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鯊行動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在台灣近海海域棲息著將近一百種的鯊魚,大部分的鯊魚如鯨鯊都是溫和的,牠們不但在國際上具有高度學術研究價值,更是台灣在生物多樣性上的珍貴寶藏。然而,中研院的學者們告訴我們,台灣的近海已經很難看到鯊魚了。究竟,牠們到哪去了?
科學家估計,每年至少有4~7千萬隻鯊魚,因魚翅需求而遭殺害。光太平洋海域,一年便有一百萬條鯊魚,被活生生的切去身上的魚鰭和魚尾,再被血淋淋地拋回海中慢慢死去。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更指出,目前已有111種鯊魚面臨絕種,鯊魚位居海洋生態鏈中的頂端位置,當鯊魚族群加速崩解,我們那珍貴的海洋生態系統必然失衡,帶來難以估計與收拾的代價。
由於這個緣故,2010年美國在鯊魚保育的立法上,有了驚人的進展,除了修法關閉海上交換魚翅的法律漏洞,更規定進港到貨的漁船,捕獲的鯊魚其魚鰭必須自然地黏附在魚身上,以徹底確保「活割魚鰭」的殘忍行為不再發生。此外,從2011年起,在夏威夷與關島,魚翅是非法的餐點菜餚。2011 歐洲環保團體國會遊說,也急起直追,準備關閉鯊魚保育規範的法律漏洞;那台灣呢?
根據2011年1月27日聯合晚報報導,台灣名列全球獵鯊大國第4名,報導中指出,由英國保育團體 TRAFFIC及美國皮尤環境組織(US Pew Environment Group)共同執行的調查,其報告指出聯合國保育全球鯊魚計畫已徹底失敗,此報告指印尼、印度、西班牙、台灣及其他16個鯊魚獵捕大國為罪魁禍首份報告點名「前20大」鯊魚獵捕國,頭號獵捕國是印尼,獵捕數量約占全球鯊魚捕獲量的13%,印度緊追其後(9%),再來是西班牙(7.3%)及台灣(5.8%)。
這數字驚人嗎?是的,因為我們不能忽略曾經有國際組織指出,印尼當地的魚翅貿易,是掌握在台灣人手中的。所以,除了帳面上的數據,還有更多我們看不見黑暗數據。
所以荒野保護協會在2011年發起<追尋鯊魚>活動,藉由鯊魚的追尋,荒野呼籲消費者「拒吃魚翅、減少鯊魚消費」,也邀請漁業界共同力行「全魚利用,不活割鯊魚魚鰭,不過度捕撈,不撈捕幼體」,並呼籲台灣官方儘速頒布明確捕鯊數量及魚翅魚身進出口管理辦法,建立「鯊魚產品」管理標章,取締非法魚翅及鯊魚肉之販售。
永續海洋,從愛鯊開始
鯊魚是海洋生物鏈的重要維繫者,魚翅是鯊魚的手腳;
沒有魚翅的婚宴,洋溢更永恆的愛。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行列:
- 告訴身旁5對即將結婚的新人,請他們支持婚宴不上魚翅菜餚。
- 成為荒野愛鯊演講志工,推廣5場愛鯊演講。
- 捐助荒野海洋保育計畫。
- 擔任追鯊大使:到各地漁港、魚市場、生鮮超市、夜市走動,藉由文字影像記錄與實體採樣,全面尋找鯊魚蹤跡。
0 意見:
張貼留言