,應徵函中還有一件是來自大陸江蘇省的一名國小教師,他為小沙魚取名「台稀」和「台妙」,意指原鮫在人工培育下產下的小沙魚是台灣的稀有和奇妙事。
生物館指出,由於參加資格限定是國小學生,所以這名大陸教師幫小沙魚取的名字雖然意義不錯,只有割愛。另參加應徵的學生,所提的名字各具巧思,如有人取名「福爾摩鯊」,有人取為「鯊奇」,也有人取個山地名字「阿古多」等,都很有創意,生物館將頒給創意獎。
在眾多名字中,由陳育駿所取的「佼佼」,因採原鮫的擬人化諧音,又相當順口好記,尤其小沙魚是雌性,取名「佼佼」也很女性化,各方考量,終於獲評審議決為優勝者,正式成為沙魚寶寶的名字。而為他取名的陳育駿也因而可獲五千元獎金。
【1995-10-26/聯合晚報/04版/綜合新聞】
鏽鬚鮫 厭食症?
枋山水族站仔細治療 發現牠被‘異物’噎住 取出一公尺長塑膠袋
【呂玲玲】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枋山水族教育實驗站飼養的最大魚隻「鏽鬚鮫」,前陣子無故好幾天不進食,令工作人員很擔心;仔細觀察後,發現鏽鬚鮫的第五對鯉有異物,研判是牠無法進食的原因。工作人員與鏽鬚鮫一番纏鬥後,才幫忙牠取出異物。
這隻鏽鬚鮫是枋山水族教育實驗站去年7月間,從赴東沙海域作業的漁民手中買來的嬌客,存活情況良好,活動力十足。目前體長超過兩公尺,體重一百公斤左右。
鏽鬚鮫又名鏽鬚鯊,是一種底棲、軟骨魚類,具有板狀利齒,性情溫和,以螃蟹、貝類等跑得慢的水中生物為食,在南沙、東沙海域可以看見牠的蹤影。鏽鬚鮫不會主動攻擊人,但牠一旦咬住東西絕不鬆口,所以想要接近牠以取出牠體內的異物,相當危險。
工作人員試過好幾種方法,首先在長竹竿前端綁上魚鉤,企圖把異物鉤出,但未奏效。再來是由五名工作人員身著潛水衣、背著氧氣筒,潛入三公尺深的水池中,把鏽鬚鮫圍捕上岸。結果鏽鬚鮫在水中和工作人員大玩捉迷藏,雖然一度被逼至水池角落,卻還是隨著其他魚類逃脫圍網,工作人員累了一天,無功而返。第二天工作人員再接再厲,終於圍捕成功,並由三名工作人員協助拉上岸。
為了不讓鏽鬚鮫輕易動彈致刮傷體表,工作人員還以棉被裹住牠,緊緊抱著不肯鬆手,唯恐牠又溜回池中。之後,工作人員果真從牠的鰓蓋後取出異物,仔細一看,禍首原來是過濾海水的塑膠網袋,長達一公尺多。工作人員推測,牠因誤食塑膠網袋而噎住致無法進食。
【1996-04-14/聯合晚報/04版/新聞掃描線】
哎呀不得了 這個真奇妙
澎湖水族館箱 孵出2隻小鯊
【記者肇塋如/馬公報導】
澎湖水族館飼養的斑紋異齒鮫(沙魚)日前產下的卵莢今天凌晨孵出兩隻小沙魚,澎湖水族館人員說,沙魚產卵能見者少,飼養在水族箱裡的沙魚生出寶寶更少見,由於斑紋異齒鮫生性溫馴─,這兩隻體長只有15公分的小沙魚在水族箱裡活潑的游來游去,吸引大批遊客圍觀,館方擔心兩隻幼鯊可能遭成鯊攻擊,預計下午再放回「育嬰籃」。
澎湖水族館館長蔡萬生說,沙魚的卵莢就像是母雞產下的雞蛋,小沙魚在卵莢中約兩百天成形,接著就像小雞破殼而出般衝破卵莢,剛生下來的小沙魚身上類似「號角」背鰭特別明顯,牠們一生下來就能自力更生。
【1998-05-08/聯合晚報/07版/綜合新聞】
吃魚行家 挑到 骨子裡
圓鱈魚頭 富含軟骨、膠質 吃起來過癮! 鮫鯊軟骨髓 甜品有如燕窩 口感一級棒!
【潘秉新】
魚類的營養價值高,除了享受鮮嫩的魚肉,會啃魚頭,咻咻的從魚骨中吸出骨髓,被認為是真正懂吃魚的人。圓鱈魚頭一剖開來,佈滿透明狀的軟骨和豐富的膠質,令喜好者大呼過癮,另外從鮫鯊透明骨頭中萃取出的軟骨髓,經國內業者研發三年多,已成功的製成即食罐頭,魚髓可以用喝的了。目前市面上有售的鯊魚軟骨精,是比雞精顏色更重的黑色液體狀;而經營35年、在台一年產生鮮鯊魚25000多噸、魚翅300多噸的「鯊魚家族」第二代陳俊源說,過去上千噸的鱉魚骨,都是曬乾後賣到日本,或直接用水熬骨做成液狀,本地並沒有相關技術,不知如何從骨髓中萃取能既不傷其本質又保有功效。
直到三年多前,經向大陸藥膳名師學習萃取古法,再由國內精通的專家不斷嘗試,終於以純天然的方法萃取出類比燕窩的鮫鱉精髓。目前生產第一批一萬多瓶,已經由有關單位檢驗通過,分有加沙糖、人參的兩種甜品,各是一瓶120、150元。
美食評論家朱振藩說,這種清朝稱為「魚脆」的魚髓萃取物,是宮內大臣餽贈的佳品,看起來白白的像涼粉,但吃起來比涼粉更有口感,目前在大陸屬於上檔菜,釣魚台賓館還有供應。而在台北市,名聲已打響到日本的藥膳餐廳「御生坊」,是參與萃取較鱉精髓的主力,在其餐廳已有這項魚髓甜品,單點一份是350元。
談到鱉魚,想吃很有特色的鱉魚煙,「魚鄉風情畫」主持人高孔希,推薦位於瑞芳鎮深澳里的深澳本港鱉魚煙。取自虎頭鯊的魚肉,用砂糖燻製,肉質很Q、魚皮膠質多,最近正是鯊魚較肥的季節,是享受鱉魚肉的好時機。
圓鱈魚頭沒有土腥味,肉嫩骨軟,許多餐廳採用,各有砂鍋、乾燒、紅燒、炭烤、香辣等做法,進口業者在過年期間有外賣,一公斤左右一個不到200元,是年菜的好選擇。
【1999-01-29/聯合晚報/11版/消.費.廣.場 吃客】
大白鯊落網 重1200公斤長約五公尺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東海岸三仙台定置網,昨天上午捕獲重達一千二百公斤的大白鯊,由於齒銳相凶,吸引不少遊客及民眾駐足圍觀。定置網業主林寶山表示,這尾體長約五公尺的大白鯊,是東海岸今年以來捕獲最大的雄性大白鯊。
經營三仙台定置漁網的林寶山,上午將捕獲大獵物拖回新港漁港,吊掛上岸時才知原來是一尾雄性大白鯊,大白鯊露出銳利的齒痕,齒喙特徵明顯,嘴邊不時滴下鮮紅色的汁液,臉露凶相,若將前肢雙鰭展開,比人伸開的雙手還要寬。
