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鯊肉可望轉變為生物燃料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華翼網新聞中心 newsbig5.chinesewings.com - 科學教育校園新聞) 2009-07-22

  格陵蘭鯊(亦稱睡鯊)為體型最大的鯊魚之一,但在漁民眼中,它極度惹人厭,由於魚肉含毒,即使捕獲也會將之丟棄。現在研究人員正研究如何“廢物”利用,將睡鯊轉變成生物燃料供當地印紐特人使用。

  在寒冷水域中遊動的格陵蘭鯊魚(Greenland shark)體型最大可達7公尺長,和大白鯊可說是旗鼓相當,它們經常被困於漁網中以致死亡,數量每年達好幾千。

  格陵蘭鯊的魚肉含高脂肪,在錫西米尤特市的北極科技中心,有一群研究人員已開始打鯊魚肉的主意,他們通過各種試驗希望能把這種漁業廢料轉變為生物氣。

  試驗計劃負責人喬格森說,格陵蘭鯊魚肉與大藻類及家用廢水混合,可能形成生物量,作為生物燃料之用。

  她指出,生物燃料是這種有機廢料的最好處理方法,它可在碳中和方式下用來發電和發熱。

  據估計,以鯊魚和其他海產制造的生物燃料,可供格陵蘭烏瑪納克鎮13%的能源消費。該鎮人口有2450。

  這個計劃一旦落實,在廣袤的格陵蘭,許多偏遠的村莊就可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目標。喬格森打算明年在烏瑪納克一家由歐盟資助的有機廢料處理廠進行多項測試。在烏瑪納克,漁民丟棄的漁業廢料中,格陵蘭鯊魚就佔了一半以上。

  在一艘大拖網漁船上工作的漁民說,有時整船的魚獲全都是鯊魚,哪裡都可以捕撈到它們,特別是格陵蘭東部和西部岸外水域,令漁人十分懊惱。

  印紐特人過去抓捕格陵蘭鯊,是為了取其剃須刀般鋒利的牙齒做成刀子,將魚肝油制成油燈。

  北極科技中心創辦人之一的漢森說,捕撈上來的格陵蘭鯊數量太多,漁民隨手就將它們丟回海裡,破壞了環境。他認為應善加利用這些廢料。

Read more...

Whale Shark at The Maldives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Read more...

我要食魚翅呀



魚翅有好吃成這樣嗎?

Read more...

史前深海大天狗-劍吻鯊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漆黑的深海中,藏匿著許多未知的生物,包括了被稱為傳說中的天狗奇特鯊魚-劍吻鯊。在此次海生館的深海奇珍特展中,就能一睹奇幻天狗的真面目。

劍吻鯊又稱為天狗鯊,因外型有著尖突的吻部,如同天狗的長鼻子般而得其名。這種外型奇特的鯊魚推測可追朔到恐龍時代就出現了。在1898年的日本海域初次發現劍吻鯊的蹤影,與現存其他鯊魚相比,劍吻鯊有著獨特造型的吻部,還有著粉紅色的身體,讓人感到驚奇。劍吻鯊大多在250公尺深的海域活動,但也曾在1300公尺深的幽暗深海中捕捉到,居住範圍非常的廣泛。

目前人類對於劍吻鯊的了解還非常的少,甚至是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看過的神祕生物。在屏東海生館12月開展的深海奇珍中,就能看到這深海大天狗的真面目,歡迎所有朋友一同來揭開深海神秘漆黑的面紗。

Read more...

rare deep sea frilled shark dying

Read more...

石垣島 巨大サメ sharkの解体シーン

Read more...

Pacific Sleeper Shark

Read more...

A rare goblin shark




Read more...

rare megamouth shark

Read more...

Dog Attack Shark

Read more...

