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功號35年前首航南極 出書解密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聯合報╱記者沈旭凱/基隆報導】


卅五年前的十二月二日,海功號從基隆八斗子漁港出發,搭載著冒險犯難的研究人員抵達南極圈,捕回一百卅多噸的南極蝦,讓水產試驗所掌握南極蝦加工技術,轟動國內外。

昨天,正好是卅五周年紀念日,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邀請昔日參與任務的研究員、船員與家屬齊聚一堂,緬懷海功號探索南極事蹟,並發表「海功號極地任務」專書,讓外界一窺他們冒險犯難的精神。

當年擔任農復會漁業組長的闕壯狄,是海功號極地首航的原始構想人,他回憶,當時和同僚盧向志談起前進南極開發漁業資源構想時,一拍即合,沒想到真的促成海功號南極任務。

水產教育泰斗鄧火土博士是海功號南極任務計畫主持人,當年他在水試所長任內,原本屆齡退休,後來接到這個大任務,成為生命中壓軸作品,讓海功號滿載而歸。鄧火土已過世,女兒鄧文美分享父親一生清廉、愛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

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理事長莊慶達和退休老師單碧玲,調查海功號事蹟,發表「海功號極地任務」一書。書中提到,海功號是台灣遠洋漁業開發南極公海漁業資源的先河,往返南極途中,還曾在南非幫國家運送鉛封的鈾二三五燃料回台。

書中描述當年駐開普敦領事洪健雄,將運送任務交給海功號領隊李燦然、船長陳長江時,陳長江曾詢問運送何物,洪在便條紙上寫下後,偷偷拿給陳看後就燒掉,過程有如間諜戰情節。

莊慶達說,海功精神已成為台灣漁業從業人員學習的標竿,參與極地任務的前輩約有四分之一已作古,因不忍他們的英雄事蹟隨時光飛逝,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後代飲水思源。


昨天出席的還包括研究員王敏昌、戚桐欣、張明添、船員李福生、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基隆市議會議長黃景泰等。

【2011/12/03 聯合報】




回顧海功滄桑 紀念鄧火土冥誕

【中央社╱新北市1日電】

漁業與學術界紀念海功號首航南極35週年暨鄧火土博士百歲冥誕,將於2日在基隆碧砂漁港舉行,船長、船員、研究員、隨行採訪記者都應邀參加,將回顧與見證艱鉅的歷史任務。

已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所長鄧火土博士是台灣水產教育的泰斗,民國39年至66年間,任水試所第7任所長。他任內由海馬號和海豹號2艘試驗船,再增加海慶號及海功號2艘試驗船。

海功號曾4度遠赴南極探測南極蝦漁場,首航除船員與漁業研究員,資深記者胡宗駒是隨行採訪的3名記者之一。

胡宗駒今天表示,海功號是由國人自行建造的700噸級試驗船,當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現行政院農委會前身)推動加速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當年的時空背景下,鄧火土任內鼓勵海功號試驗船遠征南極,奠下海洋研究對外領域。

已從美國休士頓回台居住的胡宗駒,也受邀參加2日上午在碧砂漁港的紀念活動;他回憶,經過數月的籌劃後,海功號於民國65年12月2日首航南極。

當時,海功號由基隆八斗子漁港出發,經麻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直駛南非開普敦港,稍事補給後,再由開普敦前往南極洋。

首航由當年的水試所主任李燦然,擔任探測南極資源及南太平洋深海資源領隊。「海功號」是第1艘到達南極圈的華人船舶,民國82年正式卸任,歷經前後近18年海上寒暑,留下歲月斑駁痕跡,當時船長陳長江也受邀參加明天的紀念活動。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莊慶達及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等,推動將「海功號」改建為台灣漁業史博物館,盼保存、活化、再利用。

另外,水產試驗所「水產嘉年華」活動,3日在基隆總所開放參觀,展示重要研究成果,解說漁業、加工與養殖產業。

水試所所史館還保存從日治時期以來的所徽、照南丸船鐘、泛黃的舊照與海功號及歷代試驗船等照片,見證整個水產試驗所的發展歷史。

水試一號試驗船於民國83年完工下水,當時堪稱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研究船,今年日本發生三一一強震後,水試一號還前往西北太平洋的秋刀魚漁場,檢測海水與秋刀魚是否受輻射污染,水產嘉年華當天也將開放登船參觀。

【2011/12/01 中央社】



海功號到達南極圈 華人第一艘

【聯合報╱記者沈旭凱/基隆報導】

海功號功成身退,安置在基隆碧砂漁港。

記者沈旭凱/攝影海功號當年完成極地任務,成為第一艘到達南極圈的華人船舶。十八年的海上長征中,共執行五十三次漁場調查及試驗作業任務。一九九三年除役後,目前在基隆碧砂漁港的岸上,供後人景仰當年的海功精神。

海功號長五十六點六公尺、寬九點一公尺、高五點八八公尺,吃水三點二五公尺,總噸數七百一十一點五噸,承載人數三十五人,屬於艉拖式試驗船。

隸屬台灣省水產試驗所的海功號,一九七五年七月下水,配備當時最先進的航海、漁撈儀器與設備。隔年十二月二日測試後,由領隊李燦然、船長陳長江率隊,搭載三十五名船員、研究員及三名隨隊記者,開啟極地首航任務。

海功號從基隆市八斗子漁港出發,穿越台灣海峽、麻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後繞過馬達加斯加島,到達南非開普敦港補給,再航向南極洋的恩得比海域。

一百一十四天下來,航行一萬九千餘浬,隔年三月廿七日返抵基隆港,捕回一百三十多噸南極蝦,讓台灣掌握南極蝦加工技術。

海功號先後四次遠赴南極從事漁場探勘與開發,為台灣漁業立下汗馬功勞,也創下當時華籍船舶航行最遠的記錄。

一九九三年一月報廢,基隆市政府以一元購得,轉贈基隆區漁會,一九九八年移泊碧砂漁港的岸上做成地標,今年整修後重現原貌。

【2011/12/03 聯合報】

0 意見:

總網頁瀏覽量

About This Blog

Just About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