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館長陳文榮說,大白鯊、虎鯊、公牛鮫三種,屬於最具攻擊性的鯊魚種類,其中大白鯊排名第一。往年漁民用定置網捕獲一噸以上的機率並不高,平均一年僅約有二至三尾。過去曾捕獲的大白鯊體型較小,最多一次約有八尾之多。
不過,約在三年前,花蓮曾有捕獲兩噸半的紀錄;目前在東海岸鯊魚博物館內,仍展示一尾重達一千五百公斤的大白鯊,冰存在大型冷凍櫃尚未解剖。陳文榮依往年捕獲的數量研判,游經東海岸的大白鯊應有一定的族群,盼國內外學者專家有機會到東部海域進行鯊魚生態族群研究調查。
【1999-10-31/聯合報/19版/省市綜合新聞】
鋸峰齒鮫 新開發魚種
北太平洋海域數量甚豐 背鰭魚肚均有利用價值
【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全球漁源枯竭,台灣漁船苦無魚捕,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發現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有數量豐富的鋸峰齒鮫,背鰭、魚肚都可利用,捕獲一條十幾公斤,可賣得七、八百元,對漁民收益不無小補,目前大陸漁船已在北太平洋一帶捕釣。
水試所海洋漁業系主任廖學耕昨天向基隆市拖網漁業協會提出一份水試所做的「北太平洋鋸峰齒鮫意外捕調查報告」表示,全球主要漁場「過漁」嚴重,海底資源枯竭,水試所也希望能開發新經濟魚種,過去鋸峰齒鮫肉質因帶有阿摩尼亞味,經濟價值不高,業者在北太平洋海域釣捕赤魷、鰹、鮪等高價魚種時,意外捕獲鋸峰齒鮫,往往丟棄海中,但現在不一樣了。
廖學耕說,華人愛吃沙魚翅,造成沙魚銳減,在華盛頓公約裡,豆腐鯊等部分瀕臨絕種的沙魚等,已列入附錄二受到保護,水試所基本上不鼓勵漁民獵捕沙魚,但是鋸峰齒鮫算是沙魚中數量較多的魚種,目前的加工技術已經可以除去鋸峰齒鮫所帶的阿摩尼亞味,而魚鰭、魚肚並不輸豆腐鯊,一尾廿公斤的鯊,可有一千多元新台幣的收入,對漁民來說不無小補。
而水試一號試驗船八十四年起在北太平洋進行研究,發現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的海域,鋸峰齒鮫分布廣泛,延繩釣作業船如在投繩前測量水溫,若屆於攝氏十九度到廿二度,最容易獲得鋸峰齒鮫。廖學耕說,根據海外會漁業技師提供的消息,目前已有中國大陸漁船看上這種沙魚,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為基地,展開撈捕,台灣有幾艘拖網漁船改裝成延繩釣船在中太平洋一帶作業,可以嘗試。
【1999-11-25/聯合報/20版/北部生活圈】
與鯊魚共舞
【陳哲聰(海洋大學教授】
從資源永續利用的觀點談鯊魚的保育
鯊魚為海洋生態系中位居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牠被認為是凶猛、殘暴的海中惡霸。約十餘年前的電影《大白鯊》,那條大鯊魚攻擊遊艇、吞噬泳客,相信看過影片的人必然對其凶殘血腥的習性記憶猶存。全世界四百種鯊魚中對人類具有攻擊性或威脅性的種類約有三十種,均屬大型表層棲息者,根據鯊魚研究學者Dr.Burgess的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總有幾宗泳客在海邊被攻擊的事件發生。雖然一般人對鯊魚存有可怕的印象,但事實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鯊魚與人類卻相當密切,舉凡魚丸、天婦羅、鯊魚煙、魚翅羹、軟骨素健康食品,以及皮革製品、牙齒裝飾品、以鯊烯為原料之化妝品等等,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而如今在水族館中飼育鯊魚供遊客觀賞或直接在海中觀看鯊魚的活動,都已非鮮事。 軟骨魚類資源 在全球皆已亮起紅燈
鯊魚向來是海洋漁業的重要漁獲物之一,全球的軟骨魚類的年產量超過七十五萬公噸。然而自一九九零年代開始,國際間的保育團體以及海洋生物學家,特別是鯊魚研究學者,認為鯊魚的繁殖數少、性成熟年齡大、成長緩慢,若持續增加漁獲努力則恐易造成資源量的急速下降,甚至潰滅。因而呼籲各國政府針對鯊魚的漁獲問題進行各項研究並採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我國堪稱為捕鯊魚王國,國際間鯊魚的漁獲及管理保育的新動向,必然會引起我國漁民及漁政當局的注意。 台灣的鯊魚產量近十年來維持在三‧九萬至七‧四萬公噸,年平均為五萬公噸,在世界排名始終位居前三位,僅次於印尼及印度。至於全世界的鯊魚產量則超過七十餘萬公噸,從統計資料來看,近二十年來增加了十餘萬公噸,表面上顯示資源有增加的趨勢,但事實上是因為過去許多國家並沒有做好鯊魚等軟骨魚類的漁獲統計,以致未向世界糧農組織(FAO)提交數據。而近年來,或多或少努力的結果,許多國家開始提供統計資料,因而造成FAO之數據有顯著增加的現象。實際上許多國家的鯊魚漁獲量近幾年來已有逐年減少的趨勢,如日本於一九七零年代每年漁獲量高達六萬公噸,但近幾年來已逐漸下降至二‧五萬至三‧三萬公噸的水準。台灣則於一九九四年達頂點七‧四萬公噸,其後逐年減少至一九九七年的四萬公噸左右,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來自遠洋漁業,而沿近海產者僅百分之十五,後者除了南方澳及成功漁港的產量佔了絕大部分之外,其他各漁港均只零星漁獲小沙條等。這些事實說明了軟骨魚類資源已亮起紅燈,已到需要加以特別關注的時候了。