楊鴻嘉及時製作擬鰻鮫標本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莊金國2002/06/24
新台灣新聞週刊 第326期

擬鰻鮫這種小鯊魚,體長而縮扁,頭部平扁,在三疊紀古生代即出現,依據日本魚類生態研究學者的研究學者的研判,擬鰻鮫可能是鯊魚的祖先。六月十四日下午三點左右,紅毛港漁民楊清心獨自駕著舢板出海,在距離海岸約三、四十米的外海,發現一尾長相怪異的鯊魚在海面上飄浮著,於是靠近加予捕撈,怪魚似乎無力掙扎,顯得奄奄一息。楊清心經常到更遠的海域,釣上各種不知名的深水性小鯊魚,他希望趕快帶上岸,看看能不能讓這隻怪魚起死回生,遂直奔高雄市港外漁舢協會找會友幫忙。

◆怪魚 好奇人潮湧入
紅毛港出現怪魚的消息很快傳開,到漁舢協會好奇看熱鬧的人潮一波又一波。退休後被基隆水產試驗所延聘留任的毒魚專家楊鴻嘉,當晚從電視上一見故鄉紅毛港引人嘖嘖稱奇的怪魚,立即找出好幾本國內外魚類生態分類圖鑑,當他翻到「擬鰻鮫」時,直覺判斷應該是這種魚沒錯。

隔天早上,楊鴻嘉便攜帶這些書,趕回高雄。一到家,便通知記者一道前往查證。楊鴻嘉說,除了當場印證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商請魚主同意割讓,好帶回所製作標本,作進一步學術研究
。他推測這尾魚未經及時救護,必然存活不了,但願還沒被宰殺賣掉,否則就無魚體可採證了。

◆樂養 魚體已被切斷
十五日下午五點左右,楊鴻嘉趕抵漁舢協會,尚幸楊清心還在現場,可惜魚體已被切斷,內臟都丟棄海中,魚口大開,用一支竹筷撐住。楊鴻嘉翻開擬鰻鮫書頁,向圍觀者說明擬鰻鮫又名皺鰓鯊,日本人叫做「樂 」,大家對照圖鑑與魚體,果然一模一樣。他接著指出,擬鰻鮫被發現體長最長的世界紀錄為二米長,紅毛港出現的這一尾,楊清心說有一米七二,算是年紀大的。

擬鰻鮫有六對鰓孔,第一鰓孔與咽喉連接,背鰭只一個,而且很小,上下顎同形對襯,一般鯊魚魚口都在下面,只有豆腐鯊和擬鰻鮫開口於前端,其肉質也很像豆腐鯊,乳白色,多脂肪,不易腐壞。這種小鯊魚,體長而縮扁,頭部平扁,在三疊紀古生代即出現,分佈於東大西洋沿岸海域、西印度洋之南非外海、西太平洋之日本南方外海、澳洲、紐西蘭沿海、東太平洋之美國加州南部海域、智利北部沿海,台灣東北部深海曾有漁獲紀錄。

◆擬鰻鮫 可能是鯊魚祖先
楊鴻嘉鄭重表示,依據日本魚類生態研究學者的研判,擬鰻鮫可能是鯊魚的始祖魚種,也就是鯊魚的祖先,今之活化石,印象中,紅毛港捕獲的這尾,在台灣是第四次漁獲紀錄。雖然內臟都不見了,在他一再游說之下,楊清心終於答應免費割讓,楊鴻嘉保證,將來在標本紀錄上,一定記上一筆。

緊接著,記者開車載楊鴻嘉與擬鰻鮫遺體前往水試所東港分所,適基隆所代所長蘇茂森回分所探望老同事(蘇所長曾任東港分所所長),看到楊鴻嘉這麼主動熱心南下處理擬鰻鮫的善後事宜,非常感動,稱讚楊老的做法,很值得年輕一輩效法,並且當場指示值班人員,即予冷凍,製標本及進一步魚類生態研究的工作,還得勞煩楊老主導其事。

◆楊鴻嘉 魚類分類專家
一九五八年一月廿七日,楊鴻嘉在台灣首度發現魚類圓口類新種,因此,其中名即訂為「楊氏擬盲鰻」,對於台灣脊椎動物研究上有突破性的貢獻。楊鴻嘉另一項重大發現,是同年十月十一日,參與四人小組前往高山調查台灣鮭魚,發現後來被列為台灣保育國寶魚的櫻花鉤吻鮭。

一九六五年,楊鴻嘉名列世界七十位研究毒魚的專家。他進入水試所高雄分所,從畫魚開始,繼而從事魚類標本的採集,研究魚類分類的生態,了解毒性魚種的分辨方法,發表研究論文,提供世界各國漁業界人士知所防範。尤其是遠洋漁船,捕撈的漁獲,如果不能辨別有無毒性,不但自己吃了會中毒,各地消費者也要遭殃。

