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魚翅 中日拒保護瀕危鯊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國際公約提案不成 保育人士痛批「災難」 2010年03月25日蘋果日報

昨天在印尼東爪哇漁港,大量鯊魚被捕上岸。當地鯊魚翅多銷往新加坡和中國。法新社

【歐陽梅芬╱綜合外電報導】三年召開一次的《華盛頓公約》組織年會,前天將大西洋鯖鯊列入保護名單,但在日本與中國領軍反對下,拒絕將其他因為亞洲魚翅需求瀕危的鯊魚,如紅肉Y髻鮫與污斑白眼鮫等列入保護,引起環保人士撻伐。

美國這項提案,原本可以規範鯊魚交易、要求各國記錄進出口與魚穫數量,受到歐洲、澳洲、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支持。但表決結果,被列入保護的,只有溫帶的大西洋鯖鯊(Porbeagle shark),漁民獵捕這種鯊魚,主要是為了牠的肉。

至於紅肉Y髻鮫(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污斑白眼鮫(Oceanic whitetip shark)等,則因未受到三分之二多數會員國支持,未被列入保護。

年殺7300萬鯊取翅

大西洋鯖鯊在地中海與東北大西洋的數量,目前只有歷史水準的十分之一。全球每年被捕的上億隻鯊魚中,約有7300萬隻是用於魚翅業,據聯合國統計,至少50%的魚翅是透過香港進行交易。數十年前紅肉Y髻鮫與污斑白眼鮫還是海洋中最常見的鯊魚,現在在多個地區數量已銳減90%。

目前紅肉Y髻鮫生態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為「瀕危」,污斑白眼鮫則是「嚴重瀕危」。總部在華府的生物保護組織Oceana成員葛瑞芬說:「政治又戰勝了科學,《華盛頓公約》沒有盡到保護瀕危物種的責任。」另一保育組織TRAFFIC的桑特則說:「未將這些鯊魚列入保護名單,是一場保育災難。」

相關提案的失敗,卻是亞洲國家的勝利,他們誓言反對《華盛頓公約》(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全名為《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組織年會中,所有關於海洋生態的提案。日前大西洋黑鮪與全球31種珍貴珊瑚列入保護案遭否決,也是這些亞洲會員國的傑作。

貿易政治凌駕生態

保育人士批評這些亞洲國家將貿易與政治擺在第一位,完全忽視鯊魚生態。漁民獵捕鯊魚只為了魚翅,割下鯊魚鰭後,就把鯊魚丟回大海,但鯊魚會因失去游泳能力窒息而死,或遭其他鯊魚攻擊死亡。中國、印尼與其他因魚翅交易受惠的國家,都加入以日本為首的反對行列,認為貿易禁令不是解決問題之道,而且執行也有困難。

由於亞洲的中國、台灣、印尼、馬來西亞等國中產階級家庭越來越富裕,魚翅湯需求暴增,也讓鯊魚保育問題更顯急迫。一碗頂級魚翅湯,售價可達3100元台幣,一片排翅售價則約4萬元台幣。

《華盛頓公約》組織第15屆年會
◎日期:2010/03/13~25
◎會議地點:卡達杜哈市
◎與會國家:175國
◎宗旨:關注因過度捕魚與濫伐造成世界海洋生態與森林生態系統快速毀滅,以及暖化對地球生物資源之潛在影響,並提出對策
◎重要決定:
˙大西洋鯖鯊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貿易暨科學保護項目,但其他瀕危鯊魚如紅肉Y髻鮫與污斑白眼鮫則未被列入保護
˙全球31種珍貴珊瑚遭否決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之保護
˙大西洋黑鮪遭否決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保護,亦即仍允許進行全球交易
˙象牙重啟交易案遭否決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污斑白眼鮫(Oceanic whitetip shark)
★不受保護
◎學名:Carcharhinus longimanus
◎俗名:大沙(台灣)
◎體形:最長可達4公尺,重170公斤
◎分布:全球各溫、熱帶水域,台灣東北及西南海域可見其蹤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綜合外電

紅肉Y髻鮫(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不受保護
◎學名:Sphyrna lewini
◎俗名:紅肉雙髻、犛頭沙、雙髻鯊、雙過仔
◎體形:最長可達4.3公尺,重160公斤
◎分布:廣泛分布於溫、熱帶水域,台灣沿岸可發現其蹤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綜合外電

大西洋鯖鯊(Porbeagle shark)
★列入保護
◎學名:Lamna nasus
◎俗名:鼠鯊
◎體形:最長可達4公尺,重160~250公斤
◎分布:北美洲東北海岸及非洲西北海岸、摩洛哥或西撒哈拉及地中海至冰島外海、挪威北岸及俄羅斯西北海岸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綜合外電

0 意見:

總網頁瀏覽量

About This Blog

Just About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