台灣的割鰭行為、魚種枯竭待正視
中國人素以嗜食珍奇的野生動物聞名於世,幾乎所有野生動物到了咱們的手裡就成了佳餚。而鯊魚等軟骨魚類亦同樣是老饕眼中的佳餚,除了頭骨部分,其他部位皆可烹調為桌上美食,經濟價值高,因此有漁民從事專業捕鯊。此外在國際間同樣引起關注的則是遠洋漁業混獲的問題,如鮪延繩釣混獲的鯊魚數量相當龐大。鮪延繩釣係以鮪類為主要漁獲對象,一般釣到鯊魚後僅割下魚鰭,而將鯊魚體丟回海中,這種割鰭的行為存在於所有鮪延繩釣作業船隻,造成全球性的問題,事實上割鰭行為極不人道,將鯊魚丟回海中讓牠慢慢死去,並未充分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許多國際保育或環保團體均呼籲各國政府針對割鰭行為,採取必要的措施。如從漁具的改良上加以著手,使鯊魚不致上鉤,或者如果釣獲則整尾帶回予以充分利用等等。
此外底拖網漁業亦使鯊魚面臨空前的浩劫,比如台灣北部海域在二十餘年前,拖網船的漁獲中經常可見星貂鮫類及狗鮫類等鯊魚,然近十餘年來,星貂鮫幾乎從底拖網漁獲中消失,這證明了底棲性的鯊魚資源如同其他魚介類一般,已嚴重枯竭,是該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的時候了。
台灣最昂貴的鯊魚要算是鯨鯊了,牠俗稱豆腐鯊,是海洋魚類中體型最大者。目前行情在魚市場的拍賣價為一公斤二百至二百五十元,一千公斤的小豆腐鯊就要二十至二十五萬元,十公噸的中大型豆腐鯊,要二百至二百五十萬元,其所以如此昂貴的原因在於「珍奇」,加上媒體的炒作。目前台灣鯨鯊的漁獲主要來自於定置網及鏢刺漁業,前者以逸待勞,自動上網,而後者以鏢刺旗魚為主,偶爾遇到豆腐鯊,才一併鏢獲。其捕獲量已從十餘年前的三百尾以上下降到近幾年的不到一百尾,顯示本種資源減少的現象十分明顯,而且市場上有供不應求的趨勢。無論如何本種是極需要加以管理了。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有關軟骨魚類資源的管理問題,主要將由各國自行訂定管理規則,而在公海之鯊魚捕獲問題則由國際組織來訂定管理辦法。而欲進行自身臨近海域之資源管理,則應考慮到軟骨魚類分佈廣泛的特性,不能只注意小區域的資源動向,甚至應從世界的視野觀點,透過與國際的合作交流,來進行研究才能掌握確切的實態。
生物保育: 保育派與利用派的辯論
生物保育之趨勢,似可分成二個派別,其一為主張動物生存權之保護派,支持此派系之團體不認同生物可以利用,自然也不贊成漁業行為之存在。其二為推動資源生物永續利用的利用派,主張透過適當的管理來利用資源並維繫種族的生存。目前之趨勢傾向於支持利用派,當然此種二分法並非一定恰當,因為有些團體就採中間路線。如從現實的地球人口問題加以考量, 則陸上之糧食生產已到界限,非得依靠海洋生物資源不可了。因此若完全放棄野生動物利用的觀念顯然有點不切實際。然而,今日掠奪型的漁業型態亦因缺乏有效的管理而被穩健的利用派所批判。事實上海洋中野生動物之利用只要合情合理,就稱得上是一種環境保護型的利用,因此今後吾人宜記取「過漁」的教訓,並朝新的環境保護型漁業發展而努力,對於鯊魚的保護問題,不要單純地認為是漁業發展的壓力和障礙。
【1999-11-27/聯合報/37版/】
日本灰鮫產下15隻幼鮫
【記者余學俊∕通霄報導】
通霄西濱海洋園區的一隻日本灰鮫昨天上午生下十五隻幼鮫,除一隻被臍帶纏死外,餘均活潑健康,生下後即在魚缸內四處游,吸引許多遊客觀賞。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總經理張玉成說,有漁民在台中港捕獲二隻日本灰鮫,送給園區收養,才放進魚缸數天,園區技術人員只發現鮫魚腹部鼓脹,還以為是肥胖,沒想到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一沒留神,才十多分鐘,灰鮫就產下十五隻幼鮫,令工作人員大喜過望。
【1999-11-28/聯合報/19版/省市綜合新聞】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 新生小鯊魚
【記者林上玉∕台中報導】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喜事連連,園區內的海洋生物教育館繼近百條小琵琶魟報到之後,日本灰鮫又在廿七日生下十五隻射手座的小沙魚,只有最後一隻小沙魚因為母鯊未及時剝開臍帶,不幸夭折,其他都很健康,在水中悠游自得,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欣賞。
目前地球上約有三百五十多種鯊魚,大多數都對人類無害,只有少數幾十種對人有攻擊性,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總經理張玉成表示,該園區特殊生物館內就有兩條溫馴的日本灰鮫,這種鯊魚出現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北起日本、南至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台灣常出現在東北部海域,屬於白眼鮫科,以捕食小魚、甲殼類或軟體動物為主。
【1999-11-29/民生報/39版/】
生之喜
早產小幼鯊 人工試養