具有毒性的魚,並非魚體全部都有毒,查明哪一個部位有毒、沒毒,就不至於吃出問題。楊鴻嘉感慨表示,有些魚的毒素是天生的防衛系統,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肆無忌憚的製造公害,近海魚群被污染了毒性物質,那才更可怕。所以,每一個人多少要懂一點毒魚的常識,才不會惹來無妄之災。

◆人口 魚源耗竭首因
楊鴻嘉所畫的魚圖,工整、準確、俐落又漂亮,就像他的行事風格,務求徹底落實、完整呈現。他畫過的近四百幅魚圖,已成為台灣戰前至戰後六○年代發現不同魚種的第一手圖鑑文獻。台灣漁業日益偏重發展漁撈的科技,從事魚類生態研究的基礎科學,難免受到追求經濟利益的影響,有式微之虞。

楊鴻嘉提醒政府主管當局,如不重視魚類生態研究,就不可能研發魚類的生物科技。事實上,世界海洋漁源在人口壓力下逐漸減少,單靠漁撈科技的日新月異進步,只會加速魚源短缺。

Read more...

米酒大行其道 下酒菜魟魚人氣也飆升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朝鮮日報記者 李陳錫 (2009.11.25)

魟魚進口量這幾年一直在減少,而今年突然呈現增勢。據關稅廳發表,魟魚進口量從2006年的11201噸到2007年減為10915噸,2008年更減到8904噸,呈現逐年減少的勢頭。然而今年從1月到9月,魟魚進口量達到6679噸,同比增加了3%。入秋的9月進口量甚至比8月增加了58%。

魟魚主要從阿根廷(34.8%)、智利(23.4%)、烏拉圭(14.2%)等南美國家進口。曾一度成為進口魟魚代名詞的“智利產魟魚”,也隨著當地產量的減少,進口量從2005年的31.8%下降到2006年的24.4%,去年下降到22.7%. 而取而代之的是阿根廷。阿根廷從2005年的28.4%猛增為2006年的39.7%,去年仍達到37.2%. 就是說,進口魟魚的三分之一是來自阿根廷。

隨著進口的增加,百貨商店等的魟魚銷量也劇增。以現代百貨店為例,今年10月的魟魚銷量同比增加了335%. 聞名遐邇的“國產”黑山島魟魚自不用說,連仁川魟魚、阿根廷魟魚都賣得很火。

就今年以來魟魚進口突然增加的原因,關稅廳稱,“據分析,因為魟魚是米酒的主要下酒菜一,而米酒又銷售火爆,所以帶動魟魚需求量增加。”就是說“米酒效應”。

用國產大米釀制的米酒,應該說和國產魟魚最相配。但國產魟魚產量太少,很難滿足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所幸今年是魟魚豐收年。據農林水產食品部的發表,今年截至9月,全南新安郡黑山島等地捕獲的魟魚達2552噸,已經接近去年全年捕獲量(1343噸)的兩倍。

米酒熱一掀起,魟魚進口就增加,看來喝米酒就是離不開魟魚。再說,韓國米酒能使阿根廷漁民笑顏逐開,這也算是一種經濟全球化吧。

Read more...

2009年12月1日,英國漁民近日在藍礁海域發現了這條奇怪的白化魟魚。 它看起來似乎長著一張“娃娃臉”。






Read more...

澳保育分子騎鯨屍打虎鯊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2009-12-07 東方日報

虎鯊素來被認為嗜血和會吃人,但澳洲一名保育分子竟然「老虎頭上釘蝨乸」,騎上正被群鯊噬咬的鯨魚屍體,然後輕拍多條虎鯊的頭,希望證明虎鯊沒有攻擊性。但政府官員警告觸摸鯨魚屬違法行為,也不鼓勵人們騷擾鯊魚,以免招來鯊魚襲擊。

為證虎鯊無攻擊性

澳洲媒體報道,當地一群科學家和保育分子,八月在西澳省對開海域考察及採集數據,駛至珀斯以北八百五十三公里海域時,發現一群虎鯊正圍着一條鯨魚屍體,享用大餐。三十二歲保育分子德尚竟不畏危險,跳上鯨魚屍體,輕拍群鯊的頭部,並拍照留念。然而虎鯊似乎對德尚不感興趣,對德尚的舉動毫不理會。

德尚一直專注進行鯊魚生態的研究,他希望藉着這些照片替虎鯊洗去人們心目中生人勿近的形象。他表示:「虎鯊沒有攻擊性,我認為最有效的證明方法,就是在牠們正在享用大餐時處身牠們之中。」

然而環境保育部門發言人警告,觸摸鯨魚屬違法行為,也不鼓勵人們騷擾鯊魚,避免惹來鯊魚攻擊,他說:「這種行為高度不負責任而且危險,會令人們的生命受威脅。」





SPECIAL REPORT: THESE pictures show WA conservationist Leon Deschamps sitting on a whale carcass and patting tiger sharks feeding on it.

He hopes the images will dispel what he says are ``myths'' that tiger sharks are bloodthirsty, man-eating monsters.

Scientists found the sharks feasting on the dead whale during a field trip to collect genetic samples as part of the Shark Bay Ecosystem Research Project in August.

Picture Gallery: See more extraordinary pictures

The sharks appeared almost indifferent to the close attention they received from Mr Deschamps and other conservationists perched atop their feast.

``Tiger sharks are not aggressive,'' Mr Deschamps said. ``And I thought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emonstrate that would be by throwing ourselves into the middle of a feeding frenzy.

"They were sedate in their movements and far from aggressive, despite it being a time when they are supposed to be at their most ferocious. I think they enjoyed the experience.''

But 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spokesman warned that touching whales was illegal and people were encouraged not to interfere with sharks because of the risk of attack.

``This is highly irresponsible and dangerous behaviour and puts people's lives at risk,'' the spokesman said.

Mr Deschamps, 32, has been working with sharks for most of his life, and reiterated the department's warning to leave them alone, especially during feeding.

``The water (in Shark Bay) is so shallow that sharks can be better seen from a 4WD than a boat,'' he said.

He believes Shark Bay, with more than 40 shark species, has as much to offer as the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Monkey Mia, famous for its dolphins.

He said the former shire council had discouraged him from promoting the area's rich shark population, for fear that tourism would be negatively affected.

To aid conservation efforts, he is campaigning for acoustic monitoring devices to be placed along a 1000km stretch of Shark Bay coastline. He hopes the data will reveal the sharks' migratory routes and feeding patterns, which are relatively unknown.

He is also working to establish a database of images using the animals' distinctive dorsal fins so individual sharks can be recognised.

Local conservationists Trevor and Rhonda Humphries are so passionate about Mr Deschamps' project, they donated their retirement yacht to be used as a research vessel.

``All the research at the moment is done by international, mostly American or Canadian, researchers,'' Mr Deschamps said.

``I just want to see more Aussies involved in creating their own conservation programs in their own back yard.''

Read more...

台灣鯨鯊保育管理大事紀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自2002年7月起實施鯨鯊總捕獲量管制,逐年調降每年漁獲配額至全面禁捕,其管制措施如下:

2002年7月~2003年6月:限捕80尾。
2003年7月-2004年12月:限捕120尾(年平均80尾配額)。
2005年度:限捕65尾。
2006年度:限捕60尾,實施體長4公尺以下不得捕獲之規定。
2007年度:限捕30尾(禁止使用鏢刺漁法捕獲鯨鯊;實施體長4公尺以下不得捕獲之規定;並獎勵漁民將誤入定置網鯨鯊標識放流)。至3月27日達該配額後,規定自6月27日起即禁止販賣鯨鯊(肉);國貿局公告自10月1日起禁止進出口鯨鯊;公告自11月1日起禁止持有鯨鯊。
2008年度起:全面禁止捕撈、販賣、持有及進出口鯨鯊。對於誤入定置網之活體鯨鯊,將以標識放流方式進行科學研究。

原文請點連結

Read more...