淺海狐鮫鯊誤闖定置網死亡 腹內赫見新生命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一尾有孕在身的母淺海狐鮫鯊,前天誤闖台東縣東海岸外海定置網後死亡,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得標後解剖,赫然發現體內有一對幼鯊;他留下一尾在館內自行試養,另一尾送給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觀察、研究。
陳文榮表示,這一對從母體子宮取出的早產幼淺海狐鮫鯊,體長約九十六公分,健康情形尚可,且十分溫馴。由於擔心幼鯊離開母體後會失溫,前晚特別放在具有保溫效果的矩形儲水槽內,再替槽中的幼鯊打氣加氧,讓這對幼鯊能平安度過寒冷的一夜。
陳文榮自覺無法獨力照顧這一對幼鯊,昨天上午通知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台東分所副研究員何源興獲悉,立即趕往瞭解幼鯊健康狀況後,欣然同意收養,將幼鯊載回大型水池飼養,供日後研究、觀察。
何源興說,淺海狐鮫鯊台語又稱為「小目午仔」、「三娘仔」,通常分布在南北緯四十度之間,或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游泳能力頗強,棲水深度從零至一百五十公尺之間,成體最大可長至四公尺。
陳文榮留在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飼養的幼鯊,下午他試探性餵食,初試雖然沒有成功,但他並不氣餒,決定全力照顧牠,盼日後再協助牠重回大海的懷抱。
【1999-12-10/聯合報/5版/話題】
鯨鮫 國際將列保育 台灣還在吃牠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針對豆腐鯊(鯨鮫)即將被國際間列入保育的生態議題,國內海洋生物教授憂心漁業遭受衝擊,建議政府及早建立相關漁獲資料庫並教育漁民;或以日本鯨鮫觀光的成功案例,導入國內遊憩領域,做為觀光發展的借鏡。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邵廣昭表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今年四月間將在肯亞舉行研討會,會中有多個國家代表,提案討論保育「鯨鮫」議題。而放眼世界,吃豆腐鯊(鯨鮫)的,似乎只剩台灣等少數國家,鄰近的菲律賓早已列為禁捕;屆時,若通過後,台灣恐成為國際間的觀察對象。
研究鯨鮫二十多年的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研究所教授陳哲聰,對於國際間發出「禁捕令」也感到憂心,勢必對漁民造成不小衝擊。他認為宜採緩進式的漁業資源管理。
他指出,從研究調查顯示,因鯨鮫成長緩慢及水溫改變,幾年前一年可捕三百多隻鯨鮫,現在卻不到一百隻,數量急劇銳減。
針對台灣鯨鮫的保育及管理,陳哲聰建議,透過媒體和研討會教育漁民和社會大眾,瞭解鯨鮫的生態、行為、有限的繁殖數和保育狀態;政府對鯨鮫漁獲與卸魚量實施強制報告,實際「監測」買賣現況,作為科學研究分析;最後建立國內管理系統,擬定幼鯨鮫不得捕殺,確保生存空間。
派駐日本的台灣觀光協會大阪事務所所長陳水源,根據日本觀光發展模式,建議將鯨鮫導入觀光體系。他表示,大阪興建一座亞洲最具知名的海遊館,館內水族箱展示豆腐鯊及各式魚類,每年吸引遊客超過三千萬人次,創造可觀的觀光財富,國外成功案例值得國內借鏡。
【2000-01-08/聯合報/版/】
賴榮義:如果價錢好 族人短期內不愁生計
捕獲大豆腐鯊阿美漁民樂透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成功鎮阿美族原住民,昨天在東海岸都歷外海,捕獲一條重達一千多公斤的鯨鮫,下午以三十四萬元高價成交。
從事捕魚廿多年的阿美族原住民賴榮義,昨天清晨駕駛尚德十一號漁船,率同族的船員賴安信及簡吉水,在台東縣都歷外海捕獲一千多公斤重的豆腐鯊。賴榮義說,這是他頭一次捕獲這麼大的豆腐鯊,如果賣得好價錢,短期內族人不必為生計操心。
這條體長五公尺的豆腐鯊,被拖回新港漁港後,賴榮義先用繩索綁住尾鰭,以電動吊具將豆腐鯊緩緩拉起;但因吊具高度不足,再另繫繩索捆住頭部,好奇圍觀民眾合力拉抬上岸,頓時引來一陣歡呼聲。
新港區漁會表示,正值冬季期間,並非豆腐鯊漁捕獲高峰期,在數位買主激烈競標聲中,最後以三十四萬元拍賣價格成交。台東縣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長陳文榮說,目前屠宰後的鯊魚肉,平均一公斤約賣五百元。
新港區漁會總幹事江文隆表示,國際保育團體將鯨鮫列入保育觀察名單之中,一旦華盛頓公約將牠納入保育後,台灣捕鯨鮫恐將受到國際制裁。
【2000-01-08/聯合報/版/】
小虎鯊 長虎牙
【記者胡宗鳳/鳥松報導】
澄清湖海洋奇珍園引進相當罕見的虎鯊,這尾小虎鯊的背上冒出了兩根銳利的骨刺,狀似虎牙,昨天「亮相」,即受到遊客的喜愛。
園方指出,虎鯊祇在澳洲與菲律賓深海才看得到,台灣海域甚少發現。這尾虎鯊是一名漁民於兩周前在巴士海峽拖網時打撈到的,已送到奇珍園展覽一星期。
這尾身長八十公分,約二、三歲的小虎鯊到園後,背上長出狀似虎牙的骨刺,顯示已能適應水族缸中的生活。
虎鯊屬於鮫科鯊類,眼後方各有五道鰓瓣,以此呼吸,最大的特色在於前後背鰭側邊長出兩根非常銳利的骨刺,狀似老虎門牙,以及身上的紋路有如老虎,因而得名。