藍海保育鯊魚 ‧1年獵鯊1億‧拒吃魚翅救鯊魚

光明日報 2009-11-29

1年殺害1億條鯊魚,這是消除威脅,還是另一場海洋生態浩劫即將來臨的預告?或許是經典恐怖電影《大白鯊》成功塑造的鯊魚形象太駭人,人們普遍上對鯊魚心存恐懼,認為它是海洋中的邪惡魚類,總愛悄悄逼近弄潮兒,企圖攻擊或殺害人類。

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在現實生活裡的鯊魚背負“兇殘暴戾”的罪名,卻早淪落成被人類爭相獵殺的苦主。常年持續的商業捕鯊行為,不僅為鯊群帶來近乎滅族的禍害,也嚴重影響了海洋的生態平衡。

本地海洋保育專家賽琳娜拉曼(Serena Rahman)受邀在吉隆坡國際會展中心水族館(Aquaria KLCC),為探索頻道一年一度的《鯊魚週》(Shark Week)活動,向現場媒體解說各種與鯊魚相關的事項,包括釐清長期以來大眾對鯊魚的誤解。

“魚翅,是人類屠殺鯊魚的最主要原因。”

賽琳娜解說,全世界的鯊魚種類有354種。根據目前的觀察,馬來西亞海域發現逾60種鯊魚的蹤跡。在本地,主要的捕鯊海域是砂拉越、沙巴、霹靂、雪蘭莪及納閩。捕捉方法包括拖網、漂網、鉤線三項。最常見的鯊魚種類有黑鰭礁鯊、黑點鯊、圓齒雙髻錘頭鯊、大型雙髻錘頭鯊和平雙髻鯊等。

大馬人愛魚趐
“捕捉鯊魚雖不是大馬漁業主要的活動,但由於鯊魚的經濟效應,加上漁業科技日益進步,被捕上岸的鯊魚數量也相當驚人。從1990年的4140噸演化到2003年的8695噸,這數字的上升確實讓人吃驚。”

賽琳娜表示,在大馬境內海域捕到的鯊魚,大部份由本地市場吸納,部份魚翅則出口到香港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大馬也是魚翅進口國之一。

“大馬出口魚翅到15個國家,但卻從25個國家進口魚翅來應付本地市場,進口量比出口量多一倍以上,可見我們的魚翅市場是何等的活躍。”

在亞洲,吃魚翅是財富的象徵。尤其在華人居多的地區,這些魚翅被視為珍稀食材,價格高昂,幾乎是逢隆重宴席必上的食品。

近年來亞洲的富庶人口不斷增加,對於魚翅的需求量也屢創新高。尤其在中國地區,奢侈品市場擴張了幾倍。魚翅交易自1985年的3011公噸到1997年增加兩倍達7048公噸。

“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魚翅並不含高營養成份,一杯牛奶的營養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整碗魚翅羹,加上魚翅本身是沒有味道的,魚翅羹的美好滋味全來自雞湯和其他配料,因此大可以用粉絲或是人造魚翅取而代之。”

鯊魚種類繁多,魚翅也有等級之分,最好的魚翅1公斤可以賣到500美元(約馬幣1695令吉);最普通的大約1公斤要50美元(約馬幣170令吉)。

活割魚鰭 鯊魚痛苦而死
很多人吃過魚翅,卻不一定知道魚翅怎麼來。所謂的魚翅,就是鯊魚的背鰭、兩邊側鰭與尾鰭等4片鯊魚“翅膀”。而吃入口中的魚翅,往往都是經過一番殘忍的捕獵過程。

漁民在外海獵捕鯊魚,都是抓了鯊魚後就現場將魚鰭全部割下,接著將這些仍在掙扎的活鯊魚丟回海中。因為那四片魚翅,就能獲得比販賣一整隻鯊魚魚身更高的價值,因此對那些船艙冷凍庫有限的漁船來說,把漁船的空間拿來裝魚翅,比裝入整隻鯊魚來得更有經濟效益——裝一隻鯊魚魚身的空間,可以用來裝上10、20隻鯊魚的魚翅。

至於那些被割去魚鰭、受了重傷的可憐鯊魚,在深海中能生存下來的幾率近乎零。

它們大都因為喪失活動能力,不是被其他肉食性魚類活活掠食分屍,就是沉在海床上慢慢痛苦而死,非常殘忍。

歷史比恐龍久遠
早在4億2000萬年前,地球已有鯊魚的存在,比起恐龍的2億年歷史來得更久遠。不過這古生物再頑強,面對人類無情的獵殺也難逃步向滅亡的命運。

鯊魚與藍鯨遭遇同樣乖舛——過去100年內,因為商業捕魚業毫無管制地獵殺,其族群的數量已大幅度減少。

藍鯨自1986年已被國際法律明文禁止進行捕殺,鯊魚則沒有這麼幸運獲得國際赦免,繼續成為人們的碗中羹、盤中餐。

“現在,海洋裡已經很難看到大型鯊魚的蹤跡了,且部份種類也已瀕臨絕種,這是個全球性的大問題。如果獵殺鯊魚的行動仍舊持續,那在未來幾十年內,某些品種的鯊魚也極有可能遭到滅絕的危險。”

賽琳娜的憂慮已是一項不爭的事實。最新一項大規模保育研究的資料顯示,全球約三分之一棲息於開放水域的鯊魚品種正面臨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研究人員調查了開放水域的64個鯊魚品種,這也是歷來最全面的相關研究。研究報告稱巨雙髻鯊與雙髻鯊為“全球瀕危物種”,為頭等危急的鯊種;平雙髻鯊、大白鯊、姥鯊、遠洋白鰭鯊與兩種馬加鯊則被列入“全球易滅絕物種”的鯊種。

多數鯊魚生長緩慢,要達到性成熟需要很長時間。一些鯊魚生長到可育年齡需要14年,然後它們每年可以產下2至300隻幼鯊,具體數目取決於鯊魚的種類。年產300隻幼鯊已經是鯊魚家族繁殖的極限,和一次產卵30萬枚的石斑魚以及笛鯛相比,其繁殖速度是相當緩慢的。

俗稱豆腐鯊的鯨鯊(Whale Shark),是全球最大的鯊魚,體長可以到20公尺,體重可達34公噸,壽命可以達到60到100歲之間。這種鯊魚十分溫馴,而且生長緩慢,通常要到30歲才能達到成熟,成熟之後,其巨大與優雅的外形非常吸引人。因其數量不多,目前已被許多國家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生物,在菲律賓、印尼與多個國家,鯨鯊是不被允許捕撈的魚類,在大馬卻是例外。

鯊魚數量下降 生態系統失衡
鯊魚處在海中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鯊魚數量一旦下降,生態系統便會失衡。

鯊魚以吃魚為生,這能避免其他較小的魚類過度繁殖,使海洋的植物及微生物急遽減少。
一旦鯊魚絕跡,魚類暴增,環環相扣之下,最嚴重的後果是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人類再也沒有魚類可吃。

以澳洲的塔斯馬尼亞(Tasmania)為例,當地的鯊魚遭過度捕撈,導致鯊魚主要獵物八爪魚失去天敵,數目激增,結果令更多龍蝦被八爪魚捕獵,龍蝦捕撈業因此大受影響。

另外,鯊魚不但獵食魚類,亦捕獵海洋哺乳動物。例如,南非海狗便是大白鯊的捕獵對象。鯊魚亦為食腐肉動物,它們會吃掉垂死及已死去的生物,減少病毒大肆傳播的機會。

賽琳娜表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對鯊魚保育貢獻力量,例如拒絕食用魚翅、不購買鯊魚副產品、向身邊親朋好友傳達相關訊息,這些就可以幫助更多的鯊魚免遭毒手。

鯊魚也會患癌
由於對鯊魚缺乏研究,坊間一般存在“鯊魚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動物”的看法,因此鯊魚軟骨中含有的魚翅也被當成抗癌食品,殊不知這是另一項錯誤的觀念。

早在2000年,科學家就發現鯊魚也會得癌症。美國學者發現,軟骨魚類所患的40種癌症中,有23種是來自於各種鯊魚,從前關於“鯊魚不生癌”的說法早已被推翻。

鯊魚不僅會長癌,而且有些癌細胞還直接長在軟骨和魚鰭中,因此學者對鯊魚的治癌功效感到懷疑,因它不僅會對腸胃產生副作用,也非常昂貴,加上近年來海洋的重金屬污染程度堪虞,食用在深海活動的鯊魚極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健康,尤其是孕婦,應該避免食用。