虎鯊也是靠著背上銳牙的保護,才能安然在海底砂石間悠閒的游著,找些沙中的小蝦維生。背上皮膚明顯的呈顆粒狀,不同於其他鯊類較光滑的背部。性情溫馴,沒有銳利的牙齒,對人類沒有攻擊性,約可長到一公尺半。
【2000-02-16/聯合報/20版/高屏澎東生活圈】
水鯊入網 挑逗老饕的胃
【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基隆籍拖網漁船最近在北太平洋地區「意外」捕獲不少鋸峰齒鮫,由於背尾鰭及魚肚都可以利用,小有獲利,拖網協會理事長游日興指出,過年後沙魚價上漲,顯見這種魚類富經濟潛力,值得開發。
最近在正濱漁港卸魚碼頭經常可以看到遠洋漁船載回的漁獲夾雜不少體型碩大有一個人高的鯊,大部分都是俗稱「水鯊」的鋸峰齒鮫,價值高的鰭都先被切除,方便加工成魚翅,剩下魚肉可以加工製成魚丸、魚漿、沙魚煙等
拖網協會理事長游日興說,過去拖網漁船撈捕的對象是高經濟價值的鰹、鮪等高價經濟魚種時,若意外捕獲不好吃的鋸峰齒鮫,往往嫌棄丟入海裡,但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發現鋸峰齒鮫算是沙魚中數量較多的魚種,目前的加工技術已可除去鋸峰齒鮫的阿摩尼亞味,而魚鰭、魚肚並不輸豆腐鯊。
游日興指出,農曆年後,鯊價上揚,魚翅一公斤賣到四百元,魚肉一公斤也小漲到十五元,而不需另外加工的魚肚是餐廳的常客,這樣的收益,對漁民來說不無小補;目前在北太平洋北緯廿至五十度間的海域,鋸峰齒鮫分布廣泛,有不少大陸漁船看上這種沙魚,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為基地,展開撈捕作業,台灣也有幾艘拖網改裝成延繩釣船試釣。
【2000-02-29/聯合報/20版/省市生活新聞】
本地製鮫鯊烯和日貨打對台
【記者陳積碩/羅東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唯一捕深海鮫鯊的漁滿吉號漁船,已與日本金松水產總業株式會社及宜蘭縣最大GMP杏輝製藥廠合作,將鮫鯊的肝萃取精煉成活化細胞的鮫鯊烯,售價只有日本進口的四分之一。
漁滿吉號在台灣東部及日本南方海域,捕捉水深七百至一千公尺的深海鮫鯊,鮫鯊的肝體積約占魚體的四分之一,萃取精煉成鮫鯊烯,是活化細胞的珍貴藥品,可降低膽固醇、高血壓、血脂肪值,減少中風的機率,增強體力與免疫力。
過去在台灣捕獲的深海鮫鯊都是運往日本煉製成膠囊的鮫鯊烯,漁滿吉號已與日本金松水產總業株式會社技術合作,製成鮫鯊烯銷日本市場;由宜蘭縣最大GMP杏輝製藥廠煉製昨天在羅東鎮中華路一一◆號成立道濟深海鮫油社,供售藥品。
該社經理李英昨天並在現場解剖鮫鯊,如何取出魚肝經過。他說,鮫鯊烯一百廿粒裝膠囊,日本進口,市價一瓶六千元,本地製只要一千五百元。
【2000-03-18/聯合報/20版/北部生活圈】
謎樣鯊魚 美國學者要揭秘蓋理耶
博士參訪鯊魚博物館 允查證種類不詳的沙魚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由教育部邀請來華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海洋實驗室蓋理耶博士,昨天下午參訪台東縣東海岸鯊魚博物館;他對館內展示各式奇特沙魚留下深刻印象,並答應館方幫忙查證我國尚無資料的不知名沙魚,提供跨國性相關學術交流服務。
對深海沙魚研究多年且深具學術地位的蓋理耶博士,與正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廖翊雅,和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等多人,昨天下午前往台東縣成功鎮新港漁港,及東海岸鯊魚博物館等地參訪。
館內展示國內歷年來捕獲的大白鯊牙齒標本、大翅鯨的鯨鬚、成功鎮捕獲最大鯨鯊的大排翅、琵琶鮫、食人鮫和一條重達二千四百斤的大白鯊等;其中一尾是台灣已發現但不知屬於何種類的沙魚,蓋理耶博士對館方珍藏各式的沙魚標本,印象深刻。
蓋理耶博士拿起相機拍攝後,親手繪製不知名沙魚重要特徵。鯊魚博物館主陳文榮向他說,牠是在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八日成功近海珊瑚礁海域,漁民乘坐漁船出海釣獲的,重一百二十五公斤,長約二百六十公分,東海岸近二十年來只捕獲三尾。
【2000-03-29/聯合報/版/】
鯊魚博物館迷你鯊 身世成謎
國外教授與國內研究生都認不出 可能是東海岸特有種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成功鎮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飼養九尾不知名的鮫鯊,由於體型瘦小,被遊客戲稱為「迷你鯊」。近日前來訪的國外教授及台灣海洋大學學生都表示不知屬於何種鯊魚,是否為東海岸特有鯊魚種類,仍待進一步鑑定。
東海岸鯊魚博物館館主陳文榮說,九尾鮫鯊在一個月前被東海岸漁民陸續捕獲上岸,由於並非高經濟價值魚貨,漁民轉贈給他飼養。
由於沒有飼養經驗,初期陳文榮和博物館解說員夏三吉,輪流按時餵食生魚片,簡要記綠牠們的生活習性,經歷三十多天的努力,其中一尾母鯊產下三個卵囊。
陳文榮說,這群小鯊魚已能進食,且漸漸適應水族箱的環境,牠們體膚呈虎斑色,齒呈銳利狀,並非圓鈍形,眼睛怕強光,具有淺海底棲特性;體型相當瘦小,長約三十餘公分,與電影中重達數百公斤的大白鯊相去甚遠。