本地漁民獵殺鯊魚,主要取其鰭作為魚翅,另外鯊魚肉、顎骨、牙齒、軟骨、魚肝等,則分別作為食用、紀念品及藥物多項用途,但仍屬少數。

鯊魚知多點
◆所有的鯊魚都有一身的軟骨。鯊魚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而不是由骨頭構成。軟骨比骨頭更輕,更有彈性。
◆最小的鯊魚是侏儒額斑烏鯊,身長只有15公分。
◆最大的鯊魚是鯨鯊,身長可達15公尺。
◆多數鯊魚的體積並不大,而且對人類無害。半數的鯊魚最多只有1公尺長,80%的鯊魚比一個成人要小。
◆少數鯊魚是卵生,餘者有胎生或卵胎生。
◆鯊魚有7種不同的感官,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可達數哩遠)、味覺、電磁感(接收微弱的電波)及側線與壺狀器官(用來感應弱小的振動)。
◆鯊魚可潛入2000公尺或更深的海底。
◆鯊魚擁有學習能力及複雜的社會行為,但人類尚未完全瞭解。它們的大腦與身體比例,介於鳥類與哺乳動物之間。
◆鯊魚甚麼都吃的說法只適用於少數鯊類,譬如掠食性的虎鯊,絕大部份的鯊魚都是靠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生。
◆會攻擊人類的鯊魚其實佔極少數,全球354種鯊魚類別中,約80%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威脅,甚至不曾與人類有接觸機會。
◆鯊魚只有在錯把人類當獵物的時候才會進行攻擊,一般在咬了人類一口後,發現咬錯對象了,就會立刻離去。
◆鯊魚怕人,一般在人們還沒有看清楚鯊魚全貌時,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游走了。

光明日報/副刊‧報導:鄭晶文 ‧2009.11.23

Read more...

美研究報告指香港市場販售瀕臨絕種魚翅

更新日期:2009/12/02 02:20 張曉雯

(法新社華盛頓1日電) 一項新研究今天指出,高科技鑑識方法證實,香港市場販售的部分鯊魚鰭,來自瀕臨絕種的鯊魚,研究結果證明確有必要採取更加嚴厲貿易管制措施。

美國科學家表示,他們使用一種DNA鑑識方法,能夠追蹤到香港所售鯊魚鰭的地理根源,以及證明某些瀕臨絕種鯊魚,已成業者的捕殺目標。

研究團隊正敦促預定2010年3月召開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盡快擬定貿易管制規範,藉以保護雙髻鯊與其他鯊魚種類。

研究主要作者柴普曼(Demian Chapman)說:「這種交易已在黑暗勢力的保護下進行多年。」柴普曼任教於紐約附近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海洋保育科學研究所。

研究結果今天發布於「瀕危物種研究」(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期刊,內容描述團隊如何分析指甲大小的DNA樣本,這些樣是62片從香港市場購得的路氏雙髻鯊魚鰭。

他們發現,21%的香港鯊魚鰭屬於瀕臨絕種的路氏雙髻鯊,這些鯊魚來自西大西洋。

石溪大學海洋保育科學研究所長皮克西( EllenPikitch)說:「保護措施不足加上無節制的捕殺活動,導致許多鯊魚種類面臨嚴峻危險。」(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港1/5斧頭鯊魚翅屬瀕危
2009-12-02
【明報專訊】本港去年魚翅入口量達9950噸,總值22.39億元,美國科學家首次以DNA分析取自本港市面的62個斧頭鯊魚翅樣本,發現多達21%取自大西洋西部的瀕危斧頭鯊,研究人員促《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將此鯊魚品種納入限制售賣類別,以免令斧頭鯊因過度捕獵而面臨絕種。

研究人員促限制售賣
目前被列入CITES受保護瀕危鯊魚品種共有4種,其中所有品種的野生鋸鯊均屬「高度瀕危物種」,全面禁止商業貿易;姥鯊、大白鯊、 鯨鯊品種則屬受許可證制度管制的限制貿易品種。

根據漁護署紀錄,今年截至10月共接獲119公斤姥鯊的入口申請。斧頭鯊因不屬限制貿易品種,署方無入口數量資料。

美國Stony Brook大學海洋保育科學中心將於國際學術期刊《瀕危物種研究雜誌》發表報告,研究人員首次引用辨識海龜、海洋哺乳類動物的DNA鑑證技術,追索從本港市面抽取的62個斧頭鯊魚翅樣本,了解被殺取翅的斧頭鯊來自何方。結果多達21%魚翅取自大西洋西部的斧頭鯊魚,此種鯊魚已被國際環保組織(IUCN)列為瀕危物種。CITES締約國明年3月舉行會議,研究人員期望這項研究促使CITES將斧頭鯊和其餘5種鯊魚品種納入限制貿易種類。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早前指全球每年捕殺1億條鯊魚,本港屬最大魚翅消費市場之一,年售2000萬條。



Researchers Track Hammerhead Shark Fins To Source Using DNA Barcodes
December 01, 2009
By Andrea Anderson

NEW YORK (GenomeWeb News) – In a paper appearing online today in the journal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scientists used DNA barcoding to determine the geographic origin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fins being sold by vendors in Hong Kong and to identify genetic subgroups within living sharks in the western Atlantic.

A trio of researchers from Florida's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used DNA barcodes based on about 500 base pairs of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to determine the haplotype for dozens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fins in a Hong Kong market. Thei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ins came from scalloped hammerheads throughout the Indo-Pacific and Atlantic oceans — including the western Atlantic, where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populations are thought to have all but collapsed.

"We found sequence from everywhere, basically," lead author Demian Chapman, formerly at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s Guy Harvey Research Institute and now a researcher at Stony Brook University's Institute for Ocean Conservation Science, told GenomeWeb Daily News. "It just attests to the fact that the [fin] trade is sourced from everywhere."

Chapman and his colleagues also improved on existing mitochondrial haplotype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western Atlantic scalloped hammerheads, sampling almost 200 living sharks.

An estimated 26 million to 73 million sharks are killed for their fins each year, including between one million and three million hammerheads. Much of the shark fishing that supplies the shark fin markets is unregulated, the team noted, and conservationists are concerned that over-fishing could take a toll on shark populations.

"Inadequate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inexorable pursuit, has placed many shark species at grave risk," Ellen Pikitch, a marine science researcher at Stony Brook University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its Institute for Ocean Conservation Science, who wa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said in a statement.

For the current study, Chapman and his co-workers used DNA barcodes based on 547 bases of mitochondrial DNA as part of their "genetic stock identification" to track the origin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fins back to their source.

They focused on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because it is in particularly high demand in due to its large fins and ample fin needles, part of the fin used as a thickening agent in shark fin soup.

Past studies suggest scalloped shark populations have already collapsed in parts of the North Atlantic and Gulf of Mexico and the shark has been classified as endange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When the researchers sequenced mtDNA from 62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fi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1 fin traders in a Hong Kong market, they found 18 different mitochondrial haplotypes with some 21 percent of the fins corresponding to haplogroups in the endangered western Atlantic region.

Of the 62 samples tested, 57 belonged to haplogroups identified in previous studies while three resembled Indo-Pacific haplogroups, one was similar to haplogroups in West Africa and another grouped with sharks from the Caribbean. The five new haplotypes clustered very deep within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groups, Chapman explained, making the classification unambiguous.

To get a better handle on the genetic patterns in the western Atlantic, the team also assessed data for 140 live scalloped hammerheads sampled in the region, incorporating data for 37 samples collected as part of previous studies. In so doing, they identified three distinct groups: a northern group in the US Atlantic and the Gulf of Mexico, a central group found near Belize and Panama, and a southern group near Brazil.

"The fact that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DNA shows strong population DNA signatures means that we can trace the geographic origin of most of their fins sold at markets," senior author Mahmood Shivji, director of the Guy Harvey Research Institute, said in a statement. "From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is type of DNA forensic testing of fins will be an incredibly useful tool to prioritize areas for conservation and ensure sharks aren't wiped out in particular regions by excessive fishing."

In particular, the researchers would like to see changes to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r CITES, oversight of scalloped hammerhead and other sharks. Chapman and Pikitch plan to attend next year's CITES meeting in Qatar in March to push for so-called Appendix II designation for six shark species, including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Such a classification would require permit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he species.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rs hope to further refin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patterns in the scalloped hammerhead and other shark populations. And along with mitochondrial patterns, Chapman is also looking at parts of the hammerhead genome that contain evidence of location-specific selection pressures.

文章還沒發表在ESR,稍後補上。

Read more...

總網頁瀏覽量

About This Blog

Just About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