教育部邀請來華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海洋實驗室蓋理耶博士,對深海鯊魚研究多年且具有學術地位,目前與正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廖翊雅和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等多人,專程赴東海岸鯊魚博物館參訪。
陳文榮曾向海洋大學研究生查訪,均未獲得具體答案。他說,蓋理耶博士等人懷疑迷你鯊是否為東海岸特有的鯊魚,蓋理耶博士答應返美後,代為尋找相關資料。
【2000-04-27/聯合報/版/】
狗鯊治癌? 傳言生商機
大陸需求頗殷 頓成澎湖搶手貨
【記者肇瑩如/馬公報導】
大陸相傳俗稱狗鯊的斑竹狗鮫有抗癌功效,最近並掀起一股「吃狗鯊、治癌症」風潮,使得大陸狗鯊需求量大增,台灣、澎湖不但跟著興起養殖狗鯊熱潮,還有漁船經營「運鯊專船」定期運送,在台灣屬於賤價魚類的狗鯊也因此身價高漲,成為澎湖搶手魚種。
澎湖漁民說,據大陸漁民告訴他們,對岸現在很流行吃狗鯊,因為醫學相關資料記載,狗鯊軟骨及肉都有抗癌功效,大陸對狗鯊的需求量也愈見增加,台、澎漁民剛開始只是航行到大陸、或是遇上大陸漁民時「兼著賣」,後來因有利可圖成為「專營」,甚至還出現在運送過程中養活新鮮狗鯊的專屬設備,不少漁船發了「狗鯊財」。
澎湖漁民說,狗鯊是澎湖海域特產之一,澎湖民眾鮮少以狗鯊為食,不過,大陸市場的大量需求,已使這種賤價魚類「鹹魚翻生」,每公斤價格漲到兩百多元,讓民眾看得咋舌。
【2000-05-08/聯合報/版/】
魚類學者調查考證 吻劍相同鰓孔相異
沙魚劍應正名為魴魚劍
【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
台灣各地廟宇中供奉的主神或神將身旁,常可看到「沙魚劍」,從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退休的魚類學者楊鴻嘉經過調查考證,認為「沙魚劍」應該是魴類的「尖齒鋸鰩」才對。
楊鴻嘉退休後,仍在水產試驗所協助魚類研究工作,他表示,魴類的尖齒鋸鰩,在外型上與俗稱「劍沙」的日本鋸鮫很相似,因此常被人誤認,尖齒鋸鰩的鰓孔在胸前,而劍沙的鰓孔則在頭部兩側,是兩者最大的不同點。雖然兩者都有一支長長的吻劍,尖齒鋸鰩的吻劍比較硬,而且鰓孔是在胸前,製成劍身容易握拿,很多人把「沙魚劍」誤認為劍沙是錯誤的,沙魚劍應該正名為魴魚劍。
楊鴻嘉說,尖齒鋸鰩與日本鋸鮫的經濟價格都不高,台灣漁船最近幾十年捕獲的數量也不多,由於台灣的魚類研究機構,幾乎沒有保存這兩種魚類的標本,水產試驗所也僅有一條尖齒鋸鰩幼魚的標本,上個月他在高雄縣官梓區漁市場買到兩條母的日本鋸鮫,已帶回水試所,準備解剖後製成標本,作為研究之用。
【2000-06-16/聯合報/版/】
台東成功漁民捕獲母鯊 上岸才發現牠要產寶寶
三十六尾鼬鮫鯊 鏡頭下出生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台東縣漁民昨天上午在外海捕獲一尾有孕在身的鼬鮫鯊,漁民從母體內取出三十六尾活蹦亂跳的幼鯊;「台灣全記錄」電視節目主持人李興文,拍下幼鼬鮫鯊獲救過程,將忠實呈現給全國觀眾,感受台灣蘊藏豐富可貴的生態資源。
台東縣東岸鯊魚博物館負責人陳文榮說,成功鎮漁民上午在都歷外海捕獲重達四百多公斤的母鼬鮫鯊,經拖回漁港岸上欲宰殺時,發現母體內竟有幼鯊待產。漁民為了迎接這批新生命,小心翼翼取出母體內活跳跳的幼鯊,並用水箱集中,共有三十六尾,隨後安置在漁港旁的豆腐鯊箱網。
一群正在漁港欣賞幼豆腐鯊的遊客,看見漁民送來三十六尾獲救的幼鯊,為這群新生命感到心喜,並擊掌歡呼。不過,鼬鮫鯊的存活率到底有多高?漁民表示,由於水試所台東分所人員休假,能夠養多久並沒有把握,只有試一試。
陳文榮說,據國內海洋學者調查記載,鼬鮫鯊的智慧相當高,因背部顏色近似礁岩,漂浮在海面吸引鳥類暫棲,當身體與水平面緩緩垂成九十度時,逼海鳥趨近牠的頭部,再瞬間張口吃掉,漁民俗稱老虎鯊或鳥鯊。在鯊類攻擊人類排名當中,大白鯊第一,牠是第二名。成體平均約五公尺,最大可長到九公尺,通常分布在台灣東部海域。
【2000-07-23/聯合報/6版/生活】
港邊收費賞幼鯊 引發異議
反對者:漁港不宜據為己有 飼主:盼勿扼殺幼鯊生存空間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業者在成功鎮漁港寄養幼豆腐鯊及鼬鮫鯊開放民眾收費參觀,引發外界贊成及反對兩極意見;台東縣政府漁業課並曾派員勸阻,飼主吳文欽昨天無奈地表示,港邊寄養是不得已的作法,希望相關單位多支持而不是苛責,以免扼殺幼鯊生存空間。
飼主吳文欽昨天指出,在港邊寄養幼鯊開放參觀而酌收費用,主要用於照顧幼鯊的沈重人力負擔和環境清潔費成本;若他真的為了賺錢,早在一個月前乾脆將牠宰殺賣了,他希望漁會及縣漁業課等單位共同關心,給剛出生的小鼬鮫鯊及豆腐鯊生存機會。
成功漁港因寄養幼豆腐鯊及小鼬鮫鯊,引起關注。這兩天不少遊客或民眾爭相前往觀賞;但收費之舉,卻引起外界不同意見。來東部旅遊的台北某高中女老師曹富琳說,其實收費並未不妥,透過管理及照顧,可讓豆腐鯊活得更好,提供學生或民眾欣賞,具有兼顧保育教育作用。
持反對意見的民眾認為,漁港為公共泊區,不宜據為己有。縣府接獲民眾反映後,指派漁業課技士曾國昌前來瞭解。曾國昌說,漁民佔用漁港是不對的,他曾要求飼主改善。
但吳文欽說,這一個月來,飼養的豆腐鯊與牠建立感情;屏東海洋博物館有意洽購,但卡在運送的技術問題,雙方仍在協商中;又因他將赴日參加漁業座談會議,擔心牠在外海安危,暫時運回港邊,以便就近照顧,酌收清潔費僅是權宜措施。
【2000-07-25/聯合報/版/】
了解族群動態
鼬鮫標識 放生追蹤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資源研究小組昨天在台東縣成功鎮外海進行鼬鮫標識實驗計畫,在十尾小鼬鮫背鰭上打上黃色小標籤,放在箱網中觀察,若適應良好,將把牠們放生大海,做鼬鮫族群動態追蹤調查。
研究小組表示,這項研究計畫為國科會、行政院農委會和教育部等單位補助推動,由高雄海洋技術學院校長陳哲聰、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劉光明、莊守正及海洋大學博士後研究生廖翊雅等人執行。
廖翊雅昨天率領助理和多名海大學生,為上月在成功漁港剖腹生產的小鼬鮫進行標識作業。廖翊雅說,選定十尾鼬鮫打標識前,先用麻醉劑將牠麻醉,再持標識槍朝背鰭打上防水的黃色小標籤,標籤上分別註明不同號碼,留供日後辨識。
廖翊雅指出,剛出生的鼬鮫平均體長約六十五公分,在成功漁港經人工飼養三星期後,最大約有九十公分、最小約七十八公分。
【2000-08-17/聯合報/12版/話題】
9鼬鮫 游向自由
注射四環素 將可觀察脊椎骨年輪變化
【記者田俊雄/成功報導】
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資源研究小組主導國內首次的鼬鮫標識實驗計畫,今天將打上黃色標籤的九尾小鼬鮫,在台東縣三仙台外海放生,將做為未來鼬鮫族群動態追蹤。
這項研究計畫為國科會、行政院農委會和教育部等單位推動,台灣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表示,鼬鮫標識實驗放生為國內首次進行的鼬鮫族群動態追蹤計畫,成員們先用麻醉劑將鼬鮫麻醉後,再持標識槍朝背鰭施打防水黃色小標籤,標籤上分別註明不同號碼,留供日後辨識。為預防標籤將來脫落,工作人員也為鼬鮫用針筒施打四環素。
鼬鮫為軟骨沙魚類,四環素會融入脊椎骨表層,待牠日漸成熟後,脊椎骨的年輪呈現明、暗相間。當牠們被漁民捕獲時,經研究小組回收,用紫外線照射脊椎骨觀察年輪變化,再依統計學理論推算牠的邊際成長效益,今天放流的小鼬鮫八尾雌性、一尾雄性。
【2000-08-18/聯合晚報/6版/生活新聞】
小檔案
鼬鮫俗稱虎鯊
【家瑩】
昨天在台東成功放流的鼬鮫(Tiger Shark),俗稱虎鯊,,以其身上有條紋,像是鯊中的老虎而得名。又因其在海上經常浮出水面襲擊水鳥,本島漁民也習稱牠為「鳥鯊」。
研究鯊類已有二十餘年經驗的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表示,鼬鮫的適應能力很強,主要生活在南北緯四十度之間的近沿海域,而尤喜歡棲息於水質混濁的沿岸地區,和人類的活動範圍有相當的衝突,所以人類也特別容易成為牠攻擊的目標。
在過去,人類遭到沙魚咬傷的案例大部分的罪魁禍首就是鼬鮫,只是大家刻板印象中覺得大白鯊比較可怕,所以錯以為只有大白鯊才會咬人。
鼬鮫屬於卵胎生,一胎可產三、四十尾幼鮫,目前最高的紀錄也有一胎82尾的案例。幼鮫初生時長約50至70公分,成年之後則可以長到五、六公尺,也曾經發現有長到九公尺的鼬鮫。
【2000-08-19/民生報/B7版/戶外旅遊】
9尾小鼬鮫 重回大海
上月底從死亡的母鮫取出36尾遺腹鮫 除幾隻死亡 其餘已陸續野放大海
【記者朱家瑩/報導】
九尾大小如球棒般的小鼬鮫,一尾尾放入水中後迅速地往遠方游去,放流船上的人們則響起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大家都希望,這九尾得天獨厚的小鼬鮫能帶著人們的祝福,勇敢地在廣大的海洋中活下來。
這九尾小鼬鮫是名副其實的「遺腹鮫」,牠們的媽媽於上個月二十三日在台東成功近海被漁民捕獲後,賣到台東成功沙魚博物館,對於沙魚相當有經驗的沙博館館長陳文榮檢視母鮫的屍體,發現牠腹部腫脹,剖腹一看,赫然蹦出 36 尾小鼬鮫。就這樣,陳文榮成為這批小傢伙的「後母」。
近一個月來,透過陳文榮與海洋大學鯊類研究小組師生的共同努力,小鼬鮫被放在台東成功港外的箱網中,與六月中獲救的一尾鯨鯊一起飼養,這段期間,36 幼鮫中,除了一尾在剖腹時已死亡,還有五、六尾在飼養過程中因撞網受傷陸續死亡,其他的則由陳文榮與海大研究人員視情形陸續野放,到昨天,最後的九尾終於也追隨其他的兄弟姊妹回到大海的懷抱。
由於國內以往剖腹發現幼鯊活體,並且成功地養活下來的案例並不多見,為了將來可以進一步研究,由陳哲聰、莊守正、劉光明等教授帶領的海大研究小組,昨天先在九尾幼鮫背鰭上打下黃色的標識牌,同時注射未來可以辨別牠們年齡的四環素,然後用船運到成功港外的近海野放。
雖然從國外的研究資料得知,鼬鮫是一種相當危險的鯊類,但與這些小傢伙相處了近一個月,看著牠們一尾尾從五十幾公分長到七十幾公分,昨天在野放時好多工作人員都感到不捨,尤其身兼幼鮫後媽的陳文榮,更是一方面為幼鮫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卻又難掩感傷。
陳文榮表示,雖然鯊類不是保育類動物,但能看到這群「遺腹子」劫後餘生後,勇敢地游向屬於牠們的大海,讓他這個後媽感到又驕傲,又興奮。本身從小就是個沙魚迷的陳文榮說,他也希望藉此機會引起更多國人對鯊類研究的興趣,讓他多幾個同好。
【2000-08-19/民生報/B7版/戶外旅遊】
鼬鮫 攻擊性僅次大白鯊
雖頻遭漁獵未瀕臨滅絕
鼬鮫因身體有像老虎的斑紋,俗稱虎鯊(TIGER SHARK),其個性也像老虎般凶悍,在鯊類的攻擊性僅次於大白鯊,其攻擊人類的紀錄最多,不過學者研判,鼬鮫之所以攻擊人類,很可能是因為人類游泳或是在浮板上滑水的姿勢,讓水中的鼬鮫誤為主食之一的海龜。
鼬鮫適應力極強,分布範圍廣,棲息在水深一百四十公尺以上的海域,最喜歡棲息在水稍混濁的大陸棚及河口,平時多半單獨行動,初生時體長五十一到七十六公分,最大可長到九點一公尺,昨天放生的九隻幼鮫最大約九十公分。
鼬鮫又被台灣漁民稱「鳥鯊」,因為牠有時會引誘海鳥停在浮出水面的背鰭,然後出其不意下潛再張口吞掉海鳥。
雖然攻擊性強,鼬鮫仍是台灣漁民經常漁獵的沙魚種類,其族群還不至瀕臨滅絕,相較之下,俗稱「豆腐鯊」的鯨鯊因生性溫和(主要濾食浮游生物),面臨的生存危機更大。
鯨鯊是體積儘次於藍鯨的海洋生物,也是世上體積最大的魚,台灣曾捕過長廿公尺、重四十噸的創紀錄巨型鯨鯊。由於數量銳減,華盛頓公約組織近年來不斷討論是否將鯨鯊列為限制買賣的保育動物,雖然至今仍沒通過,但澳洲、菲律賓及馬爾地夫等國已先將鯨鯊列為保育動物。(張錦弘)
【2000-08-19/聯合報/6版/生活】
九尾鼬鮫 剖腹出生 標識放生
保育象徵 海洋大學團隊盼漁民捕獲幼鯊「放牠們一條生路」
【記者張錦弘、田俊雄/成功報導】
一尾俗稱「虎鯊」的母鼬鮫日前在台東成功漁港被捕獲,腹中的卅多隻幼鮫在母體及時剖腹後死裡逃生,其中九隻由台灣海洋大學在背鰭標識黃色標籤,昨天在台東三仙台放生,成為我國野放幼鯊的首例。
這項鼬鮫標識實驗計畫由國科會、農委會及教育部等單位推動,昨天由海洋大學團隊及金車教育基金會共同放生。海大教授莊守正表示,台灣的沙魚近年來因大量漁獵,族群明顯減少,捕獲的沙魚體型也變小,昨天放生的幼鼬鮫數量不多,但保育意義大,他希望漁民未來若捕獲太小的幼鯊,不妨放牠們一條生路,以保護沙魚命脈。
莊守正說,類似標識放生幼鯊的行為在國外很常見,很多學者在海釣大賽時,都會搭船隨參賽者同往外海,將釣上來的幼鯊標識後放回大海,追蹤其成長狀況及族群活動領域,他希望漁民未來若捕獲昨天放生的幼鼬鮫,能通知海洋大學研究。
東海岸沙魚博物館長陳文榮是這群小虎鯊的恩人。本身從事漁產買賣的陳文榮因父親是魚翅業者,自幼接觸沙魚,進而愛鯊成癡,經常蒐購沙魚製成標本,去年成立沙魚博物館供民眾參觀,平時他在漁市標得沙魚,若剖腹發現幼鯊,都會設法搶救。民國八十四年,他買下一尾重達十六噸的鯨鯊,剖腹發現三百隻幼鯊,其中六隻存活,經海洋博物館或水產試驗所人員帶回養殖,最後還是死亡。
昨天上午,長期推動保育的金車教育基金會孫慶國邀請許多保育小天使隨同見證幼鮫放生,海大水產資源研究小組先以麻醉劑麻醉九隻幼鮫,再持標槍在背鰭施打註名號碼的黃色小標籤,以供日後辨識。為預防標籤脫落,工作人員還在幼鮫的脊椎骨注射四環素,牠們日後成熟後,脊椎骨的年輪會呈明暗相間,方便推估其成長狀況。
【2000-08-19/聯合報/6版/生活】
親近大白鯊
鯊博館讓你了解牠
人有善惡之分,鯊也有兇殘、狡詐與憨呆之別,到台東成功鎮的鯊博館,來一趟知性之旅,還可品嘗鯊的美味
【本報記者蕭敏慧】
電影大白鯊使人聞鯊色變,而美味的魚翅又令人垂涎,想了解鯊族的生活,走趟台東縣成功鎮的「鯊魚博物館」,讓人滿載而歸。
綽號沙魚仔的陳文榮,國中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從事魚翅加工專賣及漁獲批發生意,一二十年來朝夕接觸鯊族產品,自然興起研究鯊與收集鯊牙、標本的念頭。興趣與事業的結合,使他很快在五六年間成立堪稱國內鯊族資料相當完整的鯊魚博物館。
雖是簡單搭建、沒有空調的陳列所,豐富的收藏加上解說者親身經歷式的解說,讓參觀者有如欣賞Discovery頻道般投入。
陳文榮說,世界知名的各式大型、兇猛的鯊,台灣東部都有。因此全球六、七十種最具特色的鯊中,他已收藏有四、五十種;加上海洋大學教授陳哲聰提供鯊的相關資訊,使展示更富教育意義。
陳文榮說,鯊類家族中,大白鯊是知名度最高者,牠也是世界上五大對人攻擊性強的鯊之一。許多人對大白鯊印象最深的,是那口白森森的牙;根據研究,鯊一生可換一萬多顆牙。打開嘴巴看,其牙齒一排排在口內推陳出新,而大白鯊的牙齒就是鯊家族中最大的;仔細瞧瞧,牙的兩側還呈鋸齒狀。
因其造形特殊,常有人拿來做為耳環或項鍊裝飾,此外,牙齒也是鯊分類的重要依據。台灣曾捕獲最大的大白鯊重達二點五公噸,其牙齒也在館內展示;另有一條重達一千四百公斤的大白鯊存於展示冰庫內,遊客可一開眼界,其氣勢與去肉的標本大不相同。
如果見過乩童舞動的刺劍,就不會對鋸鯊陌生,因為它是向鋸鯊借用的。陳文榮說,看到鋸鯊口上長長的「劍」,一般想像是拿來砍殺,實際上,鋸鯊是在沙質地上活動,並左右搖擺其鋸以找尋獵物。而有長長尾巴(約與身體同長)的狐鮫也是鯊的一種,則是用長尾攻擊魚群,所以牠往往是尾巴被鉤住的情況下被捕獲的。
有「海難殺手」之稱的老虎鯊,是公認為最危險的鯊,落海或找不到遺體的失蹤人口大半都進了牠的口。曾有人觀察到一隻鴿子飛累了,便停棲在習慣浮在水面的老虎鯊背上,後來水逐漸淹上來,鴿子一步步往前移,最後就進了老虎鯊的口,這也說明老虎鯊的捕食技巧相當高明。相較於老虎鯊的狡詐,豆腐鯊不識危險還和人類玩耍的溫馴,則被漁民冠上憨仔鯊的稱號。而豆腐名稱由來是其體型碩大,切開時一大塊一大塊雪白似豆腐。
鯊魚博物館除了提供有趣的鯊知識,還可嘗美味實惠的海鮮,單價在一兩百元間。相關訊息可洽(0八九)八七一六六八,入館票價六十元,十人以上可預約解說服務。
【2000-08-26/聯合報/40版/休閒